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禮】菩提伽耶

2021-02-07 佛教建築


菩提伽耶(Buddha-gaya),又稱佛陀伽耶,它是佛陀成道之處,古代稱為「菩提場」(Bodhi Mandapa)。菩提伽耶位於印度比哈爾邦(Bihar)南部伽耶市近郊七公裡處,面臨恆河支流尼連禪河。菩提伽耶與佛陀的出生處(藍毗尼園)、初轉法輪處(鹿野苑)、涅槃處(拘屍那城娑羅雙樹林)並稱為佛教的四大聖跡,是印度佛陀勝跡的聖中之最。現在,菩提伽耶不僅是佛教徒在佛教發源地印度朝聖的中心地,而且對全世界的考古學家、史學家和旅遊者來說,也是一個極富吸引力的世界文化遺產地。



舉世聞名的菩提伽耶正覺大塔


古印度時期,阿育王為了紀念佛陀在此成道,在菩提樹的北邊建造了一座大塔。中國唐朝玄奘大師遊歷印度時,曾對此塔及附近的其他遺蹟有詳細的記載。目前雄偉壯觀的正覺大塔(Mahabodhi Temple)是十三世紀時由緬甸國王重新修造的,塔高五十二米,外觀九層,內部兩層,四面刻有佛像佛龕,雕鏤精緻莊嚴,是阿育王時代幾何圖形的雕刻。塔中有佛陀的金身坐像,周邊另有四座小塔圍繞。伊斯蘭入侵時期,為了避免大塔遭到摧殘,佛教徒將大塔掩埋,形成一土丘,其後湮沒數百年之久。一八八一年,英國考古學者康寧罕(A. Cunningham)重新發現了菩提伽耶大菩提寺,正覺塔重現於世,舉世震驚。



近代修復前的正覺塔



今日的大菩提寺以清潔的環境聞名,遊客進入核心區,需要按照印度的習俗脫鞋而入



絡繹不絕的來訪者瞻禮正覺塔內的佛陀像



正覺塔身外部細節



正覺塔身上的佛陀雕像,朝聖者為雕像敬奉了許多花環和金箔



信眾們有序地繞塔瞻禮



夜色中的正覺大塔


菩提伽耶的菩提樹也是象徵佛法的所在。2500多年前,悉達多太子正是在此處的菩提樹下靜坐禪修,覺悟成佛。菩提樹不但為修行的佛陀提供了天然庇護,在其後成為對佛法表示崇敬的重要象徵物。在早期佛教美術的無佛像時代,菩提樹就常常被用來代表佛陀的存在。



菩提伽耶的菩提樹



桑奇大塔(Sanchi Stupa)的佛教藝術中,用菩提樹代表佛陀的存在


佛陀時代的菩提樹在佛涅槃後二百餘年的阿育王時代還存在。5世紀初期,東晉高僧法顯從長安出發去印度求法,他撰寫的《歷遊天竺記》是中國古代高僧以親身經歷介紹印度和南亞諸國情況的第一部旅行記,影響深遠。書中記載,阿育王常在菩提樹下,「悔過自責,受八戒齋。王夫人問王何遊何處?群臣答言:恆在貝多樹下.」史載阿育王曾以精製的石欄杆將菩提樹圍住,並帶領群臣朝拜菩提樹。今天,人們仍可在印度桑奇大塔的牌坊上找到王者朝拜菩提樹的圖像,據說這表現的就是阿育王在菩提伽耶的禮敬。



桑奇大塔 一號塔北門 禮敬菩提樹的阿育王


佛陀時代的菩提樹已不存,現在的菩提樹位於大寺西,據說是從原樹相續移植而來。常有佛教徒在菩提樹下講經說法,禮拜、禪修,他們雖然可能來自不同地區和教派,但因對佛陀和佛法的共同敬仰,而彼此之間和睦、友善。這是佛陀教法至今仍然生動流傳的寫照。



正覺塔和菩提樹是菩提伽耶的核心象徵



菩提樹下的靜坐禪修者


9-13世紀,隨著伊斯蘭在印度的入侵,佛教在印度本土逐漸消失。菩提伽耶也在長達數百年的時間裡隱沒於世。19世紀以來,在佛教各流派的共同努力下,菩提伽耶迎來了近現代的復興。現在,菩提伽耶周圍建立有中國、日本、緬甸、不丹等各個國家、各種傳承的佛教寺院和修學中心。現代的菩提伽耶不單是一處旅遊觀光的聖地,仍然是學風濃鬱的佛法傳承之地,佛陀的教導和禪修實踐繼續從起源地印度散發著和平的光輝與波動。



位於菩提伽耶的中華大覺寺建於1964年,是佛陀成道處唯一的中國寺院



菩提伽耶的不丹寺院,保留濃鬱的藏傳佛教特色


佛陀的思想以和平、包容的智慧之道著稱,他傳達出的眾生觀和時空觀,也具有明顯的世界主義特色。公元前三世紀,大約在佛陀去世二百年後,阿育王統一了印度,並以佛法的精神治理國家。史載他曾派遣多位阿羅漢聖僧前往世界各地傳法,據說他們的足跡曾遠達希臘、歐洲地區。早期佛教美術中犍陀羅造像,以明顯的希臘風格而聞名,可以說佛教在很早的時候就已顯示出國際化的特徵。在歷史上,對菩提伽耶的保護和修繕,不僅是印度佛教徒來做,而且也有斯裡蘭卡、緬甸和其他外國的佛教徒來做,這表明古代的菩提伽耶並不是某一教派的地方,而是一處具有國際性的文明傳播中心。



從乾涸的尼連禪河遠眺正覺塔


菩提伽耶周邊的尼連禪河、悉達多苦行的龍洞(Dongeshwari)、牧羊女村等地點,在佛教歷史與傳說的廣泛流傳下,也已成為聞名遐邇的聖跡,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



菩提伽耶龍洞遺址相傳是悉達多太子六年苦行的地點,天然巖壁上現在貼滿了金箔



龍洞遺址內部,現在的釋迦牟尼苦修像據說是1970年泰國信徒所供奉



龍洞遺址下方的小路通向牧羊女村。相傳悉達多在六年的苦行後身心俱疲,他發現憑藉苦修不能使人覺悟。他走向臨近的村莊,在接受牧羊女蘇佳答(Sujata)敬獻的飲食後恢復了體力。



佛陀時代的牧羊女村至今仍在,這裡的人們保持著傳統的農業生活



牧羊女村的古代佛塔遺址



一位兒童為古塔敬香



古塔遺址前正在舉行小型的法會



當地人在禮拜牧羊女村的紀念塔


在漢晉至唐宋時期,佛教從北方絲綢之路、東南海路、藏地高原、滇緬地區逐漸傳入中國,並在其後的兩千多年中持續發展綿延,成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也因此在千百年中成為匯集北傳、南傳、藏傳佛教經典與教法的地區。

(轉自敦煌研究院網站)


長按二維碼


關注「佛教建築



相關焦點

  • 佛陀成正覺之地——菩提伽耶
    佛陀成正覺之地——菩提伽耶(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攝影:妙傳) 菩提伽耶是佛陀悟道之地,公元十三世紀時,為避回教徒之摧殘,佛教徒遂將大塔掩埋成一土丘,淹沒數百年,直至一八八一年始由英國考古學者康林罕菩提伽耶正覺大塔於2002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是世界佛教徒最嚮往的聖地。菩提伽耶的地標建築是雄偉的正覺塔。正覺大塔始建於公元2世紀,也有說是4世紀。5世紀初,法顯入天竺巡禮時此地已有此塔。
  • 中印佛教裡程碑 中國海巡團菩提伽耶供千僧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2015年11月10日,印度當地時間上午9時,「蓮開一路」中國佛教海上絲綢之路巡禮團在印度菩提迦耶正覺大塔下——佛陀悟道的金剛座前,隆重舉行千僧齋祈福法會。來自40多個國家的1500餘名僧眾親蒞現場應供,場面恢弘,殊勝非凡。
  • 街頭.寺院.菩提伽耶——印度遊記
    ▲   菩提伽耶的藏式寺廟---德噶寺 菩提伽耶當然不只是有一個摩訶菩提寺和一棵菩提樹。在摩訶菩提寺的周圍還有不少的各國寺院中華寺、西藏寺、不丹寺、日本寺、泰國的寺等等。俺去看了日本寺,很有唐朝遺風。她此次到菩提伽耶是要參加一個大型的佛事活動,要數月。通過熟人的介紹,她來賓館看祖國來的朋友。夜晚,她帶俺們去參觀新修建的藏式寺院--德噶寺,當管事緩緩打開紅色的大堂,俺看到佛陀高高在上,或許是因為尼瑪覺姆的熱情,還是這大堂深夜無人的肅穆,那一刻,俺有點目眩。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坐在空蕩蕩的大廳裡開始誦經,這有音律的和聲在夜晚的大廳迴響, 分外美妙。。。。。。。
  • 釋迦牟尼成佛之地——菩提伽耶Bodhgaya
  •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
    菩提伽耶又稱佛陀伽耶,位於印度東部比哈爾的巴特那(Patna)城南約150公裡處,是釋迦牟尼悟道成佛之處。菩提伽耶已成為佛教徒心中的聖地,也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藍毗尼園、悟道之處菩提伽耶、第一次五比丘講說佛法的鹿野苑以及涅槃之地拘屍那羅合稱為佛教四大聖地)。
  • 菩提伽耶:佛陀成道聖地感受信仰
    從瓦拉納西到菩提伽耶,大約有三百公裡,但是汽車卻跑了八小時,可見印度交通狀況亟待改善。漫長的旅程,可以靜靜地欣賞窗外的鄉村,一望無垠的平原,綠油油的農作物,筆直的棕櫚樹,一片熱帶地區的風貌。菩提伽耶現在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小鎮,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和旅遊者,尤其是藏傳佛教的喇嘛,匯聚在這座小鎮。
  • 印度菩提伽耶 佛祖悟道處引世人朝拜靜修
    菩提伽耶的大菩提樹受到頂禮膜拜。  幾天前,全世界佛教徒的心靈港灣、寧靜的佛教聖地——菩提伽耶驟然響起此起彼伏的爆炸聲,十起連環爆炸案讓當年佛祖悟道成佛的聖地引起世人極大關注。  釋迦牟尼悟道成佛地  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藍毗尼園、悟道之處菩提伽耶、「初轉法輪」之地鹿野苑以及涅槃之地拘屍那羅合稱為四大佛教聖地,而其中菩提伽耶是四大聖地中最具重要意義的聖地。
  • 跟著世界遺產來旅行 | 印度: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
    菩提伽耶已成為佛教徒心中的聖地,也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藍毗尼園、悟道之處菩提伽耶、第一次五比丘講說佛法的鹿野苑以及涅槃之地拘屍那羅合稱為佛教四大聖地)。菩提伽耶是四大聖地中最具重要意義的聖地,由寺和塔組成。相傳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此修行獲得覺悟,故該地被佛教徒尊為朝拜聖地。中國古代高僧法顯和玄奘先後記載了菩提伽耶的歷史。
  • 釋迦牟尼成佛地—印度菩提伽耶 摩訶菩提寺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是與佛陀生前生活緊密聯繫的四個聖地之一,是佛陀成佛得道得地方,現存的寺歷史可以追溯道公元5世紀道6世紀。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是笈多王朝後期以來印度現存的最早的全部為磚石結構的佛教寺廟之一。
  • 離佛最近的地方|釋迦牟尼成佛之地菩提伽耶
    釋迦牟尼成佛之地——菩提伽耶菩提伽耶,又稱菩提道場、摩訶菩提、菩提場。為佛陀成正覺之地。菩提伽耶地圖方位——周邊皆是聖地菩提伽耶是四大聖地中最具重要意義的聖地,位於印度巴特那城南150千米處,由寺和塔組成。因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在此修行獲得覺悟,故該地被佛教徒尊為朝拜聖地。菩提伽耶大塔高約50米,形如金字塔,底部為邊長15米的正方形,向上逐漸收縮,頂部呈圓柱形,上立一銅製螺旋形圓頂。塔底一層四角豎有4個與大塔營式相同的小金字塔。大塔東門兩旁闢有佛龕,立貼金佛像數座。
  • 「從西安步行至印度菩提伽耶活動」並非中佛協組織
    中國佛教協會官網截圖2017年7月7日,中國佛教協會官網發聲明指出:有社會機構盜用「中國佛教協會」名義,組織「發揚玄奘大師西行求法精神,從西安步行至印度菩提伽耶活動」並籌款。中國佛教協會官網明確指出:「發揚玄奘大師西行求法精神,從西安步行至印度菩提伽耶活動」並不是由中國佛教協會主辦,且與中國佛教協會沒有任何關係。提醒佛教界人士、廣大信教群眾以及社會各界人士提高警惕,切勿輕信。以下為聲明內容:近日,有社會機構盜用「中國佛教協會」名義,組織「發揚玄奘大師西行求法精神,從西安步行至印度菩提伽耶活動」並籌款。
  • 菩提伽耶,佛教徒心中的麥加
    離開那爛陀,我坐車去了菩提伽耶。菩提伽耶是佛教徒心中最重要的聖地,就像麥加是伊斯蘭教徒最重要的聖地一樣。兩千多年前,悉達多太子在雪山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麥仍未覺道,遂來此地,受牧羊女蘇嘉塔照料恢復元氣,到菩提樹下悟道。在此期間,欲界第六天的天主魔王波旬派了三個女兒來迷惑悉達多太子,無功而返。
  • 來自全球各地的佛教徒在菩提伽耶祈願世界和平
    菩提伽耶大菩提寺 佛教在線海外訊 據Thaindian News報導,2008年12月1日,來自全球各地的佛教僧侶和信眾在菩提伽耶的大菩提寺舉行為期11天的世界和平祈願法會。2550多年前,釋迦牟尼佛在菩提伽耶證悟成佛,所以這裡被視為佛教的發祥地。
  • 佛教聖地菩提伽耶:佛祖悟道成佛的地方(圖)
    原標題:佛教聖地菩提伽耶:佛祖悟道成佛的地方(圖) 佛祖悟道的菩提樹   摩訶菩提寺位於印度比哈爾邦南部伽耶市近郊七公裡處的佛教聖地的菩提伽耶。是印度次大陸現存年代最久遠的寺廟之一,具有很高的歷史研究價值。
  • 菩提伽耶,令人難忘的地方
    離開那爛陀,我坐車去了菩提伽耶。菩提伽耶是佛教徒心中最重要的聖地,就像麥加是伊斯蘭教徒最重要的聖地一樣。兩千多年前,悉達多太子在雪山苦行六年,日食一麻一麥仍未覺道,遂來此地,受牧羊女蘇嘉塔照料恢復元氣,到菩提樹下悟道。在此期間,欲界第六天的天主魔王波旬派了三個女兒來迷惑悉達多太子,無功而返。
  • 離佛最近的地方|釋迦牟尼成佛之地菩提伽耶Bodhgaya
    釋迦牟尼成佛之地——菩提伽耶菩提伽耶,又稱菩提道場、摩訶菩提、菩提場。為佛陀成正覺之地。位於印度比哈爾(Bihar)南部伽耶市近郊十公裡處之布達葛雅,面臨恆河支流尼連禪河(今法爾古河),其地原為古印度摩揭陀國伽耶城南方之優樓頻螺聚落。
  • 佛教聖地菩提伽耶遭連環爆炸襲擊 致5人受傷
    佛教聖地印度菩提伽耶(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曹立君)(圖片來源:鳳凰網華人佛教 攝影:妙傳)據外媒報導,印度警方說,2013年7月7日清晨,印度佛教聖地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遭到連環爆炸襲擊,目前已導致5人受傷,其中包括2名藏族朝聖者。當地警方稱,連環爆炸發生在7日清晨早上5點30分至6點之間,共造成包括2名藏族朝聖者在內的5人受傷,目前傷者已送往醫院救治,警察正在爆炸現場展開調查。
  •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是與佛陀生前生活緊密聯繫的四個聖地之一,是佛陀成佛得道的地方。摩訶菩提寺最早是阿育王於公元前3世紀建造的,現存的寺歷史可以追溯道公元5世紀道6世紀。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是笈多王朝後期以來印度現存的最早的全部為磚石結構的佛教寺廟之一。
  • 我在印度菩提伽耶寫生,簡樸生活中感受禪趣
    原標題:我在印度菩提伽耶寫生,簡樸生活中感受禪趣日期:[2016-09-11] 版次:[A18] 版名:[收藏周刊·展覽] 字體:【大中小】 在此次展覽中,作為嶺南畫派大師楊之光先生的弟子、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張弘的多幅寫生作品將生動反映印度菩提伽耶的佛教城市風貌。據了解,張弘曾於2011年深入印度考察,並在寺院生活起居了11天。新近創作的《一念清淨》系列寫意組畫也別具欣賞價值。雖在尺幅較小的仿古絹上繪製,卻用筆精到,筆筆關鍵,禪趣與畫意有機融合。
  • 菩提伽耶:釋迦牟尼在這裡一棵菩提樹下開悟,創立了一門新的宗教
    菩提伽耶是這條線的目的地,位於印度比哈爾南部伽耶市近郊7公裡處之布達葛雅。國人熟知的大菩提寺就在這個小城裡。我對這裡有如此強烈的感情是因為玄奘曾來過,我們都是從西安出發歷盡艱辛才抵達印度的。菩提伽耶距離瓦拉納西大約200公裡,在恆河流域的中心位置。2500多年以前,釋迦牟尼從瓦拉納西渡過恆河,在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樹下開悟,從此創立了一門新的宗教。玄奘來到菩提伽耶朝聖時,這裡已經成為廢墟。直到英國人康寧漢姆根據《大唐西域記》對這裡的描述,成功地找到遺蹟,並且將其發掘出來。期間無聲無息過去了15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