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家素齋 原來齋飯也可以吃出滿漢全席

2020-12-19 花澤Ocean

以前對於齋飯的定義總是平淡無奇

甚至覺得齋飯就是一種對於味覺最大的忍耐挑戰

沒有大魚大肉的世界是完整的

道膳坊裡把豆製品做成紅燒肉 鴨肉甚至是鮑魚的形狀

連味道都有一份相似 完全打破刻板印象的素齋盛宴

如果已經到了茅山 一定要記得來吃一次這裡的素齋

從門面進入 左右對稱的中式庭院設計 整個餐廳坐擁茅山一大最佳景觀位

道膳坊尊崇此思想 在為遊客提供的餐飲上追求一種自然

一種內斂含蓄,一種由內而發

崇尚自然 崇尚樸素 崇尚重生、貴生、養生的思想

徹悟天道、人道,渴望「道法自然」的道家理念

【道膳坊養生菜單】:

·養生冷菜:

層層脆、幹收豆筋、果珍瓜條、紅油雞塊、薑汁肚片、滷水拼盤、麻醬鳳尾、泡淑鳳爪、千層白菜、雀巢腰果、三色毛肚、太婆兔丁、糖醋排骨、特色雞翅、甜皮鴨、香油鮑絲、香油毛肚、胭脂蘿蔔等。

·養生熱菜:

白果燴蘆筍、白灼芥蘭、蠶豆春芛、春華秋實、春卷鴨絲、蓴菜魚圓、刺身雙拼、道源素果、道源小炒皇、風味開邊蝦、幹煸鱔絲、乾鍋茶樹菇、幹燒大蝦、幹燒海參、宮保雞丁、果老銀須、國色天香、蠔油菜心、花菇扣遼參、黃金海岸、黃燜雞、火腿秧白、佳藕天成、家常海參、韭菜炒蝦仁、口袋豆腐、腊味荷蘭豆、蘭花鮑魚、蘭花豆腐、蘭花禮佛、龍井蝦仁、龍潭全家福、麻辣黃螺、麻婆豆腐、蜜汁南瓜、飄香連鍋、菩提卷、茄汁山藥、清炒苦瓜、酸辣豆花、天宮賜福、鐵板豉椒雞、清湯瓜燕、三菌燉全雞、三鮮龍鳳貝、松茸撈飯、鐵板回鍋、鐵板牛肉、西芹百合、鮮溜肝片、鄉村外婆魚、香菇扒菜膽、香鍋板指、香煎銀雪魚、香辣牛肉、香辣鴨條、香酥卷、雪中送碳、鴛鴦蘭花、珍菇蠶豆、孜然羊肉串、小廚白菜等。

·養生藥膳冷菜類:

春砂肘子、當歸朝天鱔、道家長生果、還少核桃、清心木耳、請涼椒香兔、山杏牛肉、蒜泥腰絲、陽春鯽魚、糟香玉果、白合蓮藕、玉竹豆乾、側耳根拌白肉、拌側耳根、清新雪蓮等。

·養生藥膳熱菜類:

巴戟泡椒牛筋、白果燉雞、白果燴蘆筍、板慄中翅、陳香河鰻、陳香玉兔腿、橙香松鼠魚、川芎尖椒霸王蟹、杜仲牛筋、杜仲腰花、佛手尖椒牛柳、枸杞桃仁雞丁、歸芪馬鞍鱔、果豆乾燒活魚、果仁排骨、花旗豉椒鱖魚、黃精百合燉老鴨、回春豆腐、火龍銀雪魚、韭韭仙脆、開胃酸菜魚肚、麗珠山藥、龍馬童子雞、蘆筍爆兔花、女貞當歸燉烏雞、女貞烏雞脆筍、芪燒活魚、杞菊水晶墨魚仔、熗鍋烏魚片、沙苑魚肚、山藥燉蹄花、神仙鴨子、天麻魚頭、田芪燉雞、西芹百合、鮮桂十景蝦、益氣牛尾湯、迎春鳳尾蝦、玉竹紅海脆花香、玉竹美椒奇味蛙、棗寇煨肘、道源招牌蝦、棗泥雞米、山藥爆雞樅、橄欖涼瓜、麗珠客家豆腐、銀杏滑菌雞丁、銀耳鴿蛋、橙皮牛幹菌回鍋肉、杜仲虎皮鱔段、川貝梨脯、泡椒山樅菌等

【香烤紅薯】

甜甜的紅薯 可以作為主食 也可做小吃

【冰鎮綠豆湯】

一份滿漢全席從 綠豆湯 開始

一碗冰涼的綠豆湯 特別適合夏季前菜

【紅燒冬瓜】

作為一道家常菜 在這裡依然有可圈可點的地方

【茅山豆腐】

茅山的豆腐是一絕 一定要來試一試

最有意思的這碗養生粥 用綠色的菜分割出來陰陽的造型

用豆製品做成的紅燒肉 吃起來真的有一點肉的味道

還分出肥肉和瘦肉 技藝高超

【黃金萬兩】

其實就是鹹鴨蛋與糯米混在一起 就像是一個裝在蛋殼裡的「粽子」

【神仙鴨】

用豆製品做成烤鴨的形狀

配上麻油的清香 回味無窮

豆腐的做的海參 吃起來也有海參的那股嚼勁

【養生鮑魚】

依然是採用了豆製品 但是模擬了鮑魚的形狀

最後呈上一份福壽麵 作為主食

相關焦點

  • 去寺廟吃齋飯,看見了「肉」,齋飯不是素的嗎?原來……
    這時,破山和尚問:是否我吃了肉,你就不屠城?張獻忠答應了,於是破山和尚吃了肉,然後留下了這麼一句話。他為保城開戒,非為了口欲破戒。也有說,是道濟活佛說了這麼一句話,但人家是以大功德渡化吃下的畜牧的,更以此來渡化世人的。最常見的佐證一說是,被他吃下去的死鴿子,能從嘴裡吐出變成活鴿子。另一說是,被他吃下的畜牧,來世可以不再入畜生道,這是用自身的修行渡化。
  • 清朝就沒有過滿漢全席,滿漢全席只是後人的想像
    「可以啊,但你要請我吃滿漢席!」顯然,這種名不見經傳的菜席,代表的是一種最高排場的酒席,能體現出請客者的真誠度。有的人或許看過1995上映的由大導演徐克拍攝的電影《金玉滿堂》,電影讓大家對所謂的滿漢全席有了初步的認知,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我們一旦說起滿漢全席,腦袋裡就會不自主地聯想到天南地北的山珍海味,羨慕清帝王們為何能有如此口福,然而實際上,清朝的滿漢全席完全是子虛烏有的。
  • 清宮裡沒有滿漢全席,「滿漢全席」來源於一段相聲
    ,有不少描述「滿漢全席」的戲份。而事實上,清代史料中,清宮中並沒有「滿漢全席」一說。皇帝的膳食中有滿席、有漢席,叫成滿漢全席的卻並不在宮裡,而是在江南揚州、蘇州一帶。第五份,洋碟二十件,熱吃勸酒二十味,小菜碟二十件,枯果十徹桌,鮮果十徹桌。所謂滿漢席也。」這是揚州「大廚房」專為到揚州巡視的「六司百官」辦的。從文字資料分析,滿漢全席應源於揚州。值得注意的是,這裡李鬥所說的是「滿漢席」,也並不是後來後謂的「滿漢全席」。
  • 吃吃@你吃滿漢全席啦!
    「蒸羊羔兒、蒸熊掌、蒸鹿尾兒、燒花鴨、燒雛雞、燒子鵝……」是不是吃吃沒說完,你已經流口水了呢,快來一起看看,滿漢全席都有啥吧?滿漢全席源於清朝,一般至少有一百零八道菜。其中有南菜和北菜各有54道。南菜有30道江浙菜,12道閩菜,12道廣東菜;北菜有12道北京菜,30道山東菜,12道滿族菜。
  • 外國人:吃滿漢全席,滿漢全席到底有多牛?看完老外點評什麼
    從周代的八珍到漢唐的茶文化,烤全羊再到清朝的滿漢全席。無不彰顯著中國美食的力量。既然說到了滿漢全席,那就來看看聞名世界的滿漢全席到底是什麼吧!滿漢全席是清朝時期宮廷盛宴。滿漢全席菜式有鹹有甜,有葷有素,取材廣泛,用料精細,山珍海味無所不有。 菜點精美,禮儀講究,形成了引人注目的獨特風格。入席前,先會上二對香,茶水和手碟;檯面上會有四類果子,分別是四鮮果、四乾果、四看果和四蜜餞;入席後會先上冷菜然後再上熱炒菜、大菜。
  • 清朝「滿漢全席」的政治寓意
    因為光緒後習謂「滿漢全席」,這從光緒年代的一些文籍中能窺出端倪,如被魯迅稱為「較近於寫實」的《海上花列傳》、見聞實錄《庚子西狩叢談》裡,都有「滿漢全席」的記謂。「滿漢席」何以由「大」變「全」?這又與慈禧的膳事行為密切相關。自乾隆朝開始,官場的宴舉已有攀附皇帝的風氣,並染化民間。這也與乾隆要彰顯「盛世」、提倡「官民同俗」有關。
  • 滿漢全席壓軸菜——布袋雞
    如果有人對你說:我請客,請你吃頓好的,隨便吃什麼你點。這時候,如果你不知道吃什麼,你腦子裡最直接的下意識的反映可能就說出來「吃滿漢全席」,那麼,這麼著名的滿漢全席到底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名氣呢?它其中又有什麼奧妙呢?小編今天就來向你介紹一道滿漢全席的壓軸菜——布袋雞。
  • 其實,歷史上並沒有「滿漢全席」
    菜式比之道光帝時期又有增加,不過距離坊間流傳的「滿漢全席」的差距,仍舊是不可以道裡計。 這是韓邦慶用蘇州方言寫的上海灘風月場上的小說,最早發表於光緒十八年(1892年),在該書第十八回中,出現了「中飯吃大菜,夜飯滿漢全席」。
  • 舌尖上的榮成 探味赤山法華院的素齋
    為了擺脫最近爆紅網絡的名詞——「油膩青年」,我決定去赤山吃一頓齋飯。  從未吃過齋飯的我,腦海中首先浮現出來的就是白米飯和白菜土豆,最多大概能想像到一盆蘿蔔湯。帶著滿滿的好奇,想像著《西遊記》中的場景,一路小跑,走進了赤山紫竹林素齋館的大門。
  • 「滿漢全席」石頭宴,看得人口水直流
    清燉蛤蠣、羊肉丸子、紅燒羊肉、素炒山藥……一桌子「菜」看得人口水直流。不過,這些「菜餚」僅看不能吃,竟是石頭做的。滿漢全席滿漢全席禪茶一味,惟妙惟肖滿瓶女兒紅慶豐收身著漢服的市民駐足欣賞,恍如隔世柜子上的圖畫精美絕倫
  • 北京「七大名宴」,「滿漢全席」只能屈居第二
    北京的著名宴席也是非常多,今天就介紹北京的七大名宴,這七大名宴是中國2018年9月10日發布的「中國菜」評選出的,可以說每種宴席都是集歷史文化背景和美味為一體的。第七,武吃烤肉宴,北京烤肉的吃法分為文吃和武吃。文吃,就是指讓後廚烤好後由服務員送到餐桌上,看起來比較斯文。
  • 滿漢全席,到底有多少種菜品?
    滿漢全席,原是清代宮廷中舉辦宴會時,滿人和漢人合做的一種全席。但它並非出自宮廷,而是江南的官場菜,是揚州「大廚房」專為到揚州巡視的「六司百官」辦的。1.什麼時候有「滿漢全席」?當初,宮廷內滿漢席是分開的。
  • 慶雲樓:傳承原汁原味的滿漢全席
    歷史提到滿漢全席,還得先說說它的來歷。相傳清朝康熙帝66歲大壽時,為化解不和,提倡滿漢一家,特設3天6宴,綜合兩族的珍饈,提供300多款佳餚並御書「滿漢全席」。席間菜式精美,珍饈滿目,名噪京城。乾隆甲申年間李鬥所著《揚州書舫錄》是第一次以文字形式正式記錄「滿漢全席」的文獻。慶雲樓以《揚州畫舫錄》為基礎,秉著原汁原味的經營理念還原了滿漢全席。
  • 張國榮電影《滿漢全席》,理解背後的中華美食
    張國榮扮演的男主角在學做美食的過程中逐漸解決了自己人生中的問題,並且贏得了美食大賽,還抱得美人歸,在這樣一個合家歡的故事之下,片中奉獻出了大量秀色可餐的饕餮美食,蹄、象鼻、猴腦和魚翅等都讓觀眾大開眼界。那麼,真正中華的滿漢全席又是怎樣的呢?
  • 一桌126道菜的「滿漢全席」,海參鮑魚全都有,價值百萬卻不能吃
    一桌126道菜的「滿漢全席」,海參鮑魚全都有,價值百萬卻不能吃隨著現在社會經濟的發展,很多家庭的經濟都慢慢的變好了,但是隨著大家的經濟變得越來越好,大家也越來越不懂得珍惜,越來越鋪張浪費,最鋪張浪費的地方,應該就是辦酒席和一些地方傳統節日了,
  • 普通的蛋炒飯為何可以擠進當年的滿漢全席,原來傳統美食博大精深
    徐崢主演的滿漢全席,主要講的就是做蛋炒飯。為何普通的蛋炒飯又可以擠進當年的滿漢全席呢?原來做蛋炒飯真的沒你想的那麼簡單。蛋炒飯有一種說法,蛋炒飯是通過河西走廊傳入中國,一經傳入深受皇族的喜愛。後來傳入揚州,所以又有揚州炒飯的美稱。日漫小當家裡面稱之為黃金炒飯。當然具體是怎麼樣的,現在已經無從考證。今天小羅就分享一下怎樣做出來的蛋炒飯好吃。
  • 你所知曉的「滿漢全席」,在清朝居然是不存在的?
    凡是中國人應該都聽說過一個詞,叫做滿漢全席。這是中國菜系裡面的一大精華,不僅代表了高貴,而且代表著豐盛。凡是請別人吃飯來一個滿漢全席,那絕對是最高最隆重的接待禮儀。即使是平時我們進行交流的時候,也經常會調侃,要去吃滿漢全席,這就意味著要帶著大家一起去吃一頓大餐。
  • 你知道代表不同民族飲食文化的「滿漢全席」起源和多少菜系嗎?
    都說「民以食為天」作為一個中國人最自豪的就是能吃到各種不同的美食,說到美食就不得不提起「滿漢全席」,它是我國一種具有濃鬱民族特色的巨型宴席。滿漢全席起興於清代,眾所周知,滿漢全席是一種宮廷盛宴,原本是為康熙66歲大壽的宴席,化解滿漢不和,後來就開始沿襲,它融合和宮廷菜餚的特色和地方的風味,當真是奢華無比。其實滿漢全席並非起源宮廷,而是江南的官場菜,在乾隆年間李鬥著作《揚州畫舫錄》中記載了一份滿漢全席的食單,也是最早關於滿漢全席的記載。從現在可得的文字資料可以看出,滿漢全席應該起源於揚州。
  • 一套房換來的這頓滿漢全席,居然是假的?!
    原來,這是日本TBS電視臺為了拍攝「滿漢全席」影片,用10萬港元價格,在油麻地的國賓大酒樓訂下兩天兩夜、分四頓(分別是「玉堂宴」「龍門宴」「金花宴」「鹿鳴宴」)進行的「滿漢全席」。10萬港元在當時可以買「一層三、四百平方呎的洋房」,或足夠一個普通家庭的十年夥食,這樣一算,確實金貴。這是香港開埠以來最貴的宴席。
  • 饕餮中國:清宮御膳中真的有「滿漢全席」嗎
    [摘要]傳說「滿漢全席」最初在清代宮廷產生,當時是作為權力象徵出現的,要體現出皇家氣派,而後在追求皇家飲食文化的體驗和誇富心理的驅使下流行於民間。「滿漢全席」被許多人認為是薈萃了我國各路菜系的精華,代表了中國烹飪的最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