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用坑道戰術對付美軍高科技武器,美軍:他們不按套路出牌

2020-12-20 熊貓哥聊歷史

文\熊貓哥

70年前的抗美援朝被稱為新中國的立國之戰,這以美軍為主力的16國聯軍,愣是讓剛建立起來的新中國硬剛回去了,臨走前他們還得留下幾十萬屍體。

美國怎麼也想不明白,在武器裝備、人員後勤保障全面佔優的情況下,他美國就是贏不了。其中原因不僅有志願軍戰士保家衛國氣勢,還有我黨幾十年鬥爭經驗和做事學習方法的總結。偉人說:我是靠總結經驗吃飯的。我們要從戰爭中學習戰爭,這在抗美援朝戰爭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美國兵什麼最厲害?說真的美國兵啥都不厲害,厲害的是飛機大炮等現代化武器。美國有世界上最先進的現代化武器。不管進攻還是撤退(或者說逃跑)。先是大炮轟炸,然後再衝,衝到一半發現攻不過去,又叫火力支援。又是大炮飛機一通亂炸。

要說起來,這飛機大炮開路沒的說,打仗嘛,怎麼狠怎麼來。志願軍剛入朝的第一年著實吃了不少苦頭。雖然在正面現場上還不算劣勢,但總是吃美軍飛機大炮的虧。按照二戰以往的經驗,對付大炮飛機最好的辦法是用飛機轟炸。但剛建立的新中國哪裡來的飛機。所以志願軍只能頂著轟炸和美軍殊死搏鬥,用戰術彌補武器的不足。進攻山頭的時候還算可以,可以用運動戰打巧仗。但守陣地的時候只能硬扛,可以想像一下,志願軍戰士守在陣地,敵軍用飛機大炮輪番轟炸的情景,這誰能頂得住。

對於轟炸,只能躲防空洞了

防空洞是躲避轟炸傳統方法,在大山裡挖出藏人的洞,除非炸彈在洞口爆炸,那麼炸彈再炸也不會被炸到。但美軍的炮轟和轟炸比以前任何一場戰爭都要強。常規的防空洞已經不能保護志願軍戰士了。

不知誰先開始的,志願軍戰士在防空洞基礎上再深挖,發明了馬蹄形坑道。這種坑道的好處是,即便是在坑道門口爆炸,因為坑道有了拐彎,人躲在相反的方向。再怎麼炸也不會被炸到。這種天才的發明在志願軍裡被迅速推廣。效果很快顯現。

坑道圖

在沒有坑道之前,美軍每40—60發炮彈殺傷一位志願軍戰士,而有了坑道,美軍660發炮彈才能殺傷一位志願軍戰士。

慘烈的上甘嶺戰役,志願軍戰士就是依靠坑道用土辦法對付美軍先進的飛機大炮。但這時候的坑道戰術已不單單是躲避幾發炮彈這麼簡單。志願軍總結了各前線部隊的坑道經驗,開會總結出了坑道戰術的7個要求。

防空、防炮、防毒、防雨、防潮、防火和防寒。並統一規定坑道頂部的厚度要在30米以上,坑道口的防護厚度10~15米,坑道寬1.2米,每條坑道至少有2個以上出口。並且坑道口要設在的反斜面(看下圖)

反斜面

這種設計,直炮根本就不可能打坑道口,只能靠飛機和迫擊炮騷擾後援。

來看看戰果,上甘嶺戰役43天。志願軍戰士大多傷亡是因為去往坑道補充兵力的路上,甚至運送食物的工兵死亡率高於坑道內的志願軍。當敵軍飛機大炮轟炸時候,志願軍全體撤回坑道。再利用夜晚奪回表面陣地。

就是這一點,把美軍恨的壓根痒痒。因為你怎麼炸也炸不到坑道內的志願軍戰士,怎麼消滅不了半山腰坑道裡的志願軍。志願軍總會在夜晚奪回表面陣地。這樣反覆了43天。最後美軍實在扛不住了。最後,上甘嶺戰役以志願軍的勝利而告終。

再來看個數據,依託上甘嶺上48條坑道,志願軍戰士打退「聯合國軍」營以上兵力進攻25次,營以下兵力進攻650餘次,殲敵2.5萬餘人,。

志願軍的坑道橫貫朝鮮半島250公裡長的正面戰線,形成具有20~30公裡縱深,以坑道為骨幹防禦體系。直到戰爭結束,美軍也沒有很好的辦法對付坑道戰術。

志願軍戰士在坑道內開會

結語:在戰爭中學習戰爭,在失敗後總結勝利經驗,在勝利後總結勝利經驗,坑道戰術不是某個人的發明,但就是讓我們的志願軍把最普通的戰術發揮到極致。

最後說一下上甘嶺,很多的志願軍戰士並不是被槍炮打死,而是被渴死餓死,因為敵軍轟炸坑道供給線,物資糧食送不上去,很多戰士十幾天吃不上飯還在堅持戰鬥。甚至到了只要能送上一個蘋果,就能榮立二等功。

我能說什麼呢?我又能說些什麼呢?我只能說志願軍戰士真的是最可愛的人

相關焦點

  • 抗美援朝:志願軍用坑道對抗美軍「火海」
    抗美援朝:志願軍用坑道對抗美軍「火海」
  • 志願軍的坑道戰術有多強?美軍士兵:請叫上帝帶著裝備過來!
    中國的志願軍們面對美軍的先進武器,採取了適合自己的戰術策略,將美軍節節逼退,榮獲戰爭的勝利。 韓戰 1950年,朝鮮南北雙方開始民族內戰,在朝鮮半島爆發開來。
  • 坑道戰術有多強?美司令:把美軍都投入朝戰,也無法突破共軍防線
    韓戰 其實,對於包括美軍在內的列強軍隊,這些經歷了數十年戰爭的元勳們是絲毫不懼的,然而,面對中美之間懸殊的國力差距,他們卻必須考慮到因此造成的裝備差距,尤其是中國軍隊在海軍
  • 美軍鑽進地下,堅守坑道,跟志願軍打起坑道戰
    進入陣地相持以後,志願軍不斷進行戰術反擊,擠佔、蠶食中間陣地,拔除敵人戰術要點。在此情況下,美軍除了前沿陣地野戰工事外,也開始大量構築坑道。因此,美軍坑道相對來說,較為簡單原始:坑道不長,10~40米左右,兩個出口,一口出入口,一口為觀察口。坑道多利用挖掘機挖出溝槽,混凝土施工加蓋;不會像志願軍那樣,下大力氣挖空山體。
  • 美軍也曾打地道戰?苦命坑道鼠部隊,僅用手槍和手電筒與敵人作戰
    在越南戰爭期間,裝備處於劣勢的越南遊擊隊,利用地道對美軍進行了無時無處不在的襲擊,讓自認為依靠先進武器就可以安全無憂的美軍傷亡慘重。越南遊擊隊挖掘出來的這些地下坑道,互相連通成網絡,既可儲存彈藥物資補給,也可隱蔽發起偷襲,對於企圖大量圍剿越南村莊的美軍來說這簡直就是噩夢,因為,在需要的時候,越南遊擊隊隨時可向美軍發起背後偷襲。
  • 美軍被德國公司忽悠 「聰明武器」太危險遭棄
    如果高科技武器是個「美麗的謊言」,應該怎麼辦?美國陸軍做出了「榜樣」——無情地拋棄。據美國《陸軍時報》報導,一度被美軍吹捧為「步兵革命」的XM25武器系統已被放棄,因為它在阿富汗試驗性參戰時反而讓美國大兵很受傷。
  • 同是坑道攻堅戰,為何美軍在硫磺島和上甘嶺的遭遇大相逕庭?
    美軍傷亡數字更大,陣亡6800餘,總傷亡超2.8萬。在美軍盡佔上風的情況下,何以遭受如此重大挫折?日軍修建的工事、坑道群發揮了巨大作用,當美軍炮火準備時,坑道起到保護作用;當炮火延伸、美軍發動地面攻擊時,日軍再鑽出予其重大殺傷。美軍雖損失慘重,但仍取得最終勝利。
  • 1952年志願軍用何法破解美軍重演「仁川登陸」企圖
    1952年志願軍用何法破解美軍重演「仁川登陸」企圖 鳳凰歷史 2015年08月31日 08:16:32 核心提示:屢遭打擊的美國侵略軍為了扭轉敗局,企圖重演「仁川登陸」好戲,在朝鮮東西海岸烽腰部冒險登陸,切斷我後方補給線,儘快結束戰爭。
  • 硫磺島之戰,佔盡優勢的美軍,為何戰損還高於日軍?
    所以大家不要老糾著日軍陣亡人數更多這件事兒不放,日軍的陣亡人數更多,因為他們沒有美軍的後勤救援。硫磺島戰役確實是美軍的傷亡更加慘重。日軍雖然兇殘,但你不得不承認,他們的戰鬥意志不是一般的強,特別是在守衛本土,守衛家鄉的口號加持下,他們都是視死如歸。當然了,光有戰鬥意志可不行,子彈可沒有感情,你有沒有戰鬥意志,他都無所謂。所以要抵抗強大的美軍,日軍還需要精妙的戰術,嚴密的配合,充分的準備。
  • 近日中國在某軍用靶場測試一項高科技,破解了美軍最自豪的技術
    資料圖:中國反隱身雷達近日,有媒體報導,在成都軍事研究所某軍用靶場,我國北方工業集團進行了一項史無前例的前沿高科技測試,這次試驗的是「太赫茲偵測雷達」,該雷達相關技術已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可以有效追蹤到美國最先進隱形戰機F-22,而F-22在這雷達面前無所遁形猶如「脫掉」隱形外衣
  • 硫磺島戰役,慄林忠道的坑道防禦體系,為何能打得美軍損失慘重?
    財大氣粗的美國人,一貫的戰術都是炮火洗地,炸得地面差不多平了才出動地面作戰部隊。但硫磺島的防禦工事異常堅固,美軍轟炸這麼長時間,也沒能徹底摧毀島上的兩個機場,日軍總能在空襲後及時修復。島上日軍幾乎掏空了整座折缽山,將混凝土工事與天然巖洞有機結合,修築了九層坑道工事。烏龜只有一層殼,慄林是修了一層又一層,將防禦做到了極致。但這並不意味著慄林沒有和美軍正面決戰的勇氣,他給妻子的信中寫道或許不會活著回去,但不會給家庭帶來恥辱,一定對得起慄林家的武士門風。
  • 越戰時,美軍為應對越南地道戰,成立了「坑道鼠」部隊,損失慘重
    「坑道鼠」最初被澳大利亞軍隊稱為「地道跑步者」和「雪貂」,最終變成了「坑道鼠」。 部隊經常只帶著軍用手槍或左輪手槍進入地道,一些士兵們開始製造自己的武器比如鋸掉的霰彈槍。
  • 這一仗,是志願軍和美軍最後的終極對決,美國人被徹底打服了
    2、在訓練中讓新兵去擔任班長,切實提高他們的戰鬥技能和領導能力。3、狠抓射擊技巧,確保每個人的武器在其射程內發揮最大火力。4、集中演練小部隊的進攻作戰,特別強調用精準且持續的火力,以支持快速和猛烈的打擊。
  • 運用欺騙戰術 美軍四大戰法攻費盧傑
    這一行動不僅使美軍在8日凌晨,佔據了位於幼發拉底河上兩座通往城東的關鍵性橋梁以及費盧傑總醫院,而且極大地吸引了反美武裝的注意力,使人們誤認為美軍是從西面發起主攻。其次,多方向有重點的向心攻擊。在人們關注幼發拉底河以西戰況時,美軍於8日夜間,同時從西北、東北、東南方向向城中心突然發起猛攻。從實際戰況看,美軍主要作戰方向在城北而不在城西。
  • DA的龍蛋II戰術背包堪比美軍士兵的超級負重裝備
    前幾天在瀏覽美國軍方的幾個官方網站的時候,發現一群美國大兵又開始鬧事了,有一個海軍陸戰隊的大兵說他們在伊拉克執行任務時總負重量已經超過了90公斤!.90公斤?180斤?這幫傢伙是驢子嗎?不過看看也就懂了!USMC海軍陸戰隊,美國軍界中的四等人,兩棲全地形雙足自走牲口嘛!在五角大樓眼裡他們就是一群牲口。
  • 抗美援朝志願軍為何能與美軍打成平手
    對於戰鬥機我們都知道現在已經發展到五代戰鬥機,在中國曾經有這樣一批富二代,他們大多出身官宦世家,書香門第,從小衣食無憂,卻不吸毒不賭博不玩女人,十幾歲投筆從戎,報考飛行學校,抗戰初期對日空戰多次創造以少勝多戰績,平均陣亡年齡在22歲,這就是最早的中國空軍。
  • 中國雷射武器發威了?可讓戰機喪失攻擊機會 美軍賊喊捉賊被揭穿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柯林克3日告訴法新社,在最近一起事件中,兩名駕駛一架C-130渦輪運輸機的美軍人被雷射束照到,造成眼睛輕微受傷,並且美方擅自認為照射高強度雷射者是中國人,且過去幾周發生近10起類似事件,動機不明。對此,美方要求中方作出解釋,而中國國防部作出明確回應稱,「美官員言論與事實完全不符。我們已通過官方渠道對美方的不實指責予以批駁。」
  • 日軍苦練拼刺戰術,為何對蘇軍、美軍的戰鬥中,很少使用白刃格鬥
    但在我國戰場上十分常見的白刃格鬥,似乎在日軍和蘇軍、美軍的戰鬥中,卻很少出現這種場景,為何日軍不敢和他們拼刺刀呢?其實,不是日軍不敢,而是蘇、美根本不給日軍近身搏鬥的機會。1938年日軍和蘇軍曾在張鼓峰打過一場,熱武器、冷兵器都上了,戰後統計,雙方在熱武器這個環節戰損差不多,但拼上刺刀後,日軍4人,殺傷了蘇軍110人,也就是說1個日軍能拼死28個蘇軍!這個數字十分驚人,人高馬大的蘇軍簡直不敢相信,但事實就是如此。若論拼刺刀,他們遇到矮小的日軍,還真是後脊梁有些發涼犯怵。
  • 14枚飛彈被秘密運抵羅馬尼亞:美軍偷襲加裡寧格勒戰術曝光
    核心提示:美軍HIMARS火箭炮系統秘密從德國由2架C-130運輸機空運到羅馬尼亞境內,抵達科赫爾查努空軍基地。美羅常年都有軍演,演練的目的是為了迅速發起戰術打擊,針對的目標並不是克裡米亞,而是俄羅斯的飛地加裡寧格勒。
  • 美軍想不通:上甘嶺戰役,6萬美軍為什麼打不過志願軍兩個師?
    美軍至今都想不通,在上甘嶺前線,6萬美軍在飛機大炮的配合下為什麼打不過志願軍的兩個師?從各個方面的角度看,美軍在上甘嶺打不過志願軍有以下幾點原因:第一,戰鬥精神,美軍和志願軍可不是一個檔次!這支部隊可以在武器裝備極其落後的客觀條件下,憑藉著頑強的戰鬥意志和亮劍精神一次次戰勝敵人。說實話,當時的美軍是經歷了二戰洗禮的強大軍隊,其諸軍兵種協同作戰達到了爐火純青的水平。美軍基層部隊隨便一個空中呼叫,其軍機就能配合地面部隊展開轟炸,這在當時的志願軍看來是想都不敢想的。然而,我們的志願軍官兵憑藉著自己對祖國的無限忠誠,將中國人抵抗侵略的精神發揮到了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