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心築夢70年 申城35家博物館推出近40個主題展覽

2020-12-13 中國經濟網

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為了新中國的成立——館藏英烈文物史料展》、上海市檔案館的 《70年記憶 見證上海傳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檔案展》等一批展覽以文物、史料文獻、檔案等形式,呈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各領域的發展歷程,生動記錄壯麗70年

近日,本市35家博物館陸續推出近40個大型主題展覽,以文物、史料文獻、檔案等形式呈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來各領域的發展歷程,生動記錄壯麗70周年。

這批展覽包括: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為了新中國的成立——館藏英烈文物史料展》、上海博物館全新亮相的《少數民族工藝館新陳列》、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的《眾心築夢70年——海上攬勝長卷暨市民捐贈展》、上海市檔案館的《70年記憶 見證上海傳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檔案展》等等。70位英烈珍貴文物

講述初心和使命

歷經一年多的籌備,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的《為了新中國的成立——館藏英烈文物史料展》日前拉開帷幕。展覽從館藏12萬餘件藏品中精心遴選70位英烈的160餘件珍貴文物,講述了近代以來英雄先烈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為了新中國的成立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而英勇奮鬥、不畏犧牲的事跡。

這是近年來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舉辦的文物數量最多的原創主題展覽,展出的文物中有許多公眾知曉度較高卻難得一見的珍貴藏品。如「革命軍中馬前卒」鄒容撰寫的《革命軍》和當年贈給同學的原照;林覺民在廣州起義前夕寫給妻子陳意映的那封絕筆信《與妻書》;被譽為「農民運動大王」的彭湃撰寫、周恩來親筆題寫書名的《海豐農民運動》;聶耳譜曲的《揚子江暴風雨》和《前進歌》的歌譜;還有電影《永不消逝的電波》原型人物李白從事黨的秘密電臺工作時使用過的工具、零件,秦鴻鈞使用的收發報機等。展廳中,每一件文物背後都有著感人肺腑的故事,它們無聲地述說著英烈為了初心和使命,甘願犧牲自己的一切,甚至生命。

55個少數民族文物齊聚展現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

我國是一個歷史悠久的多民族國家,光輝燦爛的中華文明,來自各民族相互融合、共同創造的成果。「花滿申城——上海博物館少數民族工藝館新陳列」日前揭開面紗,以我國55個少數民族文物齊聚的全新面貌,迎接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華誕。

上海博物館少數民族工藝館自1996年底正式對公眾開放以來,以服飾、染織繡、金屬工藝、雕刻工藝、漆器與藤竹編工藝,以及面具藝術六大板塊,展現了中國少數民族悠久絢爛、豐富多樣的造物文化與藝術審美。全新陳列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14個民族的文物,並在展廳入口處搭建了雙層圓形開放式展臺,展出了12件非常獨特的民族樂器。

100餘件珍貴檔案

生動呈現70年70個歷史瞬間

「太自豪了!」參觀完正在上海市檔案館在上海中心大廈舉行的《70年記憶 見證上海傳奇——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檔案展》,不少觀眾發出如是感嘆。該展覽以100餘件珍貴檔案和照片,生動展現了上海70年以來70個具有重要意義的歷史瞬間,通過珍貴檔案傳播中國聲音、講好上海故事。

1956年第一臺電子模擬計算機在復旦大學面世;1958年第一代國產轎車——鳳凰牌轎車研製成功;1962年中國第一臺萬噸水壓機研製成功;1965年世界上第一次人工合成牛胰島素結晶;2017年中國首款自主研製的幹線飛機C919首飛成功……一件件國之重器在「上海製造」中誕生,書寫了催人奮進的傳奇故事。

70年來,上海人民奮力拼搏、接續奮鬥的歷程,創造了一個個「中國第一」「世界第一」的同時,人民生活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展覽中不少檔案記錄了群眾身邊可感、可知、可見的「家事」。如1968年中國第一家國營24小時營業商店——上海星火日夜食品商店開業運營;1991年南浦大橋建成通車;2002年世界第一條商業高速磁懸浮鐵路線在上海通車……

64件(套)市民捐贈展品承載奮鬥者的足跡和理想信念

9月27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推出《眾心築夢70年——海上攬勝長卷暨市民捐贈展》,呈現70年來上海在各行各業勞動者共同努力下所發生的滄桑巨變。

此次展出的64件(套)展品均來自於市民的捐贈。它們中,既有早期中國共產黨黨章,1964年的28吋鳳凰自行車等上世紀生活中常見的老物件;也有潘阿耀、張磐、曹蔚文等不同行業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的榮譽獎章證書等。這些實物帶有鮮明的時代特色,承載著奮鬥者的足跡和理想信念,記錄著一個個在普通崗位上揮灑汗水、奉獻青春的身影。

展廳中,國畫家張弛最新創作的70米長卷《海上攬勝》頗為引人注目。這幅畫卷從西面的安吉(浦江源頭)起步,穿行過上海的郊區和城區,綿延到洋山深水港,以水墨形式描繪上海城市建設成就以及繁華安泰的時代面貌,帶人們盡覽上海之美。

(記者 李婷)

來源:文匯報

相關焦點

  • 足不出戶看展覽 上海博物館推出「雲看展」
    為豐富群眾的文化生活,近日,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指導全市的文物博物館單位開展線上展覽展示工作,暫停開放後的博物館、紀念館紛紛推出網上展覽,繼續為各界公眾提供服務,在家足不出戶看展覽成為市民文化生活的新選擇。
  • 《海上攬勝》入藏上海市歷史博物館
    9月27日,上海市歷史博物館(上海革命歷史博物館)在中華人民共和國70周年國慶之際隆重推出《眾心築夢70年——海上攬勝長卷暨市民捐贈展》,反映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上海在各行各業勞動者的共同努力下所發生的滄桑巨變。
  • 上海自然博物館推出鳴蟲主題展覽—新聞—科學網
    「夜聽蟲吟」探秘鳴蟲世界
  • 2019年全國博物館共舉辦展覽2.86萬個,接待觀眾12.27億人次
    2個多小時的活動裡,近300名小學生分組參與展廳尋寶、製作紀念幣、文物拼圖遊戲、博物館課程等,在手腦結合的互動體驗中感受吳文化的內涵。吳中博物館今年6月正式開館,定位「高水平、有特色的文化綜合體」。開館以來,舉辦了「三國志」文化展、「吳門吾景——明清吳中山水勝景」等展覽,策劃推出了多場博物館之夜、藝匠傳習課程、學術講座活動,為市民提供豐富多彩的文化體驗。
  • 申城美術館展覽季將貫穿元旦春節
    2020年上海市美術館展覽季活動今天拉開帷幕。作為「1+16」美術館市民共享計劃重點內容之一,本次展覽季活動將貫穿元旦、春節假期,持續至2021年3月。    結合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近期發布的年度上海市美術館名錄,本次活動將聯動全市16個區的89家美術館,推出六大主題120多項展覽,其中免費展70餘項,新展近40項。
  • 上海近70家免費開放博物館 教你玩轉博物館
    2008年211萬人次,2009年492萬人次,2010年572.5萬人次,2011年586.7萬人次——這是過去四年,在上海享受博物館免費服務的觀眾數,呈現出一道強勁上揚的「牛市曲線」。5月18日是國際博物館日。在我國,博物館是首個向公眾免費開放的公益性文化場所。
  • 2020年上海市美術館展覽季活動啟動,六大主題120多項展覽全民共享
    2020年上海市美術館展覽季活動16日正式拉開帷幕。作為「1+16」美術館市民共享計劃重點內容之一,本次展覽季活動將貫穿元旦、春節假期,持續至2021年3月。六大主題120多項展覽全民共享,其中免費展達70餘項,新展近40項結合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近期發布的年度上海市美術館名錄,此次展覽季活動將聯動全市16個區的89家美術館,推出六大主題120多項展覽全民共享
  • 國慶假期北京推出70項展覽,觀眾足不出京,飽覽世界各地「名勝」
    今年國慶假期,本市百餘家博物館將推出主題各異的70項展覽,觀眾足不出京,可飽覽世界各地民俗「名勝」,便覽中華文明五千年精粹。新中國70年往事扎堆兒追憶今年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溫顧來時路成為國慶假期很多展覽的主題。
  • 上海博物館、一大會址……上海這八個展覽入選國家文物局百個主題...
    近期,國家文物局2020年度「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00個推介展覽已公布上海有8個展覽入選上海博物館、一大會址上海市歷史博物館等7館榜上有名
  • 上海84家博物館、29家美術館春節期間不打烊
    過「文化年」日漸成為滬上新潮流,各博物館、美術館已早早備好大餐,各類充滿濃濃年味的展覽靜候來客。記者昨天獲悉,春節期間,上海84家博物館、29家美術館照常開放,眾多新春系列特展和主題展覽為申城渲染出濃鬱的節日氣氛。
  • 陝西歷史博物館今年推出23個新展覽
    原標題:陝歷博今年推出23個新展覽 2018年12月29日,陝西歷史博物館召開「2019年新展覽計劃新聞發布會」,公布即將在2019年推出的23個新展覽。 為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滿足人民群眾多樣文化需求,2019年陝西歷史博物館精心策劃了一系列主題鮮明而又各具特色的專題展覽。
  • 中國國家博物館:讓好展覽深入人心
    包括「屹立東方——館藏經典美術作品展」「丹心鑄魂——吳為山雕塑藝術展」2個特別表彰展覽;「藝道長青——石魯百年藝術展」「證古澤今——甲骨文文化展」「絲路孔道——甘肅文物菁華展」「虎鎣:新時代·新命運」「雲鬢珠翠——維吉尼亞美術館藏二十世紀珍寶藝術展」「中國古代佛造像」「現代化之路——共和國七十年」「小城故事——湖南龍山裡耶秦簡文化展」等8個優秀展覽。
  • 國慶免費活動 | 北京博物館70項展覽大全
    第2589期文化產業評論博物館裡過國慶,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奮進,最近,各行各業都以多種形式展現著70年與新中國共成長所取得的輝煌成就,文博行業也不甘落後,國慶期間,北京地區博物館70項展覽邀請您一起為祖國麻麻慶生。
  • 瘟疫主題展覽和博物館,你知道幾個?
    在西方,這項工作開展較早,已有多家博物館舉辦過瘟疫主題相關的展覽,有些地區還建立了瘟疫博物館。 ▲西班牙流感中的醫院 來源:費城醫學院穆特博物館官網展覽時間:2018年11月16日-2019年3月3日展覽描繪了未來另一種不知名致命性「疾病X」,同時還展現了幾個世紀以來致命性傳染病。
  • 北京:「五一」黃金周38家博物館推出63項展覽
    "五一"黃金周,北京市38家博物館將推出63項展覽。4月27日,記者從北京市文物局獲悉,5月2日,胡同張北京民間藝術館將開門迎客,萬壽寺北京藝術博物館將免票開放;5月7日,北京古鐘博物館將實行免票。
  • 國家博物館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時間+亮點+預約+交通)
    「偉大的變革——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大型展覽」>開放時間:自2019年1月1日起,展覽開放時間調整為上午9:00至下午17:00(周一閉館)  展覽地點:國家博物館  參觀方式:觀眾可持身份證從國家博物館西門免費入場參觀。
  • 北京自然博物館「水·城市」主題展覽開展(圖)
    北京自然博物館值此之際推出《「水·城市」主題展覽》,並拉開了其2011年「水·城市」主題活動周的序幕。《「水·城市」主題展覽》採用數百張精美圖片,以2011年世界水日「城市與水」為主題,分為水、水與人類文明、水與城市—北京的水、地球水的亞健康、水危機5大板塊。北京自然博物館希望通過這個展覽呼籲全社會,要像珍惜生命一樣,愛護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地球水資源。
  • 青島註冊博物館數突破70家 全省排第一(圖)
    原標題:創新有道 博物館城呼之欲出 我市註冊博物館數突破70家全省第一 民辦博物館首次超過國有博物館數量  2016年4月,八大關蝴蝶樓電影博物館開放據統計,青島2016年新增各類博物館10家,依法註冊登記的博物館達到70家,位居山東省首位,其中非國有博物館比重迅猛增長,青島貝殼博物館、青島西洋文化藝術博物館、嶗山九水生態園林博物館等非國有博物館的總量,首次超越了國有博物館,全市文博系統全年共舉辦各具特色的宣傳活動114項,僅青島市博物館(以下簡稱青博)就接待國內外參觀者54萬人次。
  • 上海89家美術館聯動 六大主題120多項展覽貫穿元旦、春節
    據悉,2020年度上海市美術館名錄內共計89家美術館,其中國有美術館26家,非國有美術館63家。與2019年相比,上海新增美術館10家,分別是:程十髮美術館、西岸美術館、上海市虹口區抱樸美術館、上海松江區國匠美術館、上海松江區賢禾美術館、上海國稷美術館、上海湫光美術館、上海市閔行區蔡兵美術館、上海半島美術館、上海吳宜恩美術館。
  • 一百個博物館精品展覽,一定要看!
    >本次展覽分為「孔子的生平與思想」「儒家學說的形成與發展」「儒家學說的國際傳播」「孔子題材藝術作品」四個部分,匯集了自新石器時期至當代的珍貴文物、古籍以及藝術品240餘件(套),總共700餘件,其中還有41位當代藝術家創作的近40件孔子文化題材美術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