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有餃子,南有煎釀

2021-02-16 食味藝文志

©本文由食味藝文志原創,授權轉載請聯繫後臺。


晚上看電視,正在播出臺灣眷村的美食節目,眷媽對著滿桌的美味,單指一個盤子說:「這個菜很費工。」仔細一看,原來是青辣椒釀肉。肉有焦黃的色澤,像是被油煎過一樣,又用高湯小火燉了,雖然沒嘗到,可是隔著屏幕就感覺香噴噴的。

 

轉念一想,又不由失笑:這不就是南方最常見的煎釀麼。

 

釀菜由來已久,而且可以斷言的是,一定起源於南方。雖然從周代開始,北方華夏政權和少數民族都有「炮豚」、「胡炮肉」等似是而非的做法,但那都是把蔬菜餡料填到豬、羊的肚子裡去,算不得真正的「釀」。比較公認最早的釀菜是宋代林洪《山家清供》裡的「蟹釀橙」和「蓮房魚包」,通俗點說,這兩道菜一個是橙子皮裡塞蟹肉、一個是蓮蓬裡塞魚塊,除了味道美之外,意境也美。原書說蟹釀橙「香而鮮,使人有新酒、菊花、香橙、螃蟹之興」,以至於今天的兩宋故都開封、杭州,都還有不少菜館在翻版這兩道附庸風雅的菜品,而且在開封和杭州的方言裡,至今「釀」字都與菜的本意「鑲」非常近似。

 

但是當時的釀菜,主要都以蒸釀為主,更美味的煎釀還在後頭。而把煎釀發展到登峰造極的,無疑是廣東人。粵菜廚師在釀菜上都是翻足花樣,白菜,苦瓜,黃瓜,南瓜,菠蘿,芒果,西紅柿,牛油果,豆腐甚至油條,釀菜能混合出幾種菜的味道,葷素搭配,美觀致雅。據說《舌尖3》一反多年來「高大全」的手法,只拍了被譽為「粵菜廚師搖籃」的廣東順德一地,這當中,就有專門一集講述「煎釀」的,我沒看過,但想來,畫面應該很勾人口水。

 

但順德煎釀我倒是有幸嘗過不少。阿龍是我相熟的大廚,曾經在杭州一家粵菜館工作,因為採訪而認識,他告訴我「沒有什麼是不能煎釀的」。而他也真有能力,在短短半天的時間裡,給我整出了一桌「煎釀宴」:

 

一道煎釀藕夾是開胃菜,蓮藕片夾著豬後腿肉,蘸雞蛋液油炸,上桌前澆上糖醋汁,酸甜脆口,適合墊飢,也適合下酒。

 

一道煎釀八寶鴨是涼菜,不像傳統八寶鴨整隻上桌,而是塞入糯米、香菇、木耳、火腿丁等配料之後,先蒸後切片煎,最後送入冰箱冷藏,直到糯米變韌,鴨肉收緊有嚼勁方才上桌,滋味相當醇厚。

 

一道煎釀四寶是客家人傳統風味的改良,四色彩椒分別釀入豬肉糜、魚滑、蝦末和香菇末,慢火溫油炸之,端上來宛如藝術品,吃起來也各有味道,很有創意。

 

一道尖椒苦瓜煎釀雙拼則是典型的順德風味了,豬肉塞入尖椒、苦瓜這些重味的蔬菜裡,有效去腥增香,煎烤又讓尖椒苦瓜褪去了本來不討人喜歡的苦和辛,據說普通順德人家常菜都常吃這兩味。

 

最值得一說的是煎釀草魚,整條草魚剝皮取肉,皮不能破,把魚肉摻入陳皮、荸薺、香菇剁碎,再釀回魚皮中。再來煎黃、加高湯煮沸出鍋。阿龍告訴我,這道菜在廣東應該用鯪魚,但這魚在浙江沒有,所以用魚皮比較厚的草魚代替,草魚皮沒有鯪魚皮有彈性,所以做起來更難,但好在草魚鮮美比鯪魚更甚,與陳皮的組合也更能凸顯魚肉的清新香美,確是美味。

 

有一年我在紐西蘭自駕旅行,逛超市補充口糧時候看到有現成的番茄塞肉賣,紐國的番茄很大,從頂部掏空後塞入豬肉、牛肉、海鮮等,撒上麵包粉,塗上黃油,入烤箱烤制,完事了還要在口上抹大量奶酪封口。我買了一份切片嘗嘗,味道還真不錯,啞然失笑:這不就是天朝的煎釀麼?


猜你喜歡

魚肝料理 | 韃靼牛肉 | 生醃蟹 | 糊湯粉

蘇式蹄膀 | 南洋叻沙 | 檳榔芋 | 拿破崙酥

關注微博 @魏水水水華

訂閱十五言主題:@食味藝文志

關注今日頭條:@食味藝文志

和作者交朋友

歡迎添加魏水華個人微信

長按上方二維碼添加

書齋裡的飲饌雜談 舌尖上的藝文景觀

相關焦點

  • 客家煎釀三寶
    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家鄉的味道,我也不例外。作為一個生在廣州的客家人,家鄉的味道莫過於逢年過節時那熟悉的肉香味。而我最想說的,就是著名的客家菜式—煎釀三寶。客家煎釀是客家人在重要日子裡不可少的傳統菜式,而釀豆腐在釀菜裡當屬最絕。以鮮嫩滑香、營養豐富聞名,深受客家人和外地人的喜愛。就像一句話說的那樣「咬一口正宗釀豆腐,客家人就像回了家。」
  • 煎釀三寶之一:煎釀辣椒
    煎釀三寶,是廣東、香港、澳門地區常見的一種特色小吃菜餚。三寶,通常指的是釀辣椒、釀茄子和釀苦瓜。釀,是指的將肉餡放入的意思。
  • 教你煎釀三寶之一,客家釀豆腐,鮮嫩醇香又下飯
    一般客家人有好事、或者過年有親戚探親的日子,釀豆腐是一道必不可少上臺的特色菜!客家人有非常突出的好客之禮,平時客家人也很喜歡用釀豆腐來招待客人。在惠州出去玩的同時也是經常可以看見,比如惠州羅浮山、南崑山這些旅遊景點也有這一道特色之菜。現在就連整個廣東都對釀豆腐迷知喜歡,不管菜市場賣熟食的,或是一些旅遊景點,都已經構成了釀豆腐是廣東的一種特色。
  • 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銅峽
    青銅峽水利樞紐工程南有都江堰,北有青銅峽。一百零八塔佛教認為,人的一生中有108種煩惱,觀108塔,可解除人們的108種煩惱。
  • 客家人有多愛吃釀菜?無菜不能釀,無釀不成席
    每當過年過節,或者有客人到來之時,也定會拿出自己的招牌菜「釀豆腐」來一表心意!客家人對釀菜有著情有獨鐘的熱愛,尤其是在農村中更是享有著「無菜不能釀,無釀不成席」的美譽。每當經過客家菜市場的時候,你也定會發現很多熟食攤位上會擺著各種各樣的釀豆腐,釀辣椒,釀茄子等等五花八門的釀菜,而且生意都特別興隆,選擇困難症的人往往不知從何下手。
  • 泰式咖喱煎釀豆腐
    泰式咖喱煎釀豆腐吃過許多的泰式咖喱,咖喱牛肉啊,咖喱雞,咖喱魚蛋,今天來試試新口味,泰式咖喱煎釀豆腐。把肉膠釀滿豆腐塊,外面薄薄鋪一層。全都釀好後熱鍋下油,先煎把有餡的那一面,差不多金黃色了再翻過來,翻得時候要小心,豆腐很脆弱的。兩面煎至金黃色後,下一點泰式咖喱醬,再加點清水,蓋上鍋蓋燜煮6-7分鐘,再打蓋收汁,就可以上碟了。自己親手釀的滿滿都是肉哇,一口要下去外酥裡嫩的,健康又有營養。喜歡的小夥伴們動手試試吧!
  • 客家菜館必點的一道菜——煎釀豆腐
    ▼據說這道客家釀豆腐源於北方餃子,因南方少麥子,客家人便用釀豆腐寄託對北方餃子、中原文化的感情。吃貨果然是促進社會發展的主要動力呀。每逢時節喜慶,或者閒忙之餘,它是客家人的最愛。釀豆腐入口為鹹鮮味,嫩豆腐外部煎至金黃酥香,內部鮮嫩滑潤。
  • 客家菜煎釀豆腐
    煎釀豆腐是客家菜,該菜湯汁醇厚,鮮嫩滑潤,色澤養眼。客家人將豆腐挖個小洞,將調了味的肉泥釀入,先將豆腐兩面煎黃,然後再加醬汁燜至入味,最後澆上薄薄的澱粉芡汁,點綴些紅綠。再後來整日與愛美食的親們在一起知道了原來客家人早就有了釀豆腐,釀豆腐又稱廣東客家釀豆腐,是漢族客家人的傳統菜式,屬於廣東菜、客家菜系。是客家美食文化最具代表性的菜餚之一。也是客家人逢年過節或招待賓客之賓客菜。到了這時候我又翻出第一次在客家樓吃的煎釀豆腐圖片,這分分明明是有餡心的,怎麼就沒有吃出來呢?
  • 道客家菜——客家煎釀豆腐煲
    客家煎釀豆腐煲豆腐切小方塊客家煎釀豆腐煲把肉末釀進豆腐裡。客家煎釀豆腐煲把肉末釀進豆腐裡。客家煎釀豆腐煲鍋裡放油大火燒熱後改小火,放入釀好的豆腐有肉的那面朝下煎定型在翻另一面煎到金黃色客家煎釀豆腐煲煎到兩面金黃色
  • 獨享老城味道——煎釀尖椒
    煎釀辣椒 煎釀辣椒是廣東菜裡一道非常常見的菜餚,
  • 每日一道家常菜:煎釀三寶
    煎釀三寶是香港、澳門、廣東一帶著名小吃,鮮香嫩軟,香而不膩,一般以苦瓜、茄子、辣椒、豆腐等作為釀料,有豬肉餡、魚肉餡、素菜餡等根據不同口味製作。與大家分享的是煎釀三寶。煎釀三寶的食材用料:主料:茄子、苦瓜、青椒輔料:豬瘦肉、香蔥花生油、鹽、醬油、生粉、雞粉、生薑煎釀三寶的製作之法:1、準備食材:茄子、苦瓜、青菜椒、豬瘦肉、香蔥;2、茄子洗淨切厚片
  • 思念味道客家「釀」
    從中原遷徙到南方的客家人,因思念家鄉美食,但常常苦於沒有相同的食材可用,比如包餃子用的麵粉,於是客家先祖便就地取材,用其他食材來代替,也正是這種地取材做法反而造就了客家菜式的多樣化:釀豆腐、辣椒、茄子、苦瓜、腐竹、雞蛋、芋頭、青蒜……形成了無菜不能釀的客家釀菜飲食文化。
  • 南煎丸子
    還可以做一道美味可口,又能上的了臺面還做起來不太麻煩的大菜,那就是南煎丸子。它色香味俱全,看著特別有食慾,軟糯鮮香特別適合老人和孩子吃。   南煎丸子是中國傳統美食,它其實也叫煎燒丸子,因其製作手法為南方煎燒,所以叫南煎,它的做並不複雜,用料也沒那麼多講究,你喜歡什麼樣餡料都可以,還可以葷素搭配,如我這道菜譜就是葷素搭配,吃起來還健康。下面咱們就一起分享一下過程吧。
  • 美味的龍蝦煎餃子
    熟龍蝦肉400克,麵包糠200克,大蔥2根(細細切碎),檸檬1棵(榨汁),融化的黃油200克(分成兩份),帕爾瑪乾酪50克(刨成細條),蒜末5克,義大利混合香料1湯匙,少許鹽,餃子皮適量,食用油適量(煎餃子用)【製作方法】
  • 「南有海南三亞灣,北有大連金石灘」
    本報訊(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鄭鴻)近日,大連金石灘國家旅遊度假區管委會與海南三亞市旅遊和文化廣電體育局共同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今後將進一步加強文化旅遊交流合作,共同打造「南有海南三亞灣,北有大連金石灘」旅遊品牌。
  • 客家釀菜最為出名——釀三寶
    客家釀菜最為出名、敢稱頭牌菜的就是家家戶戶過節必煮的釀豆腐。傳說與客家人從中原南遷飲食習慣改變有關,是餃子的情結造就了客家釀菜。釀就是把類似餃子餡料的釀醬釀進豆腐等主料裡。有釀豆腐、釀苦瓜等等。3、將醃製好的肉餡釀入豆腐裡。4、平底鍋熱油,放入豆腐塊小火煎制。將每一面都煎至金黃。5、取一小碗,再倒入適量的生抽,糖和澱粉和適量的水,調成醬汁。6、將調好的醬汗倒入煎至金黃的豆腐裡,加蓋燜2分鐘收濃汁,最後出鍋前撒上蔥花即可.
  • 客家釀菜大全!有圖有菜譜,既解饞又能成大師!
    客家釀菜最為出名、敢稱頭牌菜的就是家家戶戶過節必煮的釀豆腐。傳說與客家人從中原南遷飲食習慣改變有關,是餃子的情結造就了客家釀菜。
  • 「煎釀三寶」:釀苦瓜 釀豆腐 釀茄子 原來是這樣的
    釀菜是客家菜系中最為常見的菜品之一,釀苦瓜與釀豆腐、釀茄子,被稱為「煎釀三寶」。 釀苦瓜 釀苦瓜是一道傳統名餚,屬於客家菜。做法是將豬肉剁碎,加入糯米,香菇和適當調料做成豬肉餡,苦瓜洗淨,切成段,去囊,塞入調好的肉餡,下油鍋煎片刻後轉砂鍋加水小火慢燉。
  • 煎餃子時易糊鍋?教你一招,這樣煎出的餃子酥脆到掉渣!
    可能在日常生活當中好多人特別喜歡交煮剩的餃子,再煎一下,這樣也是非常美味的,但是大家用生餃子直接煎過嗎?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煎出冰花餃子,特別的美味,接下來就一起來看一下吧。煎餃子時易糊鍋?教你一招,這樣煎出的餃子酥脆到掉渣!
  • 煎餃子老是粘鍋,自從學會了這招,終於煎出完整的餃子,超美味!
    餃子是我們平時最常吃的,尤其是我這個北方漢子,每頓都想吃餃子,餃子的做法也有很多,比如水煮,蒸的,煎的,炸的,都好吃,然而我最喜歡煎餃子,再調製一些料汁,用來蘸餃子吃,非常開胃,不過煎餃子是需要技巧的,很多人做煎餃子都是粘鍋,不然就是餃子皮破了,很影響口感,那麼煎餃子怎麼做才能不粘貼又好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