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騎共享單車上學現象普遍 專家:涉嫌違法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3月29日,東城區東花市大街,一個小孩騎著共享單車穿越街道。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近日,上海一名小學生使用共享單車出車禍身亡引發關注。

  儘管《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明確規定,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者必須年滿12周歲。但記者探訪發現,在北京小學生使用共享單車情況較為普遍,甚至有小學生獨自騎共享單車上學。

  北京市教委官微近期也提醒,「家長一定要負起監護責任,不為孩子註冊掃碼租賃單車」。同時,「學校要高度重視孩子的交通安全問題。」

  多位小學生騎共享單車上學

  3月29日一早,在首都師範大學附屬朝陽實驗小學金蟬北校區門口,多位戴紅領巾的小學生騎著「小黃車」上學。

  「我每天都會騎共享單車來上學。」6年級學生小周向新京報記者表示,他使用自己的手機註冊帳號,家裡大人也知道。

  交談中,小周對自己的車技很有信心,「我還跟同學在路上飆車呢」。小周表示,自己從4年級開始就天天騎車上學、放學,大人也很放心,從來不會問。

  不過,小周說學校禁止全校學生騎共享單車。因此他每天上學時,都把共享單車停在學校門口附近,並不進校。就在與記者交談時,與小周一起上學的另一位男同學,騎著一輛右腳蹬已經脫落的共享單車,與其他同學在街上追趕嬉戲。

  而在朝陽區田華小學門口,10歲的小薛騎著一輛共享單車來上學。他表示,老師和家長都教育,不要獨自騎車上路。但他獨自騎共享單車上學也就是今年的事。

  家長、學校多持反對態度

  儘管記者探訪小學生使用共享單車上學情況較普遍,但記者採訪多名家長和多所學校後均對此持反對態度。

  在首師大附屬朝陽實驗小學門口,一位家長表示,不允許剛滿12歲的兒子獨自騎自行車上學,目前還是親自接送。「兒子此前也騎過共享單車,但只允許他在小區內部騎,不能上街」。

  東城區培新小學門口,一位家長表示,孩子喜歡騎車,但因為不滿12歲,暫時無法用身份證註冊。家裡人通常推著自行車帶他。但即便如此,孩子騎車過程中也受過傷。「學校老師曾通知,不能讓孩子騎車上學,我們也很認同」。

  一位學生家長說,近日收到學校的家長信,要求家長籤字後將回執部分交給學校。信中明確提到,「請家長不要為小學生註冊掃碼租賃共享單車」,防止學生在非監控管理下出現交通事故。

  對於共享單車,上述家長表示,他們一家三口一起騎車出去玩過多次,經常是家長一前一後,孩子在中間。不過,這僅限於去人少的地方,馬路不能上。「小孩肯定不能單獨騎車出去,太不安全。」

  朝陽區勁松第三小學德育處的李老師說,學校對上海騎摩拜單車被撞身亡事件很關注,也通過廣播進行了宣傳教育,告誡學生未滿12周歲不得騎車。同時,在發給家長的假期通知裡,也特意通知「未滿12歲嚴禁騎自行車(含共享單車)。」

  李老師表示,在小學生騎車上路這個問題上,家庭教育最重要,很多問題都需要家長多注意,比如有些家長本身就會允許孩子騎車,也有些雖然不準孩子騎車,但對孩子們監控少,孩子們放學了自己在外面騎車玩,家長都沒注意。

  東城區板廠小學低年級部一位老師稱,學校所有學生都在12歲以下,不論是校內還是校外,都會告訴學生和家長,不允許在校學生騎自行車,包括共享單車。

  ■ 追問

  平臺已設置年齡門檻小學生為何仍能開鎖?

  新京報記者分別在ofo共享單車、摩拜單車、小藍單車的APP使用未滿12周歲兒童的身份證號進行註冊均未成功。ofo和摩拜回應記者稱,在註冊階段均對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進行年齡限制。且在未完成註冊環節時無法解鎖用車。那麼一些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是如何用上車的呢?

  一位共享單車業內人士介紹,實名認證環節在幾家租賃廠商投入市場時就已存在,這主要考慮到方便押金退還和部分安全因素。而對12歲以下身份證號無法註冊的限制,是在後續的完善中才增加的。即使一些用戶註冊時間較早,但對仍未滿12歲的未成年人也無法使用共享單車。

  探訪中,記者發現一些學生會使用家長的身份證號註冊,或在家長為其解鎖後,使用共享單車。3月30日下午,在東城區幸福大街,記者看到一位兒童正使用手機打開一輛共享單車。這名兒童告訴記者,因自己未滿12歲,無法註冊就使用其媽媽的手機解鎖。

  另外防範未成年人使用,除實名認證之外,車鎖的可靠性也很關鍵,部分共享單車使用機械鎖,容易導致破解。上文中提到的小薛告訴記者,自己在上學路上看到一輛沒有上鎖的共享單車,便直接騎著來上學了。而同學們之間,在路上看到共享單車時,也會猜密碼玩,「每換一個數字就按一下開鎖鍵,一個數字一個數字地試,如果開鎖鍵能按動,就證明密碼猜對了。」

  媒體報導,兒童能違規騎行和一些共享單車鎖「容易打開」有很大關係。比如記住密碼後把車停在偏僻角落,第二天再騎,或者根據車鎖上面磨損不均勻的痕跡破解密碼。對此說法,記者從幾位使用共享單車的學生那裡得到了證實。

  ■ 說法

  未滿12歲用車 違法後果監護人承擔

  同濟大學城市公共運輸專家孫章教授告訴新京報記者,防範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使用共享單車,需要家長、學校、平臺及政府形成合力。

  「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共享單車規格多為24、26英寸,未滿12周歲兒童身體發育尚未完全,騎在車上重心不穩,安全隱患較大」。他表示,及時告知、監管孩子不要騎共享單車,家庭、社會、教育三個方面應形成合力,缺一不可。

  孫章認為,實名認證環節是安全隱患促使企業做出的應對措施,共享單車平臺有責任繼續研發更多方式防範未成年人使用造成安全隱患。

  此外,目前共享單車暴露出的種種監管問題,是政府部門對於新技術的發展預料不足,沒有形成配套制度導致的。技術的進步,很快會對管理者提出挑戰。對此,孫章認為,相關管理制度需在設計時要有預見性。

  北京才量律師事務所律師王才亮認為,未滿12周歲未成年人騎共享單車上路違反相關法規,由於未成年人不具備行為能力,其違法後果由其監護人承擔。比如,目前共享單車平臺普遍不允許12歲以下未成年人註冊使用,如家長幫其解鎖,則責任由家長承擔。此外,在交通事故中由交警認定未成年人一方該承擔的責任,由其監護人承擔。如果是因為共享單車自身的質量問題及服務漏洞導致的事故,共享單車企業也需要承擔相應責任。

  一位不願具名的交警告訴新京報記者,《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對於12歲以下兒童騎自行車如何處罰並未作出太明確的規定,一般的做法是抄告學校,或者將未成年人交由學校及家長教育管理。(記者 盧通 曾金秋 實習生 劉經宇)

相關焦點

  • 未滿12歲不能騎車上路 小學生騎共享單車安全誰負責?
    但是在「越來越多人」中出現了一個本不該存在的消費群體:小學生。北京青年報記者了解到,《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中明確規定,在道路上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然而馬路上卻時常能看到騎共享單車的小學生,如果小學生騎共享單車在上下學途中遭遇事故,責任誰來承擔?北青報記者對此展開了調查。
  • 共享單車密碼存在漏洞 小學生輕鬆破解密碼
    記者嘗試用未滿12周歲的身份信息註冊,在將未滿12周歲的身份證照片上傳後,ofo和摩拜單車均提示:「由於年齡不滿足條件,認證失敗。」 記者在調查中也了解到,很多騎共享單車的小學生用的都是他們父母的註冊信息。 「是我孩子借的車,這車子小,適合小孩騎。有時候周末,還會專門借一輛,帶著他去騎騎。」小學生家長路先生說,「路上騎慢點,沒事的。」
  • 共享單車押金去向成謎 酷騎涉嫌犯罪被消協舉報
    近日,中國消費者協會(下稱:中消協)在其官網上宣布,對於酷騎公司涉嫌構成非法侵佔、職務侵佔等刑事犯罪行為,已於近日依法履職,向有關公安機關舉報,申請立案偵查。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前不久,中消協對外發布了「致酷騎公司及相關負責人的公開信」。
  • 海口11歲小學生騎共享單車回家被撞骨折 交警有話說
    放學後騎共享單車回家11歲小學生被撞骨折走訪:未滿12歲孩子騎車上路不在少數 交警:存在很大安全隱患兒童騎車上路屢見不鮮。南國都市報記者 汪承賢 攝南國都市報11月3日訊(記者 張宏波)1日晚,在海口頭鋪村海臺金華學校附近,一名騎共享單車的小學生被一輛共享電動汽車撞倒在地,腿部受傷,後經診斷為左脛腓骨開放性骨折。事故的原因,一方面是肇事司機為新手,事發時錯把油門當剎車,另一方面,11歲的小學生騎車上路,難免存在安全隱患。
  • 廈門共享單車「缺胳膊少腿」 兒童撿來騎令人憂
    ­  【父母態度】­  家長給孩子手機並代為支付解鎖,不少媽媽表示很放心­  前日下午,集美樂海小學旁邊停著的幾輛小黃車前,有幾個小學生正舉著手機準備開鎖。第一代ofo單車的輪子很大,小學生騎上去雙腳挨不著地面,左搖右擺的。一個孩子告訴記者,手機是父母給的,下載APP輸入父母身份證號就能註冊騎車了。
  • 共享單車現身閒魚:酷騎單車叫價60 稱150元幫退押金
    共享單車企業倒閉,遺留的「殭屍」單車被用戶在閒置交易平臺上標價出售。南都記者近日發現,在「閒魚」平臺上,以酷騎單車和小藍單車為主的共享單車,正以60元至250元不等的價格被出售,有些則系部件被拆分、改裝出售。除此之外,平臺上還有賣家在出售酷騎單車「幫退押金」服務,價格從150至170元不等。
  • 共享單車違法多 夫婦帶孩子騎2輛共享電動車上高架
    根據交通法規,共享單車等非機動車不能在城市快速路通行,不得駛入高速公路、高架道路、越江隧道和越江橋梁等禁止非機動車通行的區域。目前,本市正加大對非機動車上高架等交通違法行為的執法管理力度,僅3月份就已查處相關違法行為52起。在這52起被查處的非機動車違法上高架等交通違法行為中,共享單車交通違法佔了多數。加載中... 隨著共享單車的普及,個別騎行者竟直接把共享單車騎上了高架,險象環生!
  • 共享單車被私運回60公裡外的老家!律師:佔為己有或涉嫌犯罪
    5月17日早上,哈囉單車運維人員劉時耀通過後臺系統發現,一輛新的共享單車移動軌跡有異常。通過定位發現該車輛已經被騎出大同市運營區範圍,定位在了60公裡外的陽高縣。劉時耀根據工作經驗判斷,該車輛很可能被用戶私自騎回家用,為了挽回公司資產,他第一時間從大同出發趕往陽高縣。到達陽高縣後,發現車輛被鎖在一家羊肉館內,而且車鎖已經被破壞。
  • 騎共享電單車請別再帶人
    今年以來,長沙各大品牌都在發力升級車型,踏板型共享電單車已成為主流。7月21日,三湘都市報記者走訪發現,雖然共享電單車的騎行體驗更好了,但違規行為也更多了。在長沙街頭,雙人甚至多人騎行一輛共享電單車的現象屢見不鮮,這樣既不安全也不雅觀。長沙交警表示,共享電單車嚴禁載人,多人騎乘屬交通違法行為。
  • 這樣騎共享單車要罰款了
    共享單車的出現方便了市民出行但個別人的違法亂行現象卻嚴重擾亂了交通秩序威脅著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近日,瀋陽交警部門集中開展共享單車等非機動車交通違法亂象治理行動,在市內各主要路口、商圈、景區等重點區域整治共享單車等非機動車逆行、闖紅燈等違法行為。
  • 破解方法使用共享單車騎行導致死亡,共享單車是否要承擔責任?
    比如說我們今天要說的共享單車,共享單車這個概念兩三年的時間了。各個公司開始建立共享單車,瘋狂拉投資圈錢,在癲狂的時候共享單車,公司就有60家之多,這是多麼可怕的數字啊。但是,在一起年底,開始了共享單車倒閉潮,到現在為止,比較出名的共享單車,也就是那幾家了。
  • 晉江共享單車專項整治:10人納入黑名單「禁騎」1個月
    「部門『亮劍』直擊共享單車亂象」追蹤報導③  晉江交警針對共享單車的顯見性違法開展專項整治行動該女子稱,自己和朋友去買菜,正準備騎共享單車回家,她不知道共享單車不能載人。  10時37分,交警又攔下一輛超載的共享單車。騎車男子稱,自己是為了送朋友回家,所以掃了一輛共享單車。記者問他們,兩個1.7米左右的成年男子騎一輛車會不會難受,兩人竟又坐上車「演示」,不到40cm的座椅上,兩個大男人前胸貼後背擠在一起,旁邊看的人都覺得難受,但他們異口同聲地表示:「一點都不難受。」
  • 創文曝光臺丨共享單車從「便利」演變成「亂象」,無序經營嚴重影響...
    共享單車亂象使城市交通和城市形象受到損害近日記者走訪中發現,經過整治共享單車亂停亂放的現象雖然有所好轉,但一些地方由於共享單車企業管理不到位,混亂現象依然存在。早在1998年,我國發布的《道路安全管理條例》中就明確規定,「未滿十二歲的兒童,不準在道路上騎自行車、三輪車」。在2004年發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也提到「駕駛自行車、三輪車必須年滿12周歲」。然而記者調查發現,自從共享單車登陸我市以來,有不少未滿12周歲的小學生都「嘗過鮮」,甚至有的小學生還是共享單車的「常租客」。
  • 交一份押金 騎多品牌共享單車?
    據安徽商報報導,小黃車、摩拜、酷騎……如今合肥市街頭,多種品牌共享單車共存。用戶們也有煩惱:「手機上全是共享單車APP,押金都交了好幾百元。」而最近一款號稱只交納一份押金,就可任意騎行11個品牌共享單車的APP「全能車」吸引了不少用戶注意。
  • 甘州:共享單車「不文明」現象何時休
    甘州融媒訊 (記者 王菲 張揚)近幾年來,隨著共享單車紛紛亮相街頭,給我們的出行帶來了很多便利,緩解了交通壓力,引領了綠色出行的新風尚,出門走路或騎「共享單車」已成為越來越多市民的選擇。然而,在方便市民使用的同時,一些不文明現象也隨之而來:亂停亂放、隨意丟棄、惡意損毀、佔為己有。市民經常遇到「有車不能騎」的現象。這些行為不僅讓單車企業蒙受損失,更讓城市文明程度打了折扣。相信你對這些情景並不陌生:單車上明明有僅限一人騎行的標識,但是,帶孩子騎行、載重物騎行、雙人騎行、多人騎行,甚至故意去損壞的行為更是屢見不鮮。
  • 「共享單車 禁止入內」違法?
    「共享單車 禁止入內」的標語在城市的各個小區門口隨處可見。該禁止行為違法嗎?不少騎友會產生這一疑問,但在現實中,真正較真的人並不多。江蘇省南京市秦淮區的常先生卻是其中之一,他將阻止自己騎共享單車進入小區的物業公司告上了法庭。
  • 共享單車 騎出多少不文明
    私自加裝兒童座椅藏風險「請問這個是共享單車企業提供的福利嗎?」前不久,北京市消費者安女士給《中國消費者報》記者發來了兩張照片,一張是一個穿紗裙的小女孩「懸空」騎在一輛共享單車的前梁空隙處,一張是這張「魔法」照片的解密照。原來在這個共享單車的前梁空當處,加裝了一根橫梁。「這樣帶孩子倒是方便了。」安女士說。
  • 漲價了,共享單車你還騎嗎?
    新華社北京6月8日電(記者胡佳麗 付光宇)近日,幾家主要的共享單車均不約而同悄然漲價。當資本潮水退去,行業經過一輪洗牌後,存活下來的共享單車將如何在共享經濟的「下半場」再出發?共享單車漲價了,你還騎嗎?
  • 騎共享單車也會被蛇咬?
    受訪者供圖    南都訊 記者馬輝 騎共享單車也會被蛇咬?廣州市民小萬稱,近日,他在調整共享單車車座時,右手突然被藏在座位下的小蛇咬了一口。    傷者:被蛇咬了    小萬表示,9月6日早上8點多,他在天河區某居民樓下打算騎共享單車去上班。打開車鎖後,想去調動一下單車車座高度,就在他伸手到車座下面時,突然感覺右手無名指被什麼東西扎了一下,一陣刺痛。
  • 共享單車挺方便 心大媽媽車筐載娃去上學
    共享單車以方便快捷環保的出行方式大受追捧,但共享單車在設計上有別於傳統自行車,沒有後車架,其目的就是不可載人。有的共享單車只是在車前配置了車框,方便騎車人放些小物件。但許多騎車市民卻依然要載人,有的把小孩放在前車框裡,有的小孩站在車架上,有的直接坐在車後擋泥板上,還有成年人同騎一輛共享單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