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總能吸引外界好奇的目光,關於少林寺的各種傳聞,好像從來都沒有停止過。身處俗世「漩渦」的這座千年古剎的日常景象是什麼樣子的呢?下面,就讓大河報記者和大河視界「拍客」帶您走近「漩渦」中的少林,看一看您去一萬次也未必能見到的場景……
紅牆灰瓦,黑匾金字,邁步跨入山門那一刻,你可曾知道,在這裡,時空已經穿越了1500年之久,這座寺廟是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孝文帝為安頓印度高僧跋陀而建,因其建於嵩山少室密林之中,故定名「少林寺」。
外人眼中的少林寺是紅塵少林,充滿恩怨情仇,其實少林寺還是平靜如昨。
少室山的秋色充滿著夢幻,火紅的楓葉、金黃的銀杏樹……加上很多叫不上名字的植被拼湊在一起,沒有格外華麗的辭藻來形容它了,夜色下的少林,只能說是美的一塌糊塗……
從北魏到唐宋元明清,從民國到今天,這座少林寺承載了太多歷史變革和文化洗禮。滄海桑田,鬥轉星移過後,我們這些後世子孫能否想像得到它的時空影像應該是一副怎樣的畫卷?
「日出嵩山坳,晨鐘驚飛鳥……」金秋的少室山有的不僅是少林寺的光環,五顏六色的植被更是將連綿不絕的群山層林盡染。站在山頂眺望時,不由得張開雙臂敞開懷抱擁少室山,更有一股莫名的力量,推動著自己的身體,想縱身一躍,從文化東方回歸天地的懷抱。或許很多人認為那是一種萬念俱灰的逃離,但這為什麼不是在一幅充滿禪意的畫卷中行走呢?
編輯:損規搗矩
來源:大河視界(ID:dahe-photo)
如果您也覺得很ZAN,猛戳下方二維碼關注大河視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