鉑力特:主要股東頻減持 股權激勵價格合理性存疑

2020-12-14 金融界

來源:麵包財經

11月30日,鉑力特發布股東減持公告,公司重要股東西工大資產管理公司完成減持167.57萬股,減持股份2.09%,減持計劃尚未實施完畢。

作為科創板「3D列印第一股」,鉑力特今年的業績受疫情影響有所下滑。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收1.32億元,同比下降25.1%;歸母淨利潤虧損0.13億元,同比下降149.93%。然而,受航空航天客戶業務季節性交付特點,公司業績有望在第四季度回暖。

此外,公司於11月17日通過上市以來首份股權激勵方案,授予價格為20元/股,目標行權條件以2019年營業收入為基數,未來四年營收年複合增長率達30%。

值得關注的是,鉑力特股價激勵的價格不僅遠低於現價,也明顯低於IPO時的發行價33元/股。

截至2020年12月4日收盤,鉑力特收盤價格為130.10元/股。

9月以來頻遭股東減持

鉑力特11月30日晚間發公告稱,公司5%以上股東西安西北工業大學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西工大資產管理公司」)減持時間過半。數據顯示,西工大資產管理公司為西北工業大學100%控股公司,減持前持有鉑力特869.36萬股,佔公司股份總數的10.87%,為鉑力特第三大股東。

2020年8月8日,鉑力特披露西工大資產管理公司將在未來6個月內,通過集中競價和大宗交易的方式,合計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4.00%。截至11月30日,西工大資產管理公司完成減持167.57萬股,減持股份2.09%,目前持有公司股份數量為701.7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8.77%。

值得一提的是,自今年9月以來,鉑力特共出現14次減持,合計減持236.42萬股。其中西工大資產管理公司合計減持數量為167.57萬股,佔總減持數量的70.88%。公司董事雷開貴於11月17日實施完畢減持計劃,通過集中競價交易方式減持68.85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0.86%,減持套現約7270.12萬元。

依託西工大 主要收入來自航天航空領域

鉑力特成立於2011年,依託西北工業大學技術團隊,主要創始人薛蕾、黃衛東均曾任西工大教授。公司主要業務包括金屬3D列印設備、定製化產品、原材料、技術服務等,覆蓋金屬增材製造全產業鏈。

鉑力特於2019年登陸科創板,是科創板首批上市企業之一。其產品及服務主要應用於航空航天、工業機械、科研院所等領域。2019年年報顯示,鉑力特62.79%的營業收入來自於航天航空領域。2018年度,公司前五大客戶營收佔比68.35%,均來自於航天系。

圖1:鉑力特2017-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構成

從公司近三年主營業務收入構成來看,3D 列印設備、3D 列印定製化產品服務以及代理銷售設備及配件業務為公司主要收入來源。

其中,3D列印定製化產品業務佔比不斷提升,業務營收年均複合增長率達到 39.9%。該業務主要面向於航空航天領域,定製化屬性較強,毛利率維持在55%以上,是公司業績的核心增長點。需要關注的是,下遊航空航天訂單確認周期具有季節性特點,第四季度業務營收佔比較高。

此外,鉑力特業務結構有所改善。近三年公司毛利率較低的代理銷售設備業務佔比有所下降, 該業務2019年毛利率僅為18.22%。

值得一提的是,鉑力特也是科創板首家被舉牌的上市公司。9月11日,鉑力特公告稱,朱雀基金旗下私募資管產品及一致行動人平安信託持有400萬股鉑力特,佔公司總股本的5%。此外,朱雀基金管理的公募基金合計持有公司股票101.3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1.27%。

研發投入加大 業績有望四季度回暖

2020年前三季度,鉑力特實現營收1.32億元,同比下降25.1%;歸母淨利潤虧損0.13億元,同比下降149.93%。第三季度單季,鉑力特實現營業收入為0.68億元,同比下降2.58%;歸母淨利潤虧損0.04億元,同比下滑114.7%。

圖2:鉑力特2019Q3-2020Q3單季度營業收入及歸母淨利潤

上半年,受疫情影響,客戶延期復工,公司業務展開及訂單受到影響,淨利潤出現虧損。其中,鉑力特第二季度非經常性損益達0.08億元,是公司正利潤的主要來源。

圖3:鉑力特2017-2020Q3研發支出合計及營收佔比

儘管當前公司營收、淨利潤雙雙下滑,鉑力特仍持續加大研發力度,研發費用率維持在高比例水平。今年前三季度,鉑力特研發投入4234.8萬元,費用率上升至32.07%,創歷史新高。截至2019年年報,鉑力特共計承擔15項重大科研項目、10項在研項目,其中9項與航天航空領域相關。

三季度財報顯示,鉑力特前三季度原材料採購大幅增長,預付款項較去年同期增長274.87%,存貨同比增長85.93%,合同負債及預收款項同比增長77.147%。受主要客戶訂單確認周期的季節性影響,鉑力特業績有望在第四季度回暖。

股權激勵方案落地 激勵價格不足現價兩成

10月29日,鉑力特發布《2020年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草案)》,擬授予400萬股限制性股票(約佔激勵計劃草案公告日公司總股本的5%)。其中,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320萬股,預留80萬股。激勵計劃授予的激勵對象總人數為95人,約佔公司全部職工人數671人(截至2020年10月15日)的14.16%。

草案顯示,激勵計劃以2019年營業收入作為基數,考核年度為2021-2024四個會計年度,未來4年內營業收入年複合增速目標值達30%。

11月17日,鉑力特召開臨時股東大會正式通過上市以來首份股權激勵方案。公司以20元/股的授予價格向93名符合條件的激勵對象首次授予限制性股票320萬股,佔公司股本總額的4%,佔激勵計劃擬授予限制性股票總數的80%。

圖4:鉑力特股權激勵成本攤銷情況

公告顯示,此次激勵計劃或產生3.3億元費用,分五年攤銷,主要影響公司2021年及2022年的業績。

相關焦點

  • 「讀財報」鉑力特:主要股東頻減持 股權激勵價格合理性存疑
    鉑力特於11月17日通過上市以來首份股權激勵方案,授予價格為20元/股,值得關注的是,公司股價激勵的價格不僅遠低於現價,也明顯低於IPO時的發行價33元/股,股權激勵價格合理性存疑。截至2020年12月4日收盤,鉑力特收盤價格為130.10元/股。
  • 股東減持高潮迭起,上周9公司實控方在減持,13家大股東撒手
    大股東實控人減持再創新高度,這9家公司給我們不一樣體驗慈星股份:控股股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擬減持不超10%股份慈星股份(300307)8月4日晚間公告,公司控股股東裕人投資及其一致行動人裕人企業有限公司為引進戰略投資者、優化股權結構同時緩解自身資金壓力,擬在未來6個月內通過協議轉讓方式減持不超過公司總股本
  • 復星「套利」青島啤酒股權激勵
    雖然郭廣昌曾明言投資青島啤酒是「戰略投資」,不過「身體更誠實」的復星系還是在宣告戰略投資不到兩年即宣告減持青島啤酒。巧合的是,青啤在過去一年中完成了期盼24年的股權激勵,而復星系的減持行為,也貫穿著青島啤酒股權激勵的種種動向。
  • 麥克奧迪:上市公司股權激勵計劃自查表
    股5%以上股東或實際控制人及其配偶、父母、子      18    女 以及外籍員工的,股權激勵計劃草案是否已列      是            明其姓名、職務、獲授數量      19    股權激勵計劃的有效期從授權日起計算是否未超       是            過10年      20    股權激勵計劃草案是否由薪酬與考核委員會負責
  • 韋爾股份頻遭大股東減持!其餘股東紛紛跟進
    韋爾股份頻遭大股東減持!其餘股東紛紛跟進 財聯社12月8日訊,8日盤後,晶片龍頭韋爾股份接連發布公告,持股5%以上非第一大股東華清銀杏、華清龍芯計劃自2021年1月15日起的三個月內,以集中競價方式分別減持不超過0.5%的公司股份,合計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1%。
  • 二股東永輝超市減持 國聯水產稱優化股權結構
    一增一減,國聯水產(300094)近期的股權變化折射出未來發展的新動向。12月10日晚間,國聯水產發布公告稱,該上市公司已收到第二大股東永輝超市出具的減持通知函,其於12月9日通過大宗交易平臺減持公司股份1839萬股,佔公司總股本的2%。
  • 數碼科技過度激勵?深交所:是否損害上市公司股東利益
    深交所要求數碼科技說明子公司業績考核與股權激勵是否損害上市公司股東利益等事項。股權轉讓價格依據經審計的視訊技術2020年度財務報表及評估價值確定。如果星熠同輝在達成目標後1年內未向公司支付股權轉讓款,則補充變更條款失效。
  • 亞光科技:股東減持暴跌背後的危與機
    【5大股東擬「清倉式減持」 市場用腳投票】9月9日晚間,亞光科技發布公告稱,公司收到太陽鳥控股(大股東)、嘉興銳聯、天通股份、浩藍瑞東及其一致行動人浩藍鐵馬的《關於減持亞光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相關事宜的告知函》。各股東合計擬減持亞光科技股份比例不超過25.08%。
  • 南京聚隆股權激勵,到底是「金手銬」還是利益輸送?
    但是這個股權激勵的定價就有點引發爭議了。自主定價的合理性按照南京聚隆的公告顯示,本激勵計劃涉及的標的股票來源為公司從二級市場回購的本公司 A股普通股。在2019年12月3日通過的回購計劃中,用於這次股權激勵的回購價格不超過40元/股(含)。」
  • 江蘇女首富踐諾星宇股份股權激勵秘史
    151仇子明7月14日,星宇股份(601709.SH)復牌,股權激勵計劃亦隨之出爐:公司擬向含高管在內的126名員工授予300萬股限制性股票,佔股權激勵計劃前總股本的1.27%。隨著蘇寧電器(002024)第三大股東陳金鳳的不斷減持,僅就股票市值而言,周曉萍已取而代之成為江蘇新任女首富。一度擱淺IPO星宇股份歷經多次股權轉讓,上市前,公司的股權高度收攏於董事長周曉萍家族手中。
  • 上周首批中報來襲,五家公司預虧,27家公司被股東減持
    上周監測的公司中,有27家公司出現了股東減持的現象,其中被實控人、控股股東減持的公司有9家,被持股5%以上的大股東減持的有16家,被持股小於5%的小股東減持的有2家。這些公司當中,三隻松鼠是一家明星公司,其2019年上市的時候,引起了許多人的關注。另外,五礦資本、中國衛星、中國人保三家央企的股東也在減持,背後的意思耐人尋味,值得進一步關注。
  • ...建20條熔噴無紡布生產線項目 金健米業控股股東擬減持2%公司股份
    【祥和實業:擬回購5000萬元至1億元公司股份】祥和實業公告,公司擬通過上海證券交易所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部分A股股份,擬用於股權激勵計劃,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人民幣5000萬元(含),不超過人民幣1億元(含),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20.00元/股。
  • 收購奧能電源後又「退貨」 杭州高新實控人其間多次減持
    2017年8月29日,杭州高新發布公告稱,以5.6億元的價格收購奧能電源100%股權。奧能電源原股東承諾,公司2017年、2018年、2019年實現的經審計的稅後淨利潤分別不低於人民幣3600萬元、5000萬元、6500萬元,每個年度淨利潤中的非經常性損益不超過200萬元(不包含增值稅退稅)。
  • 上周披露減持計劃公司數量翻倍 浙江龍盛股東套現將超17億元
    雖然在市場預期之中,但隨著周五大盤迴調,市場能否承受住眾多重要股東套現衝動還有待觀察。浙江龍盛股東清倉式減持上周拋出減持計劃的公司中,涉及數量最多的是浙江龍盛(600352,股吧)。8月7日晚間浙江龍盛公告,公司持股3.3%的股東項志峰因自身資金需求,擬15個交易日後的6個月內,減持不超1.07億股,即不超過公司總股本的3.3%。
  • 【點評】博騰股份:控股股東減持預期落地,協議轉讓給張家港產業...
    控股股東減持預期落地,協議轉讓給張家港產業資本控股合夥企業5.24%股權【2】經過2017年和2018年連續兩年戰略調整與轉型,公司從2019年開始已經迎來經營拐點,2019年經營業績的亮眼表現,及2020年三季報業績的大幅超預期、連續7個季度恢復高速增長,均進一步印證了公司基本面的變化。
  • [快訊]錦江酒店:關於股東減持股份進展
    [快訊]錦江酒店:關於股東減持股份進展 時間:2020年12月15日 16:25:18&nbsp中財網   CFi.CN訊:?股東持股的基本情況:本次減持計劃實施前,弘毅(上海)股權投資基金中心(有限合夥)(以下簡稱「弘毅投資基金」)持有上海錦江國際酒店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或「本公司」)股份 46,671,419股,約佔本公司總股本的4.87%。?
  • 千家上市公司重要股東擬減持 計算機等6行業數量居前
    大額減持頻現數據顯示,截至11月27日,今年以來1057家A股公司發布了重要股東減持公告,涉及股東5017位。而太安堂、藍海華騰等公司,股東減持是為了降低其股權質押比例。以太安堂為例,其控股股東太安堂集團及其一致行動人於3月發布公告,為降低股權質押比例擬減持不超過5%股份。截至3月16日,太安堂集團所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累計被質押2.19億股,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的86.86%;其一致行動人柯少芳所持有上市公司股份累計被質押3975萬股,佔其所持公司股份的99.87%。
  • 蘇奧傳感增發之前進行大額減持 專家稱股東減持行為應區別對待
    本報記者 李亞男 10月19日,蘇奧傳感公告稱,近日收到公司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李宏慶和公司高管孔有田以及公司特定股東張旻分別出具的《股份減持計劃告知函》,三人擬在6個月內合計減持股份不超過2480.33萬股,即不超過總股本的8.05%,減持原因一致為個人資金需求。
  • 參股比特大陸一個月翻倍,但股東卻逢高減持2.5億!
    回應剛剛發出,智度股份就在10月10日、10月11日、10月14日連續三個交易日內收盤價格漲幅偏離值累計達到20%以上,一改股價長期低位橫盤的頹勢,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直到31日才開始觸頂。值得注意的是,在股價連續大漲的階段,10月24日智度股份披露控股股東以及高管的減持計劃:控股股東智度德普以及總經理計宏銘因為「資金安排需要」和「個人資金需求」,擬通過集中競價方式累計減持不超過2320.05萬股,而按照11月1日10.93元收盤價計算,減持近2.5億元。股價剛暴漲,大股東和高管就迫不及待的套現,存不存在貓膩呢?
  • 三六零市值縮水超3000億元,原始股東排隊減持
    三六零此次解禁涉及的股東共38位,包括1位自然人股東齊向東,及37位法人股東。早在今年2月及3月,三六零有兩批限售股解禁,分別解禁7.03億股和0.92億股,合計解禁規模近8億股,此次解禁為第三批。此輪解禁股東對三六零的態度從前兩批解禁便能直觀看出。這些股東們在一季度剛剛解禁便進行了不同程度的減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