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閱讀
馬踏飛燕(火球)雕塑原貌
2005年10月商丘市被命名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為弘揚創優精神,提高城市品位,商丘市政府決定建造「馬踏飛燕」雕塑作為商丘旅遊城市標誌,「馬踏飛燕」是一匹奔騰的駿馬,足踏一隻展翼疾飛的龍雀,託起「馬踏飛燕」的為三條升騰的火龍,寓意著商丘是燧人氏鑽木取火的地方,是火的發源地;升騰的火龍還代表著商丘蓬勃發展的今天和明天。整個雕塑將「中國優秀旅遊城市」的內涵與商丘深厚的文化脈絡融為一體,極富現代藝術特徵。
「馬踏飛燕」和「火球」為啥要放在高速路口附近?
據了解,古城旅遊文化景區為4A級景區,將商丘的火文化地標「火球」放在緊鄰高速公路出站口的平原路和華商大道交叉口,不光臨近古城景區,也靠近火神臺,恰恰實現了商丘市的城市文化宣傳的目的。「人們來到商丘,一下高速,就看到商丘的地標,就能夠感受到商丘的火文化。」
「馬踏飛燕」和「火球」為啥要分開放?
「馬踏飛燕」是一個城市的旅遊文化標誌。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原本是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出圖的東漢時期青銅器,身高34.5釐米,身長45釐米,寬13釐米。「馬踏飛燕」自出土以來一直被視為中國古代高超鑄造業的象徵。
「馬踏飛燕」將被放於平原路東側,作為商丘市的古城旅遊文化標誌。商丘古城營銷部經理胡志鵬告訴記者,「這裡以後將會設立商丘遊客集散中心」。遊客一來到這裡,就能看到「馬踏飛燕」,感受到商丘的古城文化。
而火文化標誌「火球」將被放於西側,臨近高速路口,將以嶄新的面孔呈現商丘市火文化的城市宣傳坐標。
「馬踏飛燕」和「火球」為啥要搬走?
各地轉盤易發事故,為人詬病。城市的主幹道不設置轉盤已是目前城市建設的大趨勢。湖南岳陽市、山東泰州市等多地已陸續將轉盤拆除,保障交通暢通。
轉盤路無須專門的人員維持交通秩序,同時它的維護費用也較少,主要缺點是佔地較大,車輛行駛路線較長。隨著交通管理的電子化和自動化,轉盤路逐漸被自動化程度較高的紅綠燈所替代。
據了解,「馬踏飛燕」和「火球」拆除後,文化路與神火大道路口將用紅綠燈控制,以後該路口的交通面積將增加,更加有利於出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