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望用人工林木材代替天然林木材

2020-12-21 光明網

本報北京12月4日電記者鄭北鷹日前從中國林科院獲悉,中國人工林木材研究取得突破,有望實現以人工林木材替代天然林木材。

由於人工林木材存在密度低、材質鬆軟、材性變異大等缺陷,目前在我國僅應用於造紙、生產人造板等有限範圍內,產品附加值低。而一些對木材材質要求較高的木製品如木地

板、家具、建材等生產仍多以天然林木材為原料,這無疑對我國已經非常珍貴的天然林資源構成威脅。

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4年前與中日政府間 JICA渠道 合作,開展項目研究,尋找利用人工林最主要的材種――杉木、楊樹替代天然林木材的關鍵技術,目前已取得進展。研究結果顯示,經多種技術加工後,軟質的人工林杉木木材表面硬度比未處理前可提高2倍至4倍,與天然林木材柞木相近,比水曲柳還高;人工林楊木木材平均密度大大提高,平均硬度提高約1倍,尺寸穩定性也得到明顯改善。

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研究所的科研人員通過採用物理和化學方法處理過的人工林木材,材質已有較大改善,部分性能已經接近甚至等同於天然林木材,用人工林木材代替天然林木材也能生產高質量的木地板和家具。

人工林木材替代天然林木材前景廣闊。目前我國木材資源結構正由以天然林為主向以人工林為主轉變,全國已成林人工林面積達4667萬公頃,預計到2015年,我國人工林木材可佔到木材總供給的50%左右。

據介紹,目前,「中國人工林木材研究」一期項目已通過評估。中國林科院木材所已向有關部門申報第二期項目,進一步開展對人工林木材增值利用和資源化利用技術等領域的基礎研究,以擴大人工林木材應用範圍,最終實現以人工林木材替代天然林木材。

相關焦點

  • 楊樹人工林木材的加工利用及前景
    (一)以膠合板為中心的人造板生產    當前,楊樹人工林木材已成為我國人造板工業的主要原料,特別是華北、華東及中南地區的人造板企業,以膠合板生產為例,全國有6000多家企業,廣泛利用當地的楊樹人工林木材資源生產單板和膠合板。
  • 我國木材產業轉型升級謀求由大轉強
    2018年,我國木材加工及木材製品製造業產值達1.3萬億元,佔林業總產值的17%,是3個萬億級林業支柱產業之一。        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改革與發展司相關負責人在研討班上表示,我國木材產業發展的國內國際環境正在發生變化,推動產業轉型升級。
  • 四川木材採伐面臨困境:木材缺口大 林農不願砍
    (原標題:木材缺口巨大 林農卻不願意砍 四川木材採伐陷「望林興嘆」怪圈)
  • 常用木材木紋圖解識別
    綜合性能良好,是世界公認的名貴樹種,被譽為「萬木之王」,在緬甸、印尼被稱為「國寶」。柚木含有極重的油質,這種油質使之保持不變型。它是製造高檔家具、地板、室內外裝飾的最好材料。耐腐蝕性好故宜作化學工業用的木製品。在歐洲國家,柚木都是用來做最豪華的遊艇,TITANIC(鐵達尼號)的甲板就是用柚木鋪設的,它今天看上去仍然很好。柚木還帶有一種特別的香味,能驅蛇,蟲,鼠,蟻。
  • 木材缺口巨大 林農卻不願意砍 四川木材採伐陷「望林興嘆」怪圈
    採伐限額使用率低本土木材僅滿足兩成需求  「市場現象還要從市場中找原因。」省林業產業聯合會秘書長張德岺認為,省外木材供應渠道日益萎縮和本土自產木材不足,是大宗木材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  自2010年以來,我省每年的木材需求超過2000萬立方米,且緩慢增長。1998年,四川在全國率先啟動天保工程,停止天然林商業性採伐。
  • 日本木材出口量達到歷史新高,主要銷往中國
    日本東京一處碼頭上的木材。東方IC 資料在大眾印象裡,日本一直是個飽受資源匱乏之苦的國家。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市場對木材需求持續旺盛,日本的杉木出口量以迅猛勢頭高速增長,未來更有望在中國結構木材市場佔據一席之地。
  • 唯有高效培育 方解木材短缺之困
    國家林業局科技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喬木林每公頃蓄積量遠低於世界平均水平,破解林木高效培育關鍵技術能夠進一步保障木材與生態安全、緩解木材供需矛盾,是實現習近平總書記在氣候變化巴黎大會上作出「中國2030年森林蓄積量比2005年增加45億立方米左右」莊嚴承諾的有效途徑。
  • 知識:世界名貴木材介紹25——緬甸柚木
    20世紀80年代後,隨著傳統的柚木出口國泰國,印尼相繼停止原始林柚木的出口,緬甸成為唯一一個出口柚木的國家。不到幾年,緬甸國內的原始林柚木資源急劇減少,國家開始研究柚木的人工栽培技術。而冠以泰柚叫賣的,殊不知因泰國禁止砍伐,天然原始林的泰柚在市場上幾乎不存在。
  • 「數據」2019年我國木材及製品對外貿易綜述
    但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2019年是我國發展史上最不平凡的一年, GDP達到99.09萬億元人民幣後,城市化進程加快,大量人口脫貧和新增就業人口等,對木材和木質家具等木製品需求量增加,加上我國繼續停止天然林採伐等,為木材及相關木材加工產品進口提供了市場。
  • 世界木材與木製品貿易大會:探討中國對森林資源利用的戰略思考
    他說,木材是森林的重要產品之一,也是世界四大原材料之一。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木材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隨著全球對生態的日益關注,木材作為綠色原材料的優勢越來越明顯。封加平指出,發展木材產業,至少有以下五大優勢功能:一是可降解、可再生、可循環利用功能。二是節能功能。用木材替代鋼材和水泥,單位能耗可從800降到100。三是碳匯功能。
  • 中國人爆買日本木材?交易佔比小實為炒作
    不久前日本媒體的一篇報導讓很多中國讀者「驚愕」:由於要保護環境,中國對天然林的採伐實施限制,所以木材有些供不應求……日本業界團體不願錯失中國爆買的良機。「日本人為保護本國環境而買中國木材」,這樣的故事在中國流傳已久,難道現在劇情反轉了?在筆者看來,日媒報導背後另有隱情。在日本,林業問題原本幾乎無人關心,這兩年因立法需要才進入普通人視野中。
  • 高效木材生產者溫帶雨林
    溫帶雨林用無私饋贈助我們走出落後,伴隨我們走向可持續的未來。闊葉樹的木材比較堅硬,多數花紋美麗,是製作高檔家具的優良木材。        地球上的溫帶雨林環境的多雨條件使得森林得以快速生長,即使被採伐以後也能迅速更新。地球上大多數溫帶雨林至少被採伐過一次,有一半溫帶雨林已經變成人工經營的純林。
  • 報告:我國木材與木製品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
    木材供應及變化 1.1我國是全球最大的木材與木製品消費國,2018年我國消費木材5.7億立方米(原木材積),其中一半以上為進口木材。
  • 黑龍江省木材改良技術獲突破
    中國園林網1月15日消息:近日,省科學技術廳組織省內外知名專家,對東北林業大學承擔的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重大科研專項「木材產業升級關鍵技術研究」的課題「單板浸漬增強技術」進行了成果鑑定。
  • 天然林保護,功德無量
    天然林 人類文明的綠色命脈   天然林又稱自然林,包括自然形成與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有原始林和次生林之分。原始林是未經開發利用、仍保持自然狀態的森林。次生林是經人為採伐、破壞後,天然恢復起來的森林。
  • 「最輕木材」在西雙版納推廣種植,有望改寫我國輕木依賴進口歷史!
    「最輕木材」在西雙版納推廣種植,有望改寫我國輕木依賴進口歷史!輕木之所以輕,原因之一就在於它的生長速度非常快,細胞壁物質堆積少、厚度小,從而形成低密度的木材,天然輕木乾燥後每立方釐米只有0.1~0.2克重。
  • 2020年中國木材加工行業市場現狀和發展前景預測
    近年來,國內木材工業呈現出投資主體多樣、產業規模擴大、產業聚集度提高的良好趨勢。但伴隨著國內樓市成交低迷,家居消費下滑,與之密切相關的木材市場的成交額也隨之下滑。展望未來,伴隨著國內對疫情的嚴控,木材加工行業逐步復工復產,或迎來一波階段性的「小陽春」。
  • 讓木材擁抱自然:戶外用木材產品技術及進展
    戶外用木材的專家及從業者,為圓此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開發。南京林業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張璐、楊小軍撰文指出,戶外木材產品常用的材料主要有防腐木、炭化木、木塑複合材料,以及以蠟浸注木為代表的戶外用新型木材。
  • 中國天保工程20年:天然林保護,功德無​量
    天然林 人類文明的綠色命脈 天然林又稱自然林,包括自然形成與人工促進天然更新或萌生所形成的森林,有原始林和次生林之分。原始林是未經開發利用、仍保持自然狀態的森林。次生林是經人為採伐、破壞後,天然恢復起來的森林。
  • 俄羅斯著名北方針葉林木材生產地高清組圖
    2月3日,在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一個木材加工廠,一名員工駕駛吊車裝卸圓木。 這裡是俄羅斯著名的北方針葉林木材生產地。新華社/路透2月3日,在俄羅斯克拉斯諾亞爾斯克邊疆區的一個木材加工廠,一名員工駕駛設備裝卸圓木。 這裡是俄羅斯著名的北方針葉林木材生產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