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某地的農村大集上,時不時會傳來陣陣香氣,原來在某個角落裡,有一個攤位,在磨芝麻醬。
攤主是位三十多歲的農村小夥子,自己經營這個攤子有五六年了。每逢大集,小夥都會帶著機器,和芝麻,來到大集上,現磨現賣。
香味本身就是最好的廣告,在這裡擺攤擺久了,十裡八村的鄉民都吃他磨的香油。
因為是純芝麻作為原料,又是現場製作,在原料和工藝上透明,攤主得到了鄉民的認可。
生意好了之後,攤主也印製了自己的標籤,貼在玻璃瓶子上,按瓶銷售,卻不按斤。追問其原因,小夥子說道:「其實按瓶賣是有苦衷的。」
攤主說,咱的香油用的都是上好的純芝麻,就放在磨製現場,讓村民隨便看。磨製也是在現場磨製,工藝不摻假。成本自然就會比別人高。按實重賣,價格就高,影響生意;在秤上做手腳,咱又幹不出那種事兒。
「唯獨在這個價格,如果按斤賣,我芝麻醬12一斤,別人賣10元一斤,就比我有優勢,我一瓶10塊錢,但是不太到1斤,這樣競爭上稍微好一點。」
農村大集就是赤裸裸的江湖,坑蒙拐騙的都有,但攤主願意反其道而行,用好原料,現場製作,難免成本比別人高,但是換來的卻是鄉民對他的信任。
說了會兒話,來了一位老大爺,還沒下三輪就和小夥子說:「給我拿瓶芝麻醬。」全程沒講價,直接掏錢。
大爺說:家裡長吃小夥子做的芝麻醬,在這一片兒很有名。做生意和做人一樣,實在了,大家自然就認可了。
本文來自頭條號【布衣的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