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光明」背後 光明正大地藏著幾代皇帝天大的秘密

2020-12-21 醉影北京

去故宮玩,導遊一定會帶你去乾清宮,它是內廷的第一座大殿,殿堂正中高懸著一塊匾額,上書四個大字「正大光明」。這句話出自宋代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中的「至若範公之心,則其正大光明,故無宿怨,而惓惓之意,實在國家。」意指心懷坦蕩,言行正派。

乾清宮正大光明牌匾

這塊匾額已經有三百多年歷史了,四個大字最早是出自順治皇帝之手。後來康熙皇帝進行了臨摹,現在懸掛在乾清宮的是乾隆皇帝的再次臨摹。這塊匾額不僅歷史悠久、製作精美,匾額的後面還隱藏著幾代皇帝的一個天大秘密。

清朝入關前後,皇位繼承人基本上都是實行推選制度來決定,如皇太極和他的兒子福臨都是這樣繼承了王位,康熙皇帝是孝莊皇太后決策定下來的繼位人員。皇權傳承而引起的強烈政治震蕩,極大地影響了清朝統治的穩定,讓繼位之路充滿血雨腥風。

清末民國立體照片,大約百年前出品,是蛋白或銀鹽老照片

康熙帝文韜武略,樣樣精通,清除鰲拜,撤出三藩,統一臺灣,平定準格爾叛亂,是一個出色的政治家和睿智的君主。他從父輩的權力爭奪戰中發現了推選制度的不足之處,便建立了一套嫡長子繼承制,想改變代代相傳的這場慘烈持久戰。

然而,這個他以為很完善的制度並沒有扭轉乾坤,反而引發了更大的風波。四阿哥成功稱帝,也就是後來的雍正皇帝。

為了避免「九龍奪嫡」的現象再次發生,改變了立皇太子的方式。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十七日,雍正在乾清宮西暖閣召集總理事務王大臣、滿漢文武大臣、九卿。

三百多年後的「正大光明」和寶座

他訂好了人選以後,親自秘寫儲君諭旨,一式兩份,並密封收藏於特製的匣內。一份放在乾清宮「正大光明」匾後,一份由皇帝隨身秘藏。駕崩時才由大臣取出,將兩份諭旨相互對證後,向全天下公布繼位人,這就是歷史上說的秘密建儲制度。

雍正元年,首次使用密書緘盒的辦法,確立了弘曆,也就是乾隆皇帝。

後來,乾隆皇帝也曾兩次秘密立儲。第一次是乾隆元年,不幸的是太子永璉只活了三歲就夭折了,第二次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私立皇十五子顒琰 為太子。乾隆六十年,將皇位傳給了顒琰,也就是嘉慶帝。

此後的道光、鹹豐也都根據這種秘密立儲的方法繼位,鹹豐帝只有一個兒子載淳,還沒來得及秘密立儲,自己就死了。載淳繼位後,改年號為同治,同治帝19歲時死於天花,沒有留下子女。

皇位便指定道光帝第七子奕寰的兒子載湉繼承,也就是光緒帝。光緒的母親是慈禧的胞妹,但是最後卻被慈禧幽禁。光緒帝死時三十八歲,無子女,後來皇位便由他弟弟載灃的兒子溥儀繼承了。

自鹹豐帝以後,後來的皇帝少子甚至無子,加上清朝統治也逐漸走上了下滑的道路。秘密立儲制度也就逐漸消失在了改朝換代的更替裡,成為了歷史長河中一朵小小的浪花。(醉影北京原創作品 歡迎回復互動)

相關焦點

  • 「正大光明」背後 光明正大地藏著一個秘密 卻無人敢動
    去故宮玩,導遊一定會帶你去乾清宮,它是內廷的第一座大殿,殿堂正中高懸著一塊匾額,上書四個大字「正大光明」。這句話出自宋代朱熹的《朱文公文集.卷三十八.答周益公》中的「至若範公之心,則其正大光明,故無宿怨,而惓惓之意,實在國家。」意指心懷坦蕩,言行正派。
  • 紫禁城「正大光明」牌匾暗藏清代皇帝秘密,傳位詔書被安放其中
    北京故宮每座大殿中,都有皇帝御筆親題的匾額,其中眾人最為熟悉的幹清宮內,有著一塊「正大光明」匾額,高掛在龍椅之上,由順治皇帝御筆親題,幹為天,坤為地,天地交和謂之交泰,象徵皇權至上,能行天地日月之道,秉公處理每一件朝事。
  • 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多少血淚?
    從清朝的雍正皇帝開始,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匾背後,就隱藏了一個天大的秘密。皇帝確立的儲君不再公開宣布,而是藏在匾的背後,待皇帝去世後才能取出公布。這一秘密立儲制度,改變了清朝自建國以來,皇子和宗族們爭奪皇位的你死我活的局面。清朝統治者最頭痛的問題,當屬如何確立繼承人。
  • "正大光明"匾關乎皇帝立儲 雍正藉此秘密立乾隆
    匾額是掛在殿宇、廳堂、軒齋或亭榭上的題字橫額,中國最著名的匾額當屬懸掛於紫禁城乾清宮內的金字匾額 「正大光明」。由於不少影視劇中對藏於這塊匾後的秘密立儲匣多有渲染,因而使「正大光明」匾平添了很多神秘色彩。「正大光明」四個字源自何處?清代順治皇帝為何在乾清宮題寫這塊匾額?清代有幾位皇帝是秘密立儲的?「正大光明」匾的後面置放過幾次秘密立儲匣?
  • 故宮匾額「正大光明」是誰寫的?馬未都講了這樣一段故事
    正大光明,反過來讀光明正大,這是一個成語,形容一個人的作風正直、為人處世正派、心懷坦白,聽著非常偏向口語化,但其實,正大光明這詞,背後還有一段少為人知的故事。
  • 觀看圓明園「正大光明」有感
    今天,從圓明園稱為第一景的「正大光明」景點開始,從藻園門進入,徑直朝前走,約300米處便是正大光明景點,是清朝歷代皇帝理政地方的遺址。它由清朝入關後第一位皇帝順治帝的御筆親題。「正大光明」一詞,出自理學大師朱熹的「至若範公之心,則其正大光明」 ,表現的是天地正大,日月光明之道。
  • 故宮「正大光明」匾大放光明,它背後還暗藏哪些鮮為人知的秘事?
    「正大光明」匾,位於紫禁城內的第一座大殿乾清宮內,並懸掛於殿堂正中上方。關於這塊匾額,它背後的故事,有著諸多傳奇色彩!而這幾天,有一項正在被不少人親證!那就是,在每年的冬至日前後,這塊「正大光明」匾會在正午時分大放光明!
  • 乾清宮「正大光明」四字,是清朝哪位皇帝寫的,不是康熙
    就是說康熙訓斥完群臣後,就讓人將「正大光明」匾掛起來,他還讓群臣好好看看這四個字,看半個時辰。因此很多人就誤會,乾清宮的「正大光明」四字,是康熙皇帝書寫的。 然而,其實這四個字,並不是康熙皇帝寫的,那麼是清朝哪位皇帝寫的呢?
  • 馬未都:你知道故宮上的「正大光明」是誰寫的嗎?其實這有個故事
    馬未都:你知道故宮上的「正大光明」是誰寫的嗎?其實這有個故事 前言: 在我們生活之中任何一句話,一個詞語都有著不同蘊涵,字體被古代人們所發明,一些名言俗語也是如此。「正大光明」這個詞語反過去讀就是光明正大,代表著的就是做人就要正直,要有著善良的人。
  • 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牌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
    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牌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時間:2020-12-19 22:20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牌匾背後隱藏著多少秘密? 12月19日,北京冬至日將至,正午十二時,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匾被金光點亮。
  • 「正大光明」匾後並不光明的秘密,讓位不讓權,資格是誰下的蛋
    這個書呆子死得有點兒冤,皇帝立不立太子關你什麼事。他根本不知道,太子的名單早就藏在了 「正大光明」匾後,而且本朝秘密立儲不止一次。乾隆元年(1 7 3 6 )七月初二,二十六歲的弘曆在乾清宮西暖閣召開御前會議,宣布冊立皇太子。當日,他效法雍正,實施秘密立儲。
  • 寢宮裡為什麼要放二十七張床,「正大光明」匾後又藏著什麼秘密
    事實上,這是皇帝為了保障自己的人身安全,而故意布下的疑陣,設置這麼多房間和床,這樣刺客就不知道自己每晚到底睡在哪裡了。不過,就算放了這麼多張床,有個皇帝卻還是差點在宮裡被殺死。這個皇帝就是明朝的嘉靖皇帝。嘉靖在位時為了求長生不死,不理朝政,民怨四起。
  • 看見圓明園,為政之道,正大光明
    《圓明園四十景圖61正大光明》正大光明,圓明園四十景之首,正氣凜然,威武肅穆,是圓明園中的朝儀區。「正大光明」四字,源自《周易》:「大者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見矣!」;「剛中正,履帝位而不疚,光明也。」
  • 雍正為什麼要秘密立儲?『正大光明』匾後放置過幾次立儲匣?
    從永樂十九年(1421年)正月初一日,乾清宮正式啟用,到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帝賓天,其間大約是三百年,明清十六位皇帝以乾清宮作為正宮。自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雍正帝登極後搬進養心殿理政、居住,到宣統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912年2月12日),宣統帝退位,其間大約是二百年,雖雍(正)、乾(隆)、嘉(慶)、道(光)、鹹(豐)、同(治)、光(緒)、宣(統)八帝,搬到養心殿理政、居住,但乾清宮作為皇帝正宮的地位並沒有改變。說起秘密立儲的由來,還必須從康熙皇帝說起。
  • 雍正深受九子奪嫡之苦,首創立儲詔書藏正大光明,不怕有人偷看嗎
    雍正深受九子奪嫡之苦,首創立儲詔書藏正大光明,不怕有人偷看嗎康熙末年,九子奪嫡嚴重消耗了康熙的精力,且血雨腥風,對朝局造成很大影響。即便是繼承了皇位的雍正,仍然對奪嫡過程中的兇險和困難心有餘悸。所以針對自己的立儲計劃,他改變了清代初期立嫡、立長、立賢的規矩,而是提前確定好儲君,將寫有名字的詔書封存在寶匣內,放在乾清宮正中「正大光明」匾額的後面。等到皇帝百年之後,可以在御前大臣,軍機大臣的見證下,取出寶匣,然後跟雍正身上的另一份詔書相印證,確定儲君的人選。
  • 故宮大殿上牌匾背後的故事你可知道?
    昨天在紫禁城裡些牌匾背後的國家哲學(一)這邊文章裡,分別為大家分享了故宮太和殿建極綏猷匾、中和殿允執厥中匾、保和殿皇建有極匾背後的故事,今天接著分享故宮另外幾塊耳熟能詳的牌匾背後的故事。乾清宮正大光明乾清宮紫禁城的內廷後三宮之一,乾清宮建築規模為內廷三宮之首,明代曾作為14位皇帝的寢宮。清代康熙以前沿襲明制,自雍正皇帝移住養心殿以後,乾清宮就作為皇帝召見廷臣、批閱奏章、處理日常政務、接見外藩屬國陪臣和歲時受賀、舉行宴筵的重要場所。
  • 讓「正大光明」在幹部頭上高懸
    筆者以為,此《準則》猶如「乾清宮」門梁上懸掛的「正大光明」四個大字。  當時康熙題字「正大光明」作成牌匾,懸掛在康熙議事大庭「乾清宮」的門梁上,就是為了提醒所有官吏為官要正大光明,不要搞陰謀詭計。後來,為了讓各個衙門的官吏向老百姓承諾為人正派,在衙門的顯著位置上也都懸掛了「正大光明」牌匾。
  • 故宮有九千房間 清朝皇帝在哪裡睡覺?在哪裡辦公?
    故宮很大,光是建築面積就有15萬平方米,房間則有9000多間——假如皇帝心血來潮,每間房子睡一晚,他得花3年時間,才能將每一間房子睡遍。那麼,故宮那麼大,清朝皇帝都是住在哪間房呢?第一個搬到故宮居住的皇帝是順治皇帝。
  • 故宮「正大光明」匾亮了!評論區沸騰
    12月19日,北京 冬至日將至 正午十二時 故宮乾清宮「正大光明 」匾被金光點亮 十分壯觀 「正大光明」 大放光明 據了解,北京市位於北緯39°56′ >每年冬至正午十二時 陽光照射到地面後 會反射到故宮的「正大光明」匾上
  • 有關圓明園的數字復原計劃,工作重心最先落在第一景正大光明
    圓明園圖畫 網絡圖片大宮門和正大光明一區是雍正繼位後為便於園居理政而興建的「御園正衙」,雍正三年(1725年)建成。正大光明遺址現狀分析圖值房外側各設罩門一,稱東、西罩門,分別通往正大光明左、右配殿後小院。東院與勤政親賢相通,為辦公處,院北端為洞明堂,每年秋審時,皇帝御此殿審核勾決人犯;西院內設茶膳房等後勤服務用房,因此「各衙門奏事由東罩門遞進,茶膳房太監人等由西罩門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