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超市 零售業下一個風口?

2020-12-24 中國經濟網

  

  今非昔比,國內零售業正紛紛加注生鮮超市,十年前,這一業態曾令超市大咖家樂福鎩羽而歸。零售業長期低迷,又遇國內消費升級驅動,北京市場的京客隆、超市發、新發地都已押注生鮮。然而,這個被業界公認「最難做的品類」真的能成為零售業的下一個風口嗎?

  零售業新寵

  位於朝陽區石佛營路的京客隆社區超市在一個月前被改造成了「京捷生鮮」,這是京客隆最新嘗試的生鮮超市業態,聚焦在生鮮、廚房食品和用品。LOGO上也體現了這一點,在原來的京客隆LOGO上,京捷生鮮的LOGO多了一個廚師帽形狀的輪廓。從內部裝飾看,人字紋木地板、巨大的環形燈帶、果蔬區的熱帶植物道具等都在暗示這家生鮮超市走的是精品路線。不過,如果熟悉零售市場的人可能會發現,京捷生鮮店內的裝飾、水果區域插著的旗子,甚至「每月8日會員日」的宣傳標語都和合肥一家名叫「生鮮傳奇」的生鮮門店極其相似。

  生鮮傳奇是安徽樂城投資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樂城」)旗下一個專業生鮮業態品牌,去年7月開業,已經成為生鮮超市的模板,京客隆方面也曾經去參觀學習過。除了生鮮傳奇,位於鄭州的廚鮮生、上海的盒馬鮮生也是最近崛起的生鮮專業店品牌,它們同樣被同行多次參觀討論並複製到其他城市。

  除了京客隆在北京東部默默地推進生鮮超市,與此同時,北京西部的海澱區也多了幾家超市發的生鮮超市,不過超市發並沒有在門臉和裝飾上把生鮮超市和其他超市做出區別,只能在門店大小、風格和商品結構上確定。超市發內部對生鮮超市的定位是,面積多為200-500平方米,80%以上是果蔬肉類等生鮮產品,面向家庭化消費。在香港回歸19周年之際,供港生鮮全國首家門店在朝陽區山水文園附近正式開業,目前囊括蔬果、肉禽、糧油等20多個品類近500種產品,預計今年10月前通過加盟方式在北京城區開到50家實體店。按照規劃,新發地旗下的生鮮超市今年下半年將在豐臺區開出第一家店。

  如果放大到全國範圍看,武漢中百超市旗下的生鮮主題店「鄰裡生鮮」在6月底開業,山西美特好將在今年開設60家生鮮小型門店「小蛙店」。可以預見的是,在便利店之外,另一種小業態門店生鮮超市正在越來越多地湧入各個區域的零售市場。據樂成總經理王衛統計,現在國內大概有200多家店是複製生鮮傳奇的路子,但是他強調,「生鮮傳奇其實不是一家超市,而是一家融合了日本超市外形、歐美超市管理理念的生鮮折扣店」。

  壓力動力並重

  截至2015年底,京客隆擁有零售店鋪總數為261家,其中包括便利店174家、綜合超市73家、大賣場12家、百貨商場2家。京客隆一內部人士稱,「第一家店是改造的原來的社區超市,後期也會按照這個路徑走,當然也不排除另闢新址開店」。這也就意味著,京客隆已經有174家社區店可供其改造成生鮮超市。在他看來,小型專業化店鋪是對抗電商以及零售業衰退的有力手段。京客隆2016年一季報淨利2092.5萬元 同比減少22.33%。在此之前,2012-2015年,京客隆的淨利潤分別下降50%、45.7%、27.6%、39.8%,連續四年下降。實際上,整體零售行業都呈現此種疲態。

  王衛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樂城已經在兩年前停止了大賣場門店拓展,因為小型專業店鋪對大賣場的不對稱打擊太明顯了。王衛認為,生鮮專業店的空間非常大,一方面消費者對生鮮價格的承受力越來越強,對價格敏感度降低;另一方面,世界範圍內烹飪技術、各國菜系交融發展,需要更多的新型食材,同時生鮮保鮮技術提升,使得消費者更容易獲得新鮮的水果或者蔬菜,「很多投資公司非常看好這個市場,給生鮮傳奇的估值也很高」。

  不過,對於超市發來說,區域市場調整的利好值得早早下手布局。超市發今年重新定位業態,將門店重新劃分為5個業態,分別是社區超市、生鮮超市、生活超市、食品超市、綜合超市。超市發總經理王增慶向北京商報記者介紹,去年下半年開始嘗試做生鮮超市業態,今年正式開始拓展,目前包括改造門店和新開門店,一共8家生鮮超市。在王增慶看來,首先顧客對生鮮的需求正在增加,企業也需要更精細化地去迎合消費者;其次北京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後,一些菜市場也隨之消失,但周邊居民的消費需求還是存在的並且需要得到滿足,這個市場空間很大。

  中百超市關注到武漢人生活節奏加快,對於生鮮需求大增。「鄰裡生鮮」一改中百超市以往乾貨居多的形式,將生鮮產品比重大大提升,新店生鮮經營面積佔全店50%以上,生鮮品種有600多種,其中蔬果就有150種以上。 據了解,中百超市未來還將陸續把部分店面改建為「鄰裡生鮮」。

  開店容易賺錢難

  「生鮮店誰都能開,但做好不容易。」王增慶介紹,從超市本身的經營和管控來看,生鮮超市的技術要求比較高。除了把進貨、售賣、促銷等前臺工作控制好,後臺也需要基地、供應鏈、物流配送、標準化等一系列支撐。「有規模支持和成本優勢,生鮮超市才能找到生存點。」據零售業內人士介紹,生鮮品類毛利低、損耗大,傳統超市在運營時一直是以生鮮帶人氣、日用百貨類商品賺利潤,一般情況下,生鮮綜合毛利在15%以下,而日用百貨類可以達到30%以上,將生鮮部分單獨出來以專業店的形式運營,對於門店來說有不小的盈利壓力。縱觀上述涉足生鮮超市的品牌,都依託於原有的超市品牌,比如京捷生鮮之於京客隆、鄰裡生鮮之於中百超市、小蛙店之於美特好、生鮮傳奇之於樂城超市、廚鮮生之於金好來,有母品牌依靠便意味著新業態可以共享原有的採購和供應鏈資源,這是生鮮品類的兩個高門檻要素。

  以京客隆為例,京客隆已經在全國18個省建立80餘個採購和種植基地,其中大宗生鮮農產品基本實現了源頭採購,數量佔比達到80%以上。這對於保障生鮮供應和價格穩定來說,具有極大的優勢。作為全國單體交易量最大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新發地雖然之前沒有運營過超市,但有多年的生鮮產地資源,這也是其進入生鮮超市的底氣所在。

  但是僅有供應鏈支撐還不夠,中高端定位、80%-85%的生鮮品類佔比、「價格殺手」的定位,這背後是王衛對於生鮮傳奇更複雜的體系規定。「需要有一整套前、後臺的商品、物流、管理體系以及標準化再造、綜合成本控制,生鮮專業店最核心的是要跑贏單店盈利,做到專業和效率的平衡,這樣的話,單店盈利的模式就可以複製到其他區域。」在他看來,其實生鮮專業店在20年前的市場上就已經出現,甚至不乏國際零售巨頭的身影,但是小型店鋪運營成本更高,尤其是生鮮,不能解決盈利問題只能慢慢關店退出。

  北京商報記者 邵藍潔

(責任編輯:韓肖)

相關焦點

  • 生鮮之路,下一個風口在海鮮
    生鮮這條路也在傳統和電商中走出了新零售的步伐我們都在期待生鮮電商可以一統江湖,可是攻城略地之後,看到的儘是虧損與謝幕。作為一個從事7年生鮮行業的老兵,我所期待的生鮮江湖,還沒開始,卻已老去。經歷過傳統生鮮的辛酸,也見證過電商生鮮的不易。
  • ...學就會」超市生鮮實操教科書系列中文版11本裝(日本生鮮經營聖經)
    11本書總定價556元,促銷價僅361.4元(包郵)推薦理由1:日本生鮮超市的經營秘訣盡在這套「一學就會」(すぐ分かる)系列書籍上世紀九十年代日本經濟低迷,開始遭遇近乎0增長的時代以後,日本零售業一直砥礪前行,在幾乎沒有增量甚至有時是減量的存量市場上尋找活下去的企業生存法則和邏輯,正是在這種非常殘酷的時代背景下,他們歷經30年的時間,拼命鑽研,不斷進步和改善
  • 來自日本的「一學就會」超市生鮮實操教科書系列中文版11本裝(日本...
    正是在這種非常殘酷的時代背景下,他們歷經30年的時間,拼命鑽研,不斷進步和改善,才成就了今天的日本零售業神話。中文版書是長這個樣子的推薦理由2:中國經營者抓住生鮮這個風口需要正確的學習方法生鮮是超市的靈魂,超市生鮮的管理,可以說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生鮮管理的好壞決定超市經營的興衰,只有把生鮮經營好了,才能讓超市興旺發達。
  • 生鮮超市小程序開發如何滿足用戶的購物需求?
    在生鮮食品方面,許多喜歡自己做飯的家庭每天都需要購買食物。這也使許多公司能夠發現商機。結合電子商務模式的便利性,生鮮超市小程序開發可以更好地滿足用戶購買生鮮食品的需求。
  • 疫情下的超市:到家標配碰撞社區風口
    在疫情刺激下,超市線上訂單瞬間激增並成為常態。多家超市的線上業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爆單、不能及時配送等情況。以盒馬為例,由於外賣量的激增,平臺部分時間段出現無法下單的情況。 據了解,沃爾瑪、盒馬、家樂福、物美、華冠等多家超市的線上訂單需求也均呈現高速增長態勢。
  • 進口食品成零售業下一個風口 2016上海關區達1626億元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進口食品價格的平民化,市民出境增多對國外商品了解程度增加、國家政策的開放、供應渠道的增多,還會有更多消費者選擇在國內購買進口食品,這確實是零售業的一個發展方向和新的增長點,進口食品也成為了零售業的下一個風口。  日前,上海商情信息中心、進口商專業委員會聯合發布了《2017進口食品行業調研報告》。
  • 來自日本的「一學就會」超市生鮮實操教科書系列中文版11本裝(日本...
    正是在這種非常殘酷的時代背景下,他們歷經30年的時間,拼命鑽研,不斷進步和改善,才成就了今天的日本零售業神話。中文版書是長這個樣子的推薦理由2:中國經營者抓住生鮮這個風口需要正確的學習方法生鮮是超市的靈魂,超市生鮮的管理,可以說是一個永恆的話題。生鮮管理的好壞決定超市經營的興衰,只有把生鮮經營好了,才能讓超市興旺發達。
  • 超市生鮮採購_超市_聯商論壇
    從生鮮經營看大食品產業體系的聯動.近幾年,超市生鮮經營已成為零售業內各方關注的熱點,同時它又是一個有些「燙手」難題,其中有零售企業自身的管理問題,而來自生鮮供應鏈上遊的農業與食品加工發展水平的影響和制約也日漸突出,只有從一個完整的產業體系出發才能找到客觀的解答。
  • 不止是賣蔬果,生鮮超市5年後拼的可能是半成品鮮食
    盒馬工坊是一個鮮食品牌,也是盒馬旗下目前份額最大的自有品牌,包括所有3R產品(Ready to cook, Ready to heat, Ready to eat),也就是即烹、即熱、即食的食品,盒馬工坊包括熟食、半成品、麵點、時令點心四大品類。
  • 實體超市發揮各自優勢 線上線下整合才是王道
    在O2O的風口下,中國實體超市在過去一年積極布局全渠道的發展,努力實現線上與線下的融合發展。然而,O2O並不是說說那麼簡單,每家企業也都有自己的打法與路徑。商超領域的O2O進展到底如何?它們分別都有哪些特色?11月3日,在中國商報社中國商報研究院舉辦的中國零售業全渠道創新峰會上,北京超市發、永輝超市、麥德龍、沃爾瑪、家樂福以及天貓超市等線下線上商超齊聚一堂。
  • 尼爾森:疫情考驗下中國零售業正醞釀變革與機遇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2020年伊始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國的零售業尤其是實體零售業遭受衝擊,但也有部分準備充分且反應迅速的零售商成功化危機為機遇。這場疫情給零售業帶來了新的啟發,也讓行業看到了未來的新機遇。
  • 改革開放40年|比優特 打造零售業本土品牌
    到比優特超市購買生鮮食品,已經成為像周女士這樣的鶴崗市民生活中的一部分。做一家爭氣的龍江企業在400公裡外的比優特哈爾濱會展店,店長王養志正在巡店,向店員傳授工作經驗。「店面環境、商品品質、服務水平是我們競爭的優勢,比如生鮮食品,發現不新鮮的商品立即下架,讓顧客放心購買是我們立於不敗之地的關鍵。」
  • 聯商超市周報:生鮮傳奇商標糾紛案終審勝訴 大賣場依然不佳
    中國好店去襄陽好鄰居MAX看--做有溫度的超市未來商業一定是有溫度的。為什麼要有溫度?中國社會進入了老齡化和少子化,老年人最害怕的是什麼?是孤獨!少子化家庭缺少的是什麼?是熱鬧!有溫度的商業一定是在線下,有人在動、有人在說、有人在笑,提高顧客消費場景的體驗感核心是溫情與親情。
  • 超市:到家標配碰撞社區風口
    2020年伊始,被疫情打亂了節奏的傳統零售業,經歷了一場被迫成長。在幾乎全行業被迫閉店之際,超市行業則在隨後的階段陸續調集資源、全員上陣力保生活必需品充足供應。展望未來,消費者的新習慣將會逐漸定式化,超市將迎來全新發展。同時,數位化浪潮下,新的零售生態已經開始重構。
  • 永輝超市參股公司破產?負債8個億,融資到C輪生鮮巨頭怎麼倒了?
    如此強大的背景和超強的融資能力,為啥會倒在社區團購的風口之上,這到底是怎麼回事?首先,我們要明白上蔬永輝可以說是一個成立非常早的生鮮電商,它是由永輝集團和上海蔬菜集團兩家一起合作共辦,當時對於永輝集團來說,正式向全國全面擴張的關鍵時期,而上海蔬菜集團也希望將自己旗下的農貿市場全部轉化為生鮮超市,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看到了兩家是一拍即合,成立了上蔬永輝。
  • 生鮮超市怎麼利用小程序提升生鮮門店銷售?
    本文提供了一套簡單易上手的生鮮超市小程序運營方法,幫助不懂使用的小程序生鮮店老闆快速上手,儘快吸引更多會員,提升店鋪線上線下的整體銷售。生鮮超市小程序入門運營,先從三步開展:商品設置、會員活動、小程序推廣。
  • 從零售業的宏觀層面來看,阿里入股聯華超市意味著什麼?
    令人詫異的是,一個戰略框架合作協議,沒有涉及資本層面,居然馬雲也出席了?能讓馬雲出席的核心原因就是:阿里準備打響國企混改第一炮。阿里之前入股蘇寧、銀泰、三江等實體零售,都是民營企業;而2017年5月26日入股百聯集團旗下公司聯華超市,是典型的國有企業。阿里正式打響國企混改第一炮,準備做好零售業的混改樣板。
  • 生鮮電商最新經營模式:生鮮新零售模式有哪些?
    生鮮超市+餐飲模式 提起生鮮新零售模式,首先要說的就是盒馬鮮生。生鮮超市+餐飲模式主打生鮮產品、即時餐飲,比較典型的做法是 「線上電商+線下門店」。 線上平臺可以實現快速引流,線下門店承載生鮮超市、餐飲體驗、快速配送的功能,給夠給消費者帶來更好的消費體驗。
  • 開生鮮超市新手不知道怎麼進貨?
    開生鮮超市新手不知道怎麼進貨?這應該是很多新手開生鮮超市起初都比較煩惱的問題,對於開生鮮超市來說,生鮮超市採購能力的好壞直接會影響生鮮超市的盈利能力。所以新手在開生鮮超市之前,一定要先確認好採購的渠道。
  • 日本超市的生鮮,那些地方值得學習?
    這幾年零售業老闆都喜歡去日本考察,大家回來後一致的反饋是日本的零售業很發達,中國的零售業要想成功轉型升級,就要向日本學,但是怎麼做?老闆們都沒有一個具體的思路。有部分企業甚至直接把在日本本土的生鮮幹部請來中國講課,但,國情不同、商圈不同、客群不同……您花了大錢後,發現,日本老師怎麼不懂中國國情呢?他肯定不懂、肯定把中國國情當成日本國情了,想當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