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降糖藥SGLT2抑制劑的保腎作用 有望用於治療大部分腎臟病

2020-12-19 健康界

天津市泰達醫院  李青

在2018年10月舉行的第53屆歐洲糖尿病年會上,美國糖尿病學會和歐洲糖尿病研究協會共同發布了2型糖尿病高血糖管理共識。該共識探討了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方法,目標是綜合心血管風險管理和以患者為中心減少併發症和維持生活質量。

該共識在對2型糖尿病合併有冠心病、心衰和慢性腎臟病的患者降糖治療給出了如下建議:

1.對於伴有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或慢性腎臟病,糖化血紅蛋白已經達標,但未應用SGLT2抑制劑或GLP-1受體激動劑的患者,共識給出了以下三種選擇:

(1)如果患者已經接受雙重或多重藥物治療的,考慮用上述兩個藥之一替換一種藥物;

(2)如果為了降低患者的糖化血紅蛋白以達標,可使用SGLT2抑制劑或GLP-1受體激動劑;

(3)3個月後重新評估,若糖化血紅蛋白仍未達標者,考慮加用SGLT2抑制劑或GLP-1受體激動劑。

2.對於伴有動脈粥樣硬化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薦將已經證實具有心血管保護的SGLT2抑制劑或GLP-1受體激動劑作為血糖管理的一部分;如果這一類患者同時合併心衰或者需要對心衰特別關注時,推薦使用SGLT2抑制劑治療。

3.對於合併慢性腎臟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無論是否伴有心血管疾病,可以考慮應用已證實降低慢性腎臟病進展風險的SGLT2抑制劑。若SGLT2抑制劑禁忌或不合適,可考慮應用GLP-1受體激動劑。

總而言之,對於患有心血管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薦使用SGLT2抑制劑或GLP-1受體激動劑,因為這兩類藥物已經被證實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對於患有慢性腎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應該使用SGLT2抑制劑,因為這類藥物已經被證實具有腎臟保護作用。

SGLT2抑制劑是什麼「神藥」,值得讓歐美專家如此的重點推薦?

一、SGLT2抑制劑的降糖機制

SGLT2抑制劑的全名是「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抑制劑」,因為這類藥的中文藥名都有「列淨」二字,所以稱「列淨類」降糖藥。目前全球共有6種SGLT-2抑制劑上市,進入中國的有三個,分別為:達格列淨(安達唐)、卡格列淨(怡可安)和恩格列淨(歐唐靜)。

研究發現,正常人每天有180g葡萄糖從腎小球濾過,但又被腎小管完全回吸收,所以尿中沒有糖。在近曲腎小管中負責糖回吸收的蛋白叫「鈉-葡萄糖協同轉運蛋白2」,簡稱SGLT-2。如果SGLT-2被抑制,腎小管對葡萄糖的回吸收減少,大量的糖就從尿中排出,從而達到降低血糖的目的。

SGLT-2抑制劑對胰島素的分泌沒有影響,而是選擇性抑制SGLT-2的功能,促進糖從尿中排洩,以達到降糖的目的。再重複一遍,這一類藥通過「疏」而不是「堵」、通過促進糖從尿中排洩來達到降糖目的。

卡格列淨還可抑制分布於腸道的SGLT-1,以減少腸道對糖的吸收來降低血糖。

該類藥物,每天服用一片即可。據統計,服用此類藥物後,每天大約有70~90g的葡萄糖被排出體外。相當於每天多走1.5萬步,或者少吃5.2兩米飯。

多項研究表明,安達糖對2型糖尿病患者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紅蛋白都有明顯的降低作用。一片安達糖(10mg)的療效相當於二甲雙胍緩釋劑4片(2000mg),其降低糖化血紅蛋白療效與磺脲類相當,而低血糖發生率極低。

二、SGLT2抑制劑除了降糖作用外,還有更多額外的收益

1.體重減輕:

多項薈萃分析顯示,與安慰劑相比,三種SGLT-2抑制劑均可顯著降低體重:卡格列淨降低2.81 kg,達格列淨降低2.10kg,恩格列淨降低1.84kg。這種體重減輕作用在3~6個月達到峰值,並可長時間維持。

SGLT-2抑制劑主要是通過增加尿糖排洩,增加熱量丟失(200~300kcal/天)來發揮減重作用的。

2.輕度降壓作用:

三種SGLT-2抑制劑都有降血壓作用,平均可以降低血壓3~4mmHg/1~2mmHg,並不增加直立性低血壓的發生率。對血壓正常的患者影響較小,而對收縮壓>140mmHg的患者血壓下降更加顯著。

SGLT-2抑制劑降壓的可能機制包括:促進糖排洩的同時,也促進鈉的排洩,類似於利尿劑的降壓作用;減重作用;降尿酸作用等。

3.降尿酸作用:

多項研究均已證實,SGLT-2抑制劑可以降低10~15%的血尿酸。

血尿酸和血糖一樣,也是在近端腎小管被回吸收的。SGLT-2抑制劑由於增加尿糖排洩,機體反應性使尿酸分泌增加以交換葡萄糖的重吸收,結果增加尿酸的排洩。降尿酸藥苯溴馬隆也是在相同的部位通過抑制尿酸的回吸收來降尿酸的。

三、SGLT-2抑制劑具有腎臟保護作用

大量研究已經證實,通過降糖、降壓、減重、降尿酸等作用,三種SGLT-2抑制劑都具有心血管保護作用,許多報導已經公開了研究證據,我這裡就不再贅述。

起初有人擔心,SGLT-2抑制劑作用於腎小管會不會損害腎臟,可臨床研究結果卻讓人眼前一亮,SGLT-2抑制劑不但不損害腎臟,而且還有腎保護作用。

一項來自歐洲、美洲、亞太地區(包括中國)30個國家或地區,667個中心的大型隨機對照研究CANVAS-R研究,觀察了5812例糖尿病人,平均年齡64歲,糖尿病病程≥10年,HbA1c(糖化血紅蛋白)7%~10.5%,收縮壓>140mmHg,合併已知心血管疾病(≥30歲),或者≥50歲伴有2個以上心血管高危因素(高血壓、高脂血症、吸菸、微量白蛋白尿或大量白蛋白),接受一種或一種以上降壓藥物治療的患者,給卡格列淨治療,每天100mg(一片),最大調整劑量至300mg(三片),觀察6年,觀測蛋白尿、腎功能、是否透析、是否因腎病死亡等指標,治療6年後,結果發現:

卡格列淨可以降低蛋白尿36%;降低蛋白尿風險27%;蛋白尿逆轉(從大量到少量,從少量到微量,從微量到轉陰)率70%;降低腎臟事件(腎功能惡化、透析、腎病死亡等)風險40%。

這是一個非常顯著的腎臟保護療效!

另一項從2014年開始、34個國家參與、以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為研究對象,用卡格列淨100mg治療,以腎臟事件(腎功能惡化、透析、腎病死亡等)為研究終點的CREDENCE研究,因研究結果已經達到了非常好的預期效果(主要腎臟終點相對風險降低20%),而於2018年7月17日被獨立數據監察委員會宣布試驗提前終止。圖1。

獨立數據監察委員會聲明:「我們很激動能看到卡格列淨(canagliflozin)帶給患者的希望,這有望成為15年來治療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的首個治療方法」。

卡格列淨因此成為首個在腎臟終點研究中證明具有腎臟保護作用的降糖藥。

此後恩格列淨的臨床研究也得出來相似的結論。

四、SGLT-2抑制劑的腎臟保護機制

研究發現,SGLT-2抑制劑通過影響球管反饋來達到腎臟保護作用的。

正常生理狀態下,當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增加時,流經遠曲小管緻密斑的小管液流量隨之增加,Na+、Cl-的局部濃度上升,刺激緻密斑顆粒細胞釋放腎素,導致局部血管緊張素II 上升,使入球小動脈收縮,腎血流量和腎小球濾過率恢復正常。

在糖尿病早期階段,近曲小管對Na+和葡萄糖重吸收增加,流到緻密斑的Na+和葡萄糖減少,腎素分泌減少,入球小動脈擴張,腎血流量及腎小球濾過率升高,導致腎小球高灌注、高壓力、高濾過狀態。持續的高灌注、高壓力、高濾過狀態,將導致腎小球內皮損傷,基底膜增厚,逐漸導致腎小球硬化,腎功能衰竭。

SGLT-2抑制劑作用於近端腎小管,抑制了Na+和葡萄糖的重吸收,使轉運至緻密斑的Na+和葡萄糖增多,通過管球反饋使入球小動脈收縮,降低腎小球高灌注、高壓力、高濾過,腎小球得到保護,腎功能得以恢復。圖2、圖3。

而ACEI(普利類降壓藥)和ARB(沙坦類降壓藥)通過擴張出球小動脈,降低腎小球內壓,減輕腎小球負擔,從而減少尿蛋白,延緩腎損害。

ACEI和ARB作為降壓藥具有降尿蛋白、延緩腎損害作用早已被證實,並作為目前臨床上糖尿病腎病和非糖尿病腎病的主要治療藥物而被廣泛使用。

SGLT-2抑制劑與ACEI和ARB對腎小球保護具有異曲同工、機制互補之妙,已經被歐美國家推薦為糖尿病腎病的主要治療藥物。

ACEI和ARB作為降壓藥,已經被推薦為各種腎臟病的主要治療藥物;和ACEI和ARB一樣,SGLT-2 抑制劑作為降糖藥,對糖尿病腎病具有腎臟保護作用。是否對非糖尿病腎病也有腎臟保護作用,還有待於進一步證實。相信有許多學者正在進行這方面的研究,有望得到更多振奮人心的結果。

相關焦點

  • 口服降糖藥需對症用 應注意服藥劑量和時間
    大部分糖尿病人長期使用各種降糖藥物進行治療,在這些病人中,能理想地控制血糖水平的不足十分之一,除了病情本身的差異之外,不能正確地使用降糖藥物是最主要的原因。目前我國常用的降糖藥分為兩大類: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由於口服降糖藥使用方便,大部分Ⅱ型糖尿病患者尤其是門診患者更願意接受口服降糖藥治療。
  • 新一類降糖藥imeglimin治療2型糖尿病成功
    結果顯示,在治療第24周,與安慰劑組相比,imeglimin單藥治療表現出顯著的降糖療效。主要終點:imeglimin組HbA1c相對基線顯著降低(安慰劑校正後的HbA1c相對基線平均變化為-0.87%),數據具有統計學顯著差異(p<0.0001),達到了研究的主要終點。
  • 長效口服降糖DPP-Ⅳ抑制劑PK 國內企業搶仿曲格列汀
    儘管在過去的20年問世了一系列新的口服降糖藥和胰島素製劑,但2型糖尿病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二肽基肽酶IV(DPP-Ⅳ)抑制劑是近10年發展起來的新型口服降糖藥。於2006年8月首獲墨西哥藥品管理當局批准的西格列汀(Sitagliptin,Januvia?)是首個獲準上市的DPP-Ⅳ抑制劑,西格列汀的上市拉開了DPP-Ⅳ抑制劑進軍糖尿病市場的帷幕,也催生了該類藥物的發展。
  • 新一代CDK2/9抑制劑成消滅肺癌新法
    根據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員的一項研究報告顯示,新一代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蛋白激酶2/9(CDK2/9)抑制劑成為消滅肺癌的一種新方法,與此同時它還對正常細胞產生極小的損害。這種抑制劑通過靶向作用於 anaphase catastrophe可阻止肺癌細胞增長,具有一定的臨床療效。
  • 阿卡波糖——符合國人飲食習慣的降糖藥
    因為以上的優點,所以有人才說阿卡波糖是「最適合國人飲食」的降糖藥。優點:不增加體重阿卡波糖主要用於2型糖尿病患者和降低糖耐量低減者(又稱糖尿病前期)的餐後血糖,可以說是降低餐後血糖的「C位」藥物。在用餐前即刻整片吞服或與前幾口食物一起咀嚼服用,劑量因人而異。
  • 新型降糖藥納入醫保,每片16.29元降至4.36元
    2019年醫保目錄談判成為醫療領域的焦點,自2020年1月1日起,新版醫保目錄正式實施,全國各省市陸續出臺醫保落地細則,實施一眾國家認證好藥的 「醫保新價格」 。據悉,2019年醫保談判中被「靈魂砍價」的「明星主角」新型降糖藥達格列淨(安達唐)已在湖南長沙落地。
  • 拜耳Finerenone用於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臟病患者的III期臨床研究...
    研究主要目的是驗證在降低心血管死亡和總體(首次和復發)心力衰竭事件(定義為因心衰住院或緊急入院治療)的複合終點方面Finerenone優於安慰劑。 國家腎臟基金會的Kerry Willis博士表示:慢性腎臟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併發症,大約40%的2型糖尿病患者會發展成為慢性腎臟病。而且2型糖尿病合併慢性腎病的患者死亡風險是只患2型糖尿病患者的3倍。
  • 都是降糖藥,阿卡波糖與二甲雙胍有哪些相同與不同?
    相同點:一、這兩類藥物都是降糖藥,而且都是不容易引起低血糖的降糖藥,臨床應用安全性比較好。二甲雙胍和阿卡波糖都屬於降糖藥,但由於降糖的作用原理都不會增加胰島素水平,不直接作用於血糖,因此一般不引起低血糖反應,用藥比較安全。尤其對於老年糖尿病患者、對於合併心腦血管等疾病的患者,不發生低血糖就減少了老年人發生意外事件、以及其他疾病發作的風險,安全性好。
  • 你的降糖藥可能會與某些藥物"相剋"?
    這些慢性病用藥可能和降糖藥「相剋」 α-糖苷酶抑制劑類+華法林=增加出血風險> 降糖藥α-糖苷酶抑制劑類是作用於腸道的,如果糖友同時在服用抗凝防血栓的華法林,華法林的濃度就會因為α-糖苷酶抑制劑類的存在而增高,排洩量不夠,從而在血液中抑制凝血的時間加長,產生出血風險。
  • 醫生開出的降糖藥你真的吃對了嗎?正確的服用時間是治療關鍵!
    目前糖尿病治療藥較多,商品名比較繁雜,糖友在選擇用藥時常常無所適從,同時在使用這些降血糖藥物時也不知道怎麼應用。有些藥物與吃飯有關,有些藥物與吃飯無關,糖尿病患者一定要搞清楚。可根據患者的治療效果酌情調整劑量。3.
  • 降糖藥物有哪些副作用?一文盤點各種降糖藥常見副作用,值得收藏
    糖尿病一旦被診斷,幾乎都需要長期使用降糖藥物,但同時糖友們又無可避免地需要面對一個問題——藥物副作用! 藥物副作用不僅會影響疾病的治療效果,更可能會給身體帶來直接損害。特別是近年來不斷上市的新型降糖藥物,許多糖友們甚至來不及對它們作充分了解。今天,筆者就帶糖友們深度認識降糖藥物的常見副作用。
  • 國內500億降糖藥物市場,僅兩個藥物通過一致性評價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是一類以延緩腸道碳水化合物吸收而達到治療糖尿病的口服降糖藥物。目前國內上市的主要品種是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和米格列醇。米格列醇是新進入醫保目錄的品種,拓寬了臨床用藥選擇。據米內網數據,2017年我國重點城市公立醫院α-葡萄糖苷酶抑制劑銷售達到了8.20億元規模,同比上一年增長了4.75%。
  • 吃對降糖藥一點也不簡單 裡面的玄機多著呢!
    降糖藥物的種類繁多,其降低血糖的作用機制也各不相同,所以在吃藥的時間和方法上也就不能一概而論,而要區別對待。只有這樣才能做到「物盡其用、揚長避短」,才能平穩降糖,高枕無憂。這類藥物和上面說的磺脲類藥物相同的是主要促使胰腺內的胰島分泌胰島素,但是此類藥物又不同於磺脲類藥物,它們促進胰島素分泌的作用來得比磺脲類藥物要快,去得也快,所以又稱其為「非磺脲類降糖藥物」,必須在飯前5~20分鐘服用。
  • 羅靜教授:小分子 大能量——PI3K抑制劑的昨天、今天與明天
    究其原因:PI3K各亞型之間的ATP結合位點幾乎相同,當給藥濃度增加,不可避免地對其它亞型產生抑制作用。所以尋求特異性抑制以降低副作用,對PI3K抑制劑的開發與治療具有重要意義。PI3K抑制劑研發進展 現階段,CDK4/6抑制劑聯合內分泌治療已逐漸成為各大指南推薦治療晚期HR+/HER2-乳腺癌的標準一線治療方案,不可否認我們已經進入「CDK4/6i元年」。試問豪華陣容後出現耐藥或復發轉移,我們又該何去何從?
  • 膽管癌精準治療!信達生物FGFR抑制劑pemigatinib中國註冊試驗完成...
    近日,該公司宣布,其FGFR1/2/3抑制劑pemigatinib(研發代號:IBI375)的2期關鍵性註冊臨床研究完成中國首例患者給藥。該項研究的目的是評估pemigatinib在既往至少接受過一線系統治療、成纖維細胞生長因子受體2(FGFR2)基因融合或重排的中國晚期膽管癌患者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 亞盛醫藥Bcl-2抑制劑APG-2575獲得美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用於治療...
    Bcl-2抑制劑APG-2575孤兒藥資格認定,用於治療華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WM)。此前公司第三代BCR-ABL抑制劑HQP1351於今年5月獲得首個FDA孤兒藥資格認定,被授予的適應症為慢性髓性白血病。「孤兒藥」又稱為罕見藥,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罕見病的藥品。在美國,罕見疾病是指患病人數少於20萬人的疾病。自1983年以來,美國通過《孤兒藥法案》的實施,給予企業相關政策扶持,以鼓勵罕見病藥品的研發。
  • 應用DPP-4抑制劑已進入國家基本藥物目錄 治療高血糖便利安全
    除此之外,還具改善體重,減少低血糖風險等作用。  據介紹,60%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因是體內腸促胰素不足,DPP-4抑制劑就是把二肽肌肽酶-4抑制住,使得內源性的腸促胰素水平提高,促使血糖平穩。  應用DPP-4抑制劑治療高血糖可實現生理降糖、不產生低血糖,並實現雙向調節、用藥便利。
  • 腎功能不全後,3類藥需減量、停藥!不想傷腎,別馬虎
    比如尿蛋白治療,除了常規的激素、免疫抑制劑治療,也會用到輔助降壓藥、提升免疫力的藥物,更有助於保持尿蛋白處於低水平,保護腎功能。聯合用藥在增強藥效的同時,也有一個顯著的「壞處」——增加副作用,加重腎臟代謝負擔。
  • 二甲雙胍與阿卡波糖,是如何發揮降血糖作用的?哪種降糖作用更快
    二甲雙胍與阿卡波糖,都是目前最常用的降糖藥,糖友們可能都不陌生,都吃過或者正在吃。很多朋友有疑問,這兩種降糖藥區別大嗎?它們是如何降血糖的?哪種降糖更快呢?今天就來說一說。「格列XX」、阿卡波糖、胰島素治療效果不理想的2型糖尿病患者,加服二甲雙胍可取得滿意療效。二甲雙胍與「格列XX」聯合治療初發的2型糖尿病效果優於單獨用藥,二者聯合也可以治療「格列XX」失效的繼發糖尿病患者。與胰島素合用治療1型糖尿病或者2型糖尿病,可減少胰島素用量。
  • 10個1類新藥、61個進口藥 2018步入「新藥年」
    該產品於11月7日以「具有明顯治療優勢創新藥」為由納入優先審評,目前國內已有正大天晴針對該產品提交2類新藥的臨床申請。全球首創腎性貧血新藥羅沙司他膠囊(商品名愛瑞卓)可用於治療正在接受透析治療的患者因慢性腎臟病(CKD)引起的貧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