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衛健委提醒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肉!那咋洗?答案來了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剛剛,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地區重點單位重點場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

其中增加了食品消費者、食品從業人員等人群的防護要求,特別提出食品消費者在處理生的肉、禽、水產品等之後的注意事項。

全文實在太長,和大家密切相關的幾點,嬸兒給大家總結了一下!

處理生肉、禽、水產品等之後,要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的肉製品,防止濺灑汙染。

購買、製作過程接觸生鮮食材時避免用手直接揉眼鼻。生熟食品分開加工和存放,尤其在處理生肉、生水產品等食品時應格外小心。

儘量不吃生的水產品等!!!煮熟燒透食物!!!分別包裝、分層存放食物。生的肉、水產品等食物在放入冷凍層之前最好先分割成小塊、單獨包裝,包裝袋要完整無破損,生、熟食物分層存放。提倡分餐、使用公勺公筷。

關於戴口罩問題。可不佩戴口罩情況:居家、運動、戶外、公園、旅遊景點,無需戴口罩;超市商場、餐廳、寫字樓、會議室、車間、校園內等,保持1米以上社交安全距離,可不戴口罩。

養老院、兒童福利院、精神衛生醫療機構等特殊場所內人員,無需戴口罩,工作人員、外來人員戴口罩。

需戴口罩情況:影劇院、遊藝廳和網吧、交通工具等相對密閉空間,公共場所服務人員、醫院就醫人員、職業暴露人員,戴口罩;新冠肺炎確診、密接、疑似和無症狀感染者、入境、隔離、發熱咳嗽等人員,戴口罩。

看到這裡,小夥伴們一定會有個疑問:

生肉不能用水龍頭直接衝,那可咋整?

答案是:用盆兒啊!

最重要的是,

洗完之後一定要好好洗手!

嚴格生熟分開,

案板刀具什麼的一定備兩套;

不吃生冷!

延伸閱讀

三文魚還能不能吃?為什麼又是海鮮市場?專家有話說

北京新冠肺炎疫情形勢突變,兩天內新增多例本土確診病例,因此前北京新發地市場董事長張玉璽接受媒體採訪時稱,相關部門抽檢時從切割進口三文魚的案板中檢測到了新冠病毒,這一消息讓三文魚一時間引發各方熱議。北京主要商超企業、部分日料店甚至連夜下架全部三文魚。

那麼,三文魚究竟還能不能吃?食品安全專家、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博士表示,儘管通過生食三文魚感染新冠的概率極低,但穩妥一點,建議最近暫時先別吃生的三文魚以及其他進口生鮮。

同時,鍾凱建議,重點還是強調個人防護,外出採買戴口罩,處理食物前後要洗手。三文魚攜帶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零,應該還是被人汙染的,傳染的途徑很可能依然是黏膜接觸,比如揉眼睛、摳鼻子之類。

三文魚怎麼會攜帶病毒?

鍾凱表示,三文魚「攜帶」冠狀病毒和蝙蝠「攜帶」冠狀病毒是兩碼事。三文魚的「攜帶」準確地說是沾染,是被汙染。而蝙蝠的「攜帶」是可以共生的宿主。目前冠狀病毒已知的宿主都是哺乳動物,三文魚體內攜帶冠狀病毒的可能性幾乎為0。

三文魚沾染病毒的可能性很大,但也不是絕對的。目前的消息是案板檢出病毒,那還要看這個案板除了三文魚還有沒有切其他東西,要排除其他東西間接汙染三文魚。

三文魚上的病毒從哪兒來?

假設病毒確實是三文魚帶來的,但具體是汙染三文魚還是汙染泡沫箱或者裡面的碎冰,現在還難以確認。但可以推測的是,參與捕撈、加工、運輸過程的人當中有感染者。

三文魚上的病毒是怎麼感染人的?

如果說是三文魚傳播的,不太可信。冠狀病毒在溫血動物體外沒法複製,要讓50多人感染,病毒的量應該不少。所以,一開始可能是三文魚傳染給了人,但後來存在人傳人的可能性比較大。

三文魚傳給人的渠道大家很關心,因為這涉及到三文魚還能不能吃的問題。鍾凱認為,最大的可能性是通過黏膜的接觸傳播,比如摸過汙染的冰鮮三文魚,不洗手就揉眼睛、摳鼻子,或者是通過三文魚汙染攤位及周邊環境,進而接觸傳播。

三文魚還能不能吃?

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新冠直接通過吃喝傳播的證據,主要還是接觸傳播。如果是熟食,當然不會有問題,如果生食風險就大一點點,因為病毒接觸黏膜的機會多了一點點。

新冠病毒在物體表面存活的時間從幾小時到幾天不等,冰鮮三文魚是空運過來,且有低溫環境保護,因此理論上是有可能存活下來的。

鍾凱說,就他個人而言,認為通過生食三文魚感染新冠的概率極低,但穩妥一點,建議大家最近先別吃生的三文魚以及其他進口生鮮,等待這兩天官方調查的結果明朗後再作決定。煎的時候如果裡面半生應該也沒事,因為它是表面沾染。

如何自我防護?

生食虹鱒感染寄生蟲的風險遠大於吃三文魚感染新冠的風險。建議大家還是吃熟的吧。

對於普通消費者,主要還是強調外出採買戴口罩,回家洗手,製作食物前後也要洗手,儘量不用髒手摸眼睛、鼻子、嘴巴。提高警惕,也不要草木皆兵。

為什麼是海鮮市場?

這次溯源雖然懷疑三文魚,但本質上它只是「背鍋」的。華南海鮮、新發地海鮮,這些市場的共同點是陰暗潮溼、有冷藏冷凍等條件,利於病毒存活。最近香港的新發病例也是碼頭上負責處理進口冷藏食物的工人,因此看樣子這個場所必須高度警惕。

另外,批發市場物資集散、人員往來密集,有利於病毒的擴散。它本來就是行動軌跡的密集交匯點,因此追蹤感染者行動軌跡的時候就更容易被識別出來。對於北京這樣的超大型城市來說,保障民生供應離不開批發市場,但疫情之中如何管理,確實是個難題。

來源:北晚新視覺綜合 遼瀋晚報 中新網 北京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TF021

相關焦點

  • 生肉不能直接衝洗,那要怎麼洗…
    不能直接衝洗生肉,那要怎麼洗?請看我們請教疾控部門專家後拍攝的標準教程。備註:因為忙於採訪、忙於寫文章,小編忘記買肉了。只好拿西紅柿來做示範。請大家開下腦洞,把西紅柿當成肉對待即可。示範步驟標準,完全在專家指導下進行。
  • 不讓用水龍頭直接衝洗生肉,那該怎麼洗?正確做法來了
    吳尊友說明如何正確衝洗生肉:可以用器皿裝水來洗,洗完以後對器皿進行清洗。央視記者:6月1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一個最新的防護指南,說食品消費者在處理生的肉禽水產品之後,要用肥皂水和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提示是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的肉製品,防止濺灑汙染,網友就問如果不直接衝洗,那麼該怎麼洗?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你可以用器皿裝水來洗,洗完以後對器皿進行清洗。可以用鹽水、鹼粉或我們用的一些洗滌靈對器皿進行消毒,這些東西都能起到清潔的作用。
  • 「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肉製品」為何引發輿論高度關注?
    6月1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修訂版)》,提出「在處理生的肉、禽、水產品等之後,要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的肉製品」,隨後登上了各大社交網絡平臺熱搜榜,帶著「生肉不直接衝洗怎麼洗
  • 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肉!
    買回家的肉,到底要不要洗? 如果一定要洗的話,也可以適當清洗,但需要掌握正確的清洗方法,將生肉直接放在水龍頭下衝洗是不合適的。
  • 不建議水龍頭衝洗生肉 那麼生肉應該怎樣洗?
    (原標題:動解|為何不建議水龍頭衝洗生肉?) 6月18日,國家衛健委網站發布《防護指南》。其中,「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的肉製品」的建議引發熱議。生肉類食品很容易被各種細菌、寄生蟲等微生物汙染。如果用水龍頭衝洗生肉,不但不能殺死上面的微生物,濺起的水花還會落到水槽四周,埋下食品安全隱患。
  • 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肉?難道半輩子的肉都洗錯了
    6月1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地區重點單位重點場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其中增加了食品消費者、食品從業人員等人群的防護要求,特別提出食品消費者在處理生的肉、禽、水產品等之後,要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的肉製品,防止濺灑汙染。
  • 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肉!
    買回家的肉,到底要不要洗? 如果一定要洗的話,也可以適當清洗,但需要掌握正確的清洗方法,將生肉直接放在水龍頭下衝洗是不合適的。
  • 較真丨衛健委提醒生肉別用水龍頭直接衝洗,如何處理肉類才安全?
    然而,6月1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地區重點單位重點場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以下簡稱《指南》),其中增加了食品消費者、食品從業人員等人群的防護要求,裡面特別提出了消費者平時在處理生的肉、禽、水產品等之後,要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且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的肉製品,防止濺灑汙染。
  • 生肉不直接衝洗怎麼洗?吳尊友:用器皿裝水或用鹽水/鹼水清洗
    IT之家6月19日消息 昨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低風險區夏季防控指南,其中特意提到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的肉製品,防止濺灑汙染。那麼肉類應該怎麼洗?今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在央視《相對論》專訪中作出了回應。
  • 國家衛健委建議,不能用水龍頭衝洗生肉!那肉該咋洗?
    「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肉!」6月1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的疫情防控指南中這條建議引發熱議那為什麼不能用水龍頭直接衝洗生肉?應該怎麼洗生肉?處理生鮮食材時又要注意什麼?佛日君帶你一圖讀懂▼6月1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地區重點單位重點場所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從整體上對公眾日常防護、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員防護措施提出指導意見。
  • 不要在水龍頭下衝洗生肉!這3個方法,教會你生肉究竟該如何清洗
    6月1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低風險區夏季防控指南》,其中就提出了食品消費者在處理生的肉、禽、水產品等之後,要使用肥皂和流動水吸收至少20秒。而且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的肉製品,防止濺灑汙染。一看到這個消息,網友紛紛留言,也鬧出了不少笑話。有人表示:「錯看成要用肥皂洗肉!」
  • 生肉不要用水龍頭直接衝洗,該怎麼清洗肉類才正確?
    大家好,我是昕寶,今天來跟大家如何清洗生肉。在本月的18日,國家衛健委發布夏季低風險地區防護指南,其中增加了食品消費者、食品從業人員等人群的防護要求,特別提出食品消費者在處理生的肉、禽、水產品等之後,要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至少20秒。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的肉製品,防止濺灑汙染。
  • 為什麼買回家的生肉,不能直接在水龍頭下衝洗?聽聽專家怎麼說
    水龍頭衝洗生肉存在很多的安全隱患,一直以來都是不建議的。只不過到了現在的特殊時期,才廣泛的引起了大家的關注。 水龍頭衝洗生肉,水會四濺的到處都是,說不定就會攜帶者生肉上的病毒細菌汙染到廚房的哪個位置。 特別是現在是新冠病毒時期,更要注意這樣的情況,不光是濺落在廚房的用品上,還可能會濺在眼睛、嘴、鼻腔以及身上的任何一個部位。 所以,不建議用水龍頭的水直接衝洗生肉。
  • 別在水龍頭下面「衝洗生肉」了!國務院都出指南了!
    為什麼專家說「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肉」?眾所周知,生肉可能攜帶致病菌,如沙門氏菌、彎曲桿菌等。所以很多人買來生肉後,認為先衝洗一下再烹煮比較乾淨。可如果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肉,上面的病毒細菌便會隨著水花四處飛濺,造成廚房區域汙染。這並非危言聳聽。
  • 生肉不直接衝洗怎麼洗 吳尊友:用器皿裝水清洗
    關注新冠肺炎 【生肉不直接衝洗怎麼洗 吳尊友:用器皿裝水清洗】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8日發布疫情防控指南提醒食品消費者,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生的肉製品,防止濺灑汙染。但生肉不直接衝洗怎麼洗?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專家吳尊友表示,可以用器皿裝水來清洗,之後再清洗器皿。 ​
  • 為什麼買回家的生肉,不能直接在水龍頭下衝洗?
    為什麼買回家的生肉,不能直接在水龍頭下衝洗?這麼做還是有科學依據的,首先是現在可以肯定的是本次北京疫情主要來源是新發地的肉類和海鮮,仔細去看一下批發市場的商販進貨後為了保持豬肉乾淨漂亮都會使用自來水衝刷表面。
  • 為什麼不要在水龍頭下直接衝洗買回家的生肉製品?
    所以,很多人都擔心新發地會不會就是下一個華南海鮮市場,而不同毒株的新冠病毒又會不會造成疫情的二次爆發?從目前收集到的信息來看,北京雖然正處於疫情早期,但的確已有8起聚集性疫情,比如,在同一家餐廳工作和居住的員工全部確診了新冠病毒。
  • 疫情期間,生肉不要在水龍頭下洗!那要如何處理?一文告知你
    生肉不宜直接用水龍頭衝洗近期,國家衛健委修訂了《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相關防護指南》,其中的食品消費者板塊中提及在家庭製備食物時,要注意關鍵環節的衛生。特別是在處理生的肉、禽、水產品等食物之後,需要使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至少持續20秒。
  • 疫情常態化下的個人防護新指南,生肉不要直接衝洗,水產品不生吃
    6月18號國家衛健委發布為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導重點場所、重點單位、重點人群做好防護,結合當前夏季來臨,天氣變熱實際情況;國家衛健委最新通知國家衛健委在6月18號發布了《低風險地區夏季重點地區重點單位重點場所新冠疫情常態化防護相關防護稚嫩(修訂版)》。
  • 專家提醒:生肉別用水龍頭直接衝,蔬菜儘量不生吃
    近日來,北京疫情突然反彈,受到了大家的關注,尤其是在北京新發地批發市場三文魚案板上檢測出新冠病毒這一消息,更是讓人們關心起食品問題。雖然目前大部分地區疫情得到了控制,但低風險地區仍需要做好防範,對此,專家針對蔬菜、生肉給出了一些建議,下面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