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鐵人王進喜身上感悟必達的信念的形成

2020-12-15 教育G不憤不啟不發

講道大慶油田大家就一定會想到鐵人王進喜。就會想到一個場景--王金喜跳進一個油井裡面用身體來去攪拌水泥,那是北方的冬天,只為防止井噴的發生。最終通過他和他同志們的努力化解了盡噴的這樣的一個危機。

上面描述的畫面是大家最熟悉的一個畫面,其實在那個年代裡面,大慶油田探明開發是非常不容易的。比如火車運送來了一些機械,但沒有吊車。怎麼辦呢?王進喜帶著大家肩扛手拉的搬移裝備,沒有吊車,用人力呢支起了起40米高的一個井架。抽水機和運送水的設備,王進喜就帶領團隊用臉盆之類的打幾十噸水,保證了鑽井的正常進行。

這這種克服一切困難的作風和精神。最終使得呢大慶油田在四個月的時間裡面就探明了。為什麼王建喜他們能夠克服一切的困難?有一種必達的信念呢?其實是在他們這一代人的身上,有著強烈的使命感。讓祖國富強的使命感;找到油田的使命感;為人們做貢獻的使命感。

一個人有了使命感,再加上目標,就會形成必達的信念,從而在過程當中遇到困難而克服困難,遇到挫折而克服挫折,擁有十足的力量。我每一個人在生活當中,在工作當中都會了或多或少的遇到問題困難挫折。很多時候我們也是要有必達的信念才能夠促使我們有更好的收穫。目標我們通常都有,唯一缺少的就是那使命感。

所以我們要開始去了解什麼是使命感,並且去培養自己的使命感。做一個有使命感的人,我們首先要去了解到自己的使命。我們活在這個社會上面,有多少種的身份,其實就意味著有多少種使命。但並不是有了使命就會有使命感。只有你去在意你的使命,在乎你的使命的時候,你才會形成使命感。

所以我們要嘗試著問一下自己在我們的生活和工作當中,我們到底呢在乎的是什麼?這個地方說到了在乎是真正的在乎。我們真正在乎什麼呢?當你能很好地回答的時候,其實你就意味著有了使命感。你就獲得了前進的力量,成功就在前面向你來招手,你將可以成功。

相關焦點

  • 鐵人王進喜的國慶歲月
    鐵人王進喜的國慶歲月 2020-10-02 14: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書再憶鐵人王進喜
    新書再憶鐵人王進喜 來源:人民網 2009年11月16日16:36   人民網大慶11月16日電(汪波蔡萍)11月15日,是鐵人王進喜逝世
  • 鐵人王進喜雕像在玉門新市區落成
    鐵人王進喜雕像在玉門新市區落成  鐵人王進喜雕像揭幕。蘭州晨報通訊員 藺曉燕 攝  每日甘肅網-蘭州晨報玉門訊(通訊員 藺曉燕 首席記者 董開煒)1月19日,「鐵人王進喜」雕像正式在玉門新市區建成揭幕。
  • 電影《鐵人王進喜》人民大會堂首映
    10月12日,電影《鐵人王進喜》在人民大會堂全國首映,許多觀眾流著熱淚看完影片。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韓學鍵在首映座談會上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對前來出席電影《鐵人王進喜》首映式的各位領導和嘉賓表示歡迎,感謝影片全體演職人員所付出的心血、汗水和智慧。韓學鍵說,電影《鐵人王進喜》既是一部弘揚時代主旋律的優秀影片,又是弘揚中國共產黨的偉大精神、推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生動教材。
  • 王進喜迷霧:「鐵人的事跡都是真的」?
    這首詩以宋振明名義發表過,但最開始是王進喜喊號子喊出來的。被大家稱作王進喜「秘書」的孫寶範對南都稱,「王進喜的那些詩,大部分都是他自己寫的。個別找知識分子潤色了一下。」   2010年11月15日,和40年前的舉國哀榮比起來,這一天,冥冥中的「鐵人」王進喜顯得有些落寞。   當日,在甘肅玉門市,進行了「爭做新時期鐵人」誓師活動。
  • 「鐵人」回家鄉——張懷德回憶王進喜
    今年75歲的張懷德是土生土長的玉門市赤金鎮人,為省民間文藝家協會會員,酒泉市鐵人精神研究會理事,玉門市作家協會名譽主席,玉門市政協文史委原主任、玉門市文聯原副主席。 從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張懷德筆耕不輟,先後寫了《鐵人王進喜》(銀河出版社,1997年)、《英雄鐵人》(甘肅文化出版社,2017年)、《玉門史話》(蘭州大學出版社,2004年)、《永遠的豐碑——鐵人王進喜》(玉門市政協出版)、20集電視劇劇本《鐵人王進喜》(2002年創作)等有關「鐵人」的作品。
  • 大型秦腔現代劇《鐵人王進喜》在瓜州上演
    大型秦腔現代劇《鐵人王進喜》在瓜州上演12月11日,大型秦腔現代劇《鐵人王進喜》在瓜州縣上演。大型秦腔現代劇《鐵人王進喜》由市委宣傳部、玉門油田黨委宣傳部、市文體廣電和旅遊局、鐵人精神研究會指導,肅州區委宣傳部、玉門市委宣傳部組織,鐵人精神研究會理事、劇作家何奇編寫劇本,秦腔藝術家馬友仙、李東橋擔任藝術指導,70多名演職人員歷經數月傾力打造,以傳承「鐵人」精神為主線,歌頌以「鐵人」王進喜為代表的中國工人階級艱苦奮鬥、無私奉獻、忘我拼搏的崇高精神和為國家分憂
  • 一個人和他的精神殿堂——鐵人王進喜紀念館參觀小記
    想看王進喜,倒不是想一本正經地去受教育,而是想解開童年就有的一個好奇。我小時候看的小人書,印象最深的三本就是黃繼光、邱少雲、鐵人王進喜。後來上小學開始集郵,早期收集的郵票就有工業學大慶,就有王進喜。後來上班後搞收藏,最得意的藏品之一是我所在企業1979年榮獲大慶式企業的紀念茶壺。
  • 你看過鐵人王進喜的筆記嗎?
    大家都聽說過鐵人王進喜的故事,他的很多語錄得到廣泛的流傳,也是得益於王進喜留存下來的筆記本。鐵人王進喜工作和生活中都隨身帶著筆記本。王進喜的筆記本都寫了有什麼呢?不如和小編一起來看看。從王進喜留下的詩句中,我們也能感受到鐵人不畏困難的精神。生病時王進喜廉潔自律,任何時刻心中總是想著組織和他人。1970年春天,正在玉門油田開會的鐵人王進喜突然發生了嚴重的胃痙攣,各種治療措施都用上了也不見效,之後他去往北京檢查。1970年4月,鐵人在北京301醫院被確診為胃癌。
  • 鐵人王進喜一生:密集表彰後遭批鬥
    王進喜,1923年生於甘肅玉門赤金區巷口子村,14歲開始為油礦做臨時工,新中國成立後,聲名鵲起,綽號「鐵人」,被譽為中國工人階級典範。1970年11月15日,他因胃癌 病逝於北京301醫院。生前身後,王進喜的名字一直和「工業學大慶」聯繫在一起。
  • 紀念鐵人王進喜逝世50周年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11月15日是一個值得銘記的日子鐵人王進喜離開我們已經整整50年了紀念是為了更好的銘記當天鐵人故裡玉門、鐵人精神的發源地大慶紛紛舉辦紀念活動11月15日,紀念王進喜逝世50周年座談會在玉門市召開鐵人王進喜紀念館開展「永遠的鐵人 紅色的記憶」主題紀念活動
  • 【民族脊梁】鐵人王進喜:用生命踐行誓言
    坐落在大慶油田的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裡參觀者絡繹不絕,館內的錄音機前,十幾位來自黑龍江省大慶市方曉社區黨員服務站的老同志們排著隊,輪流拿起聽筒傾聽鐵人當年在人民大會堂作報告的實況錄音。「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寧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 《鐵人王進喜》導演馬岱山在美國斬獲「最高榮譽」
    ,我國唯一一部反映企業「主旋律」影片《鐵人王進喜》捧回了該電影節「最高榮譽」——最佳影片獎,並作為唯一一部閉幕式電影進行現場放映,在當地產生強烈反響。電影《鐵人王進喜》導演馬岱山鐵人王進喜是大慶人的傑出代表,中國石油工人的光輝典範,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中國共產黨人的優秀楷模,中華民族的英雄。他為祖國石油工業的發展和社會主義建設立下了不朽的功勳,在創造了巨大物質財富的同時,還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鐵人精神。
  • 「鐵人」王進喜,死後葬入八寶山,5個子女過著怎樣的生活?
    無數工人在崗位上燃燒自己,照亮社會,其中「鐵人」王進喜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為心中信仰,為祖國河山,王進喜把自己的一生都獻給了祖國。 他敢為人先無私奉獻,將「鐵人」精神傳給了他的5個子女。 敬業報國,「鐵人」名號傳遍全國 1923年甘肅玉門,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傳來了嬰兒的哭喊聲,王進喜呱呱墜地。
  • 三種精神融於一身,他是王進喜,「鐵人」稱號背後還有一個小故事
    鐵人精神什麼是英雄精神?是「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是「死在戈壁灘、埋在青山頭」的奉獻精神,更是「臥薪嘗膽」的奮鬥精神。而這一切,都在「鐵人」王進喜的身上完美體現。「鐵人」,是1960年大慶石油會戰中人民給予鑽井隊長王進喜的稱號,在人們心中,王隊長是在豁出命來為人民謀利益,是建設時期的革命戰士,也是黨和人民的老黃牛。「石油工人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幹勁大,天大的困難也不怕。」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對於那些曾與王進喜並肩作戰的工人來說,王進喜不僅是傳奇的「鐵人」,更是親切的老隊長。
  • 電影《鐵人》觀後感
    這部電影通過黑白與彩色畫面的轉換,講述了新﹑老兩代鐵人標兵的事跡。彩色的畫面描述了新一代鐵人標兵的思想歷程與行動:對應的黑白畫面講述的是上世紀60年代「鐵人」王進喜在開發大慶油田時所遇到的人和事。  在影片中,黑白畫面代表的是白山黑水,代表著單純與是非分明,代表的是王進喜那一代人追求的精神世界文明。
  • 《鐵人王進喜》捧回四項大獎~
    在咱全中國 都知道大慶油田有個響噹噹的人物 鐵人王進喜 以鐵人為題材的 紀錄片、電影更是深得觀眾的喜愛 這不,最近《鐵人王進喜》這部電影
  •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鐵人王進喜紀念館:讓「鐵人精神」生生不...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於靈爽):鐵人王進喜紀念館是為了紀念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戰士——鐵人王進喜而建成的。該紀念館於2006年9月26日大慶油田發現47周年紀念日開館,是我國第一座工人紀念館。鐵人王進喜紀念館以「愛國、創業、求實、奉獻——石油魂」為主題,以鐵人王進喜生平事跡為主線,以大慶石油發展歷史為副線,集中展示了鐵人王進喜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詮釋崇高精神的感人事跡,對傳播「鐵人精神」「大慶精神」,深化愛國主義教育具有重要意義。
  • 全市各界以多種形式紀念鐵人王進喜逝世40周年
    11月15日,是鐵人王進喜逝世40周年紀念日。鐵人老戰友、新時期石油人、學校師生及社區居民等,紛紛用各自的方式緬懷鐵人。大家表示,將繼承和發揚鐵人精神,為城市發展做貢獻。    當天上午,大慶鑽探鑽井二公司的領導、一線鑽工、機關職工近260人來到鐵人紀念館緬懷英雄。
  • 「鐵人」王進喜語錄
    「鐵人」王進喜語錄 2020-11-13 18:2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