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級市場退出有多難?八成項目或無法成功套現

2020-12-14 騰訊網

落袋為安?

「投資人的錢,大概率是收不回來的。」深創投董事長倪澤望的話令人憂心忡忡。

在第13屆中國投資年會·年度峰會上,他表示:「指望IPO,基本不可行。」去年,一級市場內項目投資數量超過1萬個,但A股上市才105家,加上去香港、美國的不超過200家,如果大家尋求IPO退出,機率只有1%-2%。

曾有業內人士表達過類似的觀點,現階段國內VC/PE行業的退出格局是:10% 能IPO ,10%能併購退出,20%會死掉,60%在發展中,換言之,百分之七八十的項目是沒有辦法退出的,這還是國內一線機構的投資數據。

基金管理人現階段正面臨著,大批存量已投項目等待退出。

「募、投、管、退」,「退」是最後一個環節,也是核心環節。無論基金管理人的募資能力多強,項目來源多豐富,投後管理多完善,以結果導向來看,在退出這一環節實現收益,為投資人帶來真正的回報,才能算是成功。

投資人能否將收益落袋為安,我們仍需要打一個問號。

國壽投資直接投資部負責人顧業池曾直言:「很多基金對外宣傳自己的市值、IRR有多高,但市場裡面真正的DPI能做過1的大型PE基金還不是很多」,他認為「退出」這件事值得所有人認真關注。(註:DPI指基金對投資人已分配的收益,DPI等於1意味著成本已經收回)

近來對於PE二級市場(Secondary Market)需求的不斷升溫,也側面說明了這一點。

人民幣基金存續期多是「5+2」或「7+2」,這意味著大量2011-2013年間成立的基金面臨必須退出的節點,二手份額轉讓基金被諸多GP視為「救世主」的存在。

此外,投中研究院數據表明,2012-2017年間,政府引導基金數量增加987支,設立總目標規模增加51364億元,大量引導基金同樣急待退出。

過去,這個行業募資不算太艱難,管理人更多地專注在投出去。而現在,「退出」擺在了大家面前。

一地雞毛

國內VC/PE行業中,不少管理人曾經期望通過追熱點,交出一份漂亮的成績單。行業內曾流傳著這樣的創業金句:「站在風口,豬都能飛起來。」

「跟風投資」現象在市場中一直存在。無數資本湧入風口的背後,直接導致的是大量項目面臨清算的風險。

基石資本董事長張維在投中年會上指出:「可怕的從來不是宏觀經濟,而是跟風投資。」

2011年開始的「千團大戰」,吸引了拉手、美團、窩窩團、滿座團等在內超過5000家創業者,資本也是蜂擁而至。整個網際網路行業,都在期待Groupon創造的高利潤神話在中國得到複製,但到了2012年底,國內團購網站減少至2200家,2013年底這一數字又減少至213家,至於目前?市場上僅剩幾家巨頭。

2015年掀起的「百播大戰」熱潮中,直播平臺從PC向移動端轉移,催生出了直播熱潮,2015-2016年,國內移動直播平臺超過200家,拿到後續融資的公司包括映客、花椒等在內的就有100家以上,但隨著整個行業的整治以及營業模式過於單一,2017年後行業再也沒有激起大的浪花。

2016年風靡的「共享經濟」也是如此。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在短期內紛紛獲得高額融資,僅2016年就成立了超過30個共享單車公司,2017年下半年共享經濟卻集體陷入了倒閉潮之中。

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張維預測,今年或將是「造車新勢力」的倒閉年。根據外媒統計,中國目前共有487家電動汽車製造廠,僅造車新勢力企業已突破100家,目前排名前十的企業融資合計超過500億元。他表示,「縱觀汽車行業,美國只有三個半主流自主品牌,歐洲也只有五個汽車集團。」

熱血澎湃之後,往往伴隨著一地雞毛,再完善的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也無法滿足如此多風口浪尖裡的退出需求。

風口來去匆匆,風口消逝背後卻留下很多爛在手裡的項目。

上市潮

國內一級市場看重IPO退出,在多數人眼中IPO意味著名利雙收。不少基金管理人希望通過單個項目上市帶來的高額回報,支撐起整支基金的收益率。

但更值得關注的是,一方面,能IPO退出的項目是小概率事件。在當前A股的發行制度下,大部分企業,尤其是新經濟企業,無法依靠A股IPO實現退出。

根據CVSource投中數據統計,1990年-2018年,A股IPO的企業約3578家。其中,2017年,A股市場新股上市數量首次突破400宗,全年境外IPO共74起,這也成為中概股2011年上市低迷以來最火爆的一年。2018年,A股全年首發過會企業僅111家,境外美股、港股IPO超過100家。

這些數字相比VC/PE行業內的存量未退出項目,甚至連零頭都算不上。

另一方面,資本市場的低迷,大批新經濟公司不惜「流血」上市,將登陸異地資本市場的時間提前,蜂擁搶登香港和美國股權市場。然而,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的環境下,在美股、港股上市的項目,不乏IPO卻落得「有名無實」的案例。

根據Wind數據統計,港股中資股上市首日破發比率由2017年的24%上升至2018年的36%,年內破發的中資股數量更佔到七成以上,美團點評、小米、51信用卡、平安好醫生、映客等無一倖免。美股上市首日破發比例也同樣是大幅上升,由2017年的11%上漲至2018年29%。

《2018中國股權轉讓藍皮書》中統計了十隻「科技獨角獸」的上市情況,其中70%的獨角獸中最後一輪投資人出現了虧損,90%最後一輪投資者收益無法跑過理財收益。

與破發相比更糟糕的是,近期上市的美港股中資企業的交易額十分慘澹,大批企業成交額每日維持在幾十萬美金或兩三百萬港幣之間。這些企業的投資人在上市後,要賣出所持有的股份,所需時間也很長,依然面臨著退出難的窘境。

同樣,國內上市企業的投資人也因減持新規大大延長了退出周期。而無法按計劃實現退出往往伴隨著投資回報的降低。

項目退出難,項目IPO退出更難。

科創板的推出,能否為市場帶來新的變化也是未知。

怎麼辦?

國內本土私募股權投資誕生至今,VC/PE行業已有將近20年的歷史。如果20年後回頭看,大家現在不過處在一個非常初期的階段,這些困難和窘境在所難免。

對比全球VC/PE市場,美國和歐洲市場相對成熟。

Pitchbook數據顯示,美國PE基金的第一大退出路徑是通過PE二級市場接盤(S基金),第二是通過併購退出,最後才IPO。IPO退出的佔比僅在5%左右,而國內VC/PE基金將近一半以上的項目都在尋求IPO退出。

美國VC基金的退出路徑中,IPO同樣也佔的比例很少,併購和槓桿性收購佔大比例。

就PE二級市場來看,海外市場經過將近30年的發展,所創造的價值越來越被投資人所認可。投中研究院數據表明,2008年後,S基金淨回報倍數中位數和淨IRR中位數明顯高於其他私募基金,2008-2017年全球S基金募集完成規模達2160億美元。

國內市場S基金的發展不足十年,僅處於市場摸索的階段,國內S基金的募集數量和募集規模不及國外的十分之一。

未來,我們在PE二級市場這一大退出渠道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就海外併購市場來看,美國大型併購基金多一些,歐洲中小併購基金多,整體上是七成在做併購型基金,三成在管成長型基金。這個數據在國內恰恰相反,大家更青睞於成長型項目。

去年,A股IPO不順暢的情況下,國內併購市場相對活躍了很多。此外,去年國內一二級市場估值倒掛嚴重,不少有實力的管理人開始通過併購等途徑控股上市公司,來實現其體系內產業資源的整合。目前,一級市場項目估值逐步理性回歸,管理人在價格和保障條款等方面議價能力大大提升,產業間進一步整合的交易成本更是降低。

這些足以讓我們相信,未來併購退出的優勢會越發凸顯出來。

畢竟,這個行業還很年輕,我們能做的還有很多。(文/杜夢蝶 來源/投中網旗下偏見實驗室)

相關焦點

  • 一級市場回報有多高?
    在這裡,我援引的是美國對衝基金AQR對於私募股權和二級市場投資回報做的一個研究報告。上圖顯示的,是過去30年美國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股權投資的歷史回報。我們可以看到,私募股權(基於Cambridge Associate數據統計)的投資回報,為每年9.9%左右。同期的標普500指數回報,為每年7.5%左右。
  • 劉紀鵬:需制止一級市場高價圈錢 二級市場瘋狂套現
    央廣網財經1月17日消息 今天,在第五屆中國投資者大會上,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提出,應調整上市公司股權結構,預設減持底價;必須制止一級市場高價圈錢、二級市場瘋狂套現等行為他認為,股東減持、資本套現極大影響了資本市場穩定,他提議應強化股東減持信息披露,預設減持底價。   「一級市場必須制止高價圈錢,二級市場必須制止瘋狂套現,這是一個社會財富分配的領域,應進行一場股權革命。」劉紀鵬說。
  • 便利店賺錢有多難?3年無法盈利或要退出市場
    便利店賺錢有多難?樂琰[ 農工商集團麾下可的和好德的門店總數一度超過2000家,經關店調整後,目前共約1300家。 ][ 「2018年中國便利店百強榜」顯示,中石化易捷排第一。 ]說起7-11,大家並不陌生,這家便利店巨頭名聲在外。
  • 註冊制將全面落地 創投警示「一級市場估值二級化」
    證監會將深入總結試點經驗,及時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選擇適當時機全面推進註冊制改革,著力提升資本市場功能。伴隨資本市場改革、註冊制逐步推進,創投機構也迫切期待行業迎來「高光」時刻。在創投人士看來,註冊制不只是對整個資本市場,對創投機構、創新企業都有深遠的影響。與此同時,註冊制下,創投機構也面臨「一級市場的估值二極化」,資金端來源機構化帶來的挑戰。
  • 交餐廳加盟費後發現問題想退出 到底有多難?
    趙先生提出退出加盟要求,但遭拒絕。《天天315》本期聚焦:投資餐廳,交加盟費後發現問題想退出,到底有多難?請點擊音頻收聽詳細內容!央廣網北京7月3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經濟之聲《天天315》報導,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選擇創業的人越來越多,開一家餐廳是不少人會考慮的項目。
  • 一級市場項目估值「二級化」,VC/PE遇高估值陷阱,投還是不投?
    多位業內人士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均認為,未上市的企業採用這種估值方式不合理,這將使一級市場投資的成本攀升,加大了項目退出的風險。不少企業開出了「天價」「現在晶片領域,還沒流片成功的企業估值就10個億了,流片成功的都20個億了。」
  • 兜售份額、轉讓老股、尋求投資,獨角獸項目一級市場太火爆,真有...
    證券時報·創業資本匯記者近日了解到,市場上有不少FA機構在聚焦獨角獸項目的融資,也有一些獨角獸項目在轉讓老股,還有多家獨角獸企業傳來了啟動新一輪融資或完成巨額融資的消息。但有資本追捧的同時,也有資本表現得特別謹慎,甚至對此持保留態度。
  • 在項目退出之前,投資人在想些什麼?|VC洞見
    圖:浙商創投聯合創始人 華曄宇華曄宇導師於2007年參與創立浙商創投,浙商創投已經管理了近40個各類股權投資、併購基金,成功投資了當虹科技、虹軟科技、安恆信息、華數傳媒、華策影視、貝因美、慈星股份、中新科技等200餘家優秀企業,有近50個項目已經實現成功上市或併購退出。退出考量——宏觀經濟與市場環境一個項目要不要退,需要進行綜合考量。
  • 新股市值配售 一級市場資金何去何從?
    「即使有暴利,也絕不染指二級市場」成為他從事股票投資的信念。正當他準備再接再厲、大幹一場的時候,新股發行中採用市值配售政策開始臨近實施了。「這已經不再是適合我能夠賺錢的遊戲規則了。」張坦言,這就是他退出的惟一原因。一級市場:「魚與熊掌」兼得  對於證券投資來說,高風險和高收益是如影相隨的。
  • 一級市場企業估值「二級化」 高溢價愁煞投資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種定價方式甚至蔓延至較早期的投資中,讓當前一級市場的投資陷入尷尬局面。多位業內人士接受證券時報記者採訪時均認為,未上市的企業採用這種估值方式不合理,這將使一級市場投資的成本攀升,加大項目退出的風險。
  • 天津市首例市管一級企業百分百退出國有股權 水產集團混改成功籤約
    上證報訊 昨天,天津市水產集團有限公司混改項目成功籤約,其百分之百國有股權轉讓給了民營企業巨石控股有限公司。據悉,這是天津市市管一級企業百分百退出國有股權的首例。這也是天津市市管企業第6個成功實施混改項目。
  • 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簡析
    二級市場:是指退出和交易市場,也就是A股市場,其更多作為一級市場投資的一個退出通道並提供交易流通功能。二級市場投資更偏投機性,這裡更加關注事件性機會,通過事件性機會獲得短期溢價,當然,這裡也有長期的價值投資者。
  • 徹底退出中國市場 樂天瑪特敗在哪兒了?
    在登陸中國市場11年後,有著「亞洲零售業之最」稱號的韓國商業巨頭樂天瑪特最終選擇退出。10月15日,有媒體報導,在此前樂天集團旗下零售超市樂天瑪特在華93家門店宣布向利群股份、物美集團出售的基礎上,餘下未能出售的12家店鋪,也擬在年內徹底關店,這意味著樂天瑪特將徹底告別中國市場。資料顯示,樂天瑪特是韓國樂天集團旗下專營大型超市的子公司,而樂天集團作為韓國五大集團之一,僅次於三星、現代汽車、LG、SK,曾在世界500強排名第28位。
  • 手機POS機變味 成信用卡套現神器?
    鄺野 畫手機刷卡器日見流行,只需身份證和一張銀行儲蓄卡就可申領,「可刷自己的信用卡」竟成推廣賣點;據說還可零門檻做代理商,「別人刷卡我賺佣金」你聽過「手機POS機」嗎?最近市面上這種刷卡外設終端日見流行,跟火柴盒體積差不多,插入手機耳機插口或使用藍牙,下載客戶端就可使用銀行卡進行刷卡。
  • 這個服飾巨頭退出中國,退出亞洲
    其母公司思捷環球(00330.HK)不斷收縮戰線,退出中國,退出亞洲,只剩下無路可退的歐洲市場。ESPRIT官方商城公告高峰時曾年賺60多億港元大多數中國人知道ESPRIT這個品牌,是源於著名女星林青霞的代言。
  • 安排女兒「套現」18億,四川富豪急著「割韭菜」?準備移民了?
    我們以銀行業為例,能夠立馬想到工行、農行等,而在房地產市場,碧桂園、萬科的名字也同樣響噹噹。同樣在我國的鈦白粉市場,也有一個「大佬」的存在,龍蟒佰利是我國最大的鈦白粉生產商之一,其收入佔了整個國內該市場的八成。而對於龍蟒佰利而言,也不用擔心市場的「枯竭」。因為其生產的部分產品早已經融進我們的生活,難捨難分。
  • 整治POS機套現須從規範第三方支付運營抓起
    一家之言整治POS機套現從規範第三方支付機構運營抓起,減少代理商層級,並層層傳導商業合規守法的正能量,POS機套現的灰色市場就能得到有效治理。眼下POS機正發展成一個金融灰色市場,普通個人可直接購買POS機自行套現。POS機套現背後隱藏著龐大產業鏈,有代理商形成了嚴密的分級抽傭模式,消費者每刷一筆錢,各個鏈條都會有收益進帳。多年前,月光族多張信用卡在ATM機上輪番透支套現就可解囊中羞澀。如今乾脆自己買POS機,想刷就刷,POS機成了自家的「印鈔機」。
  • 「重慶李嘉誠」張松橋下什麼棋:內地套現 買下香港
    愛都會」、「梧桐郡」、萬州「濱江1號」、「雲都國際」、「重慶國際都會」等多個項目。其中,「重慶國際都會」,總建築面積超過200萬平方米,是在品質和品相上雙雙引領重慶地產新模式的城市綜合體。   2006年11月,張松橋以 「中渝置地」將旗下地產業務在香港成功上市,並在融資資金的支持下,把發展軌跡從重慶向成都、昆明等多個城市衍生。
  • 兩男子網上學複製銀行卡套現 因不懂英文未成功
    兩名男子把作案目標瞄準了外國人,但由於只有初中學歷不認識英文,鼓搗好長時間也沒能成功。瀋陽警方趕在二人成功實施作案之前,將二人抓獲。  網上「學藝」 複製銀行卡套現  昨日記者從瀋陽市公安局和平分局獲悉,近日和平警方破獲一起妨害信用卡管理案。
  •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 發力低成本商業航天市場
    12月22日,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長徵八號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點火起飛,順利將五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首飛任務取得圓滿成功。這是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下稱「火箭院」)研製的新型中型運載火箭,填補了我國太陽同步軌道運載能力的空白,也為未來中低軌高密度發射任務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