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邊|記得來看看濟南僅存的水胡同,別讓它孤獨

2020-12-19 大眾網

  文|雪櫻

  近日,朋友在微博上曬出一張水胡同的照片。

  他說道:「七拐八拐,才找到這一條水胡同。」

  聽說這是至今僅存的一條水胡同,我的心咯噔了一下,立刻查閱起來。

  朋友說的這條水胡同是位於泉城路西頭路北、高都司巷以北、啟明街路東的一條東西走向的小街,最窄的地方只能兩個人並肩而行。

  舊時,城區沒有自來水,百姓吃水,全靠自然水源。

  家鄉泉子眾多,好多人以賣水為業,那些家中缺少勞動力或生活稍微富裕的人家,需要買水喝。

  小販們用「擔杖」(扁擔兩頭加上鐵鏈、鐵鉤)挑著水走街串巷,一個銅錢一擔水,改用紙幣後每擔水約一百元(一分錢)。

  時間久了,他們有了固定的運水路線,水花打溼石板路,人們穿梭來往,踩出一條條水胡同。

  炎炎夏日,地上溼漉漉的,給人以涼沁沁的感覺;

  到了冬天,地上會結冰,路面滑不好走,熱心的住戶會灑上一些爐灰。

  後來,人們用上了自來水,挑擔賣水已成為昨日風景,水胡同也淡出人們的視野。

  據相關史料,水胡同已經有120年的歷史了。

  聽老人說,過去的老城區分布很多水胡同,王府池子一帶比較集中。

  王府池子有個好聽的名字叫「濯纓泉」,北魏時期稱為「流杯池」,元代改稱為「灰泉」,到了明朝,始名「濯纓湖」,因在德王府的邸內,故俗稱為「王府池子」。

  後來,清軍攻佔濟南,廢德王府為巡撫衙門,將王府池子劃出來,使王府西邊濯纓湖等一大片地方廢為民而用。

  「舊時王府院中池,流落民間百姓家」。

  王府池子街因王府池子而得名。

  最初時叫魏家胡同,胡同口有一眼「騰蛟泉」,民居院落裡也分布著諸多泉子,因此,這條街也是水胡同。

  沿著王府池子街往北去,便是聞名遐邇的曲水亭街。

  街上的「劉氏泉」不遠處,有一條較窄的胡同,叫湧泉胡同,也是一條水胡同。

  順著這條街往西走,再往北,便是府學文廟。

  這裡是古代秀才趕考的必經之路,有多少中舉的人能夠憶起,騰蛟泉寄寓的蛟龍騰躍祝願?

  劉氏泉的來歷則是與釀酒有關,古人推測劉氏是一位釀酒者,用清泉釀製佳釀甕頭春,即一種初熟之酒。

  除了王府池子附近的水胡同,花牆子街、南門附近的水胡同也很有名。

  物質匱乏年代底層勞動者生出的智慧,包蘊著大寫的「泉」字,也流露出向上的精神。

  古老的泉子,為水胡同增添生機,也使百姓的生活變得詩意起來。

  每天清早點爐做飯時,小販挑著擔子走街串巷,邊走邊吆喝,「賣水咧!」「甜水賣咧!」

  他們賣的哪裡是泉水啊,分明是在出售生活的美好。

  販夫走卒挑水賣水,也將根種在這片土地上

  ——是腳踏實地過日子、「闊達敦厚」做事情,那種淳樸的民風、親如一家的街坊情誼,化作老濟南的城市底色,也是「城南往事」的一部分;

  任歲月衝刷,永不褪色,早已嵌進濟南人的血脈裡,融化為文化的DNA。

  伴隨年齡的增長,我愈發懂得:

  自然對人類的教化,現代人常常視若無睹,而是被那些功利和花哨的東西所吸引,到頭來錯失領受的機會,實在可悲。

  舊時的人們,懂得珍視自然的饋贈,或「豎一個綠耳,聽白雨跳珠」,或「願為泉上叟,杯飲終殘年」,或「老屋傍清泉,小巷石階長」……

  打開歲月的捲軸,昔日的水胡同,恍若近在眼前,「水胡同」三個字氤氳出一片高遠天地,一撇一捺全是人間大美。

  每個人心中都有兩條水胡同:

  一條是記憶中的水胡同;

  一條是生命前進的路程。

  帶著泉水的味道和街巷的影像,我們背井離鄉,踩出一條大路來,這是精神世界的水胡同啊。

  僅存的一條水胡同,我會常去看看,別讓它那麼孤獨。

  (壹點號 泉邊)

  本文內容由壹點號作者發布,不代表齊魯壹點立場。

相關焦點

  • 水胡同裡的城市印記
    聽說這是至今僅存的一條水胡同,我的心裡咯噔了一下,立刻查閱起來,朋友說的這條水胡同位於泉城路西頭路北、高都司巷以北、啟明街路東的一條東西走向的小街,最窄的地方只能兩個人並肩而行。  舊時,城區沒有自來水,百姓吃水,全靠自然水源。濟南泉子眾多,好多人以賣水為業,那些家中缺少勞動力或生活稍微富裕的人家,需要買水喝。
  • 還記得老濟南那條最有特色的李承務巷水胡同嗎?
    說它最具盛名首先因為它地理位置:位於司裡街正當中,直通琵琶橋,是從城南進入黑虎泉景區的首選路徑,所以廣為人知。說到它的特色那可不是一句兩句話就能概括的,你還得聽我細細道來。  三十年多前我在司裡街住著的時候,街上有兩條水胡同,一條是偏西一些的我們管它叫做「下河涯」的小胡同,據說巷子北頭,臨河的陡崖之上曾有宋代鐵佛寺,所以這條水胡同也叫鐵佛寺巷。
  • 「走進濟南」泉水、湖水、河水,一起看看濟南的水
    濟南位於泰山之北,黃河之南,特殊的地理環境造就了現在的泉城濟南。以「泉城」而聞名於世的濟南,有著800餘處泉眼,最為著名的當屬四大泉群,分別是趵突泉泉群、黑虎泉泉群、五龍潭泉群、珍珠泉泉群。這四大泉群的水一直向北流,最終匯聚在大明湖。
  • 泉邊|院中屋內有清流 床下湧泉更神奇
    一位老濟南人回憶說:「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江家池街,長方青石鋪地,夏秋兩季地面汩汩流水,滿街很難看到塊幹地。那年月人們穿的多是自家縫製的布鞋,出門兩腳就都踏透了水,各家的窗臺上總有晾著的溼鞋。」這位老濟南人住在江家池街34號,院裡有眼東蜜脂泉。
  • 來泉城濟南,怎能少的了賞泉?賞泉一日遊攻略,包攬三大泉群
    來泉城濟南,怎能少的了賞泉?濟南轄區內現存733個天然泉,市區內有大小泉池百餘處,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條怡然的賞泉路線。黑虎泉由泉池和泉源組成,人們總會被泉池吸引而忽略了泉源,記得找一下泉源在哪裡哦~琵琶泉:夜深人靜之時,泉水竟能發出琵琶聲?
  • 泉邊|中秋來大明湖賞月 可別錯過了這些詠月佳對
    其實這別有一番風味和情趣,給我啟迪深深,讓我受益多多。對聯,其實是我國最富民族特色的一種文學藝術形式,也是世界文學之林中獨一無二的一朵玲瓏奇葩。一副好的對聯,雖只有幾個、十幾個字,但它詞雅句麗,音諧旨遠,字字珠璣,句句凝練,相互對稱,不僅有思想,有感情,有寄託,有情趣,而且具有很高的藝術感染力和旺盛的生命力。
  • 「相約濟南,遇見美好」,泉城之約就等你來
    是的,你猜對了,這裡是「家家泉水,戶戶垂柳」的濟南城,濟南城又名「泉城」。可你不知道的是這裡,有許多遊客流連忘返,樂不思蜀。還記得老舍筆下《濟南的冬天》嗎?從那裡,我知道了濟南這座可愛的城市,就有了想去看看的念頭。
  • 藍色路燈驚豔亮相,濟南黑虎泉邊更亮堂了
    &nbsp&nbsp&nbsp&nbsp齊魯晚報12月20日訊(記者 康鵬)20日傍晚,在濟南黑虎泉邊散步的遊客驚喜地發現,附近的護城河兩岸除了原有的宮燈型路燈外, 新安裝了很多藍色的路燈,護城河兩岸變得更加亮堂更加漂亮了。
  • 春分之際,濟南黑虎泉邊尋找春天味道,感受泉城之美
    春分之際,濟南黑虎泉邊,尋找春天的味道。黑虎泉,泉城濟南四大泉群之一。緊鄰解放閣,護城河邊,三隻虎頭常年泉水噴湧,周邊14個泉,形成了黑虎泉群,與趵突泉距離不遠。泉邊休閒,感受春天。黑虎泉為濟南環城公園的一部分,與趵突泉公園不同,是免費的。目前除趵突泉,千佛山還在收費外,大明湖,黑虎泉,五龍潭等公園已經全部免費遊玩。
  • 陰差陽錯與濟南結緣,漫步在濟南大街小巷,走走停停
    (二)初冬的濟南,不驕不躁,無論是河岸泉邊、郊野公園,大街小巷,還是鄉村集市到處是柳依依,波渺渺。在濟南賞垂柳是一種雅趣,各具特色的垂柳隨處可見,微風拂來,隨風搖曳,感念不忘。特別是在大明湖畔、五龍潭、護城河兩岸的水面上,垂柳婆娑,炫耀它那嫵媚成熟的英姿,影隨水流,逐影隨波,相映成趣,恍惚間讓人分不清哪邊是實景哪邊是幻影。在濟南泉畔行走,在垂柳中徜徉,走過一座座石橋,駐足池邊看錦鯉嬉戲,便能真切感受到泉城獨有的那份雅致與魅力了。在濟南,不看泉怕是白來了。走進濟南就仿佛走進了一個眾泉匯流,神奇的泉世界。
  • 濟南珍珠泉獵奇尋蹤
    濟南珍珠泉獵奇尋蹤珍珠泉景區位於濟南泉城路中段路北、珍珠泉大院內西北側。珍珠泉為金代《名泉碑》、名晏璧《七十二泉詩》和清代郝植恭《七十二泉記》所著錄的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位居"與珍珠泉泉群"之首。以泉水自池底沙際湧出,忽聚忽散,忽斷忽續,如珠如璣,錯落有致,故名"珍珠泉"。
  • 濟南賞泉一日遊攻略,黑虎泉-趵突泉-五龍潭
    來泉城濟南,怎能少的了賞泉?濟南轄區內現存733個天然泉,市區內有大小泉池百餘處,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條怡然的賞泉路線。黑虎泉由泉池和泉源組成,人們總會被泉池吸引而忽略了泉源,記得找一下泉源在哪裡哦~琵琶泉:夜深人靜之時,泉水竟能發出琵琶聲?
  • 走過這些隱於鬧市的老街古巷,才不枉來過濟南!
    王府池子的北段原名魏家胡同,是上世紀六十年代合併到王府池子街的。街口北段東牆根下,有騰蛟泉,泉池雖小但極方整。濯纓泉和騰蛟泉皆為濟南七十二名泉之一。一街佔得兩泉,更為該街著增色不少。起鳳橋街起鳳橋街東起西更道街,西止芙蓉街,全長約150米。
  • 濟南的吃喝玩樂
    每個旅遊城市都必須有一條小吃街才完美,濟南的芙蓉街每天晚上都人山人海,全是吃客。你可以在這裡品嘗濟南的特色小吃,你可以拉著你的小女朋友或者小男朋友來這裡談戀愛。一邊吃著美食,一邊喝著飲料,一邊欣賞夜市的吆喝熱鬧,這就是濟南的夜生活了。芙蓉街外面很熱鬧,裡面的胡同卻很安靜,如果鬧中取靜,裡面應該有幾家咖啡館才美滿。我在那裡接助著微光的路燈拍過幾張我覺得最孤單的照片。
  • 情報站|濟南珍珠泉清雅別致,冬日裡更是迷離動人別有一番韻味
    陽光普照下,珍珠泉猶如一幅美麗的畫卷。 12月20日,壹粉「平靜的心」向齊魯晚報官方客戶端齊魯壹點情報站發來一組濟南珍珠泉的美圖與大家分享。
  • 比麗江古城多一分曼妙,比菸袋斜街多一分質感,濟南這些古街巷裡藏...
    旅行中除了打卡著名景點,還可以漫步老街小巷,重溫它的歷史與變遷,來一場慢節奏的旅行。圖片|王嘯在城區老街,與當地居民聊聊天,嘗嘗地道的小餐館,便能更直觀地了解一座城市。古樸幽深的老街巷中,總能藏著最真實、最動聽的故事……今日,就和好客君一起,走訪山東的特色老街,感悟老街的魅力,來一場別樣的老街之旅吧!濟南·老街巷口看過了濟南的繁華與活力,再於濟南的老街巷漫步,別有一番韻味。
  • 活在詩中的美景,位於山東濟南,號稱「天下第一泉」
    「有的像大魚吐水,有的像一串明珠,有的半天才上來一個水泡」,這是小學課文《趵突泉》裡關於趵突泉的描述。關於趵突泉的美麗,古往今來有很多的讚美詩句,它的獨特魅力讓人流連忘返,可謂是活在詩中的美景。因為趵突泉,很多人對山東濟南有了嚮往,這個號稱「天下第一泉」的美景到底有什麼特殊之處呢?一起來看看吧。
  • 外地人來濟南怎麼玩,跟著濟南姑娘說濟南,瀟灑似江南
    不知你是否聽過《濟南》這首歌,不知你在哪兒知道的濟南這座城,不知你是否有過大明湖畔夏雨荷的情思。或許「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是外鄉人對濟南的印象,也確實,濟南泉水眾多,幾乎可以用家家泉水,戶戶垂楊來形容。
  • 濟南這個泉不在市區,名氣也不及趵突泉,為何門票比它還貴10元?
    濟南,眾所周知的「泉城」,因泉而生、因泉而美。在濟南,有「七十二名泉」,而最為壯觀的五大泉群:趵突泉、黑虎泉、珍珠泉、五龍潭、百脈泉,你去過幾個?其實,濟南的泉水遠不止72處,僅在市區就有大小泉池百餘處。只是追溯歷史的齒輪,曾金代有人立「名泉碑」,列舉了濟南名泉七十二個,如此濟南城內泉水爭湧,享有名泉七十二之說。
  • 濟南的「山、泉、湖、河、城」景致獨特,讓人流連忘返!
    當年,一句「皇上,您還記得十八年前大明湖畔的夏雨荷麼」,當真是感心動耳,盪氣迴腸,讓人對那段美好的愛情心生嚮往,也對大明湖念念不忘。所以咱們按下大明湖不表,先來說說濟南的山。濟南之山——千佛山千佛山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古稱歷山,因為古史稱舜在歷山耕田的緣故,又曾名舜山和舜耕山。隋開皇年間(581年一600年),因佛教盛行,隨山勢雕刻了數千佛像,故稱千佛山。沿盤道西路登山,途中有一唐槐亭,亭旁古槐一株,相傳唐朝名將秦瓊曾拴馬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