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小區交房,大門附近總少不了一家便利店。老高所在的小區卻有點不一樣,便利店開在最偏僻的角落,需繞一大圈才能找到。
老闆二十歲出頭,出身農村,是個剛畢業的大學生。大家都在傳,說他讀書讀傻了,稍微有點智商的人都知道那是個爛位置。
老高一開始以為,老闆在搞逆向營銷。畢竟是個大學生,肚子裡多少有點墨水。現在還沒開始宣傳,大家就都知道角落有家便利店。
可接連去買了幾次東西後,老高才發現,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對方就是個書呆子,連做生意最基本的計算能力都沒有。
便利店沒有收銀機,只要遇到稍微複雜一點的數目,傻老闆就得拿出計算器,小雞啄米般,慢騰騰地用食指去點。要不是附近沒有其它便利店,老高肯定不來這裡。
兩個多月後,小區入住率提升,大家都在抱怨傻老闆磨蹭,期待另一家便利店趕緊出現。
就在這時,傻老闆突然開竅,除了菸酒,其它商品都按進貨價賣,並且聲明以後都這樣。
大家都傳瘋了,老高也忍不住去一探究竟,發現進貨價都是實打實的,看來傻老闆是打算賠本賺吆喝。
顧客一下子多起來,傻老闆裝了收銀機,但便利店還是經常排起長龍。很多人一邊嘲笑傻老闆,一邊高興自己撿了便宜。
老高卻覺得,菸酒的錢足夠水電物業,傻老闆就虧了房租和人工而已,等熟客多了,恢復原價,慢慢做還是能回本的。
不過這裡面有一個很大的漏洞,萬一有同行出現,位置比它好,傻老闆就會血本無歸。
又過了一個月,其它商鋪陸續開張,卻沒有新的便利店。
老高原以為,便利店很快會恢復原價,結果傻老闆卻像瘋了一樣,不僅繼續按進貨價賣,還推出免費送雞蛋的活動。
每天早上七點、中午十二點和晚上八點,排隊前五十名都可以領到兩枚雞蛋。這可是殺手鐧,不僅小區的大爺大媽開始瘋狂打卡,很多住得遠的老人都搭公交車過來。
小區外人頭攢動,儼然成為小商業中心,連帶著的,小區的房價都小漲。
老高總覺得傻老闆會殺熟,偏偏大半年過去,便利店還是堅持按進貨價賣和送雞蛋。
開業近十個月,傻老闆在裝修、房租、雞蛋和人工等方面最起碼賠進去十六萬,這可不是一個剛畢業的農村大學生負擔得起的。
沒等老高想明白,就有人扒出真相。原來傻老闆畢業時,曾以貧困大學生創業的名義向銀行貸了十八萬。
傻老闆的資金鍊開始緊張,便利店貼出告示,排隊送雞蛋改為消費滿十元就送一枚雞蛋,商品價格依舊按進貨價賣。
拖了一個多月,傻老闆撐不住了,在便利店門口貼出轉讓廣告。
不少人都在感嘆,傻老闆是個好人,不適合做生意。就在大家紛紛惋惜時,一個爆炸性的消息傳來,有人盤下傻老闆的便利店,轉讓費足足有八十萬之多。
新老闆是個退休大爺,接手後還是繼續按進貨價賣,這讓所有人都摸不著頭腦。老高充分發揮套話能力,才明白這裡面的門道。
原來小區商鋪要求開發商自持,只能租不能賣。傻老闆主動去談判,承諾幫忙引流,條件是最角落那間商鋪免租五年,而且不能讓其它同行入駐。
雙方一拍即合,傻老闆開始行動。
靠著按進貨價賣,便利店走貨量越來越高,傻老闆就把進貨價談低,表面上一分不掙,實則薄利多銷,平均下來一個月也能掙三四萬。
傻老闆家本來就是養雞的,送雞蛋是最好的引流方式。每天三百枚雞蛋,連續送半年成本也就兩萬塊。
在這一年裡,由於不用交租,傻老闆僅靠便利店就收入四十萬。還剩四年不用交租,又有低價進貨渠道,銷售額還在持續增長,這些正是轉讓費高達八十萬的原因所在。
還完貸款,傻老闆還賺了上百萬。至於他為什麼不繼續做下去,那是因為有個大老闆給他開了百萬年薪。
老高感嘆道,這種手段很簡單,開發商、供貨商、小區居民、其它店鋪和傻老闆自己都受益,為什麼偏偏就是沒能普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