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頭.寺院.菩提伽耶——印度遊記

2021-02-28 學佛導航

覺之路   

  2017年3月,佛教公益服務平臺積福慧與中國佛教影視第一品牌正心堂攜手開啟覺之路世界文化之旅——13日印度、尼泊爾遊學,禮請上謙下和法師全程領學指導。誠邀有緣同修一道在遊學中覺悟佛法真諦,啟迪智慧之路。(點擊下方閱讀原文了解此次印度遊學的詳細行程。)

▲   菩提伽耶的藏式寺廟---德噶寺

 

菩提伽耶當然不只是有一個摩訶菩提寺和一棵菩提樹。在摩訶菩提寺的周圍還有不少的各國寺院中華寺、西藏寺、不丹寺、日本寺、泰國的寺等等。俺去看了日本寺,很有唐朝遺風。需要說明的是參觀這些寺廟都是不收費的,沒有國內寺院周圍的那些銅臭味。但是到寺裡都要脫鞋,腳臭味不少。

尼瑪覺姆原是青海玉樹人氏,年紀輕輕便出家到了尼泊爾的藏傳佛教寺院。她此次到菩提伽耶是要參加一個大型的佛事活動,要數月。通過熟人的介紹,她來賓館看祖國來的朋友。夜晚,她帶俺們去參觀新修建的藏式寺院--德噶寺,當管事緩緩打開紅色的大堂,俺看到佛陀高高在上,或許是因為尼瑪覺姆的熱情,還是這大堂深夜無人的肅穆,那一刻,俺有點目眩。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坐在空蕩蕩的大廳裡開始誦經,這有音律的和聲在夜晚的大廳迴響, 分外美妙。。。。。。。   

 

▲   夜晚, 尼瑪覺姆帶俺們去參觀新修建的藏式寺院--德噶寺,當管事緩緩打開紅色的大堂,俺看到佛陀高高在上。

 

▲   或許是因為尼瑪覺姆的熱情,還是這大堂深夜無人的肅穆,那一刻,俺有點目眩。

▲   不知道什麼時候,他們坐在空蕩蕩的大廳裡開始誦經,這有音律的和聲在夜晚的大廳迴響,分外美妙。   

▲   德噶寺很精緻,處處是雕梁畫棟

▲   樓上有一些俺看不懂的寶貝

 

▲   站在德噶寺的樓頂遠看摩訶菩提寺金剛座的射燈直刺蒼穹

 

▲   菩提伽耶的街頭小販

 

▲   打坐用的小帳篷

 

▲   日本寺院


▲   這佛陀坐像很有唐朝遺風。

 

▲   街頭處處見神牛

▲     加油站

▲   菩提伽耶的早晨

▲   一個路邊自行車修理店

▲   俺喜歡這樣的畫面,基本沒有什麼生意,無所謂,看報紙,優哉遊哉。

▲   菩提伽耶最多的工藝品---菩提子佛珠

▲   菩提伽耶市中心的路邊榨甘蔗飲料。

 

▲     車上讀完印度史,依然是不知了了。

 來源:老沈影談博客

                        

 

 ↙ 點擊「閱讀原文」,了解2017年3月覺之路印度、尼泊爾遊學之旅詳情。

相關焦點

  • 【巡禮】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與佛陀的出生處(藍毗尼園)、初轉法輪處(鹿野苑)、涅槃處(拘屍那城娑羅雙樹林)並稱為佛教的四大聖跡,是印度佛陀勝跡的聖中之最。現在,菩提伽耶不僅是佛教徒在佛教發源地印度朝聖的中心地,而且對全世界的考古學家、史學家和旅遊者來說,也是一個極富吸引力的世界文化遺產地。
  • 在印度的佛陀悟道聖地,菩提伽耶如今是旅遊勝地
    印度是佛教的發祥地,所以在這裡有很多的佛教聖地,其中最為神聖的該是菩提伽耶。這裡便是 釋迦牟尼大菩提樹下打坐靜思,發苦思冥想了七七四十九天,終於在一個月圓之夜悟得了正道,成為佛陀的地方。真正為釋迦牟尼所坐的地方,其實就是在這菩提樹下的金剛座上成佛的,所以也就顯得歷史悠久,而且非常令人期待,周圍有中國漢地及西藏地區、日本、緬甸、泰國、斯裡蘭卡等國佛教組織和僧人修建的寺院。
  • 我在印度菩提伽耶寫生,簡樸生活中感受禪趣
    原標題:我在印度菩提伽耶寫生,簡樸生活中感受禪趣日期:[2016-09-11] 版次:[A18] 版名:[收藏周刊·展覽] 字體:【大中小】 在此次展覽中,作為嶺南畫派大師楊之光先生的弟子、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張弘的多幅寫生作品將生動反映印度菩提伽耶的佛教城市風貌。據了解,張弘曾於2011年深入印度考察,並在寺院生活起居了11天。新近創作的《一念清淨》系列寫意組畫也別具欣賞價值。雖在尺幅較小的仿古絹上繪製,卻用筆精到,筆筆關鍵,禪趣與畫意有機融合。
  • 印度菩提伽耶佛教聖地靈鷲山那爛陀掠影(三)
    印度靈鷲山,坐落在恆河平原、比哈爾邦那蘭陀和菩提伽耶之間,是印度佛教的聖地。靈鷲山山勢奇特非凡,峰巒眾多,周圍都是一馬平川,惟有此山以及跟前的幾座小山挺拔而立。正峰峰頂矗立著一塊巖石,形似鷲頭,故名靈鷲山。採風到此,如果怕吃苦乘纜車上山,那麼許多人文片都拍不到了,因此我們決定步行登山。一個漢子腿部受傷難以前行,眾人交替抬著他往上頂上奔爬。
  • 跟著世界遺產來旅行 | 印度: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
    菩提伽耶又稱佛陀伽耶,位於印度東部比哈爾的巴特那(Patna)城南約150公裡處,是釋迦牟尼悟道成佛之處。       圍繞大塔還建有百塔,摩訶菩提寺外不遠處有20世紀初以來中國(漢式和藏式、日本、緬甸、斯裡蘭卡、泰國、不丹、尼泊爾、孟加拉國、越南等國修建的二十多座不同風格的寺院
  • 釋迦牟尼成佛之地——菩提伽耶Bodhgaya
    現樹下立有紅砂石板金剛座,以指示佛陀成道處和表示佛的智慧。圍繞大塔還有百塔、牧女善生供奉乳糜和釋迦牟尼影窟等遺址,以及各國僧侶在此修建的泰國寺、緬甸寺、斯裡蘭卡寺、日本寺、中國漢式和藏式等不同風格的寺院,展現了各國建築藝術的風姿,是世界佛教建築的苦學之地。
  • 「從西安步行至印度菩提伽耶活動」並非中佛協組織
    中國佛教協會官網截圖2017年7月7日,中國佛教協會官網發聲明指出:有社會機構盜用「中國佛教協會」名義,組織「發揚玄奘大師西行求法精神,從西安步行至印度菩提伽耶活動」並籌款。中國佛教協會官網明確指出:「發揚玄奘大師西行求法精神,從西安步行至印度菩提伽耶活動」並不是由中國佛教協會主辦,且與中國佛教協會沒有任何關係。提醒佛教界人士、廣大信教群眾以及社會各界人士提高警惕,切勿輕信。以下為聲明內容:近日,有社會機構盜用「中國佛教協會」名義,組織「發揚玄奘大師西行求法精神,從西安步行至印度菩提伽耶活動」並籌款。
  • 釋迦牟尼成佛地—印度菩提伽耶 摩訶菩提寺
    位於印度比哈爾(Bihar)南部伽耶市近郊七公裡處之布達葛雅(Bodhgaya^),面臨恆河支流尼連禪河(梵Nairan~jana^ ,今法爾古河),其地原為古印度摩揭陀國伽耶城南方之優樓頻螺(梵Uruvela^ )聚落。
  • 菩提伽耶:釋迦牟尼在這裡一棵菩提樹下開悟,創立了一門新的宗教
    菩提伽耶是這條線的目的地,位於印度比哈爾南部伽耶市近郊7公裡處之布達葛雅。國人熟知的大菩提寺就在這個小城裡。我對這裡有如此強烈的感情是因為玄奘曾來過,我們都是從西安出發歷盡艱辛才抵達印度的。菩提伽耶距離瓦拉納西大約200公裡,在恆河流域的中心位置。2500多年以前,釋迦牟尼從瓦拉納西渡過恆河,在菩提伽耶的一棵菩提樹下開悟,從此創立了一門新的宗教。玄奘來到菩提伽耶朝聖時,這裡已經成為廢墟。直到英國人康寧漢姆根據《大唐西域記》對這裡的描述,成功地找到遺蹟,並且將其發掘出來。期間無聲無息過去了1500年。
  • 印度菩提伽耶 佛祖悟道處引世人朝拜靜修
    菩提伽耶的大菩提樹受到頂禮膜拜。  幾天前,全世界佛教徒的心靈港灣、寧靜的佛教聖地——菩提伽耶驟然響起此起彼伏的爆炸聲,十起連環爆炸案讓當年佛祖悟道成佛的聖地引起世人極大關注。  釋迦牟尼悟道成佛地  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藍毗尼園、悟道之處菩提伽耶、「初轉法輪」之地鹿野苑以及涅槃之地拘屍那羅合稱為四大佛教聖地,而其中菩提伽耶是四大聖地中最具重要意義的聖地。
  • 菩提伽耶:佛陀成道聖地感受信仰
    從瓦拉納西到菩提伽耶,大約有三百公裡,但是汽車卻跑了八小時,可見印度交通狀況亟待改善。漫長的旅程,可以靜靜地欣賞窗外的鄉村,一望無垠的平原,綠油油的農作物,筆直的棕櫚樹,一片熱帶地區的風貌。菩提伽耶現在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小鎮,來自世界各地的朝聖者和旅遊者,尤其是藏傳佛教的喇嘛,匯聚在這座小鎮。
  • 離佛最近的地方|釋迦牟尼成佛之地菩提伽耶
    位於印度比哈爾(Bihar)南部伽耶市近郊十公裡處之布達葛雅,面臨恆河支流尼連禪河(今法爾古河),其地原為古印度摩揭陀國伽耶城南方之優樓頻螺聚落。據經典記載,釋迦牟尼當年在附近的森林裡苦修6年,使他形容枯槁,精疲力竭,但還是未悟得解脫之道。
  • 敬善媛在印度菩提伽耶獻唱天籟之音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2016年11月23晚,首屆中印新絲路文化交流論壇在菩提迦耶正覺塔菩提樹下隆重開幕,此次中印新絲路文化交流論壇由印度中華大覺寺、全印度比丘僧伽會、菩提迦耶正覺寺與中國文化促進會聯合主辦。世界各地的高僧大德共同祈願:中國吉祥,國運昌盛,世界和平,眾生安樂。「梵唄妙音祈福法會」在正覺塔菩提下舉行。
  • 流溪雨丨佛祖聖地菩提伽耶
    菩提迦耶是東印度的一個小鎮,在東印度比哈爾邦城南十多公裡的菩迦耶,距東印度最大的城市加爾各答607公裡。從加爾各答乘車八個小時,就到了佛祖釋伽摩牟成佛的聖地菩提迦耶。菩提迦耶是佛祖打坐冥想的七個地方只一,是全世界五憶佛陀的聖地。菩提迦耶印度語意思是覺悟的樹林。
  • 中印佛教裡程碑 中國海巡團菩提伽耶供千僧
    (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攝影:妙傳) 2015年11月10日,印度當地時間上午9時,「蓮開一路」中國佛教海上絲綢之路巡禮團在印度菩提迦耶正覺大塔下——佛陀悟道的金剛座前,隆重舉行千僧齋祈福法會。來自40多個國家的1500餘名僧眾親蒞現場應供,場面恢弘,殊勝非凡。
  • 離佛最近的地方|釋迦牟尼成佛之地菩提伽耶Bodhgaya
    釋迦牟尼成佛之地——菩提伽耶菩提伽耶,又稱菩提道場、摩訶菩提、菩提場。為佛陀成正覺之地。位於印度比哈爾(Bihar)南部伽耶市近郊十公裡處之布達葛雅,面臨恆河支流尼連禪河(今法爾古河),其地原為古印度摩揭陀國伽耶城南方之優樓頻螺聚落。
  • 唐三藏幾乎訪問印度全境,著書寫下遊記,如今印度考古全靠它
    玄奘自從印度東歸之後,就全身心地投入到佛經翻譯和弘揚佛法之中。對他來說時間緊迫,他迫切地想要在有生之年,多做一些事情。玄奘一共譯出了佛經73部1330卷,他因此也成為中國佛教史上的四大譯經師之一。在佛經翻譯和弘揚佛法之餘,玄奘法師還撰寫成了《大唐西域記》共12卷。
  • 靜象|行走泰國古城南邦:這裡有一座「來自」菩提伽耶的聖塔
    泰北古城南邦府崇康寺中有座正覺塔,是從佛教聖地菩提伽耶「搬來的」。今天我們要拜訪的就是這座寺院。一踏入崇康寺,未見僧侶,先聞誦經聲。在我們聆聽小和尚們誦經的時候,寺院的師父告訴我們暫且不能去大殿參拜了,因為恰巧遇上了泰國皇室來寺院參訪的日子。院中停放的車輛,就是泰國皇室的專車。
  • 菩提伽耶的摩訶菩提寺—佛教四大聖地之一
    菩提伽耶又稱佛陀伽耶,位於印度東部比哈爾的巴特那(Patna)城南約150公裡處,是釋迦牟尼悟道成佛之處。菩提伽耶已成為佛教徒心中的聖地,也是佛教四大聖地之一(釋迦牟尼的誕生地藍毗尼園、悟道之處菩提伽耶、第一次五比丘講說佛法的鹿野苑以及涅槃之地拘屍那羅合稱為佛教四大聖地)。
  • 印度佛教聖地菩提伽耶:不只有大覺寺!女孩帶你實探其他各國寺廟
    印度的菩提伽耶是佛教的四大聖地之首,是佛陀悟道之地,每年都會有全世界各地的佛教徒來此朝聖,這裡有佛陀當年悟道時的菩提樹,圍繞菩提樹的阿育王石柱,以及當時佛陀悟道時坐的金剛座,還有全世界僅存的三個佛陀親自開光的等身像之一,這些都在大覺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