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旅遊業的發展,其上下遊相關行業也在不斷發生變化。旅遊規劃自1979年旅遊局出臺第一個國家級旅遊規劃發展文本—《關於1980年至1985年旅遊事業發展規劃(草案)》到現在的自主旅遊時代,旅遊規劃大致經歷了旅遊資源導向、市場導向、產品導向、形象導向4個階段。新時代的新需求對旅遊規劃提出了新要求,需要用創新思維來突破。
一、理念層面的創新
(一)旅遊要素的創新
旅遊業的基本六要素「食、住、行、遊、購、娛」是旅遊研究的經典成果,也是旅遊行業的最基礎的構成要素。隨著國家「新常態」經濟概念的提出,旅遊市場的變化和旅遊業的不斷升級,催生了旅遊新「六要素」的提出,即 商、養、學、閒、情、奇。基礎六要素和新六要素成為現行旅遊規劃的核心理念。旅遊要素的創新發展是隨著旅遊業的升級而提出的,今後還會出現更多、更新、更能引領和概括旅遊消費需求的新要素和創新內容,如綠維文旅提出的宗、體、創、村等拓展型要素。這是旅遊也蓬勃發展的內在要求和趨勢。
(二)規劃理念的創新
突破 「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束縛,在考察目的地的同時,對其周邊相關區域進行實地調研,將區域觀念落到實處,以此來夯實旅遊規劃的基礎。另外,旅遊規劃的發展要有前沿科學的理念引領。從觀光旅遊、休閒旅遊、度假旅遊到創意旅遊,旅遊規劃的理念是一直處於更新變化之中的,是以市場需求為風向標的。隨著消費者多元化、深度化、體驗化、自主化、碎片化等多重需求的變化,旅遊規劃理念未來應該會有「自主」的韻味出現。新時代的旅遊是自主旅遊,自主旅遊規劃的理念當以「自主」為核心、為引領。
二、行業層面的創新
針對行業門檻和行業資格認證的問題,建議國家文化和旅遊部設立相關的執業標準,由專門的機構進行認定,由此來規範和提高旅遊規劃從業人員的質量和水平。
為了避免惡性低價競爭的情況,旅遊規劃招標不再使用「低價者得」的模式,客戶應該根據自身景區發展需要和旅遊競標方案的優劣進行自我內心評判,再根據評審專家的建議,進行擇優招標。
由於旅遊規劃從概念性策劃、總體規劃到詳規和修歸,以及後續的節點設計等等,都是圍繞策劃和總規中的旅遊目的地定位來展開的,因此為了更好的主題銜接性和景區全程指導的可實施性,建議競標公司爭取為客戶提供後續關聯性規劃指導建設方案。在這樣的基礎上,能夠形成旅遊規劃企業對目的地的全過程指導,避免各個規劃自說其話的問題。
三、實操落地層面(體制機制)的創新
為了多規合一能夠可行有效,地方各個規劃之間能夠協調統一,從甲方乙方的角度分別提出相應建議。
從甲方角度來看,建議未來目的地規劃應該以一個總體規劃來領銜,以其他各類空間規劃和部門規劃為支撐,合理明確規劃之間的內容分工與銜接重點,規劃之間具有層級性和連貫性。同時,各個規劃從立項到後期的實施建議責任落實到人。
從乙方角度來看,在國家相應政策戰略指導下,多規合一是未來規划行業發展的大趨勢。鑑於此,乙方應調整發展戰略和業務範圍,不僅能夠從事旅遊規劃,相應的土地規劃、城鄉規劃和產業規劃等也應該配備相應的專業技術人員,由此來滿足和適應規划行業的市場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