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晴空萬裡的晚上,天上繁星閃亮。仰望天空,就會發現有一塊銀白色的帶狀區域略亮,感覺就像是天空中流淌著一條長河一樣,因此,人們把它叫做「天河」。關於天河有許許多多的傳說,其中有一個就是牛郎織女的故事。
相傳,天帝的一個女兒叫做織女,她是個負責編織天空中的雲霧和彩霞的美麗小仙女。但小仙女是非常活潑的,天天日復一日地工作,她當然就厭倦了這種無聊的生活。
有一天,織女聽說人間熱鬧好玩,於是就下凡到人間。巧的是,織女遇到了牛郎,兩人一見鍾情,很快彼此吐露心聲相愛了。但是,這是違反規定的,於是天帝得知之後勃然大怒,用一條天河把他們夫妻隔開,讓他們永不相見。
這下子把織女傷心壞了,她白天也哭,晚上也哭,每天都睡不著。天帝還是喜歡這個女兒的,看著她這樣,他也不忍心,就派喜鵲去給他們傳話,說讓他們每月初七都能見一次面。
可是沒想到,喜鵲聽錯了,聽成七月初七才能見一次面。可是話都傳了,命令下了也不好更改,於是也沒有辦法了,織女和牛郎就只能等一年才見一次面了。為了懲罰喜鵲的失誤,喜鵲就被命令負責搭座鵲橋,讓牛郎和織女每年的七夕見上一次面。
這就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牛郎織女的故事。
其實人們為什麼會選擇把七夕這一天,解釋成牛郎織女相遇的一天,主要是因為在七夕這一天,月球離天上的銀河最近,月亮反射出的光輝朦朧,感覺就像是一座橋橫跨銀河兩岸一樣,這就好像是給牛郎和織女提供了相遇的機會。
至於喜鵲呢,則是因為通過人們的觀察發現,喜鵲在七夕前後會有幾天「禿頂」,就是身上的羽毛比較稀鬆。自然而然,人們就覺得是喜鵲給牛郎織女搭橋,被他們夫妻踩得掉毛的原因。
當然,那只是人們想像出來的神話,而喜鵲掉毛其實是因為七夕之後,北方暑氣漸消,天氣轉涼,喜鵲就要更換羽毛,準備抵禦冬天的嚴寒了。舊的不去,新的不來,換新的羽毛就要掉舊的羽毛,喜鵲自然也逃不過這規律。
同時又因為換羽毛的這幾天,喜鵲習慣一直呆在窩裡,這被人們所觀察到後,就被其中一些想像力豐富馳騁的人,把喜鵲的褪毛想像成喜鵲搭橋的故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