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椒肥腸,麻婆功夫雞,花椒鱔魚,花椒薄荷兔,農家花椒雞,麻香豆腐...麻香濃鬱川味特色菜餚10例~

2021-02-16 四川烹飪雜誌

在前些年,不管是紅花椒,還是青花椒、藤椒及其製成品,它們在菜品調味的過程中,主要起增香和添麻的輔助作用,而大多數情況下,又是配合幹辣椒、鮮辣椒以及其他的調味料來調味,突出的並不是一種單純的麻香風味。難道花椒調味就只能以「配角」形式出現嗎?依後來川菜製作的發展來看,卻並非如此,擅長於在調味上做文章的川菜廚師,硬是把花椒推到了「主角」的地位——他們在一部分菜餚製作中大把大把地用花椒,目的是放大花椒的本香本味,基於此,如今的一些「花椒菜」也就變成了在花椒堆裡找吃的,而這一類菜餚,以椒香濃鬱、微麻誘人的風味特點,以及滿盤儘是花椒的視覺效果,顯出了自成一格的風範。

原料:仔公雞丁150克(帶骨)、 鮮熟肥腸節50克、幹青花椒30克、大蒜30克、子姜30克、青小米椒節100克、藕丁50克、菜籽油100毫、升熟豬油50克、豆瓣、鹽各適量

製法:

1.將菜籽油、熟豬油放入鍋中,燒至八成熱時,下入雞丁炒至水分快幹,然後加入肥腸節、幹青花椒、子姜和大蒜同炒至香。

2.接著加入豆瓣、鹽、青小米椒節和藕丁用小火炒制,期間可加少量水,充分把花椒和辣椒味焗入雞丁和肥腸中後,起鍋裝盤即成。

這道花椒菜也屬於半湯菜式,不過重用的是幹紅花椒,同時也結合了小蔥的香味。依此菜調味的方法,還可以用於烹製一些肉質脆嫩的畜禽內臟,比如腰片、肝片等。

原料:雞脯肉300克、黃瓜片200克、水發木耳100克、幹紅花椒50克、香蔥花30克、野山椒水、薑片、蔥節、鹽、味精、鮮湯、幹生粉、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把雞脯肉切成厚片,納碗加薑片、蔥段和少許的花椒醃味後,再逐一地放在鋪有幹生粉的砧板上,用木錘敲成大薄片。(見圖1~3)

2.淨鍋摻清水燒開,下入已經敲好的雞片汆熟後,倒出來瀝水。(見圖4、5)

3.鍋入油燒熱,下薑片炒香並摻入鮮湯燒開後,下入黃瓜片和木耳,燒開了再倒入雞片,加入野山椒水、鹽、味精等調好味以後,再倒在大窩盤內。

4.另鍋放色拉油燒熱,把花椒放到密漏勺裡先在清水盆裡浸泡一下,等撈出瀝水後,再連同密漏勺一起放油鍋裡,炸至花椒出香時,再撈出來倒在盤中菜餚上,最後把鍋裡的熱油澆入盤中雞片上,撒入香蔥花便可上桌。(見圖6~8)

說明:

1.由於幹紅花椒麻味相對比較重,而香味又沒有青花椒那麼濃,故在重用它調味時,不宜單獨地使用,用量也不宜過大,最好是配合香蔥花、韭菜末、花椒油等來用。

2.在炸制花椒之前,可用清水先浸泡一下花椒,這樣做可以避免花椒在油炸時立馬炸煳而失去色澤和香味。

3.在炸制花椒時,油溫不宜過高,以四五成熱的油炸香了便可撈出來倒在菜餚上,隨後再將鍋裡的油溫升至六成熱,起鍋澆在盤中以激發出花椒的香味。

4.香蔥要在淋熱油以後才撒入,其蔥香效果才佳,且可以較好地保持翠綠色澤。

△點擊進入直播回看△

在煮雞時放入了幹紅花椒,炒料時又將燒椒的辣與鮮青花椒的麻相結合,給客人以強烈的味覺體驗。另外,選用烏雞是因其皮黑髮亮,視覺效果好,且肉質鮮香細嫩。

原料:淨烏雞700克、青筍150克、青二荊條辣椒300克、幹紅花椒15克、鮮青花椒20克、幹青花椒、姜、蔥、鹽、味精、雞精、姜米、蒜米、水澱粉、藤椒油、雞湯、菜油、色拉油、蔥花各適量

製法:

1.先將烏雞洗淨待用;青筍切成薄片,入沸水鍋汆水至斷生,撈出瀝水,擺在盤中墊底。

2.鍋中摻入清水,加姜、蔥、幹紅花椒、鹽、味精調味,放入烏雞,待湯汁燒開以後,轉為小火,蓋嚴鍋蓋再燜煮6分鐘斷生。烏雞出鍋後,用原湯浸泡。

3.將青二荊條辣椒放在有孔的託盤內,置於明火上燒至表面出現虎皮狀,離火製成燒椒節。

4.撈出原湯中浸泡的烏雞,雞頭朝上,雞胸朝下,擺在盤中的青筍片上。

5.鍋中放油燒熱,加入姜米、蒜米、燒椒節、鮮青花椒,煸炒出香後,摻入雞湯,放鹽、味精、雞精調味,勾芡後淋藤椒油,起鍋澆在盤中烏雞上。

6.另取淨鍋放菜油燒熱,撒入幹青花椒熗香,起鍋舀在雞身上,最後撒蔥花即成。

小貼士:煮雞時,可用幹紅花椒或混合幹青紅花椒來燜煮。烏雞煮熟後需浸泡在原湯中,出菜時撈出,以保持雞肉的鮮嫩。炒調味輔料時,鮮青花椒應最後放,否則麻香味會因翻炒時間長而散失。藤椒油的芳香味也易揮發,應在菜餚起鍋前淋入。

貓貓魚,即一些小雜魚,在川廚手裡大多採用酥炸後撒椒鹽或蘸麻辣味料食用。這道菜是把貓貓魚先裹上粉,入鍋炸酥脆,再回鍋炒。炒制時使用了較多的青花椒,還用到了花椒油和花椒麵提麻,突出了濃鬱的麻香味。

原料:貓貓魚300克、二荊條青椒100克、小米椒圈、蒜片、青花椒、鹽、雞精、味精、生粉、花椒油、花椒麵、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將貓貓魚治淨,衝水後瀝乾水,碼底味再裹勻生粉;二荊條青椒切成滾刀塊,待用。

2. 淨鍋上火,放入色拉油燒至六成熱時,倒入裹勻生粉的貓貓魚浸炸至酥脆,倒出來瀝油待用(見圖1、圖2)。

3. 鍋留底油燒熱,下青椒塊、小米椒圈、青花椒和蒜片煸炒出香味,再下炸酥脆的貓貓魚翻炒,接著放入少許雞精和味精,淋入花椒油,最後撒上花椒麵,顛勻起鍋,裝盤即成(見圖3~4)。

說明:貓貓魚要選大小均勻的。魚身裹粉不宜太厚,下鍋炸定型時,要用手勺輕輕撥動,使彼此不粘連。貓貓魚可提前炸好備用,下鍋炒時,先回鍋復炸至酥脆,再入鍋炒。菜中用了青花椒、花椒油和花椒麵調味,都是為了使麻香複合濃鬱。

原料:鱔魚500克、鮮側耳根400克、刀口辣椒50克、幹青花椒50克、蔥花、姜米、鹽、香醋、味精、水澱粉、鮮湯各適量菜籽油100毫升

製法:

1.鮮側耳根洗淨,放入盛器墊底。將鱔魚洗淨,從中間劃開,去掉頭尾後切成段,碼味後入鍋汆熟,鋪在側耳根上。

2.淨鍋入油燒熱,下入姜米炒香,摻入適量鮮湯,烹入香醋,再調入鹽和味精,勾薄芡,起鍋澆入盛器,接下來撒入刀口辣椒、幹青花椒和蔥花,最後淋入滾油激香即成。

說明:鮮側耳根宜選用帶三四片葉子的為佳,可切得稍長一些,味道更濃。

這道花椒菜突出的也是青花椒風味,不過這是煸炒成菜的,同時在製作時還加入了薄荷葉,這樣讓花椒的香味變得來有些特殊。當然,在此菜的製法基礎上,也可以演變出多款系列菜品,比如花椒牛蛙、花椒炒烏雞、花椒魚丁等。

原料:淨仔兔半隻(約650 克)、幹青花椒80克、薄荷葉40克、青尖椒圈20克、薑片、蔥段、保鮮藤椒、鹽、料酒、老抽、味精、香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把仔兔斬成丁,加入用薄荷葉、保鮮藤椒、薑片和蔥段抓擠出來的汁水,以及鹽、料酒和老抽醃味半小時。

2.淨鍋裡放色拉油,燒至四成熱時,下入兔肉丁,炸至表面略酥才倒出來瀝油。

3.鍋留少許的底油,加入青尖椒圈和幹青花椒先煸炒香,然後把炸好的兔肉丁和薄荷葉加進去,稍炒再加少許的鹽、味精和香油調味,起鍋裝盤即成。

說明:

1.在醃製兔丁時,加入用薄荷葉、保鮮藤椒和姜蔥擠出來的汁水,能較好地去除兔肉的羶臊味。

2.在炒青花椒時,宜用中小火,因為一不小心炒煳了,那麼香味會盡失。另外,配以適量的青尖椒圈同炒,能起到複合椒香風味的作用,讓幹青花椒的香味變得來濃鬱迷人;而在起鍋時,也可以淋入適量的藤椒油以增香。

原料:鮮鴨舌200克、青筍片100克、木耳50克、幹青花椒50克、菜籽油50克、滷水1鍋、豆瓣、姜蒜米、鮮湯、香菜少許

製法:

1.將鮮鴨舌放入滷水鍋中,滷入味後撈出待用,另把青筍片、木耳汆斷生後墊入碗底。

2.鍋中加入豆瓣、姜蒜米炒香,摻鮮湯熬製成家常味汁水,再把鴨舌放入汁水中,煮入味後裝入碗內。

3.鍋中倒入菜籽油,待油溫升至八成熱時,下入幹青花椒熗香,然後倒在鴨舌上,用香菜稍作點綴即可。

花椒魚又叫麻香魚、麻麻魚,在川菜製作業內的製法其實有很多,有半湯菜式的,也有幹炒菜式的,另外所選用的魚也是多種多樣,不過都是以幹青花椒作為主要調料來製作的。

原料:(魚甘)魚1條(約750克) 、魔芋250克、芹菜碎40克、蒜苗花30克、幹青花椒75克、幹海椒麵30克、自製底料(注)15克、泡薑末15克、泡椒末20克、醪糟30克、蒜米、野山椒末、鹽、味精、白糖、鮮湯、花椒油、化豬油、色拉油各適量

製法:

1.把魚宰殺洗淨後,置砧板上,先片下兩扇帶皮的淨魚肉,然後再將它片成兩刀一斷的大薄片,納碗後待用。

2.鍋裡摻清水燒開後,把魔芋切成片下到水鍋裡汆透,然後撈出來盛湯窩內墊底。

3.鍋洗淨了,放適量的化豬油和色拉油先燒熱,下入泡薑末、泡椒末、蒜米、野山椒末炒香後,摻入鮮湯(約400毫升)並放入醪糟,略加熬煮後打去料渣,隨後下入自製的底料並調入少許的味精和白糖。

4.把魚片下到鍋裡,煮至剛熟便可起鍋,連湯帶汁地裝在墊有魔芋片的湯窩內。

5.接著撒入芹菜碎、蒜苗花和幹海椒麵。

6.另取淨鍋放寬油,燒熱了才把青花椒放手勺裡,舀適量的熱油激香後,再倒在湯窩裡的菜餚上,最後往湯窩裡淋適量的熱油並再次激香,即成。

註:自製的底料是取餈粑辣椒、豆豉茸和香料粉,下入油鍋炒香而成的一種調味醬料。

說明:

1.製作這種半湯形式的花椒風味菜品,在原料烹煮時底味不宜太淡薄,而煮魚時加放泡姜、泡椒、野山椒末、醪糟和自製的底料,是為了讓魚肉有底味並且更鮮美。而在裝湯窩時才加入青花椒並用油激香(先用少許熱油激香,把青花椒倒入湯窩內後再澆適量熱油激香,主要是為了製造菜餚的椒香風味)。也就是說,最後用青花椒只是起定味增香的作用,因此,當把菜端上桌時,我們感受到的是椒香濃鬱、滿目花椒的效果,但是魚肉吃到嘴裡時,又不顯得麻口。需要說明的是,煮魚時的底味可以靈活變化,比如做成家常風味、泡姜風味、酸菜風味等。

2.製作花椒魚這道菜,也可以選擇黃臘丁等小型魚品種,只是不宜選用草魚,因為草魚肉在煮製的過程中容易散碎。

3.把魚片成兩刀一斷的大薄片,這是方便煮製時更加的入味。

4.在上桌之前往湯窩裡加入芹菜碎、蒜苗花和幹辣椒麵,再經過最後與青花椒一同澆熱油激香,那麼就能起到與青花椒一起複合異香的作用。

蔡佳/文  盧丹丹/圖

菜品提供:成都市大蓉和沙河店

原料:豆腐500克、自製煨豆腐汁水2000毫升、青椒末、幹青花椒、蔥花、菜油各適量

製法:

1.把豆腐掰成大塊,放入燒開的自製煨豆腐汁水鍋裡,煨20 分鐘至入味,撈出裝盤並淋適量汁水。

2.淨鍋上火放菜油燒熱,下入青椒末、幹青花椒熗香,起鍋澆淋在盤中豆腐上,撒少許蔥花,即可上桌。

說明:煨制豆腐的汁水,可根據餐廳的客群調製成麻辣、家常、五香、鹹鮮等口味,但注意底味要夠。煨制時,豆腐要煨燙,這樣口感才好。最後在熗青花椒時,油溫不能太高,以免產生苦味。此外,此菜也可搭配些蔬菜類原料同烹。

原料:鱔魚400克、青椒段150克、幹青花椒50克、鮮青花椒30克、臘八豆20克、豆瓣、香辣醬、蒜瓣、醬油、蠔油、香油、花椒油、藤椒油、菜籽油各適量

製作:

1.鱔魚治淨,切成段。

2.鍋入菜籽油燒熱,下入蒜瓣和鱔魚段炒香,再將幹青花椒、豆瓣和香辣醬入鍋,下青椒段繼續煸炒,接著用醬油和蠔油調味,下入臘八豆、鮮青花椒,淋入香油、花椒油和藤椒油炒勻,即成。

相關焦點

  • 多味花椒菜 | 用椒香喚醒冬日味蕾!花椒兔,功夫雞,酸辣魚,椒豆腐...呈現鮮麻香多層次的風味~
    各大廚正是運用花椒做出了眾多美味菜餚,也使得花椒菜呈現出鮮、香、麻等不同層次的風味。當然,在此菜的製法基礎上,也可以演變出多款系列菜品,比如花椒牛蛙、花椒炒烏雞、花椒魚丁等。淨仔兔半隻約650克、幹青花椒80克、薄荷葉40克、青尖椒圈20克、薑片、蔥段、保鮮藤椒、鹽、料酒、老抽、味精、香油、色拉油各適量1.把仔兔斬成丁,加入用薄荷葉、保鮮藤椒、薑片和蔥段抓擠出來的汁水,以及鹽、料酒和老抽醃味半小時。
  • 愛吃川菜的留意了,花椒、藤椒、麻椒有啥區別?學會了廚藝大漲
    花椒又叫秦椒、川椒,是花椒樹的果實,是廚房常見的調料,市面上見到的很多複合調料,花椒是其中的主要原料之一。隨著烹飪的發展,除了花椒之外,還出現了藤椒和麻椒,被大家稱作為「川味三椒」。因為這三椒外表形態與香味差別不大,很多小夥伴在做菜的時候不知道該用哪種,往往是看到哪個隨手抓一把,這樣做非常影響菜餚的味道。
  • 花椒雞:辣椒裡挑雞,花椒堆找肉
    >得到曾國華、陳松如等多位川菜大師指點84年調入北京四川飯店為中央首長服務87年在中國海外公司(伊拉克)駐巴格達辦事處任主廚川菜少城派鼻祖,開水白菜創始人—張懷俊關門弟子特別鳴謝巷陌生活空間 小日子精選APP有一段時間,朋友圈幾乎都被冷吃兔霸屏了
  • 如何更好的呈現麻香、麻辣的香味層次,不同種類花椒的應用很關鍵
    而對於花椒這種香料,卻比較少提及,其實花椒也存在混搭的做法,搭配上也有一些比較固定的竅門,今天就這個話題,我們可以詳細聊聊。相對於辣椒的多種多樣而言,花椒的種類相對來說要簡單很多,常用的花椒有紅花椒、青花椒、野花椒,三種花椒的味道有所差異,在乾鮮兩種狀態下,味覺也有不小的差別,這種差異性便為花椒的混搭使用留下了空間。
  • 施魔法花椒菜|椒湯千層肚,石鍋肥腸,玫瑰牛肉,甲魚雞...濃鬱椒香引客來!川菜江湖一劍客~
    作為中國特有的香料,花椒位列調料「十三香」之首,也是蜀人極致運用的辛辣調味之物,無論紅燒、滷味、小菜、四川泡菜,還是雞、鴨、魚、羊、牛等菜餚均可用到它。生品花椒可以獨立使用也可以與其他調味品複合使用,多用於熗、醃、拌、燒、炒、燴、炸、蒸等技法中。它粗磨成粉後和鹽拌勻成為椒鹽,供蘸食用,還可以提取花椒油,具有濃厚的香味。
  • 飄香青椒魚,蹄花雞,香辣蟹,農夫牛肉,生煎肥腸,排骨回鍋肉...10道熱賣川味家常菜製法
    原料:兔腿肉300剋薄荷葉25克幹辣椒節10克幹紅花椒8克鹽、胡椒粉、雞蛋清、紅苕粉、蒜米、姜米、豆瓣醬、川味燒菜醬、火鍋料、鮮湯、白糖、雞精、味精、青花椒油、自製香料油各適量製法:1.取兔腿肉治淨起鍋放入自製香料油燒熱,投入幹辣椒節、幹紅花椒爆香,加入蒜米、姜米、豆瓣醬和川味燒菜醬炒香,加入少許火鍋料,摻入適量鮮湯燒開後,打去料渣,再下一點火鍋料,放入汆過水的兔肉片,燒開後勾入白糖、雞精、味精和青花椒油,起鍋前加入薄荷絲,倒入盛器中,用鮮薄荷葉點綴便好。
  • 【旺銷招牌菜】花椒雞翅
    花椒雞翅傳統的椒麻菜裡不加辣椒,只有花椒的麻香、蔥段的辛香、芝麻油的濃香相互融合,而這款雞翅在傳統的椒麻味型上加入適量辣椒麵,麻香可口、辣而不烈。選用清遠雞雞翅,個頭大,肉質嫩,上桌後人手一個,吃起來大為過癮。批量預製:雞翅3000克洗淨,控幹水分後打一字刀,納入盆中,加入洋蔥絲500克,廚邦醬油、紹興花雕酒、芝麻香油各200克,蒜米、蔥段各100克,幹青花椒、幹紅花椒各70克,薑片、幹辣椒段各50克,十三香、白糖、雞汁、白胡椒粉各10克充分攪勻,入冰箱冷藏醃製8小時。
  • 這才是最好的花椒和花椒麵
    我們四川是花椒的產地之一。川人做菜每次幾乎都會用到,回鍋肉要好吃煮肉是關鍵,花椒最能去腥;掉一鍋好湯那更少不了花椒;涼拌、煎炒、火鍋.太多的菜裡都能找到花椒那小小的紅紅的身影。香酥麻的獨特味道成就了花椒在川菜中的地位。
  • ​酥香苕粉,花椒鱔魚扣肉,米椒花螺,鮮青椒水煮巴沙魚...清爽開胃消夏熱賣菜10例~
    此菜是在鱔段粉絲的基礎上創新出來的,用口感酥脆的小酥肉條代替鱔魚,用農家苕粉代替龍口粉絲,成菜口感同樣有衝擊力。原料:去皮豬五花肉200克、農家苕粉150克、蔥花10克、紅苕澱粉、鹽、醋、蠔油、醬油、胡椒粉、雞精、紅油、花椒油、鮮湯、色拉油各適量製法:1.把五花肉切成筷子條,納碗加鹽、紅苕澱粉和適量清水抓勻,然後下入五成熱的油鍋裡,炸至外表金黃且酥脆,倒出來瀝油。農家苕粉用熱水泡發透,瀝水待用。
  • 買花椒時,選青花椒還是紅花椒?川菜大廚:區別大了,別再用錯了
    而今天我要說的則是這眾多味道中的一種——麻,而說到麻,最具代表性的就是花椒,讓人又愛又恨的一種調味料,小時候最怕花椒的味道,曾經不小心在吃菜的時候嚼到花椒,那個衝鼻的味道至今難忘。長大以後,自己做飯,卻發現花椒是廚房裡必不可少的一種味道,花椒可以增香,去腥,調味。
  • 自製花椒油,萬萬不可直接下鍋炸,記住這個方法,花椒油又麻又香
    花椒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調味品,在製作很多菜餚的時候都需要它的加入,這樣做好的菜才更加的色香味俱全。在做菜時除了會用到花椒粒也是會用到花椒油的,很多家庭備的花椒油一般都是從超市買來的,其實只要有花椒,我們自己也是可以在家製作的,自製花椒油時,萬萬不可直接下鍋炸,記住這個方法,花椒油又麻又香!
  • 麻香獲樂遊江津
    鄉村振興看中國——麻香獲樂遊江津首播:7月2日(周一)18:05重播:7月3日(周二
  • 苦瓜拌蝦仁,蝦仁的鮮美和花椒油的麻香,足以讓人忽略苦瓜的清苦滋味
    這道苦瓜拌蝦仁,蝦仁的鮮美和花椒油的麻香,足以讓人忽略苦瓜的清苦滋味。值得一試,非常爽口.苦瓜2根、鮮蝦200克、大蒜3瓣、花椒20粒、料酒、白胡椒粉、鹽、糖、米醋適量鮮蝦去頭去皮,剝出蝦仁;挑去蝦線,用料酒和白胡椒粉醃製十分鐘然後燒開水,把蝦仁入開水中焯燙,變色後撈出;馬上過涼開水,這樣的話蝦仁會非常嫩,一個小竅門哦。
  • 花椒魚,烤扣肉,吊筲辣子雞,爆鴨脯,青椒脆腸,,煳辣酸湯肘子,二面黃土豬肉...川味鄉土家常特色菜例10道~
    原料:花鰱1條(約3000克) 、魔芋片200克、黃豆芽150克、水發木耳100克、芹菜節50克、鮮青花椒50克、青小米椒節50克、紅小米椒節10克、自製醬料150克、幹青花椒100克、雞蛋清、鹽、料酒、胡椒粉、姜蔥水、味精、雞精、紅苕澱粉、鮮湯、熟菜油、香料油各適量製法:1.花鰱宰殺治淨,取淨魚肉片成稍厚的大片,納盆後加雞蛋清、鹽、料酒、姜蔥水、雞精、胡椒粉和紅苕澱粉拌勻醃味
  • 川味花椒魚片
    川味菜餚,以其麻,辣,酸,辛香,酸甜,鹹香等等味道混合,已成為大眾喜愛的美味。幾乎每個城市都可以看到川菜的身影。這道青花椒魚調料,超市都可以買到,回來只要按照說明操作,每個人都可以做出這道香辣開胃的川式美味。
  • 油炸花椒芽,掌握這幾點技巧,外酥裡嫩,麻香四溢,祛溼又解毒
    特別是它獨特的麻香味,淡淡的屬於花椒芽的清香,既解毒又活血,食用花椒芽的最佳時機是春夏之季,以後花椒芽長大成了花椒葉就失去它的鮮味了。另外,花椒、花椒芽都有助於祛溼、發汗解表、對於風寒感冒導致的惡寒、頭痛等現象有很好的調節作用,對人體很有益處。
  • 買花椒時,記住這「3招」,挑出的花椒又香又麻,拌炒燉菜噴噴香
    花椒用途廣泛,烹飪必備,在小編老家就有現成的花椒樹,吃花椒直接從花椒樹上摘取,嫩時是青花椒,味道辛香清爽,成熟以就成了紅花椒,麻香醇厚,所以做菜烹飪從不用擔心花椒的質量問題,但若是在市場上就不一樣了,花椒質量參差不齊,有的好花椒中摻雜一些榨過油的花椒,麻香味全失,也有的好花椒中摻雜一些次花椒來「以次充好」,更過分的是還有用工業鹽浸泡來增加花椒重量,亦或者將各種看起來像花椒的植物種子染色後摻入真花椒裡面
  • 重慶火鍋常用花椒好壞的區分及種類
    茂汶大紅袍花椒:果粒厚實碩大,色澤烏紅豔麗,表皮油包多隆起,香味醇正濃鬱!其色、香、味遠勝陝西和甘肅等地的大紅袍花椒。爆瓣分四瓣、六瓣、八瓣居多,產量稀少,其香奇麻,實乃極品花椒。是高品質火鍋連鎖,私房精品菜等專用花椒武都大紅袍花椒:甘肅武都是我國花椒原產地之一。顆粒碩大飽滿、表皮色紅油重、香麻醇厚濃鬱可口,藥效成分多、精油含量高。
  • 濃濃麻麻的花椒回憶
    走在田間小路,遠遠就能聞到一陣陣濃鬱的麻香,晨霧蒙蒙,樹影婆娑,趁著太陽還不是太毒,到處都是採摘花椒的身影。花椒的功效是溫中散寒,除溼止痛,解魚腥毒,治積食停飲,心腹冷痛,咳嗽氣逆,洩瀉殺蟲等,成了致富的寶貝。看著滿懷喜悅的椒農和剛採摘下來的一筐筐花椒,多麼希望有個好價錢,讓農民增產又增收,實現更美好的憧憬。
  • 自製花椒油,第一步別直接下鍋炸,多做一步,花椒油更麻更香!
    現在我們不僅僅滿足於吃飽飯,平常見的多了,吃的多了,自然口感就會有所提升,知道什麼樣的更好吃,什麼口味不好吃,那麼我們想菜餚美味好吃,就必須精益求精,多多學習。一道美味佳餚,少不了調味料的加入,有了它們口味才會變得豐富,更加美妙,花椒就是其中一種很常見的調料,它也是缺一不可的,在很多時候,我們都要用到花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