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白沙洲資訊了解:白沙洲是長江邊的一個沙洲,位於武昌區南部,東起夾套河,西至長江邊,北起武金堤的玻璃塘,南至八坦路,從地圖上看是一塊面積不小的狹長地帶。
但是現在這塊地方被人們遺忘了很久,「晴天一色 灰,雨天一身泥」,沿路都是荒涼破敗的屋子,除了木材就是農貿市場 這幾乎是如今所有武漢人對白沙洲的印象。但是鮮為人知的是,歷史上的白沙洲是一個著名的竹木集散地和商貿碼頭,也武漢碼頭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碼頭文化
▲白沙洲武漢「碼頭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張全明教授介紹,三國以前武漢連一 「鎮」也沒有,從三國時期開始,才出現第一個鎮,也就是武昌;到了南朝的時候才有漢陽,武昌和漢陽對江而立,出現了兩個「鎮」;到了明朝的時候,又出現了漢口。其中,古代武呂的城區就是江邊一條線,大概就是北到鳳凰山,南到巡司河口,東到現在的大東門,南到武泰閘,歷史比較有名的就在武昌,這一帶到了唐宋的時候發展更快。
▲華中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張全明教授
而白沙洲就處在這一帶的東南角,屬於地理學土的「上風區」 , 「上風區」向來就是富豪商賈的雲集之地,適宜居住。白沙洲自然環境優越,不管是發展商貿還是住宿,先天條件非常好。
明弘治五年,也就是 1482 年以前已有白沙洲之名據 《 水經注 》 記載,長江汛期才有江水流經白沙洲。
▲水經註記載白沙洲
110 年前,晚清重臣張之洞主持修建武泰閘,武昌南一帶逐漸成為交通、商貿繁華地帶。最南邊的白沙洲地區,被張之洞作為興辦實業的「試驗田」。在張之洞大力興辦新政的種種措施之下,白沙洲曾經有非常輝煌的時期,明清時期,武金堤外的白沙洲很快成為了著名的竹木集散地和商貿碼頭。從湖南運來的竹,木排多在此集散成交。
▲百年武泰閘
民間有俗語:「金沙洲,白沙洲,姑魚套裡金銀窩。」白沙洲是武昌造船的主要基地,金沙洲則主營壽木,木行極多。每天南來北往的人來到這裡進行貿易交往,奇也在這裡不斷上演,昔日輝煌的白沙洲也就成為了武漢碼頭文化中的一個縮影,可以說是武漢「碼頭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人文氣息
▲重現記憶當中的人文氣息
歷史上繁盛的白沙洲碼頭當然不會是一片不毛之地,其歷史文化資源十分豐富。在倒口湖至八坦路約2.4平方公裡的堤外,有阮家巷、瀋陽墩一帶的寺廟館、四合院老宅等多處百年建築;堤前街多處造型各異、風格獨特的組合式幫會館、寶塔式建築物。
尤其是周邊曾出土的銅瓷器文物,把武昌建城歷史提前500年;白沙洲堤內,有陸家街一條街多處四合院老宅和雜耍戲院;萬福林一條街多處四合院老宅和寺廟寺院(現街文化中心)。
▲武昌城起義門
最為有名的「八鋪街」,在上世紀初是白沙洲最為繁華的地方,至於「八鋪」名稱的由來, 80 歲的街坊周爹爹說,因為從前這裡有八間鋪子,其中有肉店、糧店、雜貨鋪、製衣店、酒糟店各一家,米店兩家,還有一家賣酒的,八鋪街由此而來。
在老人的記憶中,每天,人們早早地把農貨一賣,到茶館一坐坐到中午,然後再帶點吃的用的回去。周爹爹的講述勾勒出當年的街景:被稱為「吃喝玩樂一條街」的八鋪街_卜,飯館、茶館、戲樓一字排開。
▲武昌城歷史
「但是現在這些都沒有了。」李爹爹有些感傷,現在的八鋪街上,沒了八間鋪子,只剩下許多廢棄的舊樓,招牌上的字有很多已經缺橫少縱。除此之外白沙洲境內還有諸如老堂會、戲園子、幫會館、寺院寺廟等百餘處百年老字號建築物。
據當地老者回憶,在該地諸如老堂會、戲園子、幫會館、廟會等幾十處百年會館園子裡外,常有民間藝人在此聚會說書、玩耍,舞龍燈(高把龍、 30 節長龍, 9 節短龍),耍獅子,扭秧歌,跳錢釵、蚌殼精、蓮湘,劃彩船、踩高蹺,十二生肖、人頭娃,其婚嫁禮俗也有與眾不同。
每逢過年過節及其它喜慶日子,白沙洲人就有龍、船、秧歌、蚌殼精、蓮湘、拔釵舞等民間文藝鬧新年的習俗,舞龍燈則以「高把龍」見長,也有各種顏色裝扮、長短不一的滾龍,劃彩船的劃法、製作工藝等都與其它地區不一樣,據說是祖輩傳下來的 … … 隨著歷史的變遷,這些或殘缺不全,或面目全非,或在人們的記憶裡。
不過白沙洲街正在謀劃利用「八鋪」老字號、整合白沙洲歷史文化資源,爭取市區政府和社會支持,通過各種引資招商等渠道,在規劃中的江安路,開發(複製)建設「八鋪歷史文化風情街」,或許,這些老人還可以在這裡尋找當年的一記憶。
時代變遷
▲白沙洲武漢「碼頭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但是時代的變遷,水上交通的衰落,公路越來越發達的運輸,就使得長江上的航運逐步衰弱,白沙洲一帶多數是工廠,沒有其他的商業,顯得人氣不足。所以很長時間以來,白沙洲一直是「貧窮、落後、偏遠」的代名詞,沒有了商業的支撐,繁華似乎再也和白沙洲挨不上邊了。
但是不管時間如何變遷,在這個被定義為武昌老城區板塊之一的區域,一直與武昌中心城連接非常緊密,交通便利,是真正的「九省通街」的所在。
▲白沙洲武漢「碼頭文化」的發源地之一
從清朝張之洞時代起,白沙洲地區就離繁華的漢陽不過 10 公裡的距離。而如今白沙洲緊接著繁華的解放路,距離司門口也僅 3 公裡,武昌火車站 1 . 5 公裡、武漢天河國際機場也僅僅只有 30 公裡。
由此可見,這個人們口中的「沉睡之地」,從來都不曾遠離繁華。總有一天,它會「醒」的,向繁華靠攏是它的必然命運,而這一天,馬上就要來了。