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顏色中的文化擔當:青色

2020-12-17 手機裡的書包

上一篇文章中介紹了我國古代顏色的主要分類以及顏色背後的文化內涵,並且探討了古人獲取顏色的起源以及顏色與我國古代哲學之間的關係。在以後的文章中我們繼續探討我國古代顏色的文化內涵,這一期我們探討的是青色。

和中華民族對應的顏色,大家最能夠想到的就是紅色和黃色。紅色素有中國紅的稱謂,每到春節的時候,世界各地的唐人街都是一片紅色。而黃色自隋唐以來就是皇權的象徵,象徵著高貴和權力。但是在古代五色的序列中,青色通常被排列於首位,而我認為在我國古代的色系中,青色是其中的文化擔當,所以今天我們要從青色講起。

1.青色是什麼?

從現代光學的理論出發,青色是指波長在440~490納米之間的光波,而古代的青色是一個相對含混的概念,名和實的對應一直是歷史研究的難點和重點,在研究古代顏色領域更是如此。眾所周知,「時間會褪去顏色本來的樣子」,這就會造成與之對應的文字記錄變得含混不清。所以要搞清楚哪種顏色是青,是不容易的。從目前的文獻和考古研究來看,青色應該是一個色系。這個色系包含青、藍、碧、綠、蒼等。

比如在《說文解字》記載青色系就有綠、蔥、碧,縹等。

「綠,帛青黃色也」「縹,青白色也」「蔥,帛青色也」「碧,石之青美者」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文獻中也記載了關於青色系的顏色《楚辭·橘頌》裡載「綠葉素榮」,注有「猶青也」;《釋名·釋採帛》裡也載:「縹,猶漂也,漂漂淺青色也」;《爾雅》裡有「蒼,青也。」

從上述記載可以看出古代所說的青色應該是包含從青到綠這一色譜範圍內的顏色。

2. 青色怎麼獲得?

最早的青色應該是從礦物原料中提取的,青色和綠色的礦物質大多數都是銅礦。用礦物來染色稱之為石染,石染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我國山頂洞遺址當中就發現很多石染的石珠、獸牙等。《周禮·秋官·職金》中記載:「掌凡金玉錫石丹青之戒令。」,鄭玄注周禮的時候解釋道:「青,空青也」,說明在當時用金石礦物來做青的染料。

隨著我國農業的發展,植物染料佔據了統治地位。西周時期就有種植藍草的記錄,在《詩經小雅》中便有這樣的詩句:終朝採藍,不盈一襜。學者吳元新在《藍印花布》一書中做了總結,「藍草依其科屬的特性與生長環境,主要分為四種,即蓼科的蓼藍、爵床科的馬藍(山藍)、豆科的木藍、十字花科的菘藍。」東南大學的劉道廣教授,在《中國藍染藝術及其產業化研究》也認為中國藍染植物是上述4種。古代文獻中關於藍染植物的記錄也很多,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李時珍的《本草綱目》和宋應星《天工開物》,這兩部著作中關於藍染植物的記錄都為五種:

「凡藍五種,各有主治……而作靛則一也」(《本草綱目》)

「凡藍五種,皆可為澱。(《天工開物》)

《本草綱目》、《天工開物》關於藍染植物的記載與現代藍草稱謂有一定差異,即前者所謂的菘藍、板藍、大葉冬藍為現在的菘藍,後者所謂的菘藍是現在的板藍,兩者均將現代的菘藍記作馬藍。

藍染工藝大體可以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在春秋戰國之前,當時的染色工藝相對簡單,在蘭草收穫的季節,人們將蘭草切割下來,浸泡出顏色之後用於染色。所以在當時藍染是一個季節性很強的工作,只有在確定的季節進行。在《四民月令》就有這樣的記錄:「六月青紺色,冬藍八月用染也」。到了春秋戰國之後,勞動人民經過長時間的探索,將藍草製成泥狀的藍靛,待染色時用酒糟發酵,發酵的過程中產生的二氧化碳、氫氣可將靛藍還原成靛白,用靛白染成白布,經過空氣氧化又可以呈現出藍色。這也是荀子為什麼會發出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的感嘆。現代製作藍靛仍然採用的是這種工藝。

3. 古代文化中的「尚青」

在我國尚青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文化現象。《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

「青, 東方色也。從生丹, 丹青之信言必然」。青色在此與日升的東方 「同構」 , 同樣含有「生」之意。而中國人的尚青表達的是人類與大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所以在古代文化當中,道家是最崇尚青色的。

青色在此與日升的東方 「同構」 , 同樣含有「生」之意。而中國人的尚青表達的是人類與大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所以在古代文化當中,道家是最崇尚青色的。

中國人的尚青還表現在一些潛詞造句上,比如說用青字經常來表達一些褒義詞。「青史」可以說是用「青」來喻史 ;「萬古常青」可謂以青喻時 ;「青睞」、「垂青」可謂「以青喻愛 ;「青春」、「青年」可謂以青喻生氣、朝氣」;「藍圖」可謂「以青喻理想。

在瓷器行業中尚青的體現更為明顯,清朝的藍浦在《景德鎮陶錄》轉引《愛日堂抄》寫道:

「自古陶重青品。晉曰縹瓷,唐曰千峰翠色,柴周曰雨過天青,吳越曰秘色,其後宋器雖具諸色,而汝瓷在宋燒者淡青色,官窯、哥窯以粉青為上,東窯、龍泉其色皆青,至明而秘色始絕。」

自古陶重青品,可以體現出中國人對青色的崇尚。中晚唐的騷人墨客對瓷器讚譽最多的就是越窯青瓷,其中不乏很多佳句:

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陸龜蒙)

蒙茗玉花盡,越甌荷葉空。(孟郊)

對越窯青瓷的讚美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成是對大自然的依戀。從尚青的文化氛圍中,也可以體現出我國古代獨特的審美特質和文化氛圍。

今天主要介紹了青色在我國古代的內涵、青色的印染工藝以及我國文化中獨有的尚青的現象。接下來還會陸續介紹其他的顏色,歡迎持續關注。

參考資料:《說文解字》《詩經》《中國古代文化中的尚青觀念》《中國古代色彩尚青考》《越窯茶具與古瓷尚青》《天門藍印花布的技藝與文化研究》《中國古代藍染植物考辨及相關問題研究》《染藍歷史及其發展》《傳統草木印染系列研究_藍染》

相關焦點

  • 隱藏在中國古代服飾顏色背後的秘密之青色
    於是,時間一長,我國也就逐漸形成了以青、赤、黃、白、黑這五種顏色為「正色」的色彩體系了,而這五種顏色也算得上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五種「底色」。下面進入我們今日的正題,青色。青色是我國特有的一種顏色,通常象徵著堅強、希望、古樸和莊重。
  • 從道士的衣服顏色中,看道教的顏色文化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無論是到道觀還是在外面遇的道士,他們的服裝顏色都是青色,但是在做道觀中做法事的時候,卻是黃色或其它的顏色,很多讀都會認為這是因為活動的場所不一樣,故而所穿的服裝顏色也不一樣。其實,在道士群體中,他們非常崇尚青色。
  • 青色到底是什麼顏色
    青色到底是什麼顏色 2018-03-06 12:38:34 來源:全球紡織網
  • 外國人:我蒙圈了,泥萌中果仁說的青色到底是什麼顏色?
    來來來,各位看官,小生問大家一個問題:青色是什麼顏色?小生隱約聽見有人說:別逗了,青色還用問?青色就是在綠色和藍色之間的顏色,大概就是下面這樣:嗯嗯,你們說的也不算錯啦。不過小生弱弱地問一句:你們聽沒聽過一個動物叫做青蛙……或者你們有沒有聽過一句話叫做青青河邊草……青蛙不是這個顏色啊,草也不是這個顏色啊……臥槽,原來青色也代表綠色!!!哦對了,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過李白的那句詩: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什麼叫朝如青絲暮成雪?
  • 青色,一種美到骨子裡的色彩,引領賈府生活的青色時尚
    《紅樓夢》是一部色彩極其豐富的小說,紅樓不紅難以成書,所以紅色是書中出現最多的顏色,可是除了紅色,書中出現最多的顏色就是綠色。在現代或許不喜歡「紅配綠」,可是古代卻覺得這兩種顏色很搭,因此綠色也成了人們生活中很常見的顏色。因為古代沒有那麼多的綠色,所以綠色被統稱為青色。
  • 天青色,秋香綠,百草霜……古人給顏色起名字還能詩意到什麼程度
    據《本草綱目》記載,這是一種可以熬藥的物質,上百種雜草經燃燒完之後,在鍋底或煙筒中形成一種跟霜一樣輕輕柔柔的東西,故名百草霜。 簡單來說,就是鍋底灰的顏色。並不簡單的青色和碧色從名字上來說,中國古代的顏色通常來源於自然現象或動植物
  • 道教服飾為什麼多是青色?竟然與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有關!
    青色,即指介於藍色和綠色之間的顏色,也指黑色。形容湖水為青色時,青色指淡藍色;形容大山是青色時,青色指青綠色。戰國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中描寫「素之一忽則嫌白,青之一忽則嫌黑。」道教徒服色尚青色,這是繼承傳統文化中五方、五行、五色以及道教"貴生"思想演化而形成的。青,是五色之一,五色是「青﹑赤﹑白﹑黑﹑黃」,分別對應「東、南、西、北、中」五方和「木、火、金、水、土」五行。
  • 古代女子以顏色翻飛出的穿衣時尚
    綾羅綢緞,蒙塵沾垢之後,也是比不上粗布麻衣的,所以,衣服之整潔,是第一標準;顏色過深過豔,雖然也有嬌豔之美,但多數人是不好搭配的,所以,淺淡之色,最是合適。貴雅不貴麗,便是這個道理;古代女子的穿衣審美,花心思最多的是在顏色上做變化,別出心裁,五彩翻飛。
  • 「雨過天晴雲破處」說的天青色到底是一種怎樣的顏色?看他怎麼說
    柴瓷,讓無數收藏家、柴瓷愛好者魂牽夢繞其最大的,也是最廣為人知的特徵莫過於顏色「青如天」,然後「青如天」到底是什麼樣子?到底是什麼鬼。在上個月由鄭州柴瓷文化研究會主辦的柴瓷「天青色」釋義討論會已經召開了一番談論,與會嘉賓對柴瓷的「青如天」之色進行了積極而有卓有成效的討論,藝功堂傾青見證。
  • 中國文化:五行的顏色
    瀏覽古代繪畫、瓷器,甚至古籍記載,中華先民對顏色的認知五彩斑斕,格外絢麗。中國古時,認為宇宙的萬事萬物都是由「金、木、水、火、土」五種基本元素構成的。白色,像白雪、白羽一樣素白的顏色,對應西方的金。《說文》云:「白,從入合二。」古代小篆「二」的寫法,象徵天地之間,入是指日光進入天地之間。所以白字的造字本意,取陽光灑落於天地之間的景象。這一概念看似簡單,卻很宏觀,因為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從宏觀的整體上俯瞰人間,才能構造出「白」字。所以白字,看似素潔,背後引申的內涵卻很深廣。
  • 為什麼小龍蝦會有青色和紅色之分,到底哪種顏色的小龍蝦更好呢?
    來到了市場的一個攤位,我居然有點懵,面前擺著一盆紅色的小龍蝦和一盆青色的小龍蝦,原來認為小龍蝦就是紅色的,問了價格青色的小龍蝦要略貴於青色的小龍蝦,又問老闆為什麼小龍蝦會有青紅之分,老闆答曰:品種不同。旁邊剛剛買了青蝦的老大爺卻說,紅色的蝦生活的水域要髒於青色的蝦,所以它的顏色深,而且殼還厚,不如青色的小龍蝦好吃。
  • 「五顏六色」是11種顏色嗎?顏色有多少種?你也許想像不到!
    玫瑰紫、茄花紫:這些紫色,紫中帶一點點紅色的調子,古代又稱為「油紫」「北紫」等等。3.白色:白色的種類比較少,只有漂白和月白兩種。古代兵服一般使用這種黃色。蛾黃:是一種白色古舊之後呈現出的泛黃色,如果蠶變老了之後身體的顏色。5.青色:青色是分類最全,名稱最多的一種顏色。
  • 小龍蝦有紅色有青色,到底該買哪種好?買錯顏色就虧了等於浪費錢
    不少的吃貨也會去海鮮市場買一些小龍蝦,然後自己回家烹飪著吃,但是我們在挑選小龍蝦時發現像龍蝦有兩種,一種是青色的,另一種是鮮豔的紅色,那到底該買哪一種顏色的小龍蝦好呢?其實兩者的區別還是很大的,買錯顏色就虧了等於浪費錢!
  • 古代對顏色的稱呼竟然這麼美
    與現代人紅、黃、綠、黑……單調的顏色詞相比,古人對色彩的稱謂可謂花樣繁多。月白色指的是月亮的顏色,古人認為月亮的顏色並不是純白,而是帶著一點淡淡的藍色。不同時期深淺略有不同,基本介於淡藍與中藍之間。明末,月白變深藍,多為年長者穿。竹月 是不是看起來很飄渺朦朧?沒錯,這個顏色描述的就是竹林中,月色清冷的感覺。王安石《次韻張子野竹林寺》之二詩曰:「風泉隔屋撞哀玉,竹月緣階貼碎金。」竹月色其實就是淡淡的藍色加了點紫。
  • 為什麼現在的磚是紅色,古代的磚是青色?
    這種制磚方法,至少已經流傳了四五千年的時間,早在距今約4000—4500年前的龍山文化遺址中,已經發現了用土坯磚砌成的牆體。但這些土坯磚,因為少了燒制過程,堅固性、抗壓性、防水性都很差,並不能算作真正的磚,只能稱作磚的原型。
  • 什麼顏色的大門最旺財
    古代住宅文化中有「一門二房三客廳」之說,可見大門對家運的重要作用。古時大戶人家為了防盜,大廣的顏色往往與環境色系相近,即所謂「韜光養晦」。大門是住宅的重要組成部分,就像人的口,主吸納之氣。如果大開錯了方向或者選錯了顏色,財運會大大下降。
  • 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
    宋代瓷器是中國古代陶瓷藝術的巔峰,又以汝瓷為首,民間素有「縱有家財萬貫,不及汝瓷一片」的說法。原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曾評價:「陶瓷中最美的,最典雅的瓷器,就是汝窯。」相傳他曾夢到大雨過後,遠處天空雲破處,有一抹神秘的天青色,格外令人著迷。醒來後,他寫下一句詩:「雨過天青雲破處,這般顏色做將來」,並命工匠燒制出這種顏色。
  • 木乃伊做成的棕色,比黃金還貴的青色。這些最稀有顏色,滿是歷史
    在這裡,顏色不再只是顏色,每一個色彩背後,都有一段奇特的故事。 群青色曾經是社會地位的象徵。
  • 中國古代的顏色、染色及植物染料
    古代原色青、赤、黃、白、黑,稱為"五色",將原色混合可以得到「間色(多次色)」。以及日本古代染色中有名的「草木染」亦是。青色,主要是用從藍草中提取靛藍染成的(荀子·勸學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能制靛的藍草有好多種(宋應星《天工開物》:「凡藍五種,皆可為靛」),能制靛的藍草有好多種,古代最初用的是菘藍,後來逐漸發現了蓼藍、馬藍、木藍、莧藍等諸種可以制靛之藍。
  • 中國古代顏色分為正色和間色 紫色曾是卑賤之色
    中國古代顏色分為正色和間色 紫色曾是卑賤之色 2015-01-20 13:25:16>參與互動()   「大紅大紫」和「紅得發紫」都是比喻人生顯赫如日中天,那麼為什麼不用別的顏色來形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