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過年76歲老媽殺養了一年的雞鴨 上桌的菜全是小時候的味道

2020-12-12 清水雷鳴

兒回家過年,76歲老媽殺養了一年的雞鴨,雞鴨的做法還是兒小時候吃慣的做法,那就是將整隻雞整隻鴨在鐵鍋裡蒸,蒸熟了切成塊,蘸著醬油吃。

媽媽養的雞鴨不需要加多餘的調料,蘸點醬油就很美味,這種最簡單的烹飪方式適合好食材加工。

媽媽養了10多隻雞、10多隻鴨,媽媽種的蘿蔔白菜、紅薯南瓜大多都用來餵雞鴨,吃不完的大米飯也成了雞鴨的飼料。

除了現殺現吃,兒返程的時候,媽媽還早早地將雞鴨殺好,滴幹水後,讓兒帶上。

媽媽變著花樣為兒做好吃的,兒小時候喜歡吃的媽媽都要做一遍。一籠熱氣騰騰的青糕出鍋,散發出兒時的味道,滿滿的都是鄉愁。青糕也叫團圓果,做青糕要在糯米粉裡加「青」,「青」其實就是野生艾草,包青糕的餡料裡有豬肉、竹筍、豆腐乾、雪裡蕻等。

媽媽包的粽子,有肉粽、紅棗粽。

這碗用雞湯做的豆腐羹裡面有雞血,也是兒小時候最愛吃的。

76歲老媽生活在山清水秀的小山村,用勤勞延續著家鄉的原生態美味,讓在外的遊子念念不忘媽媽的味道。

相關焦點

  • 回老家過年,奶奶殺了餵養一年的土雞,滿滿一桌菜都是兒時的味道
    一年一度的春節已經過去,當時的我們一路奔波趕回老家過年,只為一家團圓,見到遠在家鄉的老父親老母親、爺爺奶奶,哪怕能陪在他們身邊幾天也好。現在的我們已經踏上了回到城市的旅途,看著汽車後備箱塞得滿滿的家鄉特產、土產品,我的心裡暖暖的,這些都是爸媽對我們的牽掛和關愛。
  • 天冷回家看望老媽,中午還特意下廚慶祝,一桌菜哄得她樂開了花!
    相信很多小夥伴和我一樣,不是很喜歡和爸媽一起住,於是便自己在外面租了個房子,平時偶爾抽空回趟家,雖然老媽經常打電話讓我回家,但是我卻一直愛答不理,隨著最近天氣逐漸變冷,這周末特意抽空回家看望老媽,順便給她買了一件羽絨服,對於我的到來,老媽顯得特別開心,而我中午更是下廚做了一桌菜慶祝
  • 美食|都是小時候的味道,貴州人的「年夜飯」來了!
    快看看下面這些是不是必備的桌上菜吧!夾沙肉將豆沙夾入肥厚適中的肉片中,蒸至酥軟作甜食上桌。成菜白裡透紅,鮮香甜糯,肥而不膩,老人們最愛吃,通常都會一口一片,仿佛能聽見豆沙與牙齒搏鬥後發出的香脆之聲。炸酥肉酥肉是貴州火鍋的標配,所以到了春節,殺了年豬之後,怎麼可能不炸上一兩盤香噴噴的酥肉呢?!肥瘦相間的酥肉外酥裡嫩,令人回味無窮。小時候總是會守在鍋邊等著吃,所以就有了「大人炸,小孩吃,炸一盆,吃一碗」的說法。
  • 美食| 都是小時候的味道,貴州人的「年夜飯」來了!
    快看看下面這些是不是必備的桌上菜吧!夾沙肉將豆沙夾入肥厚適中的肉片中,蒸至酥軟作甜食上桌。成菜白裡透紅,鮮香甜糯,肥而不膩,老人們最愛吃,通常都會一口一片,仿佛能聽見豆沙與牙齒搏鬥後發出的香脆之聲。庖湯飯春節前夕,是殺年豬吃刨湯燻臘肉的時節,這時農家人把養了一年的大肥豬拉到院裡宰殺,將新鮮的豬肉、豬血、豬肝等下鍋翻炒,加以湯鍋及佐料等煮熟烹製,邀請親朋好友圍在一起吃一頓熱鬧的殺豬飯,年味就越來越近了。農家臘肉臘肉是貴州的特色美食,殺完年豬後便將鮮肉醃製燻製成臘肉。
  • 還有22來天就過年了,年夜飯首選這6道硬菜,提前做好一熱就上桌
    馬上就要進入一年中最高興的時刻了,忙碌了一年就等這天一家人團聚在一起,放下壓力和包袱,其樂融融地吃著美食,喝著好酒,聊著高興的事,過上一個祥和的除夕夜,如果在這樣的場合缺少了一桌上檔次的年夜飯,感覺就像少了點什麼,還有22來天就過年了,年夜飯首選這6道硬菜,提前做好一熱就能上桌
  • 特殊時期村裡封路,老媽過年準備的食物,夠全家人吃一個月,佩服
    春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每一年的春節前都是大家積攢年貨,準備各種食材為過年走親訪友的親們還有自己的家人們準備,但是對於每地的風俗習慣不同,準備的食材也都各不一樣。而且每一年的春節是大家認為一年的年末,同時也是新一年的開端,為了一年的努力生活和下一年新的開端而犒勞辛苦了一年的自己。
  • 對於南方人而言,過年吃完這些菜才算真的回了家
    說到這裡,其實在南方「殺年豬」也是過年很重要的儀式,幾戶人家會分掉一隻豬,然後囤上大半年的肉。 3.吃過最有味道的菜,是奇妙的腳踩醃菜 杭州地區一直有製作冬醃菜的習俗,其實杭州冬天煮菜,追求鮮。過年回到家,你會發現出鏡最高的配菜就是「筍」,因為冬天的筍鮮啊。 而之所以要做冬醃菜,也是因為對鮮的追求。
  • 農村老人買回的雞鴨為什麼不殺,有些還養一年半載還餵米糠米飯?
    農村老人買回雞鴨為什麼不殺?是因為市場買的雞太嫩吃起來味道不夠好,還有就是這些雞都是吃飼料長大的含有的激素較多,吃了有害無益。市場買回來的雞太嫩激素太多,所以買回來的雞都會先養得一段時間再吃,主要是把雞內的激素慢慢退掉,其次如果是母雞的話一般都會留出來生蛋,平時就吃雞蛋,養殖的時間長了飼料雞的肉質慢慢就變得結實有味道,與土雞一樣,在農村一個家庭養有30多隻雞,10多隻鴨是很正常的現象。
  • 大年三十年夜飯有什麼菜是不能上桌的嗎?有沒有特別的講究?
    大年三十年夜飯,要的是吉祥和豐盛,所以,平時吃的飯菜就有些禁忌,有的菜這頓飯不能上桌,還不論貧窮與富貴。這裡分享河南信陽年夜飯的禁忌,哪些菜不能上桌。第二個不能上桌的:野味這裡不是一道菜,是一個系列,所有野味,包括野生的魚、雞、鴨。為什麼過年不吃野味,主要三個原因:●過年要吃自己養的,展示的是勞動成果。過年之所以是一年中最重要的節日,是因為傳統文化,日子以年為一個單位,一個輪迴,周而復始。
  • 東北人年夜飯菜單,這18道菜,吃全了這個年才算完整!
    道道都是經典,口口都是情誼來看看你吃全了麼?為了湊齊雞鴨鵝討個圓圓滿滿的好彩頭,過年燉大鵝是必不可少的菜,鮮美的鵝肉搭配大塊的土豆粉條,聞著味道就直流口水。小時候總是吵著要吃大腿兒!殺豬菜是東北人過年必備的一道菜。
  • 老媽教做香酥肉條,用雞蛋醃肉,放洋蔥和香菜做調料,味道好吃
    #美食看中國#我們一家人都很喜歡吃肉,小時候在農村,家裡很窮,肉基本上是過年過節才有的美食每年過春節回家,每次都讓老媽做一回這道一輩子都吃不夠的「香酥肉條」,每次回家看著老媽不停的忙碌的身影,一次次,一回回的吃著老人家做的「香酥肉條」,每次望著她布滿皺紋的幸福的笑臉看著我們吃完她做的每一道菜。忽然發現老媽需要我們照顧了。我也應該學學老媽做的菜,讓老媽吃這一輩子養育我們的菜了。
  • 親戚來家裡吃飯,老媽下廚燒了8個菜招待,這桌菜在飯店吃不到
    前兩天回了一趟老家,大伯娘拿了好多螺螄肉,二伯娘殺了三隻自家餵的鴨子給我們,家裡的伯伯,伯娘對我們家特別的好,每回回去,家裡有什麼就拿什麼,感恩家裡有這麼愛我們的親人,這不昨天回到上海,今天爸爸媽媽就邀請在上海這邊的親戚來家裡一起吃飯,大家一起解解饞,每當家裡來客人時,總是老媽親自下廚,燒的都是地道的家鄉菜,這回媽媽燒了8個菜,可以說這桌菜在飯店根本吃不到的
  • 在你的家鄉有哪些必須要遵守的過年習俗?今年,你回家過年了嗎?
    一轉眼,一年的時光已過,我們也即將迎來又一個農曆春節。在過去的2017年,有太多值得回味的事兒,也有我們難以忘記的瞬間。當然,此時此刻很多人正在回鄉的路上,也有的人因為一些原因選擇不回家過年了。不過,甭管在哪過年,都有不一樣的味道,也都一些必須要遵守的過年習俗。
  • 宜賓這個地方殺大肥豬過年啦!七八個壯漢一起上!現場太歡樂了……
    宜賓這個地方殺大肥豬過年啦!七八個壯漢一起上!豬是馬村農戶自家糧食養了一年多的大肥豬左鄰右舍七八個壯漢一起幫忙出力才能把這麼個大個頭按住菜陸續上桌各種美食讓人食慾大振假如味道有記憶那殺年豬、吃刨鍋湯一定是沉澱在記憶深處的幸福感知
  • 半年沒回家了,到家老媽就準備了滿滿一桌子菜,都是媽媽的味道!
    小時候就盼望著長大,長大了就可以離開父母,過自己想過的生活了。而現在呢?真的是長大了,一歲年紀一歲人了,卻並不是過著小時候自己想的那種生活。小時候天天和父母在一起,吃現成的,穿現成的,什麼事情都不用自己操心。而現在呢?
  • 小時候過年有故事
    還有一個表現那就是現在過年吃什麼也不感覺香甜,對什麼也沒有興趣。所以真的不想過年了,因為每過一個年就會長一歲,歲月的年輪就增長一圈,就向生命的盡頭邁進一步。想起過去我們兄弟姐妹與父母在一起過年的時候,是那麼的熱鬧,又是那麼的開心。後來雖然我們參加工作天各一方,不能在一起過年,但是那種親情永遠也揮之不去。
  • 從外地打工回老家,老媽下廚做一桌家鄉菜,再好的飯店也做不出!
    高中畢業後,便跟著家裡的長輩一起去外地打工,服務業、工廠和工地,只要能賺錢的地方都去過,平時卻很少有機會回家,隨著最近天氣越來越熱,廠裡的也逐漸閒了下來,作為一個小主管,老闆也特意給我放了幾天假期,想著好久沒有回家看望爸媽了,便買了回老家的車票,而當老媽看到我出現在門口時特別高興,
  • 過年木耳用途多,55歲老媽挑選幹木耳有訣竅,肉厚鮮嫩味道好
    導語:過年木耳用途多,55歲老媽挑選幹木耳有訣竅,肉厚鮮嫩味道好。轉眼間就還有幾天就過年了,年味也是越來越濃了,家家戶戶過年的年貨都準備得差不多了。過年的時候最常見的家常菜就是燉湯、炒菜、蒸菜、涼拌菜之類的。說到燉湯和涼拌菜最常用的配菜就是木耳。
  • 溫州分歲酒:冷盤熱菜各十 高腳碗上桌炒年糕開席
    一道菜有一道菜的寓意  溫州網訊 過年是中國人一年中最重大的節日。辛苦了一年,大夥都會做些好吃的慰勞自己。於是進入臘月,家庭主婦就忙著張羅年貨了,曬醬油雞、醬油肉,炊松糕,搗年糕等等。  62歲的薛麗芬,市區人,她家收藏著一套硃砂高腳碗。她說,這些高腳碗平時幾乎是不用的,過年的時候才拿出來,一共十個,十全十美。「高腳碗用來裝冷盤,醬油肉、魚餅、鴨舌、花蚶、醬油雞、蝦幹、芹菜拌木耳、時令水果等。高腳碗一上桌,過年的喜慶氣氛躍然而出。」  「我小時候還沒有流行團拜,各家的分歲酒都是擺在家裡。
  • 周末花80塊錢給老媽做了4個菜,老媽:還是我兒子做飯好吃
    每到周末我都會買點菜回家給老媽和老爸做頓飯。因為平時他們老兩口在家淨糊弄,關鍵是他們覺得兩個人吃飯沒意思,而且本來年紀就大了,吃東西吃不多少,因此做多了吃不了浪費。這個周末去市場看見八爪魚挺新鮮,鮁魚也不錯,就買了一條鮁魚和一斤多點的八爪魚,又買了一塊五花肉外帶一點平菇,看見生菜和小蔥也特水靈,也順帶著買了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