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菜之源——順德,蘊藏著千年飲食文化,尋味順德

2020-12-10 蘇家酒窖

粵菜之源——順德,蘊藏著千年飲食文化,尋味順德。

接下來!開啟讀者大大們的尋味之旅啦,這是關於順德美食的前世今生的歷史~從老遠老遠的歷史開始!

說起順德的飲食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所有我能想到的形容中華文化的詞語都可以用到順道飲食文化的身上!順德的飲食文化起源於秦漢,養成於唐宋,成型於明代,繁盛於清代中期,鼎盛於民初,一般鼎盛之後都是衰落了,但是在現代,空前的經濟向好發展趨勢,還有第三產業與新興媒體行業的促進,讓順德的飲食文化出現了輝煌發展的態勢。

順德特色美食桑拿魚

順德雖在明代建制明代,但該地區的美食卻源遠流長。順德菜是構成廣州菜(包括珠三角地區以及肇慶、韶關、湛江等地菜餚)的重要幫菜,它的發展軌跡與廣州菜大致趨同,發展軌跡是這樣的:來自古代嶺南地區的越人的飲食文化,形成於秦漢時期至隋唐時期的「漢越融合」,在明清之際發展。

經地質考證,珠江三角洲是在3萬多年前就開始形成的。從西樵山(西樵山文化被稱為「珠江文明的燈塔」)發現的古石器遺址出土的一些印文硬陶器和手工打制石器來看,可以了解到先民古越人已經開始從事鋤耕農業與家畜飼養業,並且已經具備了發展烹飪的物質條件。順德本土曾發現了新石器時代的貝丘遺址。

印文硬陶器

秦朝前,順德先民南越人已擅漁業農耕,且「飯稻羹魚」,還形成雜食、生食的習慣。據研究,順德人歷代相沿的「暴醃魚」(「暴」是短時間之意)就是先秦、秦代的「鮑魚」。大良膏煎源於戰國時代楚國的「粔籹」。至漢代,順德已成為南越人之大本營。西漢初南越國名相呂嘉即為順德人,他與首位南越王趙佗共同揭開了「漢越融合」的第一頁,也揭開了粵菜歷史的第一頁。該王朝盛行的烤乳豬、炮禾花雀及烹製水產品等技術,經順德人世代相傳,至今仍流行於順德大地。從南越王墓出土的南越式扁圓腹、平底的銅鼎盤口器內仍存有魚、雞等殘骨,顯然都是當年被用來煮雞烹魚。至今,順德人仍把煮粥熬湯的瓦煲叫作「鼎」。南越國時用來摩擦生薑擠取薑汁的器具「姜礤」,與今天順德民間仍使用的刨姜器具形態極其相似,從中我們可感知兩千年相承的密切關係。

「姜礤」

保存在順德博物館的文物中,從杏壇、勒流、陳村漢墓出土的文物就有陶罐、陶卮、陶簋、三足陶釜,還有一個漢代陶灶模型,這都清晰表明順德人祖先已懂得如何利用空氣對流原理來節能旺火,不難看出當時的烹飪技術已相當先進;另外,一塊人工切割過的鱉骨,與離順德不遠處的一座東漢古墓陶灶鍋裡出土的一隻水魚(鱉)聯繫起來看,順德人的祖先在東漢時已會烹製瓦罉煀水魚。不僅如此,漢代珠三角製糖業已出現(見東漢楊孚《異物志》),順德人的祖先已懂得用適量蔗糖調味,這是順德飲食崇尚清甜鮮美的起源之一。

瓦罉煀水魚

唐代,順德已有人築塘養魚。唐代段公路《北戶錄》記載,當時南海郡(含今順德地域)當地的農民把鯪魚和鯉魚「蓄於池塘間,一年可供口腹也」。唐代劉恂編纂的《嶺表錄異》中記載的關於嶺南飯面魚、烹蟹、烹蠔等的烹飪方法,至今還在順德流傳,且尤為水上人家所繼承。該書記載的「蝦生」食法經改進流傳至今,順德食法更被推為正宗。《嶺表錄異》所記嶺南人的烹飪技藝已相當高明,煮、炙、炸、蒸、甑、炒、燒、煎、燉、拌等多種烹飪技法已大行其道。

基塘

明代,廣州成為與東南亞及西洋通商口岸,鄰近廣州的順德已建製成縣,且以發達的基塘生產一躍而成珠江三角洲重要商品性農業區。據明萬曆《順德縣誌》載,當時的順德「膏壤沃野彌望」「田有桑麻之業」,人民富足。大良、陳村、龍山等成為廣州附近充滿經濟實力的城鎮,講究飲食之風漸盛。順德的鳳城河塘鮮遂成為廣東著名鄉土美食,透薄雪白的牛乳餅、清甜爽韌的倫教糕、甘脆玲瓏的龍江煎堆、晶瑩剔透的鳳城粉果等精緻的風味小吃相繼問世。鄉鎮名酒飄香嶺南,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載:「今廣州所(飲)用惟龍江燒。」又說:「市上所酤……其佳者曰『龍江燒』。」陳村酒在嶺南也很有名。據說,順德名菜釀鯪魚創於明代。

清代,特別是鴉片戰爭後,順德加速了商品性農業和民族工業化進程,並因之出現了美食蓬勃發展的新時期。一方面,順德人把古南越人雜食、生食之風發展到精緻的程度,以奇特的「南烹」獨樹一幟,令外地來客停箸稱奇。吳震方《嶺南雜記》雲:「鼠脯,順德縣佳品也……筵中無此,不為敬禮。」順德人把臘田鼠奉為「腊味王」,加以煎焗、油爆或飯面蒸,烹法多樣。焗禾蟲也是順德人的拿手菜,有竹枝詞雲:「粵人生性嗜魚生,作膾無勞刮鑊鳴。此土向來多怪味,禾蟲今亦列南烹。」

順德釀鯪魚

另一方面,順德眾多圩鎮紛紛推出地方原創性的名菜名點,皮脆焦香的羊額燒鵝在明末清初已揚名遠近,濃香撲鼻的均安魚餅於清代同治年間問世,甘脆酥化的大良野雞卷在光緒年間流行,香酥鬆化的大良蹦砂的前身——龍耳創於乾隆年間,香甜酥化的大良麻蓉酥糖創於鹹豐三年……早在清代,就有人稱道:「順德乳蜜之鄉,言飲食,廣州遜其精美。」(梁介香《鳳城夢遊錄》)鴉片戰爭後,順德菜已作為一個地方菜種進入廣州城。

均安魚餅

清末民初,順德的繅絲大亨、銀號老闆成了生產力的傑出代表,他們務實幹練,講求效率,急需了解行情和資訊,經常參與社會交際和業務洽談,出席各類宴飲活動。適應這一新消費群體的需求,順德酒樓業空前發展,「鳳城炒賣」(即炒即賣)這一嶄新的經營方式率先在順德出現,鳳城廚師研製出了靈活快捷、簡單易制、鑊氣十足的「鳳城小炒」並傳至嶺南各地。順德美食精彩迭出,鳳城蜜軟雞、鳳城脆皮雞、頂骨大鱔、大內雞球、大內田雞、翡翠蜆蚧雞、雙皮奶、魚皮角、燒筍尾、大良炒牛奶等就在這個時期紛紛湧現,並傳至穗、港、澳等地。這些菜點精工細作,食味清鮮,風味絕佳,深受食客歡迎,並大多成為粵菜經典。

鳳城蜜軟雞

改革開放後,順德美食更迎來了燦爛輝煌的黃金時代。大良汙糟雞、穿心水魚、鍋貼牛奶、水魚燉翅、煎焗魽魚、滴液薰香雞、榴槤酥、雪山芋包等佳餚美點如奼紫嫣紅的鮮花,裝點著嶺南美食的百花園。

正因為順德飲食文化源遠流長,順德名食流傳廣泛,順德才被媒體書刊譽為「粵菜的發祥地之一」「嶺南美食的重要源頭」。

煎焗魽魚

感謝新朋友老朋友的閱讀(▽`)我是小編漁舟。如果喜歡我的文章,歡迎關注我們的百家號蘇家酒窖,每天都有最有趣的文化資訊~也歡迎評論留下自己的想法和觀點哦!如果你有想進一步了解的傳統文化內容,也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小編會為你「定製」哦!

相關焦點

  • 到美食文化周「尋味順德」
    11月1日至7日,粵港澳大灣區「食在廣東」佛山(順德)美食文化周舉行,美食文化周將帶市民「尋味順德」,嘗遍集大灣區及「一帶一路」地道食材,是一場集「美食+」「旅遊+」「文化+」「互動+」於一身的體驗。已經走過了14年曆程的美食文化周,今年加入了「粵港澳大灣區」的不少元素。
  • 食在廣州廚出鳳城 尋味順德粵菜招牌
    摘要:廚出鳳城,尋味順德。「廚出鳳城」,這句話的要追溯到數百年之前,當時的順德經濟發達,當地人飲食考究,孕育出了獨具特色的順德菜,成為粵菜的重要組成部分。
  • 「粵星賞」品牌啟動 從順德出發打造全球粵菜賞味指南
    順德,作為粵菜發源地之一,國內第二個被評為「世界美食之都」的城市。11月21日,一場從順德出發,面向大灣區、全國、乃至全球的粵菜尋味之旅正式啟程。由國際美食文化交流中心發起,順德華僑城聯合南方都市報共同孵化的「粵星賞」品牌正式啟動,面向全球推薦星級粵菜,打造粵菜界的「米其林」。
  • 順德尋味,味在勒流
    在中國飲食文化裡,粵菜歷來具有很高的地位,無論是傳統的四大菜系,還是近代的八大菜系,都有粵菜之位,而順德作為粵菜的重要發源地,更是享譽四方的美食之鄉
  • 尋味「世界美食之都」佛山順德,追溯嶺南美食文化印記
    隨著央視紀錄片《尋味順德》全球熱播,佛山順德作為「世界美食之都」的名聲越發響亮,這座嶺南製造重鎮,如今躋身為美食打卡的熱門目的地,每逢周末及節假日,前來尋味的外地遊客總是絡繹不絕,各大酒家、茶樓、私房菜內賓客滿堂、熱鬧非常。
  • 尋味「世界美食之都」佛山順德 追溯嶺南美食文化印記
    隨著央視紀錄片《尋味順德》全球熱播,佛山順德作為「世界美食之都」的名聲越發響亮,這座嶺南製造重鎮,如今躋身為美食打卡的熱門目的地,每逢周末及節假日,前來尋味的外地遊客總是絡繹不絕,各大酒家、茶樓、私房菜內賓客滿堂、熱鬧非常。
  • 尋味「世界美食之都」順德 追溯嶺南美食文化印記
    央廣網佛山11月14日消息(記者周羽 佛山電臺李偉浩)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朝花夕拾》報導:佛山順德,位於珠江三角洲腹地,是廣府粵菜的重要發源地之一。自古就有「食在廣州,廚出鳳城(順德別稱)」的民間諺語,以讚揚南粵飲食文化之豐富、深厚。順德美食之風,萌芽於秦漢,孕育於唐宋,成型於明代,興盛於清中,鼎盛於民初,輝煌於當下。
  • 順德,憑什麼成為世界七大美食之都?
    這當然是網上粵菜狂熱派的誇張說辭之一。作為無辣不歡的川菜迷,我也質疑過 「清湯寡水」的粵菜是否配得上這麼高的美譽。但是魯迅曾經說過:「世上食物本沒有好壞,吃的人多了,懂了分辨,就有了勝負。「直到有機會去過幾次「粵菜之源」的順德之後……真香,粵菜美味,名不虛傳。提起順德,印象裡似乎都是吃,這裡除了吃還有什麼?
  • 中華美食之尋味順德,好好味!
    《尋味順德》由創作《舌尖上的中國》的主力團隊擔綱製作,《舌尖》系列片總導演、央視紀錄頻道項目運營部主任陳曉卿擔任該片總顧問,《舌尖》第二季之《秘境》的導演劉碩和費牖明共同執導;著名配音表演藝術家、《舌尖》系列片解說李立宏擔任解說;國內一流的文化學、人類學等諸多領域的專家學者和美食達人組成龐大的顧問團隊
  • 順德的尋味之旅,你值得收藏打卡
    廚出鳳城,說的就是順德名廚。順德的烹飪技術在粵菜中有著獨到的優勢,其講究的原汁原味,也是廣東人的舌頭十分鐘情的味道。大到門店連鎖,小到街巷字號,這順德的尋味之旅拔草旅行攻略,作為吃貨的你,不得不收!產於中國廣東順德,甘香嫩滑,入口即溶,咽後餘香,別具一格。相傳雙皮奶是1850年由一位董婆婆在順德大良發明。而雙皮奶最出名的莫過於順德的民信雙皮奶!當然連央視都做了一檔央視紀錄片《尋味順德》,隆重介紹雙皮奶!
  • 聚合粵味力量 順德歡樂海岸PLUS點亮「粵菜師傅」技能大賽
    佛山市政府副秘書長吳文志表示,舉辦本次粵港澳大灣區「粵菜師傅」技能大賽暨粵菜文化交流活動,是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共建世界美食之都」要求,推動「粵菜師傅」工程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通過技能競賽,有利於統一粵菜標準,規範行業發展,全面提升從業人員綜合素質,促進「粵菜師傅」高技能人才脫穎而出,打造「粵菜師傅」工程品牌。
  • 「順德味道」香飄香港,順德美食品鑑月啟動
    據了解,順德被譽為中國八大菜系中「嶺南粵菜之源」,為著名的美食之鄉,更是國內唯一同時擁有「中國廚師之鄉」、「世界美食之都」兩項桂冠的城市。順德菜一向以講求「取法天然,粗料精做,妙在家常」,對食材的精確把握,對工藝的精益求精,「追求原味,博採眾長,富於創造」,近年更不斷推陳出新,例如花卉菜、馬姐私房菜等,就令順德菜更深受各界歡迎。
  • 歡樂海岸PLUS將打造順德美食示範區
    千年水鄉,食不厭精。作為粵菜的重要發源地,順德菜以清、鮮、爽、嫩、滑為特色。及至近代,「食在廣州,廚出鳳城」被口耳相傳。在海外,順德菜已成為「唐菜」的代表。「世界美食之都」這塊金字招牌,更被形容是城市發展的「洪荒之力」。
  • 首部美食紀錄片《尋味順德》觀後感
    文/44168  806平方公裡的順德如何能成為「世界美食之都」,一部由《舌尖上的中國》原班人馬擔綱,歷時1年多拍攝的美食紀錄片《尋味順德》,將在今年「五一」假期通過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與全國觀眾見面,而該片也是《舌尖上的中國》首個地方版本。
  • 「尋味順德--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全國路演」在深開啟
    圖為「尋味順德--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全國路演」深圳站現場。 朱族英 攝  中新網廣東新聞12月19日電 (朱族英)「尋味順德--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全國路演」首站活動(下稱「活動」)18日至19日在深圳舉行。18日,身著順德香雲紗的模特在路演現場登臺走秀;現場端上桌的順德拆魚羹、均安燒豬、順德烤鰻拼炸牛奶、鳳城四杯雞、順德蒸魚、姜撞奶等香味撲鼻而來。
  • 五一 尋味順德 美食之旅
    ◆09:00~10 :30 在C02號合作店享用順德早茶。【餐店介紹】C02號合作店 是一家近年新開的順德最大規模的高檔餐飲店,可以同時容納2000多人就餐,以粵菜和茶市為特色。環境
  • 「尋味順德——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全國路演」在深圳舉行
    (央廣網發 主辦方供圖)   央廣網深圳12月19日消息(記者張勝強)12月18日「尋味順德——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全國路演」首站活動在深圳舉行。一連兩天,佛山順德通過城市推介活動和戶外路演等方式,集中展示了順德特色美食和文化,產業與經濟。  順德作為世界美食之都,美食是本次推介活動的主角。
  • 19年廣州順德尋味之旅
    一部「尋味順德」果然是帶火了這個地方,遊客四面八方湧入此地,話說「廚出鳳城」說的就是順德,帶著些許期許19年春節帶上爸媽踏上這條尋味之旅,最後也只能說差強人意吧,關鍵是人太多、排隊太長叫人實在痛苦。2.4-2.7廣州吃喝逛廣州逛:沙面、石室聖心大教堂、小洲村、陳家祠、上下九步行街吃喝:蘭桂坊(沙面)、炳勝、點都德、蝦餃妹、百花甜品、南信甜出於一家都比較喜歡粵菜,廣州的粵菜口味和出品都比上海要好,尤其炳勝的脆皮叉燒超級好吃,菠蘿包也強烈推薦;點都德早茶品種多、量大,每天換著吃非常不錯,紅米腸、叉燒包、蝦餃超好吃。
  • 在武漢,尋味順德
    鳳城「,是順德的別稱。2014年,順德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世界美食之都」的稱號,16年,關於其美食系列的紀錄片《尋味順德》推出,至今在豆瓣上的評分還一直保持在9.0。聲名鵲起的順德,成了很多吃貨心中的」朝聖地。去年夏天,我專門去了一趟順德,短短半天的停留時間,讓我吃得意猶未盡。
  • 「尋味順德--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全國路演」在深開啟——中國新聞網...
    圖為「尋味順德--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全國路演」深圳站現場。 朱族英 攝  中新網廣東新聞12月19日電 (朱族英)「尋味順德--世界美食之都順德全國路演」首站活動(下稱「活動」)18日至19日在深圳舉行。18日,身著順德香雲紗的模特在路演現場登臺走秀;現場端上桌的順德拆魚羹、均安燒豬、順德烤鰻拼炸牛奶、鳳城四杯雞、順德蒸魚、姜撞奶等香味撲鼻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