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在廣東粵西,一直有大多數人公認的過年的傳統鄉土標配美食。這些標配美食的味道,就代表著「年味」。我知了哥是土生土長粵西人,與粵西大多數人一樣,對這些傳統「年味」的本地地道鄉土美食非常懷念。這種美食,以前是家家戶戶家裡自己一家人齊齊動手,自備原料,自己加工,自做而成。
現在,在城市裡,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年輕的一代越來越不會花太多時間來自做這些傳統美食了,而在縣城、鄉鎮和農村,則還有不少人保留著這種自做傳統美食的習俗。
在廣東粵西,這些傳統「年味」美食有這幾樣:
一、壽桃籺。壽桃籺講究用一定比例的糯米和一般的米配製而打成粉,搓好揉成團,再炒好由綠豆、花生、肉粒、芝麻、瓜糖、蝦米、椰絲等混合在一起的香噴噴的餡料,用米粉團包好,壓進壽桃籺印,蒸好端出來,非常好吃。這是過去所有家庭必做的過年美食。
(壽桃籺)
二、煎堆。也是用不同比例的糯米和一般米配好打成粉,搓成空心球狀,有些人家還會在球狀裡嵌進花生和芝麻等餡料,再在油鍋裡炸成球狀,很香甜,耐嚼,很好吃。
(煎堆)
三、年糕。用糯米和一般米配好,加糖,放進扁平的圓形容器裡蒸熟。一般家庭都有。現在是多數家庭不做了,多去超市、商場裡買回來,寓意「年年高」的意思。吃的時候切成塊來煎,或切成塊來煮糖水。
(煎年糕)
四、雞和魚。無雞不成宴。過年家家戶戶都劏雞,多是選擇上好的本地走地雞,做成白斬雞、鹽焗雞、油焗雞或炒雞。魚是為了取年年有餘的諧音之意。
五、上檔次的好湯。湯是廣東菜裡的重頭戲和一桌菜的最精華的所在,是大家關注的中心。過年的主打好湯,是會下足很多山珍海味和各種大料煮成的香濃味美的上湯。過年時,最貴的食材往往會出現在湯裡。
(下很多海鮮做的湯)
這五樣東西,我知了哥認為是我們粵西過年的年味的最重要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