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下澳洲代購店倒閉奶粉滯銷 澳媒發現:中國人消費方式變了
來源:海外網原標題:疫情下澳洲代購店倒閉,奶粉滯銷 澳媒發現:中國人消費方式變了 海外網10月19日電 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17日報導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中國消費者在海外代購量大幅下降,澳大利亞諸多品牌受到衝擊
-
澳媒眼中的中國人:對外國人非常友好(全文)
澳媒眼裡中國人的樣子 【澳媒眼裡中國人的樣子】澳大利亞新聞網刊登題為「中國人真正的樣子」文章:儘管我獨自在中國旅行半年一個重要原因是,中國人對外國人非常友好。除熱情好客,在你決定來「龍之國」旅行前還需了解以下幾點:1.一分耕耘,一分收穫。2.民以食為天。3.家庭最重要。
-
澳大利亞稱中國發旅遊警告「缺乏事實根據」,結果連澳媒都不買帳
中國文化和旅遊部5日晚發布公告稱,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因此提醒中國遊客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澳大利亞政府6日反駁中方的說法「缺乏事實根據」,但卻被多家媒體提供的案例和數據「打臉」。澳媒的分析則認為,中國發布的旅遊警告是對澳大利亞「懲罰的延續」。
-
澳媒:中國富人轉向澳大利亞拜倫灣 搶購海景房
參考消息網1月9日報導 澳媒稱,長期以來,拜倫灣一直是澳大利亞房地產買家的夢想之地,但最終,這一地區的壯麗海灘、悠閒衝浪文化和絕妙美食也開始吸引中國人的興趣。據澳大利亞《雪梨先驅晨報》網站1月6日報導稱,在中國居外網的新南威爾斯州最受歡迎購房目的地榜單上,這個小鎮在過去一年中已從第28位迅速上升為第4位。報導稱,在中國買家紛紛尋找機會、以期在該州最負盛名的海灘小鎮擁有私人靜居地的情況下,拜倫灣如今在諮詢次數方面已僅次於雪梨、紐卡斯爾和伍倫貢。
-
疫情下澳洲代購店倒閉,奶粉滯銷,澳媒發現:中國人消費方式變了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克裡斯娜·劉剛剛從澳大利亞國立大學畢業,目前在一家餐館打工,同時也兼做海外代購生意,幫助中國消費者在澳大利亞購買奶粉、保健品、化妝品等。「新冠肺炎大流行的影響是巨大的,甚至是毀滅性的。」
-
澳大利亞要把中國告到WTO 澳媒潑冷水,澳農叫苦
圖源:Getty海外網12月17日電 澳大利亞政府16日宣稱要就中國對澳大麥徵收關稅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然而澳媒指出,裁決過程將曠日持久,且可能沒有效果。澳農民也擔心訴訟期間的長期對峙將造成更嚴重的經濟損失。澳大利亞《新日報》15日刊文稱,WTO可能需要數年時間才能對中澳貿易爭端做出裁決。貿易訴訟可能是一個曠日持久的過程,而且可能沒有什麼效果。澳大利亞洛伊國際政策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家羅蘭·拉賈表示,訴訟不會是一蹴而就的解決辦法。中國歷來遵守WTO判決結果,但判決需要很長時間。
-
中國「幹得漂亮」,澳大利亞30%代購店倒閉,澳媒:中國人變了!
中國「幹得漂亮」,澳大利亞30%代購店倒閉,澳媒:中國人變了!國內景點很多,國外的風景名勝也不少,很多人喜歡去國外領略異域風情,澳大利亞也是大家常去的一個美麗國度。但是最近澳大利亞的媒體表示:「中國人改變了!當然,這種「奇怪」,國家迅速發展,綜合國力的提高,很多產品可以自給自足,從澳大利亞購買不必要的意思。
-
澳媒:受移民多元文化影響 澳式英語逐漸演變
澳媒:受移民多元文化影響 澳式英語逐漸演變 2018-01-12隨著海外移民的增加,與以往相比,澳大利亞文化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而澳式英語也在多種移民語言的影響下進行著演變。 文章摘編如下: 移民難懂澳大利亞俚語 截至2016年,澳人總共會說300種不同的語言。據悉,移民通常難以理解澳大利亞俚語,同時,澳人也在積極學習移民的語言。
-
澳大利亞傳出重磅消息,成噸龍蝦滯留中國機場,澳媒受強烈刺激
據環球網報導,繼大麥、葡萄酒和牛肉之後,澳大利亞巖龍蝦可能會成為中國和澳大利亞之間在貿易領域的又一焦點商品。 據澳大利亞媒體《雪梨先驅晨報》聲稱,目前澳大利亞成噸的龍蝦正滯留在中國機場,面臨著中國海關的清關延遲,這引起了澳大利亞大批出口商的擔憂,他們擔心龍蝦在變質前無法運抵商店和餐廳。
-
澳媒:中國代購大軍橫掃澳大利亞 這次是為車釐子
參考消息網1月28日報導 澳媒稱,在澳大利亞,被稱為「代購」的中國購物者建立的非官方網絡每天都要為國內的親朋好友購買數噸商品。他們買得最多的仍是嬰兒配方奶粉,但代購們告訴記者,目前對生鮮食物的需求在增加,農產品生產者可能藉此大賺一筆。
-
澳媒:澳大利亞再怎麼鬧都不受影響
過去一年裡,在澳大利亞一系列錯誤舉動之下,中澳關係降至建交50年以來的最低點。不過,近期澳大利亞卻「曬」出一個新數據,用以表明儘管中澳貿易風波不斷,但雙方貿易額仍實現增長。事實究竟是如何的呢?中澳貿易達10480億!澳媒:鬧歸鬧生意照做!果真如此?
-
德媒:更多中國人將在春節出境遊 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最受青睞
德媒稱,2020年春節假期將有更多中國人赴海外旅遊。據德國電子渦輪新聞網站12月12日報導,中國最大的在線旅行社說,從2020年1月24日開始,在為期7天的春節假期中,中國遊客已預訂了前往100多個國家和地區、419個海外城市旅遊的行程。
-
澳媒:澳大利亞是「那隻下場很慘的雞」
澳媒:澳大利亞是「那隻下場很慘的雞」 2020-12-12 13:0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被中國人「冷落」後,澳大利亞「拼了」?!
5月9日,「澳洲多所高校取消英語要求」的話題在曝出後迅速登上微博熱搜話題榜,並迅速引發了如上疑問。消息來源是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6日的一篇報導,該電視臺在當晚播出的一檔節目中指出,澳大利亞一些高校為提高國際學生的入學率,豁免英文要求。報導稱,這種做法可能會影響招生質量,並導致「創紀錄」的學術不端行為。
-
澳稱中國旅遊警告「缺乏根據」,反遭澳媒狠狠打臉
當下,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在持續蔓延,稍早前,中國文化和旅遊部發布赴澳大利亞旅遊安全警告,由於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澳大利亞國內對華人和亞裔的種族歧視言行和暴力行為現象明顯上升提醒中國遊客切實提高安全防範意識,切勿前往澳大利亞旅遊。
-
澳媒:和中國鬧出貿易矛盾?澳大利亞並非無罪
【文/觀察者網 熊超然】近期,中澳間一起正常的貿易救濟調查被澳媒拿去不斷炒作。這些澳媒還不斷糾纏我國外交官,將貿易問題「政治化」,聲稱中國和澳大利亞在貿易方面出現了諸多矛盾,中國先是對澳大利亞進口大麥開展反傾銷、反補貼調查,而後又因檢驗檢疫原因暫停了澳大利亞4家牛肉商的出口資格。
-
澳大利亞真慘,澳媒惱羞成怒,掉頭猛攻莫裡森
由於莫裡森政府的頻頻反華舉動,致使中澳兩國關係迅速惡化,兩國貿易也大受影響,澳方遭遇了沉重打擊。澳媒紛紛調轉槍口,猛攻莫裡森。澳大利亞《商界新聞》日前發表題為《我們應該怎麼與中國打交道?》文章指出,中國宣布對澳大利亞紅酒採取臨時反制措施,此舉雖殘酷,卻有效懲罰了澳公開強硬的對華立場。儘管澳商界和學界都表達了越來越多的擔憂,但莫裡森繼續抵制那些呼籲採取更細緻溫和方式的聲音,還稱為保護澳大利亞的地區利益、民主和主權,他別無選擇。但這種策略是不是經濟後果嚴重且過於簡單化了?環顧本地區,澳並非唯一與中國存在矛盾的國家。
-
澳媒稱中方將作重要決定,留給澳大利亞的時間只有10天
與此同時,作為美國在南太平洋的重要盟友,澳大利亞也緊跟美國步調衝鋒陷陣,甚至揚言要對中國發起所謂「獨立調查」。不過,對中國惡語相向的澳大利亞,現在卻有點慌了。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5月10日報導,澳大利亞幾個主要穀物生產商當天發表聯合聲明,稱他們得到消息,中國可能會對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大麥徵收高達73.6%的反傾銷稅和6.9%的反補貼稅。
-
越南街頭的「黑暗料理」,受當地人熱捧,卻讓中國人「不忍直視」
越南街頭的「黑暗料理」,受當地人熱捧,卻讓中國人「不忍直視」在中國每個地區都有當地的民俗文化可以是文化,現在人們生活條件好了,經常會到各地去旅遊。去旅遊的時候,最重視的就是入鄉隨俗,尊重每個地方的特色文化。
-
中國和印尼籤15億美元大單,美媒稱澳大利亞或再受打擊
對此,彭博社11月27日寫道,中國與另一個主要煤炭供應國澳大利亞之間的貿易關係可能會因此而進一步弱化。中國駐印尼使館周五在其微信公眾號發布公告稱,駐印尼大使肖千25日應邀出席中印尼煤炭採購對接會。在雙方領導的見證下,中方煤炭進口企業與印尼煤炭出口企業進行了雲籤約,採購數量2872萬噸,金額14.67億美金。肖千大使在致辭中表示,煤炭是中印尼雙邊貿易中的重要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