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為什麼要秘密立儲?『正大光明』匾後放置過幾次立儲匣?

2020-12-21 老王說車記

歷史上,在雍正發明秘密立儲的制度以前,皇位一般都是遵從嫡長子繼承制。所謂的嫡長子繼承制,就是必須由正妻所生的長子繼承皇位。可是如果嫡長子的才能不是很強,而其他庶出的皇子由頗有才幹的時候,就會出現爭奪皇位的殘酷戰爭,如唐朝的李世民與李建成。

年輕的乾隆初登寶座,就發布了自己的施政綱領:「知天下之道,貴得其中。」在這一思想指導下,他針對乃祖、乃父的政治經濟政策進行了調整,重新處理了允禩集團案和曾靜案,繼續鼓勵墾荒和興修水利,甚至放寬了商業政策。

乾清宮自明永樂十八年(1420年)建成後,沒改宮名,延續至今。從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乾清宮正式啟用,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賓天,其間大約是三百年,明清十六位皇帝以乾清宮作為正宮。自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登極後搬進養心殿理政、居住,到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退位,其間大約是二百年,雖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八帝,搬到養心殿理政、居住,但乾清宮作為皇帝正宮的地位並沒有改變。

說起秘密立儲的由來,還必須從康熙皇帝說起。康熙皇帝在位時間長達61年,是位叱吒風雲、建樹眾多的皇帝,但是立儲問題卻使他陷入了一籌莫展的境地。早在康熙14年(公元1675年),康熙皇帝就按照以往的慣例,冊封剛滿一歲半的次子胤礽為皇太子。可十幾年後,皇太子長大成人後,由於胤礽橫行無忌,加上其他密謀太子之位的皇子們的「攻訐」,康熙皇帝逐漸發現他並不是一位理想的皇位繼承人。經過長期反覆而又慎重的考慮,康熙決定廢掉皇太子,康熙48年,康熙皇帝召集諸王及大臣,講述他廢掉太子的原因,認為太子「變為暴虐,行為不端」,「且諭且泣,至於僕地」,憤懣不已,傷心至極,以至長達「六夕不安寢」。

因此,雍正想出了秘密建儲制度,儲君的選擇,完全由皇帝一人決定,既預立皇位繼承人,又不公開宣布,即將傳位詔書置密封錦匣中預先收藏於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待皇帝駕崩後,再取出傳位詔書宣布下一任皇位繼承人。

其三是秘密立儲制。雍正帝從康熙帝兩立兩廢皇太子胤礽中總結出冊立皇太子的弊端,而實行秘密立儲制。由皇帝生前確定皇位繼承人,但不公開宣布。秘密立儲的好處是可以「三避免」——避免太子驕傲,避免朝臣結黨,避免骨肉相殘。但「秘密立儲」完全由皇帝「暗箱操作」,所以也留下很多充滿了神秘色彩的傳奇故事。

相關焦點

  • "正大光明"匾關乎皇帝立儲 雍正藉此秘密立乾隆
    匾額是掛在殿宇、廳堂、軒齋或亭榭上的題字橫額,中國最著名的匾額當屬懸掛於紫禁城乾清宮內的金字匾額 「正大光明」。由於不少影視劇中對藏於這塊匾後的秘密立儲匣多有渲染,因而使「正大光明」匾平添了很多神秘色彩。「正大光明」四個字源自何處?清代順治皇帝為何在乾清宮題寫這塊匾額?清代有幾位皇帝是秘密立儲的?「正大光明」匾的後面置放過幾次秘密立儲匣?
  • 匾後的秘密立儲鐍匣
    幾次置匣在匾上?乾隆帝繼位時取用過一次。嘉慶帝繼位是乾隆帝當著眾臣在授受大典中面授的。道光帝繼位時在「正大光明」匾後沒找到秘密立儲鐍匣,後在嘉慶帝隨身太監腰間小盒裡發現的。
  • 雍正深受九子奪嫡之苦,首創立儲詔書藏正大光明,不怕有人偷看嗎
    雍正深受九子奪嫡之苦,首創立儲詔書藏正大光明,不怕有人偷看嗎康熙末年,九子奪嫡嚴重消耗了康熙的精力,且血雨腥風,對朝局造成很大影響。即便是繼承了皇位的雍正,仍然對奪嫡過程中的兇險和困難心有餘悸。所以針對自己的立儲計劃,他改變了清代初期立嫡、立長、立賢的規矩,而是提前確定好儲君,將寫有名字的詔書封存在寶匣內,放在乾清宮正中「正大光明」匾額的後面。等到皇帝百年之後,可以在御前大臣,軍機大臣的見證下,取出寶匣,然後跟雍正身上的另一份詔書相印證,確定儲君的人選。
  • 清廷立皇儲的傳位詔書放置於正大光明匾後,就不怕被偷換了嗎?
    清廷立皇儲的傳位詔書放置於正大光明匾後,就不怕被偷換了嗎?首先要說明,清朝皇帝的傳位詔書,放在正大光明匾後面,就是秘密建儲制度。這有象徵意義,因為正大光明四個字是入關後第一個皇帝順治手書,代表了清朝正統,而正大光明四個字也代表了大公無私,光明磊落。這道詔書是要在皇帝臨終或者突然死亡時公布的,所以存放的地點必須明確,不能是個誰都找不到的地方。也不能僅有一兩個人知道,否則詔書是真是假誰也說不清楚。故而,無論詔書放在哪裡,都是眾人皆知的,那就都有被替換的可能。
  • 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多少血淚?
    從清朝的雍正皇帝開始,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背後,就隱藏了一個天大的秘密。皇帝確立的儲君不再公開宣布,而是藏在匾的背後,待皇帝去世後才能取出公布。這一秘密立儲制度,改變了清朝自建國以來,皇子和宗族們爭奪皇位的你死我活的局面。清朝統治者最頭痛的問題,當屬如何確立繼承人。
  • 故宮「正大光明」匾大放光明,它背後還暗藏哪些鮮為人知的秘事?
    而它的傳奇色彩,除了今天我們能夠見證得到的「正大光明」匾會於每年冬至日前後正午時分大放光明外,其實,還有更多關於它鮮為人知的秘密。「正大光明」匾:警示帝君與皇朝「立儲制」的革新故宮乾清宮懸掛的「正大光明」匾,在今天的人們看來,只覺得威武壯觀,大氣恢宏,但它對於大清王朝的意義,它絕對不止停留在觀瞻上的震撼感覺,而是有著非常不容忽視的兩大歷史意義!
  • 皇帝把皇儲的名字放到正大光明匾後邊,是在防別人,還是防自己?
    按照秘密建儲制度創製時的設想,皇帝先把皇儲名字寫好,再封匣處理,然後放到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後面,等到老皇帝晏駕之時,顧命大臣們再按照程序,拿著皇帝的遺詔,再把正大光明匾後的匣子開封,兩相對照,確認無虞,新皇帝就可以擁有正式名分了。
  • 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牌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
    據了解,每年冬至正午十二點,陽光照射到地面後,會反射到正大光明匾上,陽光自左而右由西向東,將正大光明匾和下面的五條金龍依     原標題: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牌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     12月19日,北京冬至日將至,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 「正大光明」背後 光明正大地藏著幾代皇帝天大的秘密
    去故宮玩,導遊一定會帶你去乾清宮,它是內廷的第一座大殿,殿堂正中高懸著一塊匾額,上書四個大字「正大光明」。這句話出自宋代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中的「至若範公之心,則其正大光明,故無宿怨,而惓惓之意,實在國家。」意指心懷坦蕩,言行正派。
  • 「正大光明」背後 光明正大地藏著一個秘密 卻無人敢動
    去故宮玩,導遊一定會帶你去乾清宮,它是內廷的第一座大殿,殿堂正中高懸著一塊匾額,上書四個大字「正大光明」。這句話出自宋代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中的「至若範公之心,則其正大光明,故無宿怨,而惓惓之意,實在國家。」意指心懷坦蕩,言行正派。
  • 紫禁城「正大光明」牌匾暗藏清代皇帝秘密,傳位詔書被安放其中
    北京故宮每座大殿中,都有皇帝御筆親題的匾額,其中眾人最為熟悉的幹清宮內,有著一塊「正大光明」匾額,高掛在龍椅之上,由順治皇帝御筆親題,幹為天,坤為地,天地交和謂之交泰,象徵皇權至上,能行天地日月之道,秉公處理每一件朝事。
  • 「正大光明」匾後並不光明的秘密,讓位不讓權,資格是誰下的蛋
    這個書呆子死得有點兒冤,皇帝立不立太子關你什麼事。他根本不知道,太子的名單早就藏在了 「正大光明」匾後,而且本朝秘密立儲不止一次。乾隆元年(1 7 3 6 )七月初二,二十六歲的弘曆在乾清宮西暖閣召開御前會議,宣布冊立皇太子。當日,他效法雍正,實施秘密立儲。
  • 甄嬛是怎麼知道皇上立四阿哥的詔書藏在正大光明匾後的?
    蘇培盛早在和槿汐對食後就成了甄嬛的人,自然會向甄嬛匯報自己知道的消息。這個來源可能性很大2.雍正親口告訴甄嬛劇中後期的甄嬛位同副後,且雍正多次試探後都表示不想讓六阿哥繼位。至於說偽造遺詔的後果,甄嬛不是不知道,但她都能為了保護孩子,大膽毒死了雍正,偽造詔書而已,沒什麼不敢的。何況皇上已死,哪裡還有治罪的人?這種可能性也很大「先帝高瞻遠矚,早將親筆密旨用黃紙固封貯於錦匣內,擱置在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之後。諸位王爺和親貴大臣可前往乾清宮檢驗。」這是在恆親王挑釁意圖不軌時,甄嬛說過的一句話。那麼既然是立儲密旨,甄嬛又是怎麼知道的呢?
  • 乾清宮「正大光明」四字,是清朝哪位皇帝寫的,不是康熙
    就是說康熙訓斥完群臣後,就讓人將「正大光明」匾掛起來,他還讓群臣好好看看這四個字,看半個時辰。因此很多人就誤會,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四字,是康熙皇帝書寫的。 然而,其實這四個字,並不是康熙皇帝寫的,那麼是清朝哪位皇帝寫的呢?
  • 永璜和永璋沒有立儲資格,是因為「海蘭」的計謀?實際與此人有關!
    在孝賢純皇后不幸逝世後,永璜以大阿哥身份迎喪,操持內外事務,十分用心,但由於愉嬪海蘭讓五阿哥永琪在乾隆面前進諫讒言,又假借教育永琪不為孝賢純皇后哭喪的事讓永璋中計,加上嘉妃金玉妍故意透露永璜生母是被富察皇后所害的消息,導致喪禮間永璜與三弟永璋表現得不夠傷感,被乾隆斥責二人不合體統,亦不懂禮節,最終被取消立儲資格。
  • 皇上將四阿哥立儲的詔書藏於正大光明牌匾後,甄嬛是如何知道的?
    劇中,甄嬛從凌雲峰迴宮後,蘇培盛便徹底成為了她的左膀右臂。一開始是因為槿汐的緣故,蘇培盛要保護槿汐便要保護甄嬛。後來蘇培盛和槿汐被皇后抓住把柄關入慎刑司差點身亡,皇帝涼薄,竟然毫不猶豫地就捨棄了從小跟著自己的蘇培盛......
  • 寢宮裡為什麼要放二十七張床,「正大光明」匾後又藏著什麼秘密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會覺得奇怪,為什麼要放這麼多張床呢,皇帝睡得過來嗎?事實上,這是皇帝為了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而故意布下的疑陣,設置這麼多房間和床,這樣刺客就不知道自己每晚到底睡在哪裡了。不過,就算放了這麼多張床,有個皇帝卻還是差點在宮裡被殺死。這個皇帝就是明朝的嘉靖皇帝。
  • 觀看圓明園「正大光明」有感
    它由清朝入關後第一位皇帝順治帝的御筆親題。「正大光明」一詞,出自理學大師朱熹的「至若範公之心,則其正大光明」 ,表現的是天地正大,日月光明之道。 從順治帝書寫的「正大光明」書法來看,剛勁厚重有力,深得中國傳統書法的精髓,很有點「皇家的正大氣派」。 這也充分說明福臨從小就接受全面系統的儒家文化教育,具有深厚的儒家文化素養。 懸掛「正大光明」匾的乾清宮,是明朝十四個皇帝和清代的順治、康熙兩個皇帝的寢宮,他們在這裡居住,也在這裡處理日常政務。
  • 故宮「正大光明」匾亮了!評論區沸騰
    12月19日,北京 冬至日將至 正午十二時 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 」匾被金光點亮 十分壯觀 >每年冬至正午十二時 陽光照射到地面後 會反射到故宮的「正大光明」匾上 」 匾額的由來 「正大光明」匾由順治帝 題寫,懸掛於乾清宮寶座上方。
  • 雍正的遺詔公布後,乾隆皇帝為何不停地哭?
    雍正皇帝的遺詔公布後,遺詔到底寫了什麼,乾隆皇帝為什麼不停地哭,這其中到底隱藏著什麼秘密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其中的歷史秘密。雍正離奇去世雍正十三年八月,雍正皇帝還生龍活虎,在圓明園處理政務,絲毫沒有要死的徵兆。然而,在8月23日晚上,雍正皇帝就離奇去世,終年58歲。對於雍正皇帝的離奇去世,關於他的死因一直爭論不休,其中關於呂四娘為父報仇,將雍正皇帝砍了腦袋的說法流傳最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