橋東坐擁黃金半島,是千年歸善縣衙所在地;橋西城湖相依的山水格局,是「千年府治」之始;伴隨惠新、梅湖、江南大道等主幹道拉通,江南有望成為新增長極……這3個街道一方面沿江臨湖,孕育了水東街、金帶街和祝屋巷等文旅名街,另一方面又是老舊區域建成面積高度集中的街道,城市管理和社會治理挑戰大,經濟發展亟待轉型。
橋東、橋西和江南,在市區一體化發展中如何打開新局面?9月15日,第三場惠城區鎮街黨政領導座談會召開,圍繞轄區如何落實「3+2」系統工程等,研討產業創新發展、老舊街區改造以及城市精細化管理等重點內容,以主人翁精神,主動作為、比學趕超、爭先發展,讓老城煥發新活力。惠城區委書記劉光濱,區委副書記、區長翟樹宇等區領導參加會議。
老城新產
橋東發展「網際網路+」產業,江南引入科創型智谷
這些臨江面湖的街道該如何轉型發展?
「橋東要『快』,橋西要『精』, 江南要『活』。」劉光濱認為,橋東街道要「快」字當頭幹起來,加快凸顯文旅產業特色步伐,統籌疏通老城內街小巷的交通堵點,打通城市交通的微血管,為文旅產業發展創造優質交通基礎。橋西街道要做「精」城市管理和街區改造,活化利用金帶街歷史文化街區,打造有品位、有活力、有品質的橋西。江南街道面臨下角變「旺角」的發展機遇,要結合交通貫通的優勢,發展要「活」、幹事要「活」,大膽創新,導入新型產業,發揮改革開放以來江南工業發展的拼勁,做好高質量發展的文章。
在產業新業態發展方面,如何讓「新產業」「老街區」交融碰撞,實現新發展、新突破?
日前,我市首個網際網路特色小鎮——橋東「網際網路+商創」小鎮高分通過省考評驗收,總分排在全省首位。目前小鎮擁有創新創業平臺30個、網際網路企業160家,總產值達到33億元,年均增速保持在25%以上。
「橋東抓住網際網路時代的直播風口,推動市電商產業園轉型升級,打造成惠州網紅直播基地。」橋東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偉強介紹,橋東現有直播企業15家,通過與騰訊直播、微信直播、快手直播平臺強強合作,培養帶貨主播300多位,成功籤約帶貨主播1000多位,直播帶貨逐漸成為新的消費潮流、新的經濟形態,將引領橋東網際網路經濟新一輪發展。
惠新大道、梅湖大道、江南大道等交通幹道的延伸擴展,讓發展「慢一拍」的江南街道獲得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江南街道的山水、江湖、街巷自成體系,土地儲備充沛,15公裡江岸線將被重新規劃布局,接下來將構建『一軸兩區』(以惠新大道為江南發展中軸線,打造文化旅遊區和新興產業區)的發展格局,實現江南『二次創業』。」江南街道黨工委書記戴新輝說,江南將以土地回收、土地置換、三舊改造等方式,開發利用沿「軸」土地,最終實現軸線引領發展。
文旅發力
水東街打造惠州「外灘」,泛菱湖片區成文旅新區
浩斯電音劇場日營收總額達100多萬元,預計年營收總額達到3億元以上;盤活老舊樓宇,培育壯大花邊嶺商圈、環城西-西湖商圈、南壇商圈,引入新的業態,增添商圈活力;祝屋巷民宿入住率超75%,觀湖書院民宿改造後,套房3000元一晚仍供不應求,特色民宿留住「過夜客」……在文旅產業發展方面,橋東的水東街、橋西的金帶街與江南的祝屋巷等老街區組團發展、差異化發展,打開產業發展新局面。
值得重點關注的是,水東街計劃實施一二期融合改造,打造成惠州的「外灘」。橋東橋西將強化城市燈光亮化工程,利用燈光照射和老街噴繪,打造「多彩城牆(中山公園)」,通過創意噴繪打造老街區「創意電箱」。橋西全力推進「一湖兩江」城市會客廳項目,串聯賓興館「惠州文脈」,保護活化梅花館、張公祠等歷史建築,推動北門街、中山公園等區域微改造。
橋東今年新增公社音樂餐吧、野島文化生活社區等10多個文旅項目,激發了「夜經濟」活力。接下來,結合「夜色惠八點」主題月活動,橋東將舉辦水東街奇妙夜創意集市、野島市集主題活動周,打造夜間經濟活動IP、網紅打卡點;橋西計劃打造「府城新韻夜橋西」品牌,引導規範夜食、夜遊、夜購、夜娛等,賦能「夜經濟」發展。
「最是江南好風景」。國慶節後,江南大道有望全線通車,江南街道將以此為契機,重點打造「文化旅遊區」,全面形成泛菱湖2平方公裡內吃、住、玩、樂、購的文化旅遊綜合產業鏈,補齊西湖景區「旺丁不旺財」的短板;投入1.6億元,將15萬平方米的祝屋巷文創街區,打造成大灣區文旅打卡地和江南四大才子文化特色街區,年底前完成一期升級改造;升級改造塑料廠3.2萬平方米的廢舊廠區,建成集特色餐飲、高端民宿、文創及大型停車場於一體的綜合性產業園區,計劃明年春節後全面動工。
今年,市人大代表鄧苑萍提出的「將下角南路(鱷湖路)改造為下穿隧道式快速路」建議,引發市民關注。江南街道希望通過建設這條長約800米的下穿隧道式快速路,構建立體地下交通體系,徹底打通泛菱湖2平方公裡產業鏈。
城市更新
市區聯動開展惠民「1+4+N+雙百工程」
為提升群眾「家門口的幸福感」,今年,市區聯動,將以主幹道和江湖沿岸作為更新重點,以「1+4+N+雙100」為主線(「1」即「一湖兩江」城市會客廳;「4」即四個城市主要出入口;N即成熟的片區改造;「雙100」即100個微改造和100個停車場建設),提升城市品質和功能,塑造一流城市中心區形象。
「橋西街道有多達144個老舊小區,是我市老舊小區最多的街道,也是市區人口高度集中的街道。」橋西街道黨工委書記李坤民介紹,橋西街道在全市率先探索,在麥迪新村實施「惠民空間」微改造,探索出了「三社聯動」(社區黨組織、社會組織、社工)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區治理新路子,今年將有17個老舊小區納入「惠民空間」微改造。
城市更新要建管結合,細化城市治理也是題中之義。橋西是我市唯一一個沒有農村的純城市街道,街道將以「公園城市」「花園城市」為理念,針對居民對城市活力、品質、溫度的更高需求,打造「樣板街巷」,對府前橫街等12條樣板街巷進行整治提升;開展「我是城市主人,我愛我家」行動和「走拍橋西」活動,讓文明創建走入千家萬戶;針對老舊小區消防隱患難題,運用消防管理APP,進一步加大對重點場所的智能監控覆蓋面。
城市要暢通,交通需先行。橋東則計劃打通四條連接路(東江沙至橋東路、塔仔湖路至東湖西路、惠新東街至永平路、新民街沿江路),讓道路交通暢通起來。
「在疏導交通方面,除了市區規劃的100個智慧停車場外,橋東主動先幹起來,計劃『見縫插針』推動便民停車場建設,建議區級層面加大老舊街區內停車場規劃建設力度。」李偉強同時建議,希望上級出臺支持老舊街區更新改造鼓勵辦法,在規劃報建、補交地價、文旅產業稅收等方面提供更多優惠措施。
惠州日報記者謝菁菁 通訊員周文媚 程理均 羅民緯 張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