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是我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種蔬菜,它就跟辣椒一樣,無論是做飯還是炒菜大家都會用香菜來提一提飯菜的味道。不過,對於香菜有的人喜歡吃,覺得那種味道特別好。可是,也有不少人特別討厭香菜的味道,感覺吃一口根本沒辦法下咽,小編就是吃不下香菜的人,當然為了體內的營養均衡,我們還得吃。
對於不熟悉植物體系和類別的人可能認為香菜就是我們本土的植物,因為香菜的名字裡面沒有類似於「洋,番」這種舶來品的標誌。可事實上香菜確實也是舶來品,只不過香菜傳到我國的時間比較早,這點熟悉歷史的朋友或許知道一些,還有一個就是香菜的名字幾經變化,這也讓很多人產生了「錯覺」。
香菜的原產地是歐洲的地中海地區,本名為芫荽(yán sui)公元前一世紀也就是西漢漢武帝時期被出使西域的張騫帶入到了我國(也有人認為比這個時期還早,普遍認可的是張騫帶入的),並且推廣種植逐漸成為了家家戶戶的桌上名菜之一,香菜剛傳入到我國的時候名字叫做「胡荽」。
到了五胡十六國時期,由於當時匈奴、鮮卑、羯、氐、羌五族都是蠻夷胡人,他們建立王朝之後也效仿天朝玩起來了帝王的「避諱」,其中羯族的老大石勒建立後趙後,認為「胡荽」有汙自己的聖名,所以就下令將胡荽改為了「香荽」也有叫「原荽」,不過民間很多地方依然稱為「胡荽」。
明清時期不少人又開始叫它的本名芫荽,並且一直沿用到了今天。現在城市裡的大部分人將「芫荽」稱為「香菜」,很多農村人稱為「芫荽」,也有不少城市裡的人不知道芫荽是什麼東西,一度惹出了城鄉之爭。即使不提古代,現在植物學界依然將這種蔬菜劃為芫荽族,芫荽屬,芫荽是它的學名,香菜,胡荽,香荽都是別名。

那麼「香菜」這個名字是怎麼出來的呢?
在我國有這樣一個傳說,在武王伐紂的時候,因為趙公明不辨是非,忤逆天意,幫助商紂王對抗姜子牙而喪失了生命,所以趙公明的三個妹妹雲霄、瓊霄、碧霄就出山為兄報仇,在激戰過程中,碧霄被哮天犬一口咬爛了褲襠,碧霄害怕露出羞處就立即蹲下,雲霄和瓊霄見狀非常氣憤一下子打死了哮天犬。
碧霄失了貞節非常生氣,就將哮天犬扒了皮煮著吃了,吃了狗肉,喝了狗肉湯的碧霄見扔在地上的狗皮和爪子很噁心就找了地方埋了,誰料想哮天犬因此而得道成仙了,它的皮、爪、毛變成了一種香草,後人就稱為了「香菜」。
當然了,這只是一個傳說實際上「香菜」名字的來源是因為一部分喜歡吃香菜的人,覺得它的味道非常的刺鼻,聞著很香,為了方便稱呼就取了這麼一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