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商網訊:公眾對於地鐵上蓋物業已經不陌生了,但聽說由港鐵(00066.HK)開發內地的地鐵線路車輛段上蓋物業還是第一次。
12月16日,港鐵在深圳地鐵4號線龍華線車廠上蓋發展項目「天頌」正式啟動,這也是港鐵首次在香港以外獲得土地開發權的項目,開啟港鐵在中國內地物業開發的先河。
作為世界上為數不多能盈利的地鐵運營商,港鐵開始在內地複製其在香港「地鐵+物業」的盈利模式,參與深圳以及內地其他城市的土地開發。
港鐵行政總裁韋達誠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記者採訪時稱,希望港鐵「地鐵+物業」綜合發展的經營模式在內地的首次運用,能為內地鐵路沿線土地綜合開發利用提供成功典範。
港鐵的下一個物業開發項目將在天津地鐵6號線北運河站進行。目前,港鐵在國內北京、杭州、天津、深圳四個城市有項目運營,運營方式也分為三種:公私合營( PPP)、建造運營移交( BOT)、運營及維護 (O&M)。
開發總成本約40億元
從地理位置上看,天頌項目位於龍華新區大浪街道,是深圳著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的新城區。
深圳地鐵4號線(龍華線)是一條連接深圳南北的地鐵主幹道,途經人流量巨大的高鐵站深圳北站。天頌項目位於距離深圳北站兩站的龍勝車輛段上。未來,深圳北站連通香港九龍的高鐵開通,到九龍只需14分鐘。
該地塊的地價約為人民幣20億元,項目公司將負責項目的所有開發和建築成本,預計建築成本約為20億元。該項目將於2016年竣工,屆時將提供約1700個住宅單位和10000平方米的商場,預計2014年取得預售許可。
港鐵2012年年報顯示,截至2012年底,其資產總值為 2069.15 億港元,市值 1766.92 億港元,其中政府佔股 76.7%,是全球少數幾家盈利的地鐵運營商之一。
而讓港鐵實現盈利的模式正是「地鐵+物業」的模式。簡單來說,這一模式是指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提供出行方便並提升地價,提升后土地價值的一部分通過物業開發回收,以補貼地鐵建設資金缺口,並為地鐵增加客流。在這個模式下政府不用補貼地鐵,更可從沿線土地開發收取地價,有明顯的財政效益,同時也可為社會帶來可持續的生活方式。
目前,港鐵運營香港 9 條市區鐵路線及一條機場快線,並在新界西北提供現代有軌電車服務,佔香港公共運輸總運量的 46.4%。在香港共計投資及營運諸如圓方(Elements) 在內的 13 個商場,管理包括香港國際金融中心二期在內的高端寫字樓及住宅。
成功模式如何複製
目前,中國正處於地鐵軌道交通快速發展期。截至 2013 年 9 月,國內獲得國家批准建設軌道交通的城市達 37 個,高居世界第一。
但內地城市的地鐵開發運營一直難逃政府補貼的命運。以深圳為例,深圳地鐵集團2012年財報顯示, 2012年利潤總額3.785億元,而2011年是6.751億元,同比減少43.94%,2012年淨利潤3.265億元,2011年5.928億元,同比減少44.92%。深圳地鐵集團認為,利潤總額較上年同期減少的原因之一是,2011年度確認政府補助 7 億元,而2012 年度確認的政府補助為 5 億元。
港鐵「地鐵+物業」模式幫助港鐵實現盈利,2012 年度港鐵總利潤(EBIT)約為 125.5 億港元。
地鐵上蓋物業商業開發也正逐漸被國內地鐵公司採納。以深圳地鐵為例,2011年深圳地鐵上蓋物業商業開發進入實際實施階段,如蛇口西上蓋物業項目、深大站項目相繼開工、前海車輛段上蓋項目與塘朗車輛段上蓋項目進行首批合作開發試點,但這一模式是否能在內地地鐵公司開發中形成良性循環尚待觀察。
( 第一財經日報 作者:盧麗濤)
格林豪泰加速併購酒店物業 將進一步拓展海外
實例剖析購物中心物業新職能
未來商用物業轉讓比例或加大
凱德22億購廣州商場 未來商用物業轉讓比例或加大
紅星美凱龍欲增購物業態 家居賣場轉型商業地產
搜索更多: 物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