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引言
外侮需人御,將軍賦採薇。師稱機械化,勇奪虎羆威。浴血東瓜守,驅倭棠吉歸。沙場竟殞命,壯志也無違。
-------《海鷗將軍千古》
這首詩是毛主席,為一位國民黨將軍創作的吊挽五律詩,究竟是一位什麼樣的國民黨將軍,能得到主席如此的尊重呢?今天我就來和大夥談一談血戰滇緬的悍將---戴安瀾。
02少年壯志
1人窮志不短
戴安瀾將軍出生於1904年的安徽省無為縣,父母是老實巴交的農民,家裡人口較多,所以很是清貧。五六歲的戴安瀾那時還叫戴炳陽,經常協助父親下田務農,已然是一個非常懂事的乖小孩。
戴父在農閒時期,為了補貼家用,經常為遊走於鄉間的草臺戲班子打短工。在當時休閒的時候能看上一齣戲,已經是中國農村百姓最大的享受了,於是每到農閒的時候,戴安瀾就迫不及待的跟隨父親進入戲班,每當父親有機會在臺上助演時,戴安瀾都會在臺下看的津津有味。
戴父最愛的戲劇,就屬《滿江紅》了,戴父時常借著嶽飛來教育戴安瀾,要做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忠於國家,捨身忘死的價值觀早早的紮根在戴安瀾的腦中。嶽飛的形象深深的影響著戴安瀾,少年時期的他便立下志向,要做像嶽飛一樣精忠報國的大將軍。
看到戴安瀾有這樣的雄心壯志,戴安瀾的祖母與其父親商量,準備把戴安瀾送進學校學習。就這樣戴安瀾進入了家鄉的私塾。私塾先生所教授的「忠義仁理」更是讓戴安瀾堅定了自己的理想信念。
2考入黃埔
1924年的中國正處在動蕩的大革命時期,各種思想、主義充斥在社會中,但這些思想、主義的目的只有一個,復興中華。此時的戴安瀾正值熱血青年時期,面對這樣一個落後,弱小的國家,戴安瀾心中只想投身於復興國家。
國民大革命席的浪潮席捲全國,無數有識之士紛紛選擇加入建立民主政府,打倒列強除軍閥的鬥爭中。國共兩黨聯合創辦的黃埔軍校備受人們關注。
對軍閥混戰深惡痛絕的戴安瀾,決定赴廣州上軍校。初到廣州的戴安瀾很快憑藉著優異的文化課成績,受到黃埔長官的注意,本以為能順利入學,但戴安瀾卻因身體原因未能入學,於是戴安瀾為了能上黃埔軍校,前去入伍當兵,鍛鍊身體。
第二年,有了強健體魄和戰鬥經驗的戴安瀾,順利的進入了黃埔軍校,成為了黃埔三期的一名學員。
在黃埔軍校中,戴安瀾也是最出眾的那一個,他不僅能對「三民主義、共產主義」說出自己精確的理解,還能隨軍作戰,奮勇殺敵。
03舉身赴國難
1首戰獲殊榮
「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侵略者變本加厲,日軍雖在東三省,但心卻早已覬覦全中國了。時刻準備想「效法清軍南下,奪取全中國」。1933年長城抗戰爆發。此時的戴安瀾恨不得飛身前往古北口前線。
2月25日,戴安瀾接到命令,火速率軍前往了古北口。古北口抗戰打的異常的艱辛,日軍在轟炸機的配合下,幾度險些全殲國軍,戴安瀾上司,國軍25師師長關麟徵身負重傷,戴安瀾救下關師長後,率部堅守等待增援。在戴安瀾的出色指揮下,國軍將士得以保全。戰後戴安瀾因戰功卓著,指揮得當,被授予五等雲麾勳章。
2再創輝煌
1938年臺兒莊戰役打響,臺兒莊戰役備受國共兩黨高度關注。戴安瀾接到強攻陶墩的命令後,所率領部隊星夜兼程的趕到陶墩。到達目的地後,戴安瀾觀察日軍的基本情況後,決定趁著黎明時分,用火攻的辦法攻取此地。
於是命令士兵準備大量汽油、木材、棉布等火具。天亮時分,發起總攻。戴安瀾身先士卒,帶頭衝向日軍陣地,國軍士兵因此大受鼓舞,紛紛像瘋了一樣砍殺日軍。
臺兒莊的日軍因戴安瀾的猛烈進攻,被迫後撤,因此戰後戴安瀾又獲得了寶鼎勳章。
04長眠滇緬
1崑崙關之戰
1939年,大半國土已淪陷於日寇手中。日軍的魔抓逐漸向我國的西南推進,此時的西南地區已成為我國最後能與外界取得聯繫的通道了。9月日軍發動「桂南戰役」,崑崙關告急。
200師師長戴安瀾向杜垏明情願支援崑崙關。接到進軍的命令後,戴安瀾率部前往崑崙關。崑崙關地勢極為險要,11月國軍進入崑崙關地區。在日軍整日的飛機狂轟濫炸下,國軍硬是和日軍對峙了1個多月。這樣的形式對於國軍來說是十分不利的。但為了最後的生命線,只能用無數將士的生命和意志堅守著。
崑崙山戰役的轉折發生在12月底。經歷了1個月的攻防混戰,國軍和日軍都已人困馬乏,時刻都有可能進入最後的決戰。12月31日國軍和日本人爆發了一場最慘烈的戰鬥。這場戰鬥中,戴安瀾將軍手執白刃,向陣地高喊:「弟兄們,當年狄青在此地創下不世功勳,今天就到了我二百師建功立業的關鍵時刻了」隨便飛出陣地,衝向日軍。
經過一天的戰鬥,崑崙關最終被國軍將士成功奪下,祖國的生命線得以保全。
2遠徵緬甸
1941年,抗日戰爭進入白熱化階段,敵我雙方都因長期戰爭,陷入了一段時間的僵持狀態。此時我國為了得到國際援助,同時為了馳援在東南亞的英美盟軍,國民政府決定組建中國遠徵軍。
1942年,戴安瀾在同古痛擊日軍,消滅日軍數千人威震緬甸。但還是無濟於事,日軍更加兇殘的進攻,迫使盟軍不得不撤退放棄緬甸。戴安瀾率軍從野人谷撤回國內,但東南亞叢林地形複雜,氣候多變,再加上日軍的瘋狂追擊,戴安瀾將軍不幸殞命於此。一代悍將就此落下帷幕。
戴安瀾將軍逝世後,國民政府為其舉行了隆重的葬禮,社會各界都有表示極度的惋惜和悲痛。
1979年,人民政府為其樹立了紀念碑,以紀念將軍,銘記歷史,警示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