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枯山水的歷史淵源

2020-12-12 騰訊網

[摘要]日本禪宗在今屬西日本的京都得以確立,而枯山水出自禪宗。

作者:龍昇,騰訊·大家專欄作者。

現居日本福岡博多,博多歷史長,多古寺,且多禪寺,其中承天寺是僑居博多的南宋豪商謝國明捐資建造、由留學僧圓爾弁圓開山的禪寺,它也是日本蕎麥麵條、麵條(烏冬)和饅頭(點心)的發祥地。承天寺方丈室前有一片枯山水庭園「洗濤庭」,每次見那以白砂石鋪就成大海、以大石頭寓意高山的日本獨特的庭園,我都會心靜神凝。

2012年10月12日晚,在枯山水「洗濤庭」前參加了一次「觀月祭」,坐在門窗敞開的方丈室,舉首觀明月,隔著枯山水看對面特設的舞臺上的詩吟、日本舞、筑前琵琶、篠笛(一種橫笛)、中國二胡表演和演奏。白砂石被月亮耀出青光,巖石更顯昏黑,枯山水真地成了微波蕩漾的蔚藍大海。表演開始,舞檯燈光變幻著照射在枯山水上,它又呈現暗淡著的色彩繽紛,表現出日本的「物哀」「空寂」「幽玄」的美意識……

次日,將洗濤庭前的觀月祭在一同好網頁上簡述了一下,得一些跟帖,其中有位居東京多年的網友問:枯山水好像多在西日本,何故?一位新近留學來的人問:什麼是枯山水,中國有嗎?是啊,我也曾在東日本的東京住過十年,確實未見過枯山水,只聽說迎賓館內有,那是元首級的國賓下榻之處,平民之我當然看不到,我確實是在屬西日本的京都始見枯山水、住福岡起常見枯山水的。兩問合一,我先自己學習一下吧:

世界園林多種多樣,主要有三大體系,其一的東方體系中以中國園林為代表,也包括了日本園林。日本園林叫做庭園,日本庭園樣式有多種:平安時代的曲水庭園、鎌倉時代的寢殿造樣式,鎌倉時代初見、興於室町時代的枯山水樣式,桃山時代書院造樣式,江戶時代的回遊式庭園,而回遊式庭園中的代表是大名庭園。日本庭園還有池泉庭園、枯山水庭園、茶庭庭園的分類。如何分類,枯山水均在其中,它是日本庭園中獨特的一種,中國沒有,枯山水雖然有中國影子,但它已完全是日本式樣。

枯山水,即無池無水的庭園。枯山水:白砂石鋪地,耙出條紋,表現大海、湖池、河川及水的流動、波瀾,砂石地間放置巖石,表現為山,有的枯山水庭園會培植青苔圍攏著砂石巖石。顧名思義,枯山水是乾枯的山水,但它在坐禪冥想的僧人心中並不乾枯。智者樂水,仁者樂山,禪師面對枯山水將心洗滌得清靜,枯山水源自日本禪宗寺院,多是方丈庭園。

枯山水,京都天龍寺(圖源網絡)

有日本茶祖之稱的留學僧榮西,於1195年在博多建立了日本第一座禪宗寺院,十年後他成了京都最初禪寺建仁寺的開山住持,因而成了日本臨濟宗的門祖——千光國師。1246年,南宋僧人蘭溪道隆來到博多,小住一時後去了京都和鎌倉,於1253年成了統轄鎌倉幕府的權力者北條時賴開創的鎌倉建長寺開山住持,他也成了日本臨濟禪宗的中興之祖。

蘭溪道隆好像對龍門獨有情衷,他去京都和鎌倉途中,在九州筑後川支流處遇一瀑布,其山勢有如龍門,便起名龍門瀑,並在其側建龍門寺,留弟子做住持。他後來從鎌倉建長寺去了今山梨縣甲府市東光寺擔任開山住持,並建造了寺內庭園,此園本屬池泉庭園,但在池水中央放置了船型石及表現為龜、鶴的石塊,在岸上用數百石塊堆築了水墨山水畫式的風景,其中有一組「凅滝」,以堆放的石塊組成山澗,以叫成「水落石」的立放的平面石塊,表示飛流直下的瀑布,而一塊形如魚狀的「鯉魚石」,多半身露出水面地正往「瀑布」上跳躍。這組不動的石塊表現了活生生的鯉魚跳龍門,名稱「龍門瀑」,今尚在。「龍門瀑」旁並未鋪就白砂石,但日人常將其當作枯山水的雛形。

有位叫做夢窗疏石的日本禪師,他也是位有名的作庭師(造園家)。1339年,他就任京都臨濟宗天龍寺開山住持時,在寺內營建了方丈庭園。此庭園是傍水回遊式庭園,水是「曹源池」,池中有石稱龜島、鶴島,而岸邊坡上也有一組以「水落石」、「鯉魚石」組成的「龍門瀑」。同年,夢窗疏石受邀再興京都西芳寺並在那裡營造了庭園,那庭園分為上下兩段,下段是以「黃金池」為中心的池泉回遊式庭園,上段是有著多組石頭的枯山水庭園,其中也有「龍門瀑」。今日去位於嵐山的天龍寺,除了回遊式庭園,你可在其相反方向看到被樹木青苔圍著的一大片梳理精細的白砂石。天龍寺南面的西芳寺,土地被百餘種青苔覆蓋著,故亦稱「苔寺」,那裡的枯山水也在青苔中。

蘭溪道隆來日時期是鎌倉時代中期,夢窗疏石(1275—1351)是生於鎌倉末期卒於室町初期的人,他一生造了許多庭園,京都天龍寺和西芳寺的庭園是他進入老年的成熟作品,製造年間的1339年剛剛進入室町時代三個年頭,其後枯山水有了更廣泛的發展,比如室町時代建造的、今屬國寶級的臨濟宗相國寺派寺院金閣寺、銀閣寺中均有枯山水。故日本的枯山水,有始於鎌倉時代、興盛於室町時代之說。

日本有古老的庭園書《作庭記》,1289年版本的《作庭記》第五段中始見「枯山水」字樣,讀那段文字,可感覺其時的枯山水指的是「龍門瀑」那樣的石庭。比那書晚幾年開始造園的夢窗疏石有偈頌詩:「枯山水一塵不染,卻宛若見到高山聳立,無水一滴,但能感覺出飛瀑落下。我總受風之召喚、月的邀請,在這庭園漫遊。」從此詩中可總結出枯山水是無塵之庭,它可磨練清澄如洗的人心。

自夢窗疏石起,日本出了許多枯山水作庭師,其中當代作庭師、日本庭園歷史研究家重森三玲(1896—1975),於1924至終年共建造了194個庭園,除去幾處茶亭庭園、池泉庭園外,絕大多數是枯山水作品。他的枯山水作品,分布於京都、奈良、大阪、和歌山、兵庫、岡山、四國、廣島、福岡等西日本地區,僅有一處在東京港區的福泉寺內。

文首說所的渡宋留學僧圓爾弁圓,後來去京都做了東福寺開山住持,他也因此成為聖一國師,而近代的夢窗疏石,於1938年,在東福寺方丈的四方建造了「八相之庭」,它們是存有鎌倉時代庭園風格、並有抽象的近代藝術感的枯山水庭園,其中的南庭在砂石布成的大海中,坐落著以巖石表現的蓬萊、方丈、瀛洲、壺梁四仙島和表現為臨濟宗的五山。

九州島的博多是留學僧和渡來僧渡唐或來日的玄關,日本第一座禪宗寺院出現在博多,日本禪宗在今屬西日本的京都得以確立,枯山水出自禪宗,枯山水多見於西日本順理成章。屬於東日本的東京,是江戶時代才成為日本的政治文化中心的,由於有著各地大名(諸侯)必須在江戶城駐留半年的制度,隨之出現的是大名庭園,比如六義園、小石川後樂園、浜離宮恩賜庭園等,它們多是在池邊或海邊以石築山的回遊式築山泉水庭,鮮見枯山水。另外從夢窗疏石作品分布看,也能說明枯山水多見於西日本。

不過,東日本也有枯山水的,比如今屬神奈川縣的禪宗鎌倉市的淨明寺、明月院內,東東都青梅市玉堂美術館內,京帝國飯店廊下,就有枯山水。類似東京帝國飯店廊下的枯山水,在西日本更多地出現在公共設施或公寓樓下,比如福岡國際機場的廊下,甚至我住的普通公寓樓的天井裡,也布置著僅有幾平方米大的枯山水。

面對枯山水,你可冥想世上萬物萬事,但作庭師布置它時都有嚴密的構思、寓意和象徵,比如上述夢窗疏石的天龍寺「龍門瀑」的「鯉魚石」是寓意當年駕崩的醍醐天皇登龍門而成龍。有「日本的孔夫子」之稱的朱舜水,在長崎滯在的六年中,受到他第一位日本弟子柳川藩藩士安東省庵的經濟援助,他後來被水戶藩主德川光圀邀請去江戶弘揚儒學。為給一篇關於朱舜水和安東省庵的小文配兩張圖片,我去了柳川淨華寺,參拜其境內的安東省庵墓和枯山水庭園「三忠苑」。 「三忠苑」不大,地面鋪著的砂石表示東海,砂石中臥著的一塊船形石表示朱舜水渡海來日,三塊立著的大石頭,象徵著安東省庵、朱舜水、德川光圀。

福岡縣太宰府光明禪寺的枯山水,是重森三玲1957年的作品。它分表庭和裡庭兩處,表庭名「佛光石庭」,在長方形的白砂石庭上,十五塊大小不同的石塊組成了一個「心」字,我想大概是洗心之意。裡庭名「一滴海之庭」,它的白砂石庭是任意形狀的,猶如漫延伸展的湖水和海岸,它被長滿青苔的地面圍攏,青苔地上長滿了楓樹。日人用四字熟語「長汀曲浦」形容「一滴海之庭」,說它是長河入海口和彎曲的海灣的岸邊平地風景。我看那景,腦中浮出範仲淹《嶽陽樓記》中的「岸芷汀蘭,郁郁青青」。我曾幾次於深秋時去看「一滴海之庭」,那時的紅葉飄落在曲狀、同心圓狀的白砂石線條上,給它重疊上同樣的紅色曲線,它們讓我想起「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砂一極樂」「一念一清淨」……

枯山水,東福寺南庭(圖源網絡)

——————————

本文系騰訊《大家》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

關注《大家》微信ipress,每日閱讀精選文章。

相關焦點

  • 隨筆:感受日本「枯山水」庭園
    新華網東京8月21日電(記者倪紅梅)對冥想和參禪感興趣的遊客到日本京都往往不會錯過感受日本特有的「枯山水」庭園的機會。據稱,這種以白砂、石塊和苔蘚等簡樸元素構造的精神化庭園正是禪宗思想在造園領域的體現。  坐落在古城京都西北的龍安寺石庭被公認為日本「枯山水」的代表作。
  • 日本傳統庭院 的「枯山水」
    日本美學中最引人注目的特點之一,便是其簡單、質樸、貼近自然的風格氣質,當你走入一處日本傳統庭院,首先便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自然感」,這是一種矛盾卻又令人愉悅的感受。橫山大観《流水》,1950年日本庭院日本庭院中的「枯山水」圖景其實這正是日本美學對於自然的獨特呈現。此種在狹窄領域不使用水,僅靠砂石再現自然本色的做法名為「枯山水」,它早在日本的室町時代(1336-1573年)便已成型,而促成這一設計的源動力實則來自於中國北宋畫風的影響,特別是潑墨山水這一畫法。
  • 日本寺院「枯山水」體現禪意,原是由我國傳入
    唉,其實也是從我國漢代學去的,只是如今已消亡了,以至於當今國人甚至都沒聽過「枯山水」。而日本人把「枯山水」發揚到了極致,上升到了美學的高度。我們要看「枯山水」,還是要來日本。初冬,京都。偶爾飄下霧一樣的微雨,空氣清涼甜潤,順著纖塵不染的柏油路,漫步到龍安寺。
  • 文化傳播:日本的「枯山水」到底指的什麼?
    日本枯山水每次室內景觀設計的時候,都能聽到大家所謂說起日本的枯山水景觀。我第一次聽到的時候,在想枯山水到底說的是什麼?「哭山水」還是「苦山水」,後來我才知道,原來是枯山水。去年有幸去日本在京都呆了一個多星期,看了大大小小各種寺廟,見到了很多方丈庭院,參觀了日本所謂最早的日本唐代建築。日本人的厲害之處就是在於,這個寸土寸金的國家,竟然可以花時間和空間把京都保留得如此完整,實屬難得。回來以後我就去找一些素材,想看看到底什麼是枯山水,剛開始以為只是日本一種「物哀」的表現形式。
  • 日本園林「枯山水」設計獨特?它從中國山水文化中偷學了什麼
    「枯山水」是日本園林的特殊設計表達,這並非日本獨創的。因為這種「山水」文化是從中國漢代傳入日本的。後來因為文化審美的不同,中國山水走入融合天地、和諧自然的境地。日本卻獨出機杼,堅持這種枯山水設計表達,以靜內心。這大約是因為日本酷愛禪宗的關係!
  • 日本枯山水庭園賞析,「修剪式枯山水」賴久寺
    除砂石枯山水這種大家所熟知的庭園類型外,還有一種以常綠低矮灌木植物為主、以砂石為輔的特殊類型的庭園,即所謂的「修剪式枯山水」。此類枯山水庭園中,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是位於岡山縣的賴久寺庭園,該庭園誕生於桃山時代末期至江戶時代初期,由當時最著名的造園家小堀遠州設計。
  • 日本獨有的世界遺產「枯山水」其實也是我國傳入
    唉,其實也是從我國漢代學去的,只是如今已消亡了,以至於當今國人甚至都沒聽過「枯山水」。而日本人把「枯山水」發揚到了極致,上升到了美學的高度。我們要看「枯山水」,還是要來日本。初冬,京都。偶爾飄下霧一樣的微雨,空氣清涼甜潤,順著纖塵不染的柏油路,漫步到龍安寺。
  • 重森三玲的「枯山水」庭園
    走進去一看,令我大為震驚,原來寺院內的庭園居然是一幅「枯山水」的巧妙構圖。  何謂「枯山水」,據日本古籍《庭記》載:「在沒有池子、沒有水的地方安置石子白砂,造成枯山水。枯山水庭園以石頭、白砂、苔蘚為主要材料。」
  • 最神秘的日本枯山水—龍安寺
    【圖為龍安寺枯山水】「枯山水」一詞來源於日本平安時代(公元749-1192年)庭園經典著作《作庭記》「於無池無遣水處立石,名曰枯山水」公元6世紀,佛教從中國傳入了日本公元12世紀,禪宗傳入日本日本人把佛教、禪宗的自律苦行精神結合北宋的山水畫意境融入到了庭院景觀當中創造了這種無水的枯山水風格
  • 日本京都龍安寺「枯山水」魅力之謎有新說
    日本京都龍安寺「枯山水」魅力之謎有新說 2002年9月28日11:00  新華網   新華網倫敦9月27日電(記者王豔紅)日本京都龍安寺的「枯山水」方丈庭園,有著一種抽象而神秘的美。
  • 日本枯山水園林
    中國園林網8月21日消息: 日本藝術講究精緻,追求內在涵義勝於外表,知道這一點,就不難理解日本獨有的枯山水為何被譽為日本庭院藝術的最高峰了。一直覺得日本藝術有一種病態美。任何東西到達極致,達至完美了,就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 中國古典園林假山與日本枯山水的異與和
    「無池無溪處立石,稱枯山水」。 枯山水,是中國古典園林在傳入日本後日本創造的園林藝術形式,是從鎌倉時代至室町時代因禪宗思想的發展而形成的庭院樣式。在園林藝術設計上,枯山水探索精巧、細緻,注重景觀形式的象徵和心理的感受。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坐禪冥想的僧人面對枯山水將心洗滌得清靜。
  • 日本園林景觀「枯山水」既能欣賞又能吃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央視財經《國際財經報導》)周末去城市周邊飽覽山水景色可能是很多人的休閒方式,不過,還有一種不必奔波辛苦,只需安靜欣賞的「枯山水在鄰國日本,受中國文化影響,形成了一種被稱為「枯山水」的獨特園林景觀。「枯山水」起源於14世紀日本的寺廟園林,為了打破以往池泉庭院的限制,造園師用白色的細小砂石來表現水流,從乾枯的環境中創造出江河湖海與山巒疊嶂,由此得名「枯山水」。
  • 日本枯山水與中國山水畫有何關係?
    自然有一種使人沉靜的力量,而這種力量不僅為文人墨客所嚮往,也被日本禪宗視為修行的重要助力。山林中的寺廟12世紀末,正值日本鎌倉幕府時代,禪宗思想由中國傳入日本,其對於生死的淡然與幕府宣揚的武士精神不謀而合,因此獲得了統治階層的支持。
  • 日本的古典園林,為什麼崇尚毫無生氣的「枯山水」藝術?
    日本的神道教,有一種自然泛神的崇拜信仰,有著濃厚的自然的本位思想,認為自然事物都有其神靈所託,不管是山川河湖、花草樹木、風雨雷電都應該敬畏的。日本是一個島國,四周都是海洋,因此日本人對大尤其崇拜大海。日本人以此為特點塑造出了枯山水園林,白砂就像是大海和湖泊的波浪,置石就像是海上的巨礁。
  • 告訴你怎麼做出日本庭院中的「枯山水」
    日式庭院中的「枯山水」,非常有禪意,在國內的一些樓盤和公園中,你多多少少會見到一些日式庭院的影子,其中就有日本的枯山水設計。我們先來看看部分國內枯山水的應用設計。中國人的庭院,水是活水,池內可以養魚,山可以攀緣,而在日本,枯山水是不能碰的,你不能走入枯山水院子內的石頭上,你不能揣起一把白沙在手上把玩,枯山水更講究的是一種意境,一種形式,它的構成是因其無水而喻水,因無山無水而得名。
  • 京都|高臺寺,彩色枯山水
    方丈前庭的枯山水也叫波心庭,由砂紋、立山、石組等元素組成,與其他寺廟枯山水的不同之處在於,波心庭的枯山水時時變化——2014、2015、2019年我都來過高臺寺,印象裏白砂的紋路不盡相同,不知是跟季節有關還是跟僧人的心情有關。
  • 16個日本枯山水「庭院設計」案例,這樣的院子讓人放鬆,特受追捧
    庭院小路的設計運用了日本枯山水庭院的風格,這是日本庭園的獨特設計,在傳統的中國庭院中是沒有的。日式庭院享受自然景觀,可以反映四個季節的變化,享受花園的修剪和在花園裡散步的樂趣,從室內就可以看到優美的景色。小路的形狀和路面的藝術感是日本式庭院的重點。
  • 暮色蒼茫訪龍安,感受「枯山水」的禪宗意境
    早就聽說日本最有特色的的枯山水園林造景充滿了禪意。「枯山水」一詞來源於日本平安時代(公元749-1192年)庭園經典著作《作庭記》「於無池無遣水處立石,名曰枯山水」。公元6世紀,佛教從中國傳入了日本,公元12世紀,禪宗傳入日本。
  • 日本草津溫泉與貝爾茨博士的歷史淵源
    編者按:草津溫泉是日本傳統的旅遊、療養保健地。它的發展與德國的醫學專家貝爾茨有莫大關係。作者追尋歷史足跡,講述貝爾茨教授與草津溫泉的點點滴滴,並為貝爾茨教授保育草津溫泉湯文化、推進草津溫泉療養事業的那份熱忱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