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拿星爸爸的咖啡,神色匆匆地前行,有意無意地看向鏡頭。沒錯,這就是從前我們最最常見的街拍風景。而那杯星爸爸,最近正越來越多地被另一個藍色調的新晉咖啡品牌替代。
這就是瑞幸,半年來這個咖啡品牌以閃電突襲的姿態,迅速攻佔了一二線城市白領的視野。無論是寫字樓電梯,還是微信朋友圈,你都能看見它的代言人——國民女神湯唯、高冷男神張震……的海報,以及他們隨時散發的文藝調。
咖啡呢,現在雖然已經是大眾消費品,但曾經可是高高在上的舶來品。剛進入中國時,咖啡在文學和影視作品中,總扮演著文藝、浪漫、小資的角色。在電視劇《父母愛情》中,出身資產階級大小姐的女主在跟隨軍官老公駐紮到偏僻荒涼的海島農村時,唯一能讓她回到大小姐身份的,便是隨身帶來的咖啡壺和咖啡杯。閒暇時在種滿蔬菜的院子裡喝杯咖啡,就算是就著鹹鹹的海風喝下去,也讓她跟其他女人與眾不同。
經過這多不勝數的文化背書,咖啡像是自帶高級感,喝咖啡就是品味和身份的象徵。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20世紀80年代後,以雀巢為代表的速溶咖啡進入中國,鋪天蓋地的廣告,讓雀巢的紅色包裝成為很多人心中對咖啡的第一印象。
而後,咖啡「參演」了更多的熒幕作品,這些潛在地刺激了大眾頭腦中的多巴胺,引起人們對「上流生活」的美好想像。90年代,星巴克的到來,滿足了過去人們對咖啡美好的聯想。一時間各個城市的星巴克都成為了拍照打卡的場景,人流絡繹不絕,甚至連在星巴克排隊都帶有一種儀式感,標誌性的綠色logo也成了城市精英階層的符號。以星巴克為代表的咖啡連鎖品牌,依靠「高大上」的廣告營銷,賦予了咖啡品牌溢價,佔據了大部分的咖啡市場。
今年,瑞幸咖啡作為中國新零售咖啡的典型代表,以一副渾世攪局者的姿態出現在大家面前,創立不過短短半年,已經在全國布局了500多家門店,燒了10億美元做補貼。瑞幸咖啡以「優選上等阿拉比卡咖啡豆,世界咖啡師大賽冠軍拼配,新鮮烘焙,新鮮現磨,可自提可配送」等特點,成為了當之無愧的「網紅店」,高呼「這一杯,誰不愛?」也在短時間內造就了估值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
說到底,這跟中國網際網路的全面普及,人均GDP的歷史性突破,都有關係。所有變量疊加催生了未來中國的最大風口,瑞幸是一個,這兩年在白領中爆火的每周鮮花也是一個。中國進入線上線下全面重構的時期,人口數量紅利殆盡,進入人口素質紅利階段。鮮花、咖啡,他們販賣的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也就是消費升級的最重要體現。
消費升級的背景下,人們對生活品質和精神需求都有了進一步的追求,除了需要味蕾上的滿足,人民還需要視覺和心理等全方位的滿足。瑞幸依靠「更低的價格、更優的品質、更潮流的色調以及更方便的外賣和線上服務」發展起來了,大家喜聞樂道的喜茶,也是這樣。喜茶很擅長給顧客營造視覺上的驚喜,從粉色少女心,切換到黑金高冷範,讓人隨手一拍就能變身網絡達人,所以讓大家掏錢掏得更爽快。
總之呢,消費升級正在逐漸改變大家的生活方式,也正在改變投資方向,新零售作為新經濟的主要代表力量在當下中國的人口素質紅利時期,無疑也是非常具有發現潛力的投資風口。時代在發展,社會在進步,順勢而為方能乘勢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