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義典範,令殖民者聞之喪膽的鄭成功,是如何收復寶島臺灣的

2020-12-09 悉力的蝸牛

自古以來,寶島臺灣一直是中國的領土,雖然臺灣島一直被殖民者們虎視眈眈,妄想獨佔,但最終臺灣還是回歸到了母親的懷抱,毋庸置疑,鄭成功便是其中一位捍衛臺灣領土的民族英雄。

鄭成功北伐南京失敗後,面對清軍的步步緊逼,決心前往臺灣。1661年,鄭成功親率戰艦百艘和兩萬餘眾部隊從金門料羅灣出發,一路經過澎湖,直逼臺灣。當時臺灣被荷蘭侵略者所佔據,雖然也有駐兵,但數量上並不多。4月底,鄭成功帶領的軍隊開始突破防禦相對薄弱的要塞-普羅民遮城,荷蘭軍隊發現後便與鄭軍開始了海戰。

鄭成功帶領的海軍訓練有素,很快就控制了臺江內海,與此同時進行的另外一隻鄭軍在北線尾地區包抄上來,將普羅民遮城來了個包餃子,四日後,普羅民遮城守軍投降。接著鄭成功繼續深入荷蘭軍隊的另一個據點熱蘭遮城,本打算用強攻的方式,迅速將其拿下,但卻遭到了荷方軍隊的頑固抵抗,何軍防禦工事做得十分充足,加固了城牆,用上了先進的火炮,鄭軍久攻不下。

鄭成功眼見將士損傷不斷,於是改變了戰術,對熱蘭遮城採用了長期包圍的戰略。但荷軍也並非強弩之末,7月荷軍援兵抵達,預備反撲鄭成功,但誰曾料想,天助成功,一場強颱風侵襲了荷蘭的援軍,造成了荷方人員傷亡,戰艦擱淺。8月鄭成功抓住時機在臺江內海猛攻熱蘭遮城守軍,大獲全勝,自此荷軍已基本喪失反攻的能力。

1662年鄭成功終於把荷蘭侵略者趕出了臺灣,在收復臺灣20年後,鄭成功的孫子鄭克被清廷招安,鄭氏族人也逐漸開始遷回了內地,1684年臺灣正式納入清朝版圖,隸屬福建省。

鄭成功收復臺灣之後,對當地的民生也十分關注,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來治理,促進了臺灣的穩定與發展。鄭成功對臺灣的收復是中華民族的驕傲,是中華民族歷史的自豪,所以鄭成功也被後人銘記為民族英雄。

相關焦點

  • 鄭成功收復臺灣:鄭成功如何擊敗「海上馬車夫」荷蘭,收復臺灣
    1662年2月1日,荷蘭駐臺灣總督揆一向南明延平王鄭成功投降,自此臺灣重回祖國懷抱,結束了荷蘭殖民38年的歷史。那鄭成功是如何擊敗「海上馬車夫」荷蘭的呢,船長為你細細道來。一,荷蘭侵臺16世紀初的歐洲各國積極對海外進行探索,開啟了大航海時代與殖民擴張。
  • 鄭成功收復臺灣及其治理
    【編者按】鄭成功是明末清初軍事家,抗清名將,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又稱鄭成功收復臺灣之戰,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將領鄭成功驅逐竊取臺灣的荷蘭殖民者收復寶島臺灣的事件。鄭成功收復臺灣又稱鄭成功收復臺灣之戰,是指公元1661年南明將領鄭成功驅逐竊取臺灣的荷蘭殖民者收復寶島臺灣的事件。這是一場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戰事。
  • 鄭成功具體是如何收復臺灣,他的行為對中國,最大意義是什麼?
    逮著這個千載難逢的好時機,他們乘船而來,佔領了我國的寶島——臺灣,開始了他們的殖民統治和商品貿易,妄圖藉此來發展本國的勢力。 然而我們也知道,荷軍也不是吃素的,人家的洋槍洋炮可厲害著呢,況且他們已經在臺灣駐紮好一陣了,還建立了軍事據點,想要攻下他們絕非一件容易的事。那麼,鄭成功具體是如何收復臺灣的呢?他的行為又有怎樣重大的意義呢?
  • 真刀真槍再現鄭成功收復臺灣
    昨日大嶝戰馬嘶鳴  早報訊(記者黃毅輝文/圖)今年是鄭成功收復臺灣345周年。英雄三島戰地觀光園戰地藝術團結合鄭成功當年收復臺灣的英雄壯舉,創作了一臺大型實景藝術表演———《民族英雄鄭成功》,將鄭成功收復臺灣這一歷史事件再現於當代人眼前。
  • 在356年前的今天,1662年2月1日,鄭成功收復臺灣
    鄭成功痛心於國破家亡和人民苦難,拒父勸降,焚衣招賢,募兵抗清。經過浴血奮戰,取得了廈門作為抗清根據地。鄭成功第三次北伐失敗後,兵力大傷。他考慮了全局形勢,感到只靠廈門和金門作為根據地,勢單力孤,不可能實現恢復中原的大業。如果趕走荷蘭侵略者,收復國土臺灣,擴大抗清根據地,壯大自己的力量,形勢就會好得多。而且臺灣人民不堪忍受荷蘭侵略者的暴行,切盼解放。於是鄭成功決定揮戈東徵,收復臺灣。
  • 歷史上收復失地的戰爭那麼多,為什麼鄭成功收復臺灣最為人稱道?
    在此期間,鄭成功發覺寶島臺灣的戰略地位,於是決定從西方侵略者手中奪回失地,在此重整旗鼓,重建大明河山。1662年初,鄭成功所統領的「鄭家軍」兵分兩路,從水陸兩方面同時進攻荷蘭人修建的堡壘。面對鄭家軍的猛烈攻勢,荷蘭人力不能敵。眼看大勢已去的荷蘭元帥,終於向鄭家軍搖旗投降。至此,被外國強盜非法佔領了近四十年的寶島,終於重投祖國的懷抱。
  • 鄭成功:成功的收復臺灣,一個非常優秀的人,做了這件事
    在他們進入臺灣以後,對島上的居民進行殘酷的掠奪和野蠻的殖民統治,真的是一件非常令人惋惜的事情,但是這也激起了中國人民的無比憤怒,歷史上的鄭成功能夠非常順利的收復臺灣,也就是在這些被壓迫的群眾的支持下進行的。
  • 大明日落,鄭成功生命的最後時刻,收復臺灣之後的四個月
    鄭成功我們大家都知道,他是收復臺灣的民族英雄。然而,大家對於鄭成功的所有了解也僅限於此,似乎鄭成功的生命,就停留在他收復臺灣的那一刻。鄭成功也在收復臺灣後僅4個月即病逝。收復臺灣之後這四個月的鄭成功,生命最後時刻的鄭成功是怎麼樣的?大家不了解,也不關心。
  • 協助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功臣--何斌
    在鄭成功收復臺灣的壯舉中,有一位立下了蓋世之功的人,他叫何斌,又名何廷斌,福建南安人。
  • 鄭成功收復臺灣
    ●歷史上的今天  ——1662年2月1日,鄭成功收復臺灣  歷史意義:  此戰,是我國海戰史上規模大、距離遠的一次成功的登陸作戰,主要表現是:一、鄭成功準備充分。詳細偵察掌握臺灣地形和敵軍布防以及天候、潮汐、航道等情況,在人力、物力上進行了長期的較為充分的登陸作戰準備,反覆商討作戰計劃,做到行動統一,計劃周密。二、戰機適時。
  • 鄭成功收復臺灣:媽祖助潮,加漲丈餘
    鄭成功是海峽兩岸共同崇奉的民族英雄——不管是官方還是民間都高度一致!       鄭成功只活了38歲(1624—-1662),卻幹了一件彪炳史冊的事——從荷蘭侵略者手中收復了寶島臺灣!這又一次證明了生命的寬度比長度更重要。
  • 我國歷史上的民族英雄鄭成功收復臺灣,重回祖國懷抱!
    「開闢荊榛逐荷夷」明朝後期,荷蘭殖民者侵佔了我國寶島臺灣。清初,在東南沿海一帶堅持抗清的鄭成功,決心從荷蘭殖民者手裡收復臺灣。1661年,他率領將士,乘著數百艘戰船,從金門橫渡臺灣海峽,抵達臺灣西海岸。
  • 鄭成功收復臺灣後,成為南洋華商的主心骨,曾致書菲律賓總督朝貢?
    鄭成功是我國著名的民族英雄,從他與荷蘭殖民者的幾次交手過程中,可以看出鄭成功無愧於民族英雄的稱號,他具有強烈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1662年春,鄭成功接受了荷蘭駐臺灣總督揆一的投降,徹底將荷蘭殖民者趕出了臺灣。鄭成功收復臺灣的消息在南洋華商中傳開後,增強了華僑的信心。
  • 鄭成功收復臺灣,成為民族英雄,永垂史冊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神聖領土。從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起,荷蘭殖民者就以通商和貿易為名,對沿海各地和臺灣島海濱進行侵擾。天啟四年(1624年),他們公然登上臺灣島,欺騙當地的高山族人民說:「我們只想要一張牛皮大的地方容身,如果你們答應,我們決不侵犯你們。」當地人看到他們一臉誠懇,相信了他們的鬼話,答應了他們的要求。
  • 鄭成功用畢生精力收復臺灣,使其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當鄭成功退回廈門的時候,清軍已經佔領了福建的大部分地區,他們採取困島禁海的辦法,將海邊的居民都內遷30裡,同時嚴禁船隻出海,用這種方法來切斷東南人民與鄭成功的聯繫,果然這招給鄭成功帶來了嚴重的經濟困難。為了扭轉這種局面,於是鄭成功就準備收復當時被荷蘭人侵佔的臺灣,來做抗清的根據地。
  • 船隻多為明朝時期遺留的大型海船,鄭成功照樣成功收復了臺灣!
    每當讀起余光中的《鄉愁》就能想起鄭成功收復臺灣。親愛的祖國,我終於回歸到你的懷抱。清朝收復臺灣後,才下令全面復界,持續二十二年的遷海政策始告結束。實施禁海遷界,給鄭成功造成很大困難。1658年,在進攻南京失敗後,鄭成功開始將目標轉向臺灣,意圖以臺灣為根據地進行抗清鬥爭。
  • 鄭成功收復臺灣,死亡背後的真相到底是什麼?
    鄭成功於公元1661年打敗荷蘭人,收復臺灣,是中華民族驅逐殖民者的一次成功的鬥爭,至今已經有350多年的歷史,這段歷史大家應該都是知道的,但是在他收復臺灣成為臺灣的主人後,是不是一切都順心如意呢?鄭成功雖因此事名垂青史,但是從史料所記載,鄭成功在1662年就去世了,鄭成功又是怎麼死的呢?
  • 鄭成功收復臺灣一年後,為何突然死亡?原來和他兒子有關
    1662年農曆五月初八,延平郡王、「國姓爺」鄭成功就走到了人生的終點,帶著無限的遺憾離開了這個世界,年僅38歲。一年前,鄭成功親率二萬五千名將士、數百艘戰船,橫渡臺灣海峽,驅逐了荷蘭殖民者,收復寶島臺灣。時間才過去了一年,鄭成功為何突然死亡,這背後到底有哪些鮮為人知的事情?
  • 民族英雄鄭成功在臺灣逝世,為何墓葬在泉州南安市
    南安,是泉州下轄的縣級市,也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的故鄉。鄭成功最偉大的功績就是出師橫渡臺灣海峽,收復了荷蘭人霸佔多年的寶島臺灣,又以臺灣作為抗清基地,誓要恢復中原。可惜天不遂人願,由於多年的戎馬生涯,加之內憂外患,積勞成疾,鄭成功在壯年之時不幸逝世,年僅39歲。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民族英雄鄭成功是如何收復臺灣的?這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呢?
    後來,鄭成功的出生地就成為了當地的旅遊景點。但是中國的大部分人並不知道鄭成功是一個混血兒。1659年,鄭成功北伐失敗回到廈門。這時,他的心情也有點沮喪。這時,何廷斌帶著臺灣的地圖和情報來投奔鄭成功。鄭成功大概是這麼說的,我們不為什麼不取得臺灣呢?臺灣是我們國家自己的土地,而且疆域寬闊,土地肥沃,非常適宜百姓耕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