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有數千萬件快遞包裹「奔走」在路上,「毒包裹」、「奪命快遞」不時在媒體報導中出現,給市民和物流行業帶來了陰影。近日國家相關部門規定,從11月1日開始,各地快遞物流公司除嚴格驗貨外,還必須核實寄件人身份證等個人信息,寄快遞還要「驗明正身」,「隱身」寄送快遞將成為難事,更不要說寄送危險品了。
「帥哥」「葡萄小姐」「暖暖」「小豆子」……這些奇葩的快遞寄件名字以後將不能再使用了。對此,快遞公司和市民怎麼看?記者昨日採訪了宿遷部分快遞員和市民,談談他們的看法。
寄快遞實名登記「驗明正身」
「請您出示身份證」,以後寄送快遞時你會聽到這樣的要求。
據了解,早在去年9月,由中央綜治辦、公安部、國家郵政局等九部門聯合印發的《關於加強郵件、快件寄遞安全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就對快件寄送制度提出了具體落實時間。
例如,《意見》中提出,2016年後實行全行業實名收寄,除信件、已有安全保障機制的協議客戶快遞、通過自助郵局(智能快件箱) 等交寄的郵件、快件外,一律要求寄件人出具有效身份證件並登記相關身份信息後方可收寄;先驗視後封箱制度,也要求100%實行,並在包裹上加蓋驗視戳記或籤字;對於X光機安檢,《意見》中要求,2016年後對郵件、快件100%通過X光機進行安檢,並保存相關資料30天以上。
繼火車票、網吧、酒店住宿等實行實名制後,自11月1日起,寄一個快遞也要出示身份證了。那麼宿遷快遞物流公司是否已經做好準備了呢?
29-30日,記者走訪發現,宿遷市申通、中通、順豐等多家快遞公司已經著手實名寄包裹,寄運物品先驗視後封箱等相關規定的執行。
顧客擔心身份信息外洩
對於快遞實名寄遞,市民們怎麼看呢?在記者的採訪中,不少市民在認同快遞實名制的同時,也表達了自己的擔憂。同時記者也發現,驗視環節在協議客戶或者熟悉的客戶面前有時也會省略。
顧小姐是網購一族,每月都會收到十多件快遞包裹,有時買到不心儀的物品要退貨或者換貨。「網購我都特別注意,不用實名。寄快遞時,我用的都是英文的淘寶帳號,以免身份信息外洩被別有居心的人用於詐騙。」顧小姐說。
「快遞實名制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可是寄件人的個人隱私如何保護呢?」市民王小姐表示,她對個人隱私很看中,寄快遞一直用「諾諾」的化名,但還是接到找「諾諾」的詐騙電話,「我經常網購,和各家快遞員都很熟了,寄快遞時一般不看身份證,若收寄物品要求實名制,我擔心包裹單會洩露我的個人隱私。」
而對於電商賣家來說,一天要郵寄成百上千個包裹,實名制、開箱驗貨等規定的實施他們如何看待?
張女士開網店已有5年,月銷量千餘件商品。早在2年前,她和申通快遞籤了合同,身份證複印件、聯繫電話等信息就已經實名登記過。之後,快遞員就把快遞單和包裝袋留些在她那裡,由寄件人自己填寫自己打包,快遞員只在約定時間上門收件。
「我的淘寶店主要銷售日韓電器和化妝品等,和快遞公司合作也有2年多。至於開箱驗貨,我們和快遞員之間也是互相信任的,快遞員知道我們銷售什麼。」張女士說。
快遞實名寄遞也需客戶配合
快遞實名寄遞,最有實際感受的就是一線快遞員了。
「快遞實名寄遞方面也需要客戶配合」快遞員孫師傅介紹,很多寄件顧客不願意在快遞單上留下真實姓名,通常都會使用「暱稱」,比如「甜甜」、「辣媽」、「小豆子」等。孫師傅也表示,「遞送快遞最難的是說服顧客登記身份信息」。
而在開箱驗貨這一環節,記者採訪的幾位快遞師傅都表示,平時上門收貨時會幫忙打包或看著寄件人打包,所以基本都能做到驗貨。「淘寶退件的話,很多市民不願意填寫詳細的地址等內容,怕信息洩露。」快遞員朱師傅表示,很多市民來寄包裹也不會帶身份證。「如果顧客快遞物品是密封的箱子、袋子等,都會開箱驗視。」
快遞員陳師傅介紹,公司規定收寄快遞必須打開驗視,但也有一些顧客已將包裹打包好,不願意再打開。「先驗視後封箱主要就是防止快遞中存在違禁品,寄快遞要登記有效身份證件,雖然會增加工作量,但我更擔心的是顧客有牴觸情緒,不願意登記。」陳師傅說,此前,他就因索要身份證件和開箱驗視而遭遇過顧客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