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本欲實現疫情後的經濟復甦,不料計劃卻因打壓中國而破產

2020-12-15 報紙有情

作為世界上少數的人口大國,中國與印度在國情上有很多相似之處,不管是國土面積還是人口基數都很相似。隨著時間的推移,中國和印度展現出了相似的發展經歷,不管是經濟還是科技方面,它都獲得了不足的成績。

印度一直都對中國對其境內的產品輸入非常警惕,因此近期頻繁對中國實行制裁,雖然美名其曰是維護自己的國家安全,但實際是為自己一己之私。

自2020年6月以來,印度已經連續4次以維護國家安全為藉口,對印度境內那些具備中國資質的相關APP實行制裁,意圖將它們驅趕出印度領土,這種所作所為其實已經違背了國際社會的相關準則,旨在損害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這種挑釁行為自然不會讓中國忽視,反而會迅速回應。11月25日,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例行記者會上表示,中國政府自始至終的要求中國企業在遵守國際規則和當地法律的情況下對外合作,印度政府有責任根據市場規則,包括在維護以中國為首的相應投資者作出妥當的安排。

中印經貿合作本質是互利互惠,但現在印度的這些舉動卻有著極大的歧視性,只會給雙方的合作代取更大的危害。

在這次發言也可以看得出來中國其實就是在逼迫印度對制裁中國APP這件事作出合理的解釋,因為印度目前的經濟狀況已經非常不容樂觀。

即使莫迪提出的「自力更生」計劃已經成功實施,但它卻並沒有像莫迪想像得那麼成功,中國和印度兩個國家之間的貿易合作已經烙印在了印度的各行各業之中,價格和質量非常優越的中國製造是印度現在不可或缺的重要商品。

同時印度沒有加入RECP,完全沒辦法享受到來自其它國家的關稅優惠等一系列舉措,這也使得印度在經受疫情的打擊後經濟很難快速翻身,甚至可以說是自食惡果。

其實印度近期的發展就像是空中樓閣,因為美元債券才是它的依仗。一旦美元風險出現,印度很可能會跟美國一起跌倒。

要解決這個隱患,最好的方法就是減少對美國的依賴,考慮到印度現在已經自己將中國這個最佳選項放棄掉了,即便現在想要彌補自己的措施,估計也沒有什麼能夠挽回的餘地。畢竟印度自己竭盡全力的單方面實施打壓,只是單純地在進行挑釁。

對此你怎麼看?

素材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打壓中國企業一年,印度贏了嗎?
    印度政府2020年一系列打壓中國企業的舉措絕非僅是經濟民族主義的情緒化行為,而是折射出更深層次含義,那就是印度經濟已經走上「去中國化」道路,可謂印度版「脫鉤」。疫情期間暴露出印度經濟對中國的嚴重依賴程度使印度中右翼勢力十分震驚,再加之中國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並復工復產,印度卻被捲入疫情並日益惡化,甚至陷入經濟衰退,這讓印度經濟民族主義不斷高漲,兩國邊境衝突事件最終激化矛盾,印度政府開始出臺全方位打壓中國企業政策。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
    疫情防控的錯位和政策救助的差異,發達國家加大了從中國進口力度,使世界暫時恢復到2008年之前「中國生產,西方消費」的狀態。展望2021年,由於疫情衝擊逐漸減弱,特別是疫苗有望於下半年全面推開,經濟社會將恢復正常,世界進入「後疫情時代」,全球經濟有望出現共振復甦。IMF預測全球經濟2021年將恢復至5.2%。
  • 印度經濟復甦步履艱難
    11月27日,印度中央統計局公布的2020/2021財年第二季度(7月份—9月份)經濟數據顯示,本財年第二季度印度經濟同比下滑7.5%,標誌著印度經濟已連續兩個季度出現負增長。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印度本財年第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大幅下滑,同比萎縮23.9%。儘管負增長態勢已有所放緩,但下行風險尚存,印度國內經濟復甦仍步履艱難。
  • 打壓中國企業一年 印度贏了嗎?拒絕RCEP錯失最後上車良機
    疫情期間暴露出印度經濟對中國的嚴重依賴程度使印度中右翼勢力十分震驚,再加之中國疫情逐漸得到控制並復工復產,印度卻被捲入疫情並日益惡化,甚至陷入經濟衰退,這讓印度經濟民族主義不斷高漲,兩國邊境衝突事件最終激化矛盾,印度政府開始出臺全方位打壓中國企業政策。2020年6月的加勒萬河谷衝突後,印度政府宣布取消與中企合作的兩個火力發電廠項目,叫停來自中國的投資項目,對中國產品採取消極清關策略。
  • 印度、南美疫情愈加嚴重!破產裁員仍在持續;外貿出口...
    ★ 疫情下全球企業破產裁員在持續 ★ 拉美最大航空公司申請破產保護 繼本月初,拉美第二大航司Avianca申請破產保護,並表示在重組債務的同時將繼續運營後;美國當地時間5月26日,因新冠疫情導致業務停擺,拉美最大航空公司智利拉塔姆航空(LATAM Airlines Group S.A.)在紐約申請破產保護。
  • 泰航也陷破產危機?復甦計劃能否救其於水火?
    5月18日,《金融時報》等多家媒體發文稱,泰國的載旗航空——泰國國際航空公司將向該國中央破產法院提交破產保護計劃。隨後泰航發文否認傳聞,稱已制定了復甦計劃,並於4月17日和4月29日,分別獲得了董事會以及泰國國有企業政策委員會辦公室(SEPO)的批准,下一步將提交內閣,等待批覆。
  • 《吉隆坡宣言》:APEC領導人著眼後疫情經濟復甦與疫苗分配
    會議發表了《2020年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吉隆坡宣言》,這是APEC各國在2018年未能達成聯合宣言、2019年在智利的會議因街頭暴力抗議活動而取消後,三年來的首份聯合宣言。《吉隆坡宣言》指出,面對當前新冠疫情和經濟困境雙重挑戰,APEC領導人承諾團結合作抵禦緩解疫情,同時進一步促進經貿與投資,藉由數碼經濟和科技加大經濟包容性、推進創新。
  • 全球經濟復甦,中美互相制裁,印度經濟衰退……
    ●OECD:全球經濟有望全面復甦,中國領頭該組織認為,全球經濟已經躲過了最糟糕情形,進入2021年,全球主要經濟體有望實現全面復甦,但復甦的進程大不相同,中國依然領跑全球。OECD預計,中國仍將是2020年唯一一個能夠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經濟增速為1.8%,美國和歐元區在今年經濟將分別同比萎縮3.7%和7.5%,G20整體經濟將萎縮3.8%。
  • 「後疫情時代」的共振復甦——2021年中國經濟展望
    面對突如其來的衝擊,中央積極部署措施,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復工復產逐月好轉,經濟增速逐季回升,有望成為唯一一個實現增長的經濟體。展望2021年,中國經濟雖仍有可能受到疫情擾動,但由於我國在疫情防控方面已積累較多經驗,足以避免類似於歐美的二次暴發情形,在相對正常的社會環境下,內外需將會同步向好,從而推動經濟繼續沿著復甦路徑回升,不過,在基數作用下,全年將呈現前高后低局面。
  • 經濟對話是作秀,打壓中國大陸才是真實目的
    臺灣貿易與投資被「邊緣化」促使開展「臺美經濟對話」當臺灣地區被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排除在外後,臺灣經濟可能面臨「邊緣化」的危機。臺灣地區是小型經濟體,主要以出口型經濟為主,還需要配合世界的資源和市場發展經濟,大陸是臺灣地區最大的產品出口地,而民進黨當局卻推行「新南向政策」,進而試圖擺脫對大陸經濟的依賴,不料RCEP的實施導致臺灣地區開始擔憂在貿易與投資這兩方面被「邊緣化」。
  • 歐盟就落實經濟復甦計劃達成共識
    近日,歐盟制定的一攬子經濟復甦計劃在歐盟領導人峰會上得到所有成員國批准。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該計劃通過將為歐盟未來經濟復甦注入動力,並推動建立一個更具韌性、更綠色、更數位化的歐盟,「歐洲向前邁進了一步」。
  • 義大利專家:中國在全球應對疫情挑戰和實現經濟復甦中發揮重要作用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世界經濟。在此背景下,各方期待即將舉行的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峰會傳遞加強多邊合作的信息,推動國際社會共同應對挑戰,助力世界經濟恢復增長。近日,義大利美第奇學院國際政治經濟學副教授帕蘭蒂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維護多邊主義及推動國際合作的努力,為全球應對疫情挑戰和實現經濟復甦注入動力。
  • 疫情後的第一家4A景區申請破產,旅遊業復甦之路依舊漫長!
    5月7日,位於河南洛陽市欒川縣的4A級景區養子溝申請破產,欒川縣人民法院在景區門口張貼了公告,已經受理破產申請。成為了疫情之下第一個申請破產的4A景區。此前,2020年3月份,洛陽新安縣龍潭大峽谷申請破產!
  • 疫情後的第一家4A景區申請破產,旅遊業復甦之路依舊漫長……
    成為了疫情之下第一個申請破產的4A景區。 此前,2020年3月份,洛陽新安縣龍潭大峽谷申請破產!這也是國內首個宣告破產的5A景區。 據文旅部數據顯示,5月1日至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旅遊業復甦之氣漸濃,旅遊業面臨的局面趨好。
  • 印度10月份經濟復甦與節日消費高度相關 能否持續有待觀察
    不過,有業內人士指出,一些指標已經顯示印度復甦動能存在弱化態勢,對印度經濟的復甦需要謹慎看待。   高頻經濟數據顯示,印度經濟復甦勢頭強勁。印度製造業、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能源消費量、汽車銷售量等數據顯示,印度經濟正在復甦。   印度央行行長達斯26日表示,印度經濟復甦的強度超出此前預期。
  • 疫情後的第一家4A景區申請破產,旅遊業復甦之路依舊漫長...
    已經受理破產申請。成為了疫情之下第一個申請破產的4A景區。此前,2020年3月份,洛陽新安縣龍潭大峽谷申請破產!這也是國內首個宣告破產的5A景區。據文旅部數據顯示,5月1日至5日,全國共計接待國內遊客1.15億人次,實現國內旅遊收入475.6億元,旅遊業復甦之氣漸濃,旅遊業面臨的局面趨好。然而像養子溝景區這樣沒有挨過疫情「寒冬」的也不在少數,百程宣布破產清算,北京中旅宣布停工停產,途家關停民宿自營業務等等。
  • 破產、裁員、無薪……全球航空業一片灰暗,已破產23家!中國航空...
    來源:e公司中國航空業逐漸復甦,但全球其他國家和地區的航空公司就沒那麼好過。中國航空業逐漸復甦,二級市場近日表現良好。7月24日,中國通用航空指數高開高漲,截至午間收盤,洪都航空、晨曦航空漲停。美媒指出,美國每天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雖然遠低於疫情爆發初期的水平,但隨著近幾周多州的確診病例和住院人數增加,死亡病例也隨之上升;巴西22日報告的新增病例數量創下紀錄。歐洲仍在推進經濟復甦,同時為可能的第二次疫情暴發做好準備。非洲地區11個國家確診病例數超過1萬例,南非新冠肺炎單日死亡病例創新高,烏幹達開始實施宵禁。
  • 印度成2020經濟降幅最大經濟體
    最近印度卻實現了一個"世界之最",不過這應該不是印度想要的。據參考消息網報導,印度成2010年經濟降幅最大的經濟體。印度果然最大據悉,第二季度印度經濟下降幅度達到20%多個百分點,第三季度雖然好一些,但是依然局勢堪憂,印度經濟復甦難度繼續增大。
  • 美經濟復甦步伐持續放緩
    新華社北京12月4日電(記者王婧)近期發布的報告和多項經濟數據顯示,美國經濟持續復甦的步伐有所放緩,在新一輪疫情的衝擊下,經濟前景面臨巨大的不確定性。分析指出,目前美國經濟復甦面臨多項挑戰,急需更多貨幣和財政政策進行支持。
  • 英媒:中國經濟帶動亞洲後疫情復甦
    路透社12月1日文章,原題為「隨著中國經濟蓬勃發展,亞洲企業從新冠肺炎災難中繼續復甦」。周二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得益於中國經濟的蓬勃發展,亞洲企業在11月份繼續穩步復甦,這為亞洲擺脫新冠危機的拖累帶來希望。不過,分析人士表示,全球新冠疫情再度抬頭,令前景高度不確定,令各國政府和央行承受維持或加大大規模刺激政策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