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你是要減重、增肌或是為了健康,訓練後的30分鐘到1小時內,聰明攝取一份營養均衡的加餐,使訓練效果加倍提升。
加餐以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的搭配最為理想,碳水化合物可恢復體力幫助吸收各種補劑,蛋白質者則能修補因運動受到破壞的肌肉組織。
如果訓練後沒有吃東西,第二天你可能會非常疲倦,精神無法集中,肌肉酸痛也不易恢復。
大多數人對運動後的飲食非常小心翼翼,就算餓了也只是吃點水果,或是喝點豆漿,就怕白白浪費時間運動,反而讓自己越來越胖,不過你根本沒有必要這麼做!米飯、地瓜……複合型澱粉類食物最佳食用時間反而是在運動後。
運動時會消耗大量肝醣,肌肉會不斷分解、合成,所以運動後一定要適量補充營養,修補和再生被破壞的肌肉組織,提高新陳代謝,若是只單靠喝豆漿、吃水煮蛋……蛋白質補充營養根本不夠,因為蛋白質合成需要可以提供能量的碳水化合物幫忙才行,所以運動後攝取蛋白質搭配碳水化合物是必要的。
運動後食用碳水化合物的最佳時間在鍛鍊後30分鐘內,建議吃白飯、地瓜、番薯……原型食物,麵包、麵條、蛋糕這些已經加工過,且含糖量高的食物不能碰,因為它們才是真的讓你運動後越吃越胖的主因。
蛋白質幫助增肌
蛋白質的重要性在於可修補與再生運動時被破壞的肌肉組織。碳水化合物搭上適量的蛋白質,可以增加肌肉質量與性能,甚至有助於減少體脂肪。碳水化合物促進胰島素分泌的效果,可加速蛋白質被吸收。如果碳水化合物比例過低,可能造成血液中的胺基酸被吸收的速度緩慢,在血液中滯留較久,反而加重腎臟負擔。
科學的食物比例
訓練後進食碳水化合物與蛋白質比例為4:1或是3:1,能對肌肉恢復產生較好的效果。食物分量不用過多,控制在300卡左右就能使食物達到完美的補充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