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風味的菜餚在廣州並不少見,珠江新城的十號胡同就將眾多馬來食品聚於一城。在馬來食品中,咖喱是常用的味料,市面上琳琅滿目的真空包裝咖喱粉,口味各異,卻被資深餐飲人士斥為「不好吃」。他們認為,好吃的咖喱出自自己的一雙手,在馬來西亞,媽媽們有一手好廚藝,只要備好料,就能做出自家咖喱。近日,在廣州琶洲保利世貿博覽館的第三屆中國廣州國際食品食材展覽會上,馬來西亞領事館商務處舉辦了「馬來西亞美食廚房計劃」活動,這是馬來西亞美食與烹飪推廣活動第一次在廣州舉辦,市民都能在現場體驗馬來西亞美食和醬料,更有大廚現場教制咖喱。
環球餐飲總監說,做咖喱必不可少的材料是丁香、八角、桂皮、黑椒、南姜、洋蔥、姜、香茅。分量不必太多拘泥,每個品種一片或一顆即可,比如八角用一顆,南姜用一片。不同人調製出來的咖喱各有風味,全憑自己味道喜愛。
做法也不複雜。先將南姜、洋蔥、姜和蒜頭一起用杵臼細細研磨,所有食材磨到碎,令得食材汁水盡出,融於一體,則可。爾後,桂皮、八角、丁香和黑椒一起放入不加油的鑊中細火慢炒,逼出香味以後,才將缽中的材料倒入鑊中共煮,火候由小火升級為中小火,慢慢煮上30分鐘。這一大鑊的「東東」就是咖喱,煮到咖喱表面飆紅油,才算到位。此時,才輪到椰漿「出場」,鑊中加入椰漿、水、糖和鹽,小火煮上30分鐘,則大功告成。(文、圖/記者 曾繁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