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府餘家牛肉火鍋,一種古早的味道,卻永不散去的味道。在小的時候,潮汕府餘家還窩在小巷子裡,每天到了飯點,總有一陣一陣牛肉的香味瀰漫,那種味道就一直停留在記憶中不會散去。
那時候大家都窮,不像現在,想什麼時候吃就什麼時候吃,只有逢年過節才能吃上一頓潮汕府餘家。也真因如此,記憶才更加深刻。而在記憶中,這種味道只能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鮮」,是在外地吃不到的味道。
印象中,老餘總是說,牛肉一定要拍下去會跳才是新鮮的。要是有客人問牛肉新不新鮮,老餘就會拿起牛肉,一掌拍下去,看著牛肉跳動,「新不新鮮你自己看。」對於這一點,老餘還是很自信的,因為他家小巷子後面就是屠宰場。
長大後到外面打拼,幾年沒回家,潮汕府餘家的招牌已經不在了,可能再也吃不到記憶中的味道了,心裡多多少少有些失望。後來才知道,老餘年紀大了,已經幹不動了,小餘繼承了家業。不過小餘看不上老店,直接在市區開了一家大型火鍋店。
尋著記憶中的味道過來,看著店鋪門口排隊等候的人群,心裡還是有些忐忑的。正規化經營的店鋪,還能保存老餘家的風味嗎?很多店鋪,規模做大了,口味就變了,很難保證食材原汁原味。尤其是咱們潮汕牛肉火鍋,必須要鮮,不然就吃不出那個味道。
老規矩,一盤吊龍、一盤匙柄、一盤五花趾、一盤肥胼、一盤生丸。菜很快就上桌,用筷子輕輕碰一下,牛肉微微彈動,說明這肉還不錯,是當天的。至於新鮮度還要吃了才知道。
在我們潮汕,嘴刁的老饕吃牛肉火鍋那都是有限制的。牛肉從宰殺到下鍋,絕對不能超過六個小時,超過這個時間,口感就會差一些。時間越長,口感越差,這也是日本澳洲的牛肉在潮汕賣不動的原因。潮汕人就愛吃鮮的。
夾起一塊牛肉,紋理清晰可見,薄可透光,看得出刀工很不錯。潮汕牛肉對刀工可是很講究的,沒切好口感就會差一些。很顯然,餘家的手藝沒有落下,還是跟以前保持同一個水準。
按照老饕的說法,潮汕牛肉火鍋要「秒涮」。牛肉入鍋,心裡就開始讀秒,10秒剛剛好,牛肉正好從紅色變成灰粉色。這樣的牛肉,再沾上自己調配的醬,那真是滿滿都是天然的牛肉鮮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