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位6歲孩子的寶媽,對我來說,孩子的健康學習很重要,身高更重要,因為如今的社會形勢,如果孩子今後的身高不達標,就已經被淘汰了。可是,各個年齡段孩子的身高標準是多少?最近新出了一張0-12歲兒童身高體重標準表,趕快對照看看,自己家的娃中標沒。
0-12歲小王子身高體重標準表
0-12歲小公主身高體重標準表
自從出了標準表,我發現我們家孩子沒有中標,身高離標準線還差一大截時,我就覺得天要塌了,明明我和孩子爸都是高個子行列的,孩子怎麼就連最基礎的標準線都沒過呢?
後來,帶著疑問,我諮詢了一位兒科醫生,才知道,孩子到底會長多高,除了與70%的遺傳因素有關,剩下的30%也很重要,根本不能忽視,分別是睡眠、營養、運動。
另外,孩子也不知一直均勻長高的,通常有2個增長「小高峰」,分別是出生後到3歲為一個長個階段,青春期又是一個長個時期。
通過2個小高峰,基本上也能判斷出孩子今後有多高,然而就看家長能不能抓住這2個小高峰,如果僅靠遺傳因素,就想孩子長高個,是根本行不通的,30%的因素要利用起來才可以。
第一,睡眠。有些無知的家長認為,睡覺只是單純的休息,實際上並不是,如果孩子能夠在晚上9:30之前入睡,且進入深度睡眠狀態,就不會錯過生長激素分泌最旺盛的階段,生長激素分泌足夠,孩子的身高自然也就能正常發育。
第二,營養。孩子想長高,營養是基礎,佔據80%,但是這個營養並不是單純的給孩子吃一些含鈣高的食物就是補營養了,還要確保孩子營養吸收能夠順暢,保證孩子的「大本營」。所以說,給孩子補營養簡單,難的是如何讓孩子吸收順暢。
因為這需要孩子有個好脾胃,偏偏很多家長平日裡根本不注重孩子脾胃的好壞,可以試著給孩子喝點養胃粥調理脾胃,如果孩子營養吸收還是差,就給孩子喝點雙低聚乳清,能夠增強孩子脾胃,讓孩子消化好,吸收好,營養吸收自然順暢。
第三,運動。窩在家裡打遊戲、追劇、看動畫片並不能幫助孩子長個,反而容易讓孩子變得懶散、上癮,所以家長不能聽之任之,還是多帶孩子進行一些運動,尤其是像籃球、跳繩等跳躍性運動,既有助於孩子長個,還能增強孩子的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