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海乾旱致附近出現多個沉洞 或在2050年完全乾化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死海乾旱致附近出現多個沉洞 或在2050年完全乾化 (1/6)

"← →"翻頁

當地時間2016年7月11日,每年正在幹化的死海(Dead Sea)周圍都會出現上百個沉洞,專家稱死海將會在2050年陷入乾涸的困境之中,同時周邊的農業發展也會遭到破壞。由於用水不當,死海大約每年會減縮1米左右。這些空穴隨時都有可能倒塌而變成危險的沉洞,許多沉洞也可能相互匯聚變成巨大的坑洞。目前還沒有準確的數據顯示這些坑洞到底造成了多少傷亡,但附近已經插了上百個警告標示。

發布時間:2016-07-15 09:10:21 【編輯:富宇】

死海乾旱致附近出現多個沉洞 或在2050年完全乾化

本網站所刊載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網觀點。 刊用本網站稿件,務經書面授權。

未經授權禁止轉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死海可能2050年乾涸
    死海,全球海拔最低湖泊,大自然賜予神奇浮力,促成「死海不死」神奇,再加豐富礦物質,吸引世界各地遊客。然而,水位每年平均下降大約1.2米,水面縮減超過三分之一,6500多個天坑散落各處,現實致使「死海將死」儼然成為一種預言。管理不善、過度開發、氣候變化、水源不足,諸多因素令前景堪憂。
  • 死海,可能死於2050年
    然而,水位每年平均下降大約1.2米,水面縮減超過三分之一,6500多個天坑散落各處,現實致使「死海將死」儼然成為一種預言。管理不善、過度開發、氣候變化、水源不足,諸多因素令前景堪憂。她說,隨著氣候不斷變暖,死海蒸發加速。「氣候變化就在這兒,我們看到死海的水越來越少。如果沒有水源補充死海,我們看不到解決方案,這是問題癥結。
  • 死海年水位下降1.2米,有專家預測2050年「死海將死」
    死海 視覺中國 資料圖死海,全球海拔最低湖泊,大自然賜予神奇浮力,促成「死海不死」神奇,再加豐富礦物質,吸引世界各地遊客。然而,水位每年平均下降大約1.2米,水面縮減超過三分之一,6500多個天坑散落各處,現實致使「死海將死」儼然成為一種預言。
  • [早安山東]死海年水位降1.2米 2050年「死海或死」
    [早安山東]死海年水位降1.2米 2050年「死海或死」 死海年水位降1.2米,2050年「死海或死」。
  • 死海2050年或成「死水」 專家疾呼全民拯救
    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據法國媒體11月25日報導,一些水利專家稱,由於死海的海平面逐年下降,同時又缺乏必要的補救措施,這個世界上海拔最低、鹽度最高的內陸湖泊很可能最終成為一灘真正的「死水」。據悉,這個以礦物質含量豐富而聞名的鹽水湖長約67千米,寬約18千米。
  • 死海水面縮1/3 水位年均下降約1.2米 2050年可能幹涸
    原標題:死海可能2050年乾涸   死海,全球海拔最低湖泊,大自然賜予神奇浮力,促成「死海不死」神奇,再加豐富礦物質,吸引世界各地遊客。   然而,水位每年平均下降大約1.2米,水面縮減超過三分之一,6500多個天坑散落各處,現實致使「死海將死」儼然成為一種預言。
  • 拿什麼拯救你——瀕臨消亡中的死海
    然而,死海水位每年平均下降大約1.2米,水面縮減超過三分之一,6500多個天坑散落各處,現實致使「死海將死」儼然成為一種預言。二十世紀80年代,死海出現第一批天坑;隨後,天坑數量持續上升,如今6500多個。中東生態和平組織提供的資料顯示,死海水面面積迄今已經減少超過三分之一。一種極端預測是:死海可能2050年乾涸。
  • 死海水位年均下降約1.2米 水面縮減或2050年乾涸
    死海,全球海拔最低湖泊,大自然賜予神奇浮力,促成「死海不死」神奇,再加豐富礦物質,吸引世界各地遊客。然而,水位每年平均下降大約1.2米,水面縮減超過三分之一,6500多個天坑散落各處,現實致使「死海將死」儼然成為一種預言。管理不善、過度開發、氣候變化、水源不足,諸多因素令前景堪憂。
  • 江西瑞昌持續34天沒降雨,乾旱致水庫見底,河床乾裂
    2019年10月6日,江西省瑞昌市境內龍源水庫庫底拍攝的死魚。據當地氣象部門數據顯示,自9月2日以來,瑞昌市已連續34天沒有降雨,受乾旱影響,瑞昌市多個鄉鎮村落已出現臨時性人畜飲水困難情況,部分農作物受災較嚴重,森林防火工作形勢也相當嚴峻。
  • 讓人感覺「陌生」 「死海將死」何以堪?
    死海,全球海拔最低湖泊,大自然賜予神奇浮力,促成「死海不死」神奇,再加豐富礦物質,吸引世界各地遊客。然而,水位每年平均下降大約1.2米,水面縮減超過三分之一,6500多個天坑散落各處,現實致使「死海將死」儼然成為一種預言。
  • 死海將死?
    【環球時報駐以色列特約記者 程麗】死海在以色列、巴基斯坦和約旦的交界處,是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湖面的海拔在-430.5米左右,死海是「名不副實」的,「死海不死」說的是不會遊泳的人在死海也不會溺水, 相反會漂浮起來,因為死海鹽分高於一般海水十幾倍,幾近飽和,浮力超強。
  • 世界地理小區域——死海
    (3)簡析32°附近地中海沿岸年降水量的特點。(4)分析死海南部成為鹽灘的原因。參考答案:(1)南北方向上:北多南少。東西方向上:約旦河谷、死海一線降水少,以其為中心向東西兩側先增加後減少。參考答案:(1)位於地中海氣候附近,冬季受西風帶影響,降水較多;有約旦河流經,帶來豐富的淡水;位於板快交界處,地下水補給豐富;地勢較低,多河流流入,匯水面積廣 (2)該區域降水少,河流稀少,死海的補給量小;深居內陸,且地處山脈背風坡,氣候乾旱,蒸發量大;全球氣候變暖加劇此區域的乾旱;周邊工農業和居民大量的引用約旦河水
  • Crowther Lab:研究顯示2050年紐約氣溫將升4度 舊金山和葡萄牙一樣熱
    一項最新研究顯示,隨著溫室效應導致地球氣溫逐漸上升,預計到2050年,舊金山將和葡萄牙首都裡斯本一樣熱,而紐約的氣溫將上升4度,感覺就和現在的維吉尼亞海灘(Virginia Beach
  • 中國「死海」又現異象,憑空出現水資源,究竟是怎麼來的?
    中國「死海」又現異象,憑空出現水資源,究竟是怎麼來的?隨著全球人口的增多,對地球資源的索取也愈加頻繁。曾經地球是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如今因人類活動變得霧蒙蒙的一片,地球上的資源日益減少,甚至很多資源已經出現短缺的情況,要知道人類每時每刻都要依靠這些資源生存,一旦沒有了,這些資源就連人類也將走向滅絕。不單單很多可利用的資源減少,就連水也出現匱乏的情況,人人都知道,水是生命之源,一個人可以長時間不吃飯,但不能不喝水。
  • 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死海
    在中新世,海床隆起,產生外約旦高地和巴勒斯坦中央山地的隆皺結構,出現形成死海凹地的斷面。當時死海的面積與現代大約同等大小。在更新世,死海升到比其現代水平高約215m的高度,形成一片廣闊的內陸海,從北部的哈勒河谷地區延伸約320km,至其南部邊界以南64km處。
  • 世界上最低的湖泊~死海
    在中新世,海床隆起,產生外約旦高地和巴勒斯坦中央山地的隆皺結構,出現形成死海凹地的斷面。當時死海的面積與現代大約同等大小。在更新世,死海升到比其現代水平高約215m的高度,形成一片廣闊的內陸海,從北部的哈勒河谷地區延伸約320km,至其南部邊界以南64km處。
  • 2050年的氣候是什麼樣?科學吸收CO 可以緩解全球變暖嗎?
    今年夏天,多個歐洲國家出現了有史以來最強的熱浪,不斷刷新了最高溫度的記錄。溫度的上升,當然也加速了冰川的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據報導海平面正在以每年3.3毫米的速度上升,自工業時代以來,海平面上升幅度已經達到240毫米。如此情形,在我們有生之年,未來還會發生什麼呢?
  • 研究:美國科羅拉多河的流量到2050年或減少20%
    研究:美國科羅拉多河的流量到2050年或減少20% 2019-08  科羅拉多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預計,到2050年,科羅拉多河的流量可能減少20%,到2100年將減少35%,因為炎熱和乾旱的加劇將減少河水流量。  據報導,科羅拉多河是亞利桑納、加州、科羅拉多州、內華達、新墨西哥、猶他和懷俄明七個州的命脈,為4000萬人口和50億美元的農業產業提供水源。
  • 2050年夏季海冰完全消失,自然周期被打破
    科學前沿觀天下 篤學明理洞寰宇研究人員通過多種氣候模型的分析發現,北冰洋將在本世紀中葉(即2050年)之前呈無冰狀態,屆時北極夏季海冰將全部消失。冬季極地的極端溫度將北極地區的海水凍結起來,北極海冰隨之膨脹,當夏季溫度回升,原本被凍結的冰層化成海水,與原本的北冰洋融為一體。但是近些年來由於人類的各種工業活動導致的氣候變化,使原本恆定周期的北冰洋變得不規律起來。幾十年來,北極海冰的總體覆蓋率一直在下降,每年的增長幅度本來就很小,如今後退的幅度變得更大。雖然北極冬季海水依然會保持凍結狀態,但是持續時間卻越來越短。
  • 羅馬道路塌陷現沉洞,萬神廟初建石材重見天日
    義大利首都羅馬萬神廟(Pantheon)前一段人行道,上月底突然路陷,形成一個長約3米、深約2.4米的沉洞。專家檢視後發現,在沉洞下發現多塊相信於2000多年前、用來興建萬神廟的石灰華石塊,極具歷史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