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為什麼叫芫荽?

2020-12-24 野史也是事

香菜在北方比較多,很多飲食中都配有香菜,香菜獨特的氣味,受到不少人的追捧,也有一些人聞到後感覺噁心反胃。

西安的羊肉泡饃,香菜必不可少,甚至有無香菜不泡饃的說法。還有蘭州的牛肉麵和火鍋的料碗,都會用香菜當佐料。

香菜的學名叫芫荽(yán sui),別名還有胡荽、香菜、香荽、言須等。從別名「胡荽」可以看出,香菜並非是我國原產。

香菜的原產地在地中海沿岸及中亞一帶,它是傘形目傘形科芫荽屬下一個草本植物種,目前在全世界範圍內廣泛種植。

在中國,香菜已經成為人們餐桌上的提味蔬菜。香菜的長相可能大家都清楚,外形比較像小香芹,所以也被稱為香菜。

香菜是如何來到我國的?

香菜的原產地在地中海沿岸,中亞一帶也發現香菜原種。香菜何時被人類馴化的,早已無從考證,但其歷史卻很悠久。

據考證,古埃及法老圖坦卡蒙墓穴中發現香菜種子,距今有三千多年歷史。這說明,三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已種植香菜。

香菜的食用及藥用價值在古羅馬文獻中得到了證實,古希臘人用香菜氣味來防止肉類腐爛,古羅馬人用香菜熬湯來喝。

我國最早記載香菜的文獻是西晉的《博物志》,書中稱香菜為「胡荽」,說是張騫從西域帶回的,但該書可信度並不高。

《博物志》是神話志怪小說集,版本也有很多種,每種的描述都不盡相同。因此,有人考證香菜可能出現在張騫之後。

北魏末年的《齊民要術》,也有香菜的記載,書中對香菜有詳盡的描述,包括各種吃法和醃製方法,這個可靠度很高。

香菜的藥用價值,最早記載在北魏《食經》中,可調理積食。《本草綱目》中描述的更全面完整,與古羅馬記載一致。

香菜為什麼會被稱為芫荽?

不論是文獻典籍還是民間傳說中,都有香菜的諸多記載。

《說文解字》中就有「芫荽」兩個字的解釋,即「芫」表示魚毒,「荽」表示口香。另外,《唐韻》、《爾雅·釋木》也有解釋。

香菜在漢代時並不叫芫荽,而是被稱為「胡荽」。到了100多年後的十六國時期,後趙皇帝石勒是胡人,胡荽自然要改名。

為了避諱,胡荽就被晉汾人稱為「香荽」,文獻中記載「諱胡,故晉汾人呼胡荽為香荽」。此後胡荽就被稱為香荽或者原荽。

再到後來,香荽的稱呼隨著各地文化的不同而演變,於是有了後來芫荽、香菜、言須等叫法,每個地方都有不同稱呼。

香菜雖是蔬菜,但卻不是佛道兩家的菜品,香菜被稱為「五葷之一」。國外的基督徒,同樣嫌棄香菜,不認同香菜香味。

中國人主要用香菜來調味,而外國人通常用油炸來處理。有些人對香菜的氣味很反感甚至是反胃,聞一下都感到難受。

香菜葉子中有數十種化合物,主要是醛類和醇類,其強烈氣味主要來自醇類,有人覺得很像肥皂味或甲蟲釋放的氣味。

所以,很難接受這種氣味。另有研究發現,不愛香菜的人都有一個特定基因,這個基因專門用來檢測香菜中獨特氣味。

因此,有些人難以適應香菜氣味也與基因有關,不一定就是挑食或者矯情。

綜上,香菜在我國的歷史很悠久,其稱呼也在不同時期經歷了各種演化,即胡荽—香荽—芫荽、香菜、言須、原荽等。

至於每種演化具體過程如何,早已無從考證,僅有的是一些民間傳說。

相關焦點

  • 香菜為什麼叫芫荽,香菜的來源及功效?
    香菜為什麼叫芫荽,香菜的來源及功效? 芫荽,別名胡荽、香菜、香荽。為雙子葉植物綱、傘形目、傘形科、是人們熟悉的提味蔬菜,是湯、飲中的佐料,多用於做涼拌菜佐料,或燙料、面類菜中提味用。
  • 為什麼香菜被很多人叫鹽碎?那為啥很多人非常討厭香菜?芫荽是啥
    河北河南一帶叫鹽碎,正確的文字應該是「芫荽」;廣東,東北等地也有叫「鹽西」,而四川人叫「鹽須兒」或是「鹽絮」,所有的小名版本與「香菜」都屬於方言式口語,擺脫不了它還是香菜的本身,芫荽才是書面表達方式。鹽碎就是「芫荽」的諧音。
  • 香菜為什麼叫做芫荽?有哪些文化小知識
    看到香菜,就會想起芫荽這兩個字,你知道怎麼讀嗎? 香菜有幾種不同的叫法,除了問題中說的鹽碎,還有鹽須,鹽西等幾種稱呼,在我老家農村這邊,大多稱呼是芫荽,我國南北方都有種植,食用的人群也很廣。
  • 四川植物圖鑑|奇怪的「臭」香菜:芫荽
    據說,這種植物在北方叫芫荽,南方叫香菜,而在我們青川鄉下是叫它"鹽須"(音譯)的,估計是"芫荽"的本土變音。如果要較真,「芫荽」才是這種植物「根正苗紅」的學名,而「香菜」不過是人們日常生活裡的俗稱罷了。
  • 為什麼香菜被很多人叫鹽碎?那為啥很多人非常討厭香菜?
    你知道香菜為什麼叫芫荽嗎?看完漲知識了說到香菜,相信大多數人都不陌生。它是一款調味菜,因為擁有濃鬱的香味而深受人們的喜愛。不過再好的東西,也不可能做到百分之百讓每個人都滿意。香菜的味道特殊,有的人覺得是香味,但有的人卻覺得它臭。不過相對來說,大多數人還是比較喜歡香菜。
  • 香菜為什麼叫鹽碎?
    口音、誤解和訛傳產生了其他名字如今這種植物除了「香菜」這個名字之外,就屬「芫荽」的稱呼最為常見了,其實從根腳上來說,「芫荽」這個名字才是其學名或者更早一些的名字,畢竟「芫荽(yánsui)」和「原荽」的讀音太接近了,很有可能是後世流傳中慢慢訛傳改變的。以此類推的話,它的其他幾種名字也都很好理解了。
  • 認識三大香菜:芫荽、鴨兒芹、香芹
    認識三大香菜:芫荽、鴨兒芹、香芹當泰國料理少了香茅,當臺式三杯雞少了九層塔,當生魚片旁少了紫蘇,真是無法想像有多麼「食之無味」。除了蔥姜蒜,我們生活中還有許多香氣獨特的「食用香草」。世界三大香菜香菜(Coriander)香菜又名芫荽,可說是中國和東南亞最常見的食用香草之一,它散發獨特的香味,具有刺激食慾、增進消化等作用,常見於湯品的點綴裝飾、增添風味,或是直接涼拌,當作生菜沙拉中的佐料、麵食或小吃的配料。
  • 有一種常見蔬菜叫芫荽 你不知道只因它有更通俗的名字
    芫荽[yán sui],很多人看到這兩個字可能都要愣一下。確實,在生活中我們見到這兩個字的機會不大,有些地方會叫它的學名,但很少有人能寫出來。更多人的會叫它一個通俗的名字:香菜。芫荽,別名胡荽、香菜、香荽。
  • 「香菜」的學名叫什麼?很多農村人的叫法才正確!
    不過,對於香菜有的人喜歡吃,覺得那種味道特別好。可是,也有不少人特別討厭香菜的味道,感覺吃一口根本沒辦法下咽,小編就是吃不下香菜的人,當然為了體內的營養均衡,我們還得吃。對於不熟悉植物體系和類別的人可能認為香菜就是我們本土的植物,因為香菜的名字裡面沒有類似於「洋,番」這種舶來品的標誌。
  • 雜說香菜
    讀《聖經》,裡面有一種神秘食物叫「嗎哪」,希伯來文意為「這是什麼?」根據《出埃及記》第16章記載,「嗎哪」出現於以色列人出埃及後第二個月的15日,當時摩西領以色列人到達以琳和西乃之間的汛的曠野沒有東西吃,於是以色列人向摩西抱怨快要餓死了。耶和華於是應許摩西將要賜食物予以色列人。
  • 藥食兩用香草植物——芫荽
    說起芫荽,可能愛好美食的好多中國吃貨們感到陌生,但只要一提到香菜,那可真是無人不識、無人不曉。用江浙人的話來說,芫荽是一種可「潑」的植物,田間路旁、盆盆罐罐,只要撤下一點芫荽的種子,就會瘋長或繁茂一片。
  • 香草|百搭香草——芫荽
    芫荽即香菜。《農政全書》至於香菜的叫法,明朝李時珍在《本草綱目》解釋道:胡荽,因有香氣,俗稱香菜。如今中國絕大多數省份稱香菜,唯有孔孟之鄉的齊魯大地(今山東省)民眾仍然保存傳統稱為芫荽。芫荽固香,但古人認為它屬葷菜,久食令人多忘。中國本土宗教道教就把芫荽與韭、蔥、姜、薤(藠頭)列為「五葷」而禁食。
  • 香菜,命中注定你恨它
    喜歡的人愛之深切,沒了香菜總覺得少點味道;有的人卻將香菜視為砒霜,認為它時時刻刻散發著催吐的氣息。問題來了,香菜這種特殊的氣味到底是什麼味?為什麼會有人特別不喜歡香菜呢?香菜的學名叫芫荽(yán sui),別名胡荽、香綏,廣東等地又稱言西、鹽絲。
  • 醬爆桃仁雞丁,主要的輔料是芫荽即香菜
    醬爆桃仁雞丁 屬於魯菜,特愛其「爆」菜,無論油爆、醬爆、芫爆(主要的輔料是芫荽即香菜,故名芫爆,芫音「鹽」,故有人誤寫為鹽爆;有時好不容易寫對了,卻不識「芫」字,誤讀成「元」爆),口感都是嫩中含脆、脆中帶韌、爽口利落
  • 為什麼有人特別討厭香菜?有答案了!
    那香菜是什麼時候在中國出現的呢,古時候的人也對它這麼「愛憎分明」嗎?香菜,別名芫荽、胡荽、香荽等,為傘形花科芫荽屬中以葉及嫩莖為菜餚調料的栽培種,屬一年生草本植物。香菜原產地中海沿岸及中亞地區,它的屬名最早起源於古希臘語,據說來源於當地一種有著特殊臭味的臭蟲名字。約在公元前1世紀的西漢時期,由中亞沿絲綢之路傳入中國。許慎(約公元58~147年)在《說文解字》(公元100~121年)中載有「葰」,即「芫荽」。「胡荽」的稱謂早期可見於西晉時期張華(公元232~300年)的《博物志》:「張騫使西域,得『大蒜』、『胡荽』。」
  • 香菜別再放冰箱保存了,教你一招,芫荽一冬天都新鮮翠綠,很實用
    放香菜時,直接放冰箱是不對的,老菜農教你一招,吃起來像剛買的一樣。早晨趕集看到賣香菜的很實惠,大媽們爭先恐後地買,只有2元一斤,多買些回家包餃子吃,剩餘的就囤積起來,冬天留著吃火鍋,喝羊湯,冬天吃得最多。現在我們來分享一下如何保存香菜的小竅門,遇到合適的就多買一些,按照我的方法保存,一冬鮮綠,隨吃隨取,方便實用,這個方法也是一個老菜農教我的,跟我學吧。
  • 雨蘭美食美文:香菜,香菜,可以香口也
    我只好告訴女兒,這就是香菜呀。咱家裡經常從菜市場買回來吃的呀。香菜,在我的老家其實叫它芫荽。鄉村的土話裡,其實也保存了一些古語。像芫荽,才是香菜的正式名字,香菜倒是個別名。關於芫荽,《說文解字》中有如此記述:「荽作莜,可以香口也。其莖柔葉細而根多須,綏綏然也。」古人解釋個名字,也這麼文採斐然。
  • 南北方蔬菜的不同叫法,香菜在北方原來這樣叫,不知道會鬧笑話!
    香菜-芫荽 」香菜「是一種很常見的提味菜,但這是南方人的叫法,在北方人們習慣叫「芫荽」,尤其是在喝羊湯或者是喝拌湯的時候,都喜歡在出鍋前放一把芫荽來提味,哪味道真的是特別香,瞬間就提升了整鍋湯的味道。南北方蔬菜的不同叫法,香菜在北方原來這樣叫,不知道會鬧笑話!
  • 為什麼有人不喜歡香菜?竟與基因有關?
    為什麼有的人討厭吃香菜?
  • 芫荽怎麼讀?經常吃還有想不到的功效
    提起芫荽(yán sui),很多人可能還不太熟悉,但是它的另一個名字相信很多人都知道,那就是「香菜」。作為一種大眾非常熟悉調味品,大家對它的態度可謂天差地別,喜歡吃香菜的人特別喜歡,不喜歡吃香菜的人連它的味道都討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