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3年時間選水果,生鮮電商「田歸農」靠賣果切、果汁,實現損耗低於...

2020-12-16 創業邦

3年前,生鮮電商市場迎來了諸多創業者,一米鮮、美味七七、許鮮們融資金額巨大,攻城略地,好不熱鬧;3年後,因經營不善、資金鍊斷裂等問題,諸多生鮮電商遭遇關停或合併的命運。

創辦於生鮮電商最火之時,以果切、果汁外賣配送為主的「田歸農」不算是家「快」公司,3年多來,其創始人陳宏宇開了北京4家店,他說這個數字在未來3年會變成350家。

田歸農創始人陳宏宇

陳宏宇告訴創業邦(微信搜索關注:ichuangyebang),水果的口感對於消費者的選擇是決定性的,會直接影響銷量、評價和復購率,水果品類太多、擴店速度過快,對產品品質控制的挑戰就越大。

3年多來,陳宏宇和團隊跑遍全國各地,尋找水分、糖度、口感最佳的水果,麒麟無籽西瓜、青島豐水梨、重慶白帝城諸葛橙、菲律賓多肉鳳梨……一一被收入囊中。

陳宏宇認為,選品的過程,實際上是整個團隊在積累對水果的認知和購買經驗,這本身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他並不擔心在選品上被抄襲。

田歸農的目標用戶是都市白領和中產階級,運營模式是在主流商圈的社區附近開設60-120平米的水果店(前置倉),滿足500-800米內的到店購買需求和半徑5公裡內1小時的配送到家需求,提供整果、果切、果汁三種產品形態。用戶在第三方外賣平臺或者田歸農微信公眾號上均可下單購買。

田歸農新推出的「綠巨人」鮮榨果汁

損耗率是生鮮電商成本高企的重要原因。田歸農的水果損耗控制在5%以下,遠低於行業的30%,周轉率也只有1.5天,一方面有賴於前置倉的建設,減少了水果的在途時間,讓用戶更快獲得產品,另一方面,相較整果而言,果切、果汁有加工過程,可以保證口感和品質,用戶可直接食用也更方便,毛利率也比整果要高很多。

據陳宏宇透露,田歸農有七成的銷量來自於果切、果汁,外賣平臺和微信平臺上的客單價分別為100~110元、130~150元,新老用戶的復購率為40%、60%,線上線下的整體月銷售額近500萬元,單店已實現盈利。

在陳宏宇看來,田歸農經過3年時間,在選品、SKU、銷售和營銷管理上均獲得一定積累,加上第三方外賣配送服務已基本成熟,所以下一步的重點主要放在前置倉的建設,用3年建設350家線下店,讓田歸農的服務在更多城市覆蓋更多用戶。

在具體的擴張策略上,田歸農選擇了「輕加盟」,即加盟方提供資金支持,由田歸農派出管理和運營團隊,5年內返還加盟商3倍本金。

田歸農的核心團隊

田歸農未來的挑戰在於,在快速擴張的同時,能否繼續保證對供應鏈和終端門店的管控力度,以確保提供穩定的產品和服務品質。

據悉,田歸農正在進行天使輪融資,金額500萬元人民幣,主要用於團隊搭建和平臺建設。

相關焦點

  • 生鮮電商的損耗管理業務流程
    本文主要介紹生鮮電商及傳統批發和食材配送都關注的生死節點——多層級損耗管理業務,總共6個層級的損耗管理。這塊業務無論是線上還是線下,批發還是零售都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對於生鮮電商,以下簡稱平臺。先解釋下,什麼是生鮮損耗,行內讀者,可忽略此段。
  • 聊聊生鮮電商產品損耗,這3點你要知道
    生鮮產品易腐爛,在產品的各個環節都容易產品損耗。具體產品損耗的來源有哪些?為什麼生鮮產品的損耗對平臺很重要?需要注意哪些環節?文章對這些問題進行了解答,與大家分享。01 生鮮電商生鮮產品損耗的來源生鮮電商平臺,面臨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生鮮產品損耗。
  • 田歸農——回歸本真,還原初心
    田歸農就是這樣一家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水果店,從14年6月開始,從一家門店,到崇文門,望京等好幾家分店;從以前每天營業額300,500,到五千八千,再到現在的兩萬到三萬,這一切都是這對夫妻共同努力的結果。「農業是最後一塊未開發的處女地,有志青年奔農業」在14年的時候,農業,水果生鮮市場漸漸發展起來,逐漸被重視,到15年,就有很多人進入這個行業,正如雷軍所說的那樣「這是一個暴風口上的行業」。
  • 倒下的水果營行:燒錢催不熟生鮮電商
    而媒體亦測算,按照水果營行宣稱的單店月銷售額50萬元計算,眾籌參與者的年化投資回報率將高達30%左右。而通常認知下,年化益率過10%的產品,其風險已然極高。但這並不屬於本文所要討論的重點,因為由始至終,水果營行所打造的生鮮電商模式,都如同劉伯溫那篇《賣柑者言》所寓意的那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
  • 他在餓了麼上賣果切,2個月開6家分店,單店單月淨利兩三萬
    他在餓了麼上賣果切,2個月開6家分店,單店單月淨利兩三萬 iwangshang / 王安憶 / 2018-05-29 摘要:短短2個月,一群90後男生在杭州「砍」出6家分店,最早落地的武林店和景芳店已經實現單月兩三萬的淨利潤
  • 水果基礎供應鏈服務商捷翔供應鏈獲8000萬A+輪融資
    捷翔供應鏈致力於以國際領先的物理保鮮技術重構水果產業供應鏈中高貨損、短保鮮期、淡旺季供求不平衡、產地預處理基礎設施缺失等行業痛點,並針對消費環節「保鮮、淨果、小份「的消費趨勢推出基於中央工廠的「水果產品」供應鏈,賦能下遊KA賣場、水果新零售、果汁冰吧等消費場景。捷翔供應鏈希望通過技術賦能產業,帶動傳統的水果貿易供應鏈的精細化、標準化升級,實現水果產業從「農產品」向「食品+食材」的轉變。
  • 生鮮電商的市場分析報告
    為了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即時性需求以及減少生鮮產品的損耗程度,眾多生鮮電商紛紛在社區布局前置倉與線下門店,覆蓋其周邊1-3公裡內的消費人群,縮短配送距離的同時,也為提高時效奠定基礎。此外,在大數據時代下,生鮮電商可根據用戶的消費數據,社區用戶畫像,進行選品優化,精準預估客戶採購量,以減少損耗,提高庫存周轉;在末端配送時,通過線上智能調度系統,實現最優路線匹配和最優區域派單,提高配送效率。2.1.5 需求端:消費群體及消費習慣變遷
  • 生鮮電商是個「功夫活」 社區「菜籃子」爭奪戰不斷升溫
    近日,某電商平臺企業進軍北京社區生鮮零售領域,在天通苑、北苑兩大社區開展網上生鮮配送服務。此前,盒馬、每日優鮮等都重金投入生鮮配送,物美、京客隆、家樂福等傳統商超也加大了生鮮上門配送服務力度,分食社區生鮮零售市場「蛋糕」。數據顯示,目前全國大大小小的生鮮電商平臺已達4000多家,社區「菜籃子」爭奪戰不斷升溫。
  • 生鮮電商如何「保鮮」 點點滑鼠買生鮮真的靠譜嗎
    2013年,作為「最後一塊藍海」,生鮮成為電商的兵家必爭之地。2012年,我國進入流通領域的農副產品價格總額約2.5萬億元,但是通過電子商務流通的只有200多億元,僅佔1%左右,遠遠低於其他垂直電商領域,拿服裝來說,網絡渠道已佔去整個銷售額的17%以上。  不過,產品標準化程度低、物流成本高等問題也一直在困擾著生鮮電商。
  • 杭州90後兩個月開出6家果切店
    45天時間,杭州一共產生了42萬份水果訂單。一天20000刀!杭州果切店上演現實版「切水果」「雖然水果店處處可見,但果切其實是一個新興行業,而且在杭州潛力巨大。」身為本地人,宋俊超說自己非常了解家鄉:對老杭州人來說,杭州是休閒之都,生活安逸;對新杭州人來說,工作節奏太快,不想在瑣事上浪費時間。這兩類人,尤其是後者,恰恰催生了龐大的果切新零售市場。果切外賣的下單高峰期在上午11點半到下午3點,他的果切店裡,賣得最好的三樣水果是西瓜、哈密瓜和芒果。生意最火爆的時候,在同一幢寫字樓,不同白領用戶同時下了47個外賣訂單。
  • 生鮮電商哀鴻遍野 看我廚如何實現復購率近六成
    2014年12月,我廚作為望湘園(上海)餐飲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望湘園」)的全資子公司孵化成立,次年3月正式上線。以淨菜為切入點,注重全品類發展,由於初期投入大,我廚在財務上虧損不少。望湘園2015年年報顯示,2015年望湘園淨利潤為-2634.36萬元,比2014年下降201.02%。
  • 餓了麼「陽光果切」合作門店過萬 水果連鎖品牌欲增開果切外賣店
    餓了麼數據顯示,今年雙12活動期間,數千家水果商家門店訂單量同比增幅超過100%。2020年11月,餓了麼宣布啟動「陽光果切」項目,聯合水果商家建立商品、服務統一標準,並向商家提供運營、培訓支持。餓了麼方面表示,這一舉措不僅填補了果切行業標準空白,還讓合作商家獲得了新的生意增量。截至目前,「陽光果切」全國合作門店已超過10000家。
  • 記者實測:在生鮮電商買水果哪家強?
    「下班時選好想要的水果,回家就能收貨,而且新鮮實惠。」生鮮電商發展至今,之前被詬病的痛點逐步得到解決。隨著夏天這一水果需求旺季到來,生鮮電商迎來服務品質「大考」。
  • 成立20年,年銷售額過百億,英國生鮮電商Ocado的經營之道
    關注並將「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設為星標每天早 07 : 45 按時送達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嚴重的那段時間買菜都要靠平臺配送,生鮮電商從那開始被更多人所使用;在網上買生鮮,顧客最在意的就是品質如何。本文作者介紹了英國的一家生鮮電商Ocado的經營之道,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參考。
  • 瘋狂「切水果」不再只是遊戲 杭州90後2個月開出6家果切店
    45天時間,杭州一共產生了42萬份水果訂單。  一天20000刀!杭州果切店上演現實版「切水果」  「雖然水果店處處可見,但果切其實是一個新興行業,而且在杭州潛力巨大。」身為本地人,宋俊超說自己非常了解家鄉:對老杭州人來說,杭州是休閒之都,生活安逸;對新杭州人來說,工作節奏太快,不想在瑣事上浪費時間。這兩類人,尤其是後者,恰恰催生了龐大的果切新零售市場。
  • 2017年中國生鮮電商發展總結,交易規模高達1391.3億元!
    中國生鮮電商市場發展迅速,平均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長。但是由於體驗環節缺失等原因,發展一度遇冷,行業在2016年迎來洗牌期。在線上線下融合的時代背景下,歷經2年爆發式增長的中國生鮮電商現狀如何、消費者對生鮮電商的態度以及創新模式的發展情況和趨勢成為業內關注的重點。
  • 水果切將有行業標準 合肥超200家水果店上線「陽光果切」
    央廣網合肥11月23日消息(記者王利)果切行業將有統一標準,11月23日,餓了麼「陽光果切」項目啟動。即日起,餓了麼將聯合百果園、鮮豐水果、切果NOW等知名水果連鎖品牌,以及獨立經營的中小水果商家,對果切規格、價格、品種、產地、加工流程等作出具體規範。
  • 生鮮電商如何告別「賠本賺吆喝」
    2016年,美味七七、壹桌生鮮、果實幫停業,青年菜君分拆收縮,一米鮮、愛鮮蜂紛紛裁員;更有數據顯示,全國4000多家生鮮電商企業中,只有1%實現盈利,4%持平,88%虧損,剩下7%更是巨額虧損。  生鮮電商增速快,滲透率低。從2012年至2016年,生鮮電商市場規模從40億元猛增至950億元,但滲透率僅有不到1%。「經歷去年的一輪洗牌後,活下來的企業有可能迎來生鮮電商的爆發式增長。」
  • 果切有了首個行業標準,全國近萬家水果店上線「陽光果切」
    鮮切西瓜不得留有白色、綠色的部分,長寬都要2釐米,稱重要去包裝……11 月 23 日,餓了麼宣布啟動「陽光果切」項目。即日起,餓了麼將聯合百果園、鮮豐水果、切果 NOW 等知名水果連鎖品牌,以及獨立經營的中小水果商家,對果切規格、價格、品種、產地、加工流程等作出具體規範。這一舉措填補了果切行業標準空白。
  • 從每日優鮮和叮咚買菜,總結了生鮮電商的兩個盈利模型和盈利公式
    隨著生鮮電商基礎設施的完善、用戶習慣逐步養成、市場發展成熟,規模將進一步擴大,2020年預計達到4040.7億元。生鮮行業線上滲透率低,未來有望進一步提升。受毛利率低、冷鏈運輸成本高、用戶習慣難以養成等因素影響,導致生鮮線上滲透率遠低於服裝、3C家電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