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棒棒:靠一根竹棒和肩膀生存的人 圖文/重慶時報 胡健
重慶城,在兩江交融中依山而建,不僅穿街走巷還需爬坡上坎,目前正朝著國際化大都市高速發展。重慶城中有一個特殊群體,在大街小巷都會看到一些三五成群穿著簡單的農村人,人人手中持有一根棒棒,他們被稱為棒棒。棒棒的業務範圍大到貨主的大件商品如家具家電.小到市民買的一兩把小菜,價錢也是隨口喊,三言兩句便將價錢敲定。貨主在前面打甩手,棒棒扛起貨物緊相隨,重慶人不怕棒棒把東西拐走,他們大多誠實可信,有自己的職業道德。他們從農村到城市幹活,靠的是自己的雙手、一根棒棒和一對肩膀。他們的辛勤勞動為千家萬戶提供了方便。
龍學前和賈從才都是四川廣安人,兩人是老鄉,前者離開妻兒獨自來渝打工,後者委託父母照顧兒女後帶著妻子雙雙來渝打拼。平日裡,龍學前和賈從才在工作和生活方面兩人都相互幫助、關照,身邊的朋友時常打趣的說他倆是一對「寶器」少了一個都不好玩。
龍學前今年53了,是個愛笑的人,為人樸實、熱心,有一副特別和善的臉龐。在老家,龍學前的妻子獨自帶著今年剛上初中的小兒子,同時還要負責在家務農。去年夏天,在湖南上大學剛畢業的大兒子進了某家中外合資公司做了一名管理幹部,月薪超過6000塊,每每跟別人談及至此,龍學前的臉上就開心的合不上嘴。八十年代初他隻身來到重慶時做過摩絲生意,賣過水果,也開過小餐館,因為不好做虧了本,最後改行做了「棒棒」。現在想想也不曾後悔,雖然掙錢並不多,但是不用擔心虧本,靠天吃飯,只要還能動就餓不著。
賈從才是個窮書生,身邊的朋友都這麼評價。三十來歲,圓圓的腦袋,帶點傻傻笑,時常出口成章,一臉絡腮鬍……基本上是他給人的第一印象。他愛好文學和寫作,多年來一直堅持著看書閱讀的習慣。沒有多少文化,但是一直夢想著有一天能出書立傳。前幾年參與拍過幾部反映重慶棒棒軍的紀錄片,接受過一些媒體的專訪,在重慶棒棒界還算得上是個名人兒。
2000年初,四處找活兒的賈從才在一家超市門口結識了正在排隊等活幹的龍學前。因為是老鄉,在重慶這個地方朋友也不多,又談得來,很快兩人彼此熟悉起來成為了朋友。做棒棒,租房價格一直個圈內很重要的話題。由於掙錢不容易,為了儘可能省錢,棒棒們往往想找個租金低廉的房子居住,至於居住條件和環境一般不在他們討論範圍之內。相識不久後,在龍學前的介紹下,賈從才搬進了一個比之前更划算的小院,兩人又成為了隔房鄰居,彼此來交往也隨之變得更多了。
現在,每天幾乎天未亮,龍學前和賈從才就相約一同出門,兩人步行約三公裡路來到到廣場附近一家大型超市門口排隊等活兒幹。有的時候活兒多,有的時候活兒少,甚至偶爾還要看天吃飯,如果遇到吹風下雨還可能一無所獲。一天多時能掙八九十一百多,少時剛好幾塊十元保本夠吃飯。雖然的生活艱辛單調,但是為了實現各自將來的心願,他倆依然堅持著繼續在這座城市裡生存下去……
對話:被採訪人 重慶棒棒龍學前和賈從才
1.你對現在的工作和生活情況滿意嗎?
龍學前:還是比較滿意,這麼多年我靠肩膀和手裡這根棒棒養活了自己和老婆,還有兩個正在上學的孩子。
賈從才:不滿意,最近一直感到煩惱,我覺得自己英雄無用武之地,還有點看不到前面的路,有些迷茫。
2.對以後的工作有什麼打算?
龍學前:我今年已經53了,但是身體還很不錯,也有力氣,打算再做7年等到60歲攢夠幾萬塊錢養老了就會廣安老家跟老婆孩子們住在一起。
賈從才:現在只能繼續做棒棒,但是我不會放棄我的理想和目標,做人還是要看遠些好。
3.你理想的生活是什麼樣的?
龍學前:只要攢個幾萬塊錢,然後回老家跟老婆孩子在一起生活,再等孩子大學畢業成家立業給我養老就滿足了。
賈從才:我想找到自己對這個社會更高的價值,每天能多看些書,學更多新的知識,要充實自己,發揮自己的才能。
4.你最大的心願是什麼?
龍學前:希望活兒多點,趁現在還有力氣多攢點錢,以後就可以安心回廣安老家老了。
賈從才:等攢夠了錢我就開家新華書店。
5.你理解人為什麼活著?
龍學前:做個好人,不要有壞心眼,老老實實過日子,多關心身邊的人。
賈從才:人活著不能只是為賺錢吃飯,誰能把飯吃完了?先實現自己的理想,然後要做個對社會有價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