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很長很長的連載,記錄的是一段歷時6個月行程26700㎞途經18個省史詩般������的旅程。一人一包一萬八千塊錢,看遍祖國大好河山,不打工不乞討不募捐全憑自己,我可以你也可以。
這不是一篇攻略而是遊記,我也不會詳細的記錄幹什麼花了多少錢,一路上也沒有太多的波瀾壯闊有的只是平淡而真實的旅程。下面我們啟程吧。
少林寺
在鄭州盤桓了有一個多星期,3月1號我就跟我表弟一起向嵩山少林寺出發了,對少林寺我還是覺得很神秘的,畢竟天下武功出少林,再加上各種電視電影,武俠小說中對少林寺的演繹讓我對少林寺充滿了興趣。客車進入嵩山腳下,就可見到很多武校,巨大的操場,穿著校服的學生們正在進行各種武術訓練,動作整齊劃一,吼聲震天,非常有氣勢。
武校學生
再往前便是少林寺的山門,四柱三門很是氣派,門楣之上刻著嵩山少林四個大字。旁邊就是景區的售票處,一百塊錢一張,連著少林寺帶著三皇寨,當時就覺得這門票好貴,故宮門票也不過六十。後來四處遊歷之後才發現,這個價錢還真是良心價,且不說五嶽名山的票價都在一百八左右,就是一般的4A級景區門票也得個三五十塊。少林寺這一百,既看了千年古剎又看了中嶽嵩山還送一場武術表演,那是相當實惠了。
少林寺牌坊
憑著票先是看了一場少林武術表演,都是些比較經典的節目,刀槍劍戟,流星錘,銀槍刺喉,硬氣功什麼的,雖然在電視上都見過但現場看還是別有一番趣味的。看完表演來到少林寺的前門,我一直都覺得少林寺的前門很有特色,就跟孫猴子變的小廟一樣。不大的門房,中間是一道門,兩邊有兩個圓圓的窗戶,像一張瞪著圓眼,張著大嘴的臉一樣很萌。我在印象裡一直都覺得少林寺應該是非常巨大而雄偉的,畢竟是千年古剎,武林大派,那不得佔地千畝,樓閣無數麼。進去之後才發現少林寺很小,從前往後逛一圈也不過半個多小時,寺內檀香嫋嫋很是清幽,一條青石大道直通正殿,兩旁都是百年古木,遊人熙熙攘攘踏在斑駁的陽光上,時光悠然。正殿之後又是一重院落,這個院落裡面有很多石碑,都是各個朝代的帝王將相名仕高人留下的,當然在我眼裡面也就那樣了,緊接著是少林藏經閣。雖然在小說裡這地很神秘,但是親眼看見之後也就那樣!最後一個比較有名的就是練功房了,又不讓進只能趴門口看看,但是確實能看到地上被踩出的腳印。總體來講給我的感受就是名不副實,可能這種景點就是得跟著導遊,聽聽導遊講故事倒還挺不錯。
少林寺碑林
讓我覺得比較有趣的,一是寺裡有顆千年銀杏樹,只可惜我去的時候是冬天,看不到滿地黃葉的盛景。二是我在寺內臺階上驀然回首間發現遠處山頭很像一尊巨大的臥佛,雖然後來知道那本身便是一景,但自己不經意間發現倒還是別有一番趣味。雖然寺內沒什麼亮點,但是寺外的竹林與塔林倒是頗有意境,塔林裡埋葬的都是少林歷代高僧,自唐代以來至今有二百多座塔,有一些塔都已經搖搖欲墜快要倒掉了,被用鐵棍支撐起來。不過也是被圍起來的,只能在外面看看。
臥佛山
很多人看過少林寺之後很是失望,轉頭就走了,豈不知少林寺之於少室山與玉泉院之於華山差不多,只是剛進門而已,少室山的精華在少林之上的三皇寨,只有到哪你才真正能感受到什麼叫駿極天下。從少林寺到三皇寨這段路風景一般,甚至可以說是平庸,冬天到處都是光禿禿的滿地落葉,山溪也被凍成了冰溝,除了往山頂眺望的時候能看到鳳凰臺和三皇寨的一點影子之外沒啥可看的。我跟我表弟爬山的途中遇到了一個獨自爬山的少婦,大家就結伴而行,一路直到三皇寨索道景色都很一般,我表弟說他累的不行了,就直接坐索道下山回家去了。我跟少婦則繼續前進當轉過索道站的拐角之後,三皇寨的神奇景色才真正呈現在了我們的眼前,讓我頗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整個三皇寨被群峰環抱,中間只有一條觀景道路,從起點索道站就可以看到終點三皇廟,遙遙相望並不覺得遠,但真正走過去卻並沒那麼容易,三皇寨的棧道都是修在山壁的懸崖之上,在幾座山峰之間曲折蜿蜒,人走在絕壁之間的棧道上仿佛穿行於雲霧之中,遠處懸崖之上大片裸露的巖石就像巨大的書頁一樣,一頁一頁層次分明的緊貼在山崖之上,仿佛隨時都會滑落。我們就在這絕壁之間時而上升時而下降,攀援前行,嵩山之駿體現在其與小巧之處見雄偉,整個山勢不像華山那種大開大合的險要,但險要之處卻也不遜於華山,特別是在棧道中部兩峰之間有一座長達五十米的吊橋,遠處看去猶如登天之索,隱於雲霧當中,讓人有心驚膽戰之感。不過真正踏上吊橋之後反而覺得沒什麼了,因為吊橋確實比較寬也很結實,在上面走的時候真不覺得有什麼危險。
三皇寨
我跟少婦一邊遊玩一邊聊天,在聽說我是學心理學的之後,她也給我講了她的故事,她是一個菸酒店的老闆娘,經濟上沒啥壓力,老公對她也挺好,也已經有了孩子。生活看起來很美滿,但是她內心卻一直覺得這種生活太平淡了,每當她穿上高跟鞋的時候,都覺得自己應該是一個光芒四射的受人矚目的人,不該埋沒在這平淡的日子裡。後來她遇到了一個包工頭,就一直很曖昧,她想過偷嘗禁果尋求刺激,又覺得對不起老公,一直都處在矛盾之中,這次突然一個人來嵩山旅遊也是為了散散心。說實話這是一個蠻有魅力的少婦,身材豐滿,雖然沒有化妝,姿色也算的上是中上,當我聽到她說這些事時,心裡也難免有些輕佻的想法。當然從心理學專業角度來講我們都很正常,性本來就是人的本能,本不是什麼邪惡淫穢的事情,反而是過度的壓抑比較容易造成心理問題。所以我也就告訴她有這些想法也都是人之常情,不必過度苛責自己,愛情本身就很難長久,情慾也不過是肉體上的東西,重要的是你最終的選擇。
就這樣一路走走玩玩,當我們走到三皇寨附近的時候天已經黑了,我因為帶著帳篷本來就不準備下山的,少婦也想試一試露宿山間,就跟我一起尋找安營紮寨的地方。暮色四合昏鴉夜啼寒風呼嘯,整座山仿佛就我們兩個人,那種感覺也是非常奇妙。就在這時我們又遇到一個人,看起來應該是一個攝影愛好者,一路背著大炮四處拍攝,蠻有意思的一個人。他當時給我們留了電話號碼,卻不告訴我們他的名字,我覺得可能也是個名人吧。最後我們來到三皇廟的大廳之上,攝影愛好者還特地拿神案上作為貢品的餅乾來吃,我很奇怪就問他是不是餓了,他說「你不覺得這樣做特浪漫麼,就像武俠小說裡的大俠,夜宿破廟百無禁忌。」我們仨就在人皇伏羲殿前安營紮寨了。
宿營三皇廟
由於三皇廟只是一個大廳,晚上還是非常冷的,我就把帳篷給了少婦,我自己留了防潮墊跟睡袋睡在地板上了。另外一個哥們由於啥都沒有,呆了一會實在冷的不行,就決定不顧危險連夜下山先走了。過了一會少婦跟我說她冷,當時畢竟還是冬天,山上就更冷了最低溫度還在零度以下,再加上帳篷雖然能擋風卻擋不住冰冷的石板。我一看得那咱們就只能擠到帳篷裡相互取暖了,也就進了帳篷,把防潮墊跟外套以及我帶的厚衣服都鋪在我們身下,然後把睡袋取開蓋在我們倆身上。因為是單人帳篷空間有限,這也怪我,我當初買的那種免搭建的帳篷,帳篷的骨架是一整根高強度纖維,你只需把它往地上一拋它自己就彈起來了,不過這玩意也有個缺點就是摺疊之後就跟美國隊長的盾牌一樣是個很大的圓形不好攜帶。我當時就直接把帳篷的骨架抽走了,只留了一張帳篷皮,搭帳篷的時候就直接在帳篷裡撐把傘,所以帳篷內的空間極其狹小,加上天又冷,我們自然越靠越近。
此也算我出門以來的第一期奇遇吧,這也讓我明白很多事情也許你壓根不會想到,甚至不敢相信,但他卻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發生了,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而也自不能因此事就給某人貼上一個什麼樣的標籤,既然是人自然都有血有肉,情之所至自然就發生了,大家或相逢一笑或相忘江湖,彼此也都是人生中一段際遇。
第二天一早少婦從南天門下山匆忙離去,道別之時略有尷尬,當然這也是最好的結局,不然該以何種身份面對對方確實令人無所適從。我則又從三皇寨沿原路返回,畢竟掏了門票自然是要多呆兩天看夠本呀,而且我心裡還惦念著在來的路上發現的一條不知通往何處的小徑,想獨自去遊覽一番。這回頭走一遭到讓我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一句唐詩「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來時的景色回頭再去看時竟然完全有著不一樣的韻味,很多地方雖然我前一天剛走過,而今看來卻像是從未見過一般。我想人生也是如此,有時候不妨回頭看看,也許你看到的是全然不同的風景。直到下午四點左右我才又回到那條小徑,沿小徑而上不久便到一片崖壁之下,再往上則不知通往何處,一路之上黃葉滿地,山石嶙峋。我走了一個多小時也不見有什麼變化,天色卻已經慢慢暗了下來,這個時候我開始焦慮這種不知還要走多久不知道目的地在何方的感覺確實讓人非常難受,往前走吧,不知前路如何,往回走吧,已經走了那麼久又不忍放棄。好在腳下的路雖然斷斷續續但是總有石階,路旁也確有前人留下的痕跡,讓我知道我不至於迷失。終於又走了一個小時左右我到了山頂,來到了鳳凰臺,鳳凰臺是一個突出的孤峰形似鷹嘴,三面均是懸崖,嘴尖處有一塊光滑的大石,旁邊還有一顆伸出崖壁的許願樹上面掛滿了紅色的布條,樹下是一張吊床,就吊在懸崖邊上極其險要。這其實是人家拍照收費的一個道具,但是這個點工作人員都已經下班了,整個山頂空無一人也就由著我可勁折騰了。
二祖像
下了鳳凰臺四處走走瞧瞧有一個大平臺上有二祖塑像,相傳是二祖慧可養傷之地,稱養臂臺。二祖慧可姓姬名光(是的你沒看錯,就是姬光),生於河南滎陽師從禪宗始祖達摩(這也就是為啥他被稱作二祖的原因)。傳說達摩祖師面壁於少室山,二祖慧可前去求教,達摩祖師不允,二祖慧可立雪斷臂以證道心,其虔誠感動達摩祖師最終傳其衣缽。養臂臺後面就是二祖的居所——二祖庵,原本想進去看看的,可惜二祖庵正在整修,此時天色已經暗了下來我就跑到二祖庵後面,找了一個落葉深厚鬆軟的地方紮營睡覺了。第二天一早我就沿著索道線下山,清晨的陽光灑在林間,凋零的樹木與黃葉之間竟然有一抹綠色的蔓藤援樹而上,如此的青翠可愛,令人愛憐不已。
枯林中的一抹新綠
索道線之下並沒有正經的路,滿是碎石坡度又陡,很是難走,唯一可看的景色就是在半山腰可以俯視少林寺,塔林。中午左右我終於走到了山腳,又看旁邊山峰的峰頂上有一座白色巨像,很想上去看看,可是這兩天的奔波讓我已經筋疲力盡彈盡糧絕了,特別是已經沒水喝了,水確實是很大的問題,可以幾天不吃東西但是不能幾天不喝水,而且水又很重不好攜帶,爬山本身又很消耗水,你拿個三五瓶水到了山頂就沒了,而山頂上你又肯定找不到溪水什麼的,因為水往低處流呀。我也就只好帶著遺憾,出了少林寺坐車奔赴下一站。
下一站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