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洱:墨江哈尼族——一個把歷史和財富訂在衣服上的民族

2020-12-21 瀟湘晨報

本網訊(記者 敏塔敏吉 賴秀紅 倉文利)哈尼族在數千年來的民族發展中積澱了豐厚的文化底蘊,創造了五彩斑斕的民族文化。其中絢麗多姿的民族服飾讓人過目不忘、流連忘返。據了解,在墨江境內,哈尼族支系有卡多、碧約、豪尼、白宏、切弟、阿木、臘米、西摩洛、卡別九個支系,哈尼服飾包括衣服、圍腰、腰帶、鞋、帽及裝飾品。

哈尼族把黑色或藏青色視為顏色中最高貴,最能完美地表達生命的本色的顏色,認為一切生命都是從黑暗中誕生終究還需回到黑暗中去,所以哈尼人把黑色或藏青色作為本民族服飾的基本色調,同時輔以靛青色、灰色、藍色和白色,通常用紫、黃、紅、綠色作為點綴,形成色彩斑斕、生動有趣的哈尼族服飾文化。

哈尼族婦女服飾最具有民族特色。人們常說,哈尼人的歷史都穿在了婦女們的身上,財富都釘在了婦女們的衣服上。成年女性服飾分衣服、褲子以及頭飾、胸飾、批秋等飾物紋樣這些紋樣包含山川樹木花草蟲鳥等物。意蘊深厚,是哈尼族傳統文化的精髓。

哈尼人至今仍保留自己製作服飾的習慣,逢年過節,哈尼人都會穿著自己製作的衣服載歌載舞歡慶佳節。2013年哈尼服飾製作技藝被列為雲南省第三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來源:普洱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鄉愁普洱 | 哈尼族:一個把歷史和財富都鑲嵌在衣服上的民族
    鄉愁普洱 | 哈尼族:一個把歷史和財富都鑲嵌在衣服上的民族 2020-12-17 18: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雙胞胎節在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北回歸線舉行
    2019年11月28日,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成立四十周年慶典大會在墨江縣城舉行。墨江,曾名「恭順」「他郎」,自1915年始稱墨江,1979年經國務院批准成立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是全國惟一的哈尼族自治縣,是茶馬古道上飲馬成炊的重要驛站,是昆曼國際大通道和泛亞鐵路上的重要節點。素有「哈尼之鄉、回歸之城、雙胞之家」的美譽。
  • 56個民族服飾——哈尼族服飾!
    哈尼族哈尼族人多居住在雲南省的西部,是一個開墾梯田種植稻穀的山地農耕民族,獨特的生存環境形成了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服裝服飾文化。哈尼族服飾是哈尼族傳統文化的精髓,不僅僅是簡單的禦寒防風蔽身之物,它承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信息,構成展示和追憶祖先遷徙壯舉英雄業績的物化態載體。
  • 【在普洱過年·年味】就地過年,在墨江就挺好!
    是去看浪漫的美景,還是去溫暖的城市度假,不如和許久未見的你從身邊的美景開始,一起開啟一場特別的旅行,迎接新的一年。「墨江城西通幽處,草木不凋遊忘還」。小編帶你走進回歸之城、神秘墨江,一睹「太陽轉身地方」的風採。
  • 「絲路雲裳雲上昆明民族時裝周」普洱哈尼家園文化:拳拳之心守護...
    拳拳之心守護哈尼民族色彩。供圖對於沒有傳統文字的哈尼族來說,民族服飾承載著極其豐富的文化信息。哈尼族服飾構成了哈尼族傳統文化的精髓,曾有人把哈尼族服飾讚譽為穿戴神話,即哈尼族人穿的是歷史,戴的是神話。12月18日至22日,絲路雲裳·雲上昆明民族時裝周將於昆明新迎新城和公園1903兩個會場同期舉辦。屆時,來自雲南普洱的哈尼家園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將攜帶特色鮮明的哈尼服飾產品亮相時尚T臺,為觀眾帶來一場哈尼文化盛宴。拳拳之心守護哈尼民族色彩。
  • 盛產紫米的雲南墨江:一個北回歸線穿過的城市,有很多好玩場
    在我們老家雲南思茅,有一種雜糧卻是例外,甚至成為人們喜愛的食品之一,那就是產於雲南墨江的紫米。墨江是雲南省普洱市的一個縣城,地處昆明至曼谷國際大通道高速公路沿線,從昆明至西雙版納必經墨江。這裡是哈尼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勤勞的哈尼人沿著大山的走勢修建成了連綿起伏、規模宏大的梯田,千百年來以種植稻穀為主,紫米就是其中一種獨特的品種。
  • 走進雲南墨江 這裡是太陽轉身之地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是全國唯一的以哈尼族為主體民族的自治縣,墨江縣的哈尼族文化豐富多彩,《哈尼族牛皮鼓舞》更是其中最具代表的舞蹈藝術表現形式。6月25日,全國網絡媒體普洱行來到了位於墨江縣,這個國土面積達5千公裡的縣城,擁有三個特殊文化標籤:哈尼之鄉、回歸之城、雙胞之家。
  • 老家在普洱|墨江是雙胞胎之鄉,又是太陽轉身的地方
    墨江是普洱市最北部的縣城,從思茅出發向北行駛,過了墨江,就出普洱、進入玉溪了。墨江地處G8511國道線上,因此走過很多次,去得多了,對墨江的了解越來越多,因為雙胞胎女兒的緣故,對墨江小城有了一種親切的感覺。
  • 老黃帶你去墨江
    墨江 ,距 昆明 264公裡,是隱秘在 雲南 哀牢山中的全國唯一一個哈尼族自治縣,哈尼族人口達22萬餘人,約佔全縣人口的62%,是名副其實的
  • 雲南墨江:來自北回歸線的呼喚
    哈尼族多姿多彩的民族服飾文化。墨江文旅局供圖哀牢山林海莽莽,宛如一層厚實柔軟的綠毯,包孕著大自然的神奇和富有。當汽車從昆明出發,沿著國道213線往南走,穿過玉溪最後一個縣份元江,你就進入了有一個被稱為「太陽轉身的地方」——全國唯一的哈尼族自治縣墨江。
  • 雲南墨江碧溪鎮:因庾澄慶而再度出名的茶馬古鎮
    庾澄慶的家族,在近現代的雲南,也算是一支望族,在他們的祖地和雲南的省會昆明都留下了很多深刻的印記。在他們的祖地墨江,同樣留下了一棟宅子——庾家大院。而也因為庾澄慶的成名,墨江碧溪古鎮又一次出現在了公眾視野中。
  • 哈尼之鄉:雲南墨江
    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屬於雲南省普洱市下下轄縣,其處於雲南省南部,普洱市東部,亦是中國唯一一座被北回歸線穿越的城市。墨江縣優越的地理位置和別具一格的哈尼民族風情,成為了各族同胞和四海文人墨客的旅遊、休閒勝地。
  • 普洱五大少數民族吉祥物,你pick哪一個?
    那便是遙遠的山寨中那些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普洱共有14個世居民族少數民族中,又以哈尼族、彝族拉祜族、佤族、傣族為主要民族咱們之前提到過的「普洱禮悟」又蘊含了哪些民族文化呢?「和夷」部落「哈尼」二字的意思即為「和人」哈尼族的文化中動物就如同他們的親人朋友一般那麼,你快來猜猜哈尼族的Q版形象是什麼動物?
  • 雲南墨江 太陽轉身的地方
    這裡北回歸線穿城而過,有著世界上最大的北回歸線標誌園;這裡萬燕翻飛、紫米飄香,有充滿神秘色彩的雙胞井;這裡有日夜奔騰不息的三江五河;這裡居住著一個從北方遊牧民族經過漫長的探索、遷徙而誕生的新型稻作農耕民族——哈尼族……神奇的回歸文化和多彩的哈尼文化在這裡交相輝映,相映成趣!    曾名不見經傳的墨江縣,近幾年隨著整體形象的大變遷而日益被外界所關注。
  • 鄉土普洱丨普洱趕街
    >以我的感受,街天的物產豐富稀奇程度,以哀牢山以南高黎貢以東地區為最,各種令人眼花繚亂的山貨物產,應有盡有,一個街子走下來起碼有一半不認識,即便帶上「雲南動植物大全」,恐怕也無法全認以及確認比如哀牢山以南的墨江哈尼族自治縣,尤其是冬天,只要一過哀牢山、空氣溼度驟增溫度大升,便進入雲南最遼闊的連片溫潤地帶,連皮膚也潤滑舒展開來,更不要說植物,即便旱季,主色調依然綠色,大面積多種類的綠色。今年春初,我路過墨江縣,剛好第二天是星期天,乾脆就把一上午的時間,花在去老城趕街。
  • 墨江:「十三五」期間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59.2億元
    近年來,墨江哈尼族自治縣以旅遊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深入挖掘文化旅遊資源,提升「哈尼之鄉、回歸之城、雙胞之家」文化名片內涵,大力發展全域旅遊。「十三五」期間(截至2020年上半年),全縣共接待遊客1980.5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159.2億元。
  • 哈尼族有何特色風俗?作為古代羌族的後裔,其習俗獨具歷史韻味
    哈尼族也是一個起源於河流的古老民族,目前,我國境內的哈尼族主要分布於,雲南元江和瀾滄江之間的山脈與丘陵。如果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哈尼族的主要聚居地是雲南。遍布於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和普洱市與玉溪市。翻開中國古代歷史長卷一股獨具古代,歷史韻味的民族發展史就會展現在大家面前。
  • 最具民族特色的普洱五大古鎮,有著不輸麗江的風光,來過嗎?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普洱的五大古鎮,分別是:碧溪古鎮、娜允古鎮、茶馬古城、和那柯裡古驛站、翁基布朗族古寨。1、碧溪古鎮:這是茶馬古道上的一個重要驛站,盛產墨江紫米、墨江紅米和普洱茶;初識碧溪,給人一種安靜、淳樸的感覺,或許是因為比較冷門,這裡的遊客並不多,沒有義烏小商品,更沒有酒吧一條街;如果你喜歡靜,又想放空自己,那這裡是個不錯的選擇;古鎮不大,有一個南門的城門樓,一條十字街,中心是魁星閣,古建築圍繞展開,還有一個名人故居,都很不錯。
  • 【綠色發展看普洱】雲南墨江北回歸線標誌園:立竿不見影、太陽在此...
    作為目前世界上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的北回歸線標誌園,行走其中,仿佛進入了一個由天文、地理、人文、歷史等共同構成的神奇世界。在墨江北回歸線標誌園內,有「立竿不見影」的神奇天文景觀,美麗的「雙胞之城」傳說和夸父追日傳說;這裡是太陽轉身的地方,也是墨江哈尼族祭拜太陽神、取下了火種的神聖之地。
  • 雲南墨江:綠色發展讓「鳳凰山」成為「金山銀山」
    墨江萬畝茶山近年來,雲南省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縣緊緊依託「天賜普洱.世界茶園」地域名片和「茶馬古道」「昆曼國際大通道」地理優勢,著力打造「鳳凰山」普洱茶品牌,真正讓「資源稟賦」變成「物質財富」,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