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出土的文物中,為何要把「馬踏飛燕」作為代表中國旅遊標誌?

2020-12-13 歷史與名人

華夏五千年,中國出土的文物上自新石器時代下到明清時期,可謂是不計其數,但偏偏在1983年10月,把出土的『馬踏飛燕』作為中國旅遊的標誌,這是為何呢?

「馬踏飛燕」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呢?

「馬踏飛燕」是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縣的一件文物。其造型是一匹駿馬,作風馳電掣般的奔馳狀。最動人處是駿馬的右後蹄附一飛鳥,其形似燕,故稱之為「馬踏飛燕」。至於為何選擇將「馬踏飛燕」作為旅遊行業標誌,小編想無非是出於以下幾點考慮:

一、「馬踏飛燕」是漢代作品,大漢民族的稱號一直流傳至今,選擇一件漢代的精品文物,也是對大漢民族的肯定。漢朝開啟了聞名世界的絲綢之路,極大促進了世界東西方文化交流,漢在世界影響很大,所以用漢代文物更有代表性。

二、「馬踏飛燕」是張騫開拓絲綢之路的見證。而張騫出使西域的鑿空之舉,溝通了中西方的商貿往來,文化交流,和政治交往,意義深遠。

三、馬是古代重要的出行工具,旅遊出行,當然也離不開馬這一重要工具。旅遊局選擇銅奔馬,也是寓意著旅客出行順利。

四、在中國文化中,馬象徵著積極向上,開拓進取,再加上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中國正處於改革開放初期,百廢待興,正時需要這種積極向上的奮鬥精神的關鍵時刻。故而馬踏飛燕作為旅遊標誌,也是寓意著中國旅遊事業繁榮發展,前程似錦。

相關焦點

  • 中國出土的文物中,為何要把「馬踏飛燕」作為代表中國旅遊標誌?
    華夏五千年,中國出土的文物上自新石器時代下到明清時期,可謂是不計其數,但偏偏在1983年10月,把出土的『馬踏飛燕』作為中國旅遊的標誌,這是為何呢?「馬踏飛燕」究竟有何特別之處呢?「馬踏飛燕」是1969年10月出土於甘肅省武威縣的一件文物。其造型是一匹駿馬,作風馳電掣般的奔馳狀。最動人處是駿馬的右後蹄附一飛鳥,其形似燕,故稱之為「馬踏飛燕」。
  • 為什麼要將馬踏飛燕作為中國旅遊標誌?有何原因?怎麼看?
    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據不完全統計,中國現在有54座旅遊城市擁有馬踏飛燕的雕塑。中國的出土文物上自新石器時代下到明清不計其數,那麼為什麼要把「馬踏飛燕」作為代表中國旅遊的標誌?因為「馬踏飛燕」實在是一件太特別的文物,匯集了太多中國文化的元素。馬踏飛燕也稱馬超龍雀,是東漢青銅藝術的傑出代表。「馬踏飛燕」是個俗稱,這件文物的正式名稱是「銅奔馬」,出土於甘肅武威雷臺晉墓。
  • 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要改名「銅奔馬」?想想想想……
    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  「馬踏飛燕」要改名嗎?  「馬踏飛燕」在學界多年統一稱呼「銅奔馬」,甘肅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認為民間怎麼叫都可以。  絕大多數去蘭州參觀甘肅省博物館的人,都不會錯過這裡的鎮館之寶——「馬踏飛燕」。
  • 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出土的地方——甘肅省武威市雷臺漢墓!
    雷臺漢墓位於武威市雷臺東路,因出土了文物珍寶——中國旅遊標誌銅奔馬而著名。來到雷臺公園南門,首先看到的是一座巍巍的牌樓,上書「雷臺」二字。雷臺公園大體可分為兩大部分,南面是武威市雷臺漢文化博物館,北面是雷臺觀和雷臺漢墓。
  • 作為中國旅遊標誌的「馬踏飛燕」(銅奔馬),你了解多少?
    (知道這是中國旅遊的標誌;)對大多數行色匆匆的路人而言,也許並不知曉它的存在原因。對一個新時代的中國人而言,如果你真不知駿馬雕塑的價值和歷史,就太令人遺憾和失望了。1968年10月,甘肅省武威市雷臺,一座東漢將軍墓葬中,一件「中國古代文物藝術的巔峰作」橫空出世。它就是作為中國旅遊標誌的「銅奔馬」,俗稱「馬踏飛燕」;又名「馬超龍雀」。
  • 中國旅遊的標誌——「馬踏飛燕」的故鄉
    儘管墓葬早已被盜過,仍出土珍貴文物231件,古代錢幣三萬多枚,被考古學界稱為一座「地下博物館」。在出土的文物中,最珍貴的是99件銅車馬儀仗俑。其鑄造之精湛,設計之巧妙,工藝之精良,造型之別致均為我國青銅器製作之冠。其中貴中之貴的當屬被稱為「馬踏飛燕」的銅奔馬。1973年,銅奔馬作為我國考古成就到法國、日本、英國等14個國家進行巡展,在世界上引起轟動。
  • 你知道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在哪兒嗎?為何一條腿站立卻不倒
    說到馬踏飛燕,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雕像,因為它是中國旅遊的標誌,很多旅遊城市也都會有馬踏飛燕的雕塑,不管是哪個版本的教材,都有學過關於馬踏飛燕的課文,但是你知道馬踏飛燕收藏在哪座博物館嗎?馬踏飛燕的造型雖然很酷很飄逸,但是一條腿站立的馬踏飛燕是如何穩穩噹噹站立的呢?
  • 中國旅遊的標誌——「馬踏飛燕」的故鄉
    儘管墓葬早已被盜過,仍出土珍貴文物231件,古代錢幣三萬多枚,被考古學界稱為一座「地下博物館」。在出土的文物中,最珍貴的是99件銅車馬儀仗俑。其鑄造之精湛,設計之巧妙,工藝之精良,造型之別致均為我國青銅器製作之冠。其中貴中之貴的當屬被稱為「馬踏飛燕」的銅奔馬。1973年,銅奔馬作為我國考古成就到法國、日本、英國等14個國家進行巡展,在世界上引起轟動。
  • 你知道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在哪兒嗎?為何一條腿站立卻不倒
    說到馬踏飛燕,很多人都知道這個雕像,因為它是中國旅遊的標誌,很多旅遊城市也都會有馬踏飛燕的雕塑,不管是哪個版本的教材,都有學過關於馬踏飛燕的課文,但是你知道馬踏飛燕收藏在哪座博物館嗎?馬踏飛燕的造型雖然很酷很飄逸,但是一條腿站立的馬踏飛燕是如何穩穩噹噹站立的呢?
  • 國寶系列:中國旅遊標誌:馬踏飛燕
    馬超龍雀在1983年10月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1986年被定為國寶級文物,2002年1月被列入《後來,武威的文物工作者黨壽山先生親自用架子車,將文物搬運到武威文廟大殿保管起來。到11月和12月間,雷臺漢墓中出土的文物先後兩次被調到了省上。不過此時人們並沒有真正認識到銅奔馬的價值。
  • 「馬踏飛燕」原來是「馬超龍雀」!中國旅遊標誌別再叫亂
    據新華社蘭州5月19日電 一匹頭微左揚、昂首嘶鳴的天馬,左側兩足後曳、右側雙足前探,騰空疾馳而行,其右後足下的飛鳥回首注目驚視……這件把天馬行空的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的青銅雕像,是上世紀60年代末出土於甘肅武威一座東漢古墓的精品文物。1983年國家旅遊局經過多種方案的比較和研究,確定選用這尊「馬超龍雀」銅像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誌。
  • 這「馬踏飛燕」應該叫做「馬超龍雀」 中國旅遊標誌名稱別再叫亂
    1983年國家旅遊局經過多種方案的比較和研究,確定選用這尊「馬超龍雀」銅像作為中國旅遊業的圖形標誌。然而,這個聲名赫赫的中國旅遊標誌,長期以來卻為一個名字所擾。 被譽為「雕塑藝術的極頂之作」 「馬超龍雀」「馬踏飛燕」「銅奔馬」「天馬」「飛馬」「銅鷫鸘馬」……這個極其重要的標誌物的稱謂被雜亂混用,甚至錯誤稱名。
  • 中國旅遊商標的圖案「馬踏飛燕」:讓國人認識武威
    其實武威並不是無景點可看,古代的涼洲就是現在的武威,涼洲詞很多人都讀過,還有中國旅遊商標的圖案「馬踏飛燕」就是武威的雷臺漢墓出土的,還有文廟也是4A級景點,海藏寺也有特色,據說還與藏傳佛教有著淵源,等等這些景點都是在市裡,市郊還有一些景點。
  • 中國旅遊標誌的「馬踏飛燕」,是國寶級文物,險些當做廢品賣了
    中國旅遊標誌 馬踏飛燕 寓意是咱們國家的旅遊業能夠不斷地騰飛跨越和發展。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這個雕塑是有原型的,而且還是價值連城,禁止出國展出的驚世國寶!就是這樣一件頂級的國寶,當年差點兒被當做廢品,當做了廢銅爛鐵差點給賣了。
  • 中國旅遊商標的圖案「馬踏飛燕」:讓國人認識武威
    其實武威並不是無景點可看,古代的涼洲就是現在的武威,涼洲詞很多人都讀過,還有中國旅遊商標的圖案「馬踏飛燕」就是武威的雷臺漢墓出土的,還有文廟也是4A級景點,海藏寺也有特色,據說還與藏傳佛教有著淵源,等等這些景點都是在市裡,市郊還有一些景點。
  • 這「馬踏飛燕」應該叫做「馬超龍雀」 中國旅遊標誌名稱別再叫亂
    作為中國旅遊標誌,「馬超龍雀」是規範定義,寓意著中國旅遊騰飛、跨越和超越發展之義,對中國旅遊業產生了深遠影響。
  • 「馬踏飛燕」不是東漢文物 最早也屬於西晉時期
    「馬踏飛燕」不是東漢文物 最早也屬於西晉時期(2006-09-13 06:25:17)
  • 「馬踏飛燕」為何成為中國旅遊標誌?
    凡是到中國來旅遊觀光的海外華人及各國遊客,首先接觸的不是雄偉的長城,也不是令人驚嘆的秦兵馬俑,而是象徵泱泱東方文明大國旅遊業圓形標誌中的武威出土的「銅奔馬」(或稱「馬踏飛燕」)。 銅奔馬何以成為中國的旅遊標誌?這是因為:第一,武威古稱涼州,是絲綢古道上的名城。唐代詩人岑參曾讚頌道:「彎彎月出掛城頭,城頭月出照涼州,涼州七裡十萬家,胡人半解彈琵琶。」1986年,武威被列入全國歷史文化名城。第二,銅奔馬中雕鑄的是西域有名的天馬。
  • 「馬踏飛燕」要改名?網友:沒有比這個更適合的名字了
    記者了解,「馬踏飛燕」高34.5釐米,長45釐米,寬13釐米,重7.15千克,由青銅器鑄造。馬的形象是三足騰空,另外一足踏在一隻鳥的上面,整個青銅器也靠這隻足支撐,這類造型的銅器在我國出土文物中極為罕見。1983年10月,「馬踏飛燕」被國家旅遊局確定為中國旅遊標誌。
  • 「馬踏飛燕」要改名嗎? 甘肅文物局:學界只用「銅奔馬」
    「馬踏飛燕」要改名嗎?這座出土於甘肅武威的青銅器因造型優美一直備受關注,但對於它的名稱,學者及歷史愛好者多年來一直存有爭議。近日,又有人對這件文物的名字展開了討論,甚至有消息稱「馬踏飛燕」可能要被改名。對此,甘肅省文物局局長馬玉萍7日上午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在學界,大家一直稱「馬踏飛燕」為「銅奔馬」,這個名字最準確,也是學界唯一的叫法,而在民間,只要大家喜歡,任何名字都應該被接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